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工程师专业实务考前练习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不符合项可在()情况下发现。

  • A.在工作进行中
  • B.验收时的检查和试验
  • C.监督,包括工艺过程监视
  • D.采购期间
  • E.评价期间,例如质保监查
  • F.买方或核安全部门的检查期间
3

反应堆控制棒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

  • A.冷却棒
  • B.吸收棒
  • C.补偿棒
  • D.调节棒
  • E.安全棒
5

铀矿冶设施退役(关闭)治理(处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工程批复的必要条件,它包括()。

  • A.资料准备
  • B.环境评价标准
  • C.环境评价模式
  • D.最终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E.建议和承诺
6

低、中放废物处置场关闭之后,由审管部门指定专门单位负责关闭后的监控工作。监控工作包括前期的主动监护和后期的被动监护。主动监护的任务主要有()。

  • A.防止人、穴居动物、啮齿动物和深根植物的侵扰处置库
  • B.进行适当维修活动,包括常规和非常规维修
  • C.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检测
  • D.限制土地使用要求和限制使用时间
  • E.建铁丝网,限制进入
7

辐射环境监测采集到的水样必须进行预处理,以便防止因化学或生物作用使水中核素浓度发生变化。对水样的处理和保管要考虑()因素。

  • A.在低浓度时,某些核素可能会与器皿材料中的特定元素交换
  • B.容器及取样管路中的藻类植物可以吸收溶液中的放射性核素
  • C.酸度较低,放射性核素有可能附着在器壁上
  • D.酸度过高时,可使悬浮粒子溶解,使可溶性放射性核素含量增加
  • E.加酸会使碘的化合物变成元素状态的碘,引起挥发
  • F.酸可以引起液体闪烁液产生猝灭现象,使低能β分析失效
8

在开采铀品位高于1%的过程中要加强γ外照射防护。根据外照射防护原则,应()。

  • A.尽量避免与高品位铀矿石直接接触
  • B.缩短作业时间
  • C.除直接操作人员外,应远离高品位铀矿体
  • D.采取表面污染防护措施
  • E.保证车间内空气质量要求
9

核动力厂核安全的技术安全目标是()。

  • A.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防止核动力厂事故
  • B.在一旦发生事故时减轻其后果
  • C.对于在设计该核动力厂时考虑过的所有可能事故,包括概率很低的事故,要以高可信度保证任何放射性后果尽可能小且低于规定限值
  • D.对于在运行该核动力厂时考虑过的所有可能事故,包括概率很低的事故,要以高可信度保证任何放射性后果尽可能小且低于规定限值
  • E.保证有严重放射性后果的事故发生的概率极低
14

α废物主要产生于()。

  • A.铀水冶厂
  • B.铀浓缩厂
  • C.铀转化厂
  • D.后处理厂
  • E.MOX燃料制造厂
16

核电厂厂址选择应调查研究地区(),并对厂址技术经济进行比较,按相对优劣条件进行排列。

  • A.电网结构
  • B.电力负荷
  • C.厂址条件
  • D.厂址环境
  • E.提出的工程建设设想
17

核电厂流出物在水中的输运和扩散的评价,应评估正常或事故排放进入水体的放射性源项参数包括()。

  • A.放射学特性
  • B.化学特性
  • C.排放的液态流出物的物理特性
  • D.连续排放的流量或间歇排放的体积和频率
  • E.排放期间的源项变化
  • F.排放的几何形态和力学特性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监督管理条例》(HAF001),下列属于核设施核安全活动许可的是()。

  • A.核设施厂址选择审查意见书
  • B.核设施建造许可证
  • C.核设施首次装料批准书
  • D.核设施运行许可证
  • E.核设施退役批准书
21

铀矿勘探、开拓、采矿的凿岩爆破、出渣、搬运过程产生大量铀矿尘,铀矿尘既具有放射性,又有化学毒性,必须采取防尘措施。主要措施有()。

  • A.凿岩设备装设水雾
  • B.爆破炮孔采用水封爆破
  • C.出渣、搬运过程喷雾洒水,巷道重要部位安设水幕
  • D.定期清扫巷道
  • E.工作人员佩戴高效过滤口罩
22

核动力厂运行限值和条件可以分为()。

  • A.安全值
  • B.安全限值
  • C.安全系统整定值
  • D.正常运行的限值和条件
  • E.监督要求
23

我国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着()问题,需要通过立法完善放射性物品分类管理及其具体措施,需要强化对运输容器设计和制造的管理,以确保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

  • A.放射性物品分类不太完善
  • B.安全监管成本较高、效率较低
  • C.运输容器设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 D.运输容器制造单位管理有待加强
  • E.运输容器制造单位质量控制有待加强
24

在核能与核技术利用领域的国家行政管理中,()不属于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主要承担的职责和部分职能。

  • A.核电发展计划管理
  • B.核电自主化和国产化管理
  • C.核设施安全管理
  • D.人才教育和相关科研管理
  • E.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
25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对放射性物品托运人的要求包括()。

