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工程师专业实务考前练习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按照GB11806的规定或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除一般审批事项外,()也需要经核安全监管部门审批或审评认可。

  • A.特殊形式放射性物质和低弥散放射性物质的设计
  • B.特殊运输安排的装运
  • C.特殊用途船舶的辐射防护大纲
  • D.标准中未列出的放射性核素的A1、A2值的计算
  • E.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3

放射性废气净化方法有()。

  • A.过滤
  • B.吸附
  • C.洗涤
  • D.离子交换
  • E.贮存衰变
5

按照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货包的装运都须经过批准。

  • A.六氟化铀货包
  • B.易裂变材料货包
  • C.A型货包
  • D.B型货包
  • E.C型货包
11

核动力厂在各种失水事故(包括主管道双端断裂在内的整个事故谱)工况下的辐射源()。

  • A.必须计算可能导致的最大包壳破损数
  • B.必须计算由破损燃料释放出的每种裂变产物的份额(与化学元素有关)
  • C.必须评价事故后裂变产物从冷却剂向安全壳(或某种等效包容器)释放
  • D.必须评价事故后裂变产物在安全壳内的行为
  • E.必须根据设计压力下的泄漏率以及事故后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确定事故后安全壳的泄漏率
12

一级概率安全评价(PSA)的具体任务中的系统分析包括()。

  • A.系统描述
  • B.数据分析
  • C.确定成功准则
  • D.建立事件树
  • E.建造故障树
14

核设施对从事核质量活动的全体员工的培训内容应包括()。

  • A.有关核安全、核质量保证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
  • B.本企业质量保证大纲
  • C.本企业质量保证大纲程序
  • D.本企业工作(作业)程序
  • E.如何实施上述大纲、程序
15

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对质量保证实施情况的核安全检查的范围分为()。

  • A.国家核安全局对核设施营运单位的检查
  • B.国家核安全局对作为核设施营运单位承包单位的民用核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单位的检查
  • C.核设施营运单位对其承包单位的检查
  • D.核设施营运单位对其承包单位以及分包单位的检查
  • E.承包单位对其分包单位的检查
19

下列属于间接使用核材料的有()。

  • A.天然铀
  • B.贫化铀
  • C.低富集度铀
  • D.钍
  • E.氚
20

下列铀浓缩生产放射性工作场所属于监督区的有()。

  • A.质谱分析车间
  • B.剂量监测室
  • C.放射性厂房的生活间与走廊
  • D.氟利昂处理
  • E.排风机房
21

低、中放废物安全监管需要重视()。

  • A.处置场选址是否经筛选和批准,场址条件和设计、建造是否满是标准要求
  • B.处置场建造和运行是否得到许可,运行之前是否作了试运行
  • C.人员配置是否满足法规要求,是否执行培训和考核上岗制度
  • D.是否按规程和标准接收和处置废物
  • E.是否执行批准的质保大纲
  • F.处置设施营运单位是否按照计划进行安全检查和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
  • G.是否建立符合相应要求的安保措施,有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
  • H.是否按规定每年如实上报废物的接收和处置情况
22

《质保规定》(HAF003)对文件控制的基本要求包括()。

  • A.文件的编制要求
  • B.文件的审核要求
  • C.文件的批准要求
  • D.文件的发布和分发要求
  • E.文件变更的控制要求
23

放射性废物按毒性分为()。

  • A.无毒性废物
  • B.低毒性废物
  • C.中毒性废物
  • D.高毒性废物
  • E.极毒性废物
24

通常将操作干预水平表示为()。

  • A.剂量率
  • B.所释放的放射性物质的活度
  • C.所释放的放射性物质的时间积分空气浓度
  • D.所释放的放射性物质的地面或地表浓度
  • E.环境、食品或水样中中性核素的活度浓度
26

核设施运行前环境本底调查的内容应包括()。

  • A.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浓度、γ辐射水平及其变化
  • B.核设施附近的水文、地质、地震和气象资料
  • C.主要生物(水生、陆生)种群与分布及土地利用情况
  • D.人口分布、饮食及生活习惯
  • E.源项单位的运行规模,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概率以及环境后果
27

