核安全工程师专项练习卷一(专业实务)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是指岩土体中重力水的自由界面。

  • A.地下水位
  • B.包气带
  • C.饱水带
  • D.隔水层
9

下列关于核燃料循环设施应急计划区说法错误的是()。

  • A.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辐射后果的分析,明确需要建立的应急计划区类型以及应急计划区的范围大小
  • B.应急计划区类型和大小将因核燃料循环设施类型、规模、设计特征等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
  • C.大多数核燃料循环设施可能只需要在其周围环境建立一个应急计划区,且应急计划区的范围可以从仅限于场区内至覆盖场区外某个区域
  • D.所有核燃料循环设施都不需要在其周围环境建立烟羽应急计划区和食人应急计划区
14

238U系,又称4n+2系,238U经过()衰变形成稳定核素206Pb。

  • A.7次α和4次β
  • B.7次α和6次β
  • C.9次α和7次β
  • D.9次α和6次β
24

对于液体流出物进入受纳水体的情景要特别注意的是()。

  • A.放射性物质会在某些地域积累
  • B.放射性物质会在某些水生生物中蓄积
  • C.伴随液体流出物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染物除了放射性物质之外,还有其他非放污染物,如化学物质和热量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25

核设施的设计基准威胁在报呈()审批后,方可作为设计实物保护系统的依据。

  • A.营运单位
  • B.营运单位主管部门
  • C.国家主管部门
  • D.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26

必须采用()方法,确定可能导致核动力厂严重事故的重要事件序列。

  • A.确定论
  • B.概率论
  • C.确定论与概率论的组合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27

为了分析地震反应,对核电厂的地基采用三种厂址分类。2类厂址:()。

  • A.Vs<300m/s
  • B.1100m/s>Vs>300m/s
  • C.1100m/s≥Vs≥300m/s
  • D.Vs>1100m/s
28

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工艺的冷坩埚感应熔炉法采用()。

  • A.中频感应加热,炉体外壁为水冷套管
  • B.中频感应加热,炉体外壁为氢冷套管
  • C.高频感应加热,炉体外壁为水冷套管
  • D.高频感应加热,炉体外壁为氢冷套管
33

要通过制订质量保证大纲,对本单位质量保证的全部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并有效实施。这套质量保证大纲要包括两种,即()。

  • A.核设施(的)质量保证(总)大纲核设施(的)质量保证(分)大纲
  • B.核设施(的)质量保证(总)大纲每一种工作(单位)的质量保证(分)大纲
  • C.核设施(的)质量保证(总)大纲每一种工作(单位)的质量保证(总)大纲
  • D.核设施(的)质量保证(分)大纲每一种工作(单位)的质量保证(分)大纲
37

按核与辐射事件分级表(INES),高放密封源错误转运,又无适当程序就地迸行装卸属于()。

  • A.影响范围有限的事故(4级)
  • B.重大事件(3级)
  • C.一般事件(2级)
  • D.异常(1级)
38

α废物,指含原子序数>92的α辐射的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比活度大于()(平均每个货包)的放射性废物。

  • A.4×10<sup>5</sup>Bq/kG
  • B.4×10<sup>6</sup>Bq/kG
  • C.4×10<sup>7</sup>Bq/kG
  • D.4×10<sup>8</sup>Bq/kG
44

实物保护是指()有形物免受未授权的()。

  • A.保护非法转移
  • B.保护非法使用
  • C.监督非法转移
  • D.监督非法使用
47

1992-1993年,国家核安全局会同当时的机械电子工业部和能源部,联合颁发了国务院部门规章(),将我国将核承压设备的质量监管正式纳入了核安全监管的范围。

  • A.《民用核承压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HAF601)
  • B.《民用核承压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实施细则》(HAF601/01)
  • C.《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
  • D.A和B
52

对核燃料循环设施营运单位核事故应急演习频度的要求联合演习为()。

  • A.每两年一次
  • B.每五年一次
  • C.不需要
  • D.如确需要,个案处理
55

射线装置按照使用用途分为()。

  • A.医用射线装置和非医用射线装置
  • B.工业用射线装置和非工业用射线装置
  • C.仪表用射线装置和非仪表用射线装置
  • D.加速器用射线装置和非加速器用射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