核动力厂主要调试阶段的第二个阶段包括()。

  • A.装料
  • B.预运行试验
  • C.初始临界试验
  • D.低功率试验
  • E.功率试验
28

针对最容易发生的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事故,可以将事故(事件)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事故中期关心的照射途径是()。

  • A.吸入烟羽中的放射性物质
  • B.放射性烟羽的外照射
  • C.地面放射性沉积物的外照射
  • D.污染的食物和水的摄入
  • E.地面放射性沉积物再悬浮引起的吸
29

辐射工作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台账,记载放射性同位素的()。

  • A.核素名称
  • B.出厂时间
  • C.活度
  • D.标号
  • E.编码
  • F.来源和去向
30

核设施建立核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是()。

  • A.企业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企业的法人(决策者)和中层干部接受系统的有关核安全、核质量保证和安全文化知识的培训,建立正确的观念
  • B.根据核质量保证法规的要求确立与质量活动相关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能和内外接口
  • C.建立质量保证大纲和相应的质量保证文件体系
  • D.对从事核质量活动的全体员工的培训
  • E.每年一次由本单位第一把手组织和主持管理部门审查,审查本单位质量保证大纲的适用性和实施有效性
31

核设施与辐射设施退役的实施,包括()。

  • A.去污
  • B.切割解体
  • C.拆除
  • D.场址清污
  • E.环境整治
32

对轻水堆,冷却剂丧失事故(LOCA)的始发事件可以是()。

  • A.主回路管道双端剪切断裂
  • B.反应堆冷却剂泵轴封
  • C.因系统失效而导致反应堆冷却剂失控流失到安全壳外
  • D.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
  • E.丧失厂外电源
35

核设施退役源项调查的方法有()。

  • A.文档调查
  • B.计算
  • C.现场检测调查
  • D.现场评估
  • E.模型推导
37

用于离子交换处理的废水要求满足()方面的条件。

  • A.悬浮固体物浓度
  • B.含盐量
  • C.要除去的放射性核素必须以离子态存在
  • D.处理液体的温度不能太高
  • E.处理液体的总量不能太多
39

为评价核电厂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应评估放正常运行和事故工况下释入大气的放射性源项的()特性和参数。

  • A.在规定时段内释放的每一种重要核素的释放率和总活度
  • B.每一种重要核素释放率的变化
  • C.释放物质的化学特性
  • D.释放物质的物理特性
  • E.排放的几何形态和力学特性
40

检查的手段包括()。

  • A.检验
  • B.观察
  • C.测量
  • D.验证
  • E.调试
45

在我国颁布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将人为活动使环境天然辐射水平升高的活动归为“伴生放射性矿”,简称“伴生矿”。下列关于伴生矿概念要点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
  • B.天然放射性物质含量大于国家规定的限值
  • C.不属于核能开发范畴
  • D.不属于核技术利用领域
53

营运单位必须保证定期审查核动力厂的运行情况,()必须获得定期审查结果并采取恰当的纠正措施。

  • A.核动力厂运行管理者
  • B.核动力厂管理部门
  • C.核动力厂营运单位
  • D.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57

到(),要完成完整的火灾危害性分析,以确认核动力厂防火设计的正确性。

  • A.设计完成前
  • B.建造完成前
  • C.初始装料前
  • D.功率运行前
60

核动力厂设计管理必须保证安全重要构筑物、系统和部件有合适的性能、技术规范和材料成分,并把()作为首要任务。

  • A.安全功能得到执行
  • B.核动力厂在其整个设计寿命期间能够安全运行
  • C.核动力厂在其整个设计寿命期间具有必要的可靠性,且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 D.保护厂区人员、公众和环境
65

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涉及高放废液和高温()℃熔铸。

  • A.1000-1100
  • B.1100-1200
  • C.1200-1300
  • D.1300-1400
72

原地爆破浸出矿井降氡,最好将氡直接排向()。

  • A.地表
  • B.无人井巷
  • C.硐室
  • D.非作业区
77

核设施与辐射设施退役涉及的环境安全,重点为()对环境的影响。

  • A.流出物排放
  • B.场址残存放射性核素和其他有害物
  • C.废物不恰当解控
  • D.退役废物和卸出乏燃料运输过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