  • A.持有生产、销售、使用或者处置放射性物品的有效证明
  • B.使用与放射性物品类别相适应的运输容器进行包装
  • C.配备辐射监测设备、防护用品和防盗、防破坏设备
  • D.编制运输说明书、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装卸作业方法、安全防护指南
  • E.对托运的放射性物能够进行表面污染和辐射水平监测
26

验证质量的人员包括()。

  • A.质量监督人员
  • B.检验人员
  • C.试验人员
  • D.质保监查人员
  • E.操作人员
27

核电厂放射性物质流出物排放的自然受体是()。

  • A.植物
  • B.动物
  • C.大气
  • D.地面土壤
  • E.水体(地表水和地下水)
28

核动力厂运行经验反馈内容有()。

  • A.营运单位必须系统地评价核动力厂的运行经验,确保未遗漏安全相关的事件
  • B.营运单位必须获得并评价其他核动力厂的运行经验和教训,以作为借鉴
  • C.必须指定胜任的人员认真研究运行经验,以发现不利于安全的先兆,从而在出现严重情况之前采取必要的纠正行动
  • D.必须要求所有的核动力厂工作人员报告所有的事件
  • E.核动力厂运行管理者必须与设计有关单位(制造者、研究单位、设计者)保持适当联系,以向其反馈运行经验的信息及获得与处理设备故障或异常事件有关的建议
  • F.必须收集和保存运行经验的数据,以用作核动力厂老化管理、核动力厂剩余寿期评价、概率安全评价和定期安全审查的输入数据
29

质保监查后的工作包括()。

  • A.监查后会议
  • B.监查报告
  • C.被监查单位的答复
  • D.后续行动
  • E.管理部门审查
30

核技术利用单位的流出物排放也必须进行有效管控。管控的一般要求包括()。

  • A.排放量不超过审管部门批准的排放限值,包括排放总量限值和浓度控制值
  • B.有适当的流量和浓度监测设备,排放是受控的
  • C.液体流出物采用槽式排放
  • D.排放所致的公众照射符合剂量约束要求
  • E.执行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流出物排放不断优化
32

铀富集工厂采用的临界控制手段包括()。

  • A.几何控制
  • B.质量控制
  • C.浓度控制
  • D.富集度控制
  • E.慢化控制
  • F.间距控制
  • G.毒物控制
34

核动力厂通信系统在应急情况下应有()的能力。

  • A.防干扰
  • B.抗过载
  • C.防窃听
  • D.通信范围广
  • E.丧失电源时不造成损坏
35

核动力厂场内应急计划的“应急设施与设备”部分应()。

  • A.列出应设置的主要应急设施的位置,基本功能及应配置的主要设备与器材
  • B.说明某些应急设施是否满足可居留性的要求
  • C.概要描述公众信息中心,医学救护设施、淋浴与去污设施以及消防设备等应急辅助设施、设备的配置
  • D.描述核动力厂设置的安全撤离路线、集合点以及所需满足的安全要求
  • E.描述应急状态下的运行控制及对系统设备抢修的工作安排
36

下列关于核动力厂核应急设施的技术支持中心说法正确的有()。

  • A.主要功能是对主控制室的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以缓解事故后果
  • B.与核动力厂主控制室分开设置
  • C.与核动力厂主控制室之间有安全可靠的通信、信息交流设备
  • D.严重事故情况下,应采取防护措施以确保其正常的工作
  • E.可居留性要求与主控制室相同
38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源的单位,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报告。

  • A.上级主管部门
  • B.公安部门
  • C.卫生行政部门
  •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E.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39

乏燃料贮存密集化措施有()。

  • A.将燃料组(元)件在水下由单层改为双层排列
  • B.将组件拆解成元件单棒排列
  • C.往水中加入可溶性中子毒物
  • D.水池或格架中设置固态中子毒物
  • E.keff操作限值的选取
44

按核与辐射事件分级表(INES),找到高放密封源丢失源、设备或的运输货包,其安全设备完好属于()。

  • A.影响范围有限的事故(4级)
  • B.重大事件(3级)
  • C.一般事件(2级)
  • D.异常(1级)
45

地震危险性级别的SL-1相当于美国法规中的(),相当于日本的设计用()。

  • A.运行基准地震(OBE)最强地震
  • B.安全停堆地震(SSE)极限地震
  • C.运行基准地震(OBE)极限地震
  • D.安全停堆地震(SSE)最强地震
51

l998年()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一次通过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国务院
  • C.环境保护总局
  • D.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联合
55

232Th的半衰期的为()a。

  • A.1.405×10<sup>10</sup>
  • B.4.468×10<sup>9</sup>
  • C.7.04×10<sup>5</sup>
  • D.4.75×10<sup>4</sup>
60

核动力厂(核设施)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 A.人民政府
  • B.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
  •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D.核事故应急组织
63

核技术利用领域发生的涉及辐照或放射性物质失控的事故称为()。

  • A.核事故
  • B.核安全事故
  • C.辐射事故
  • D.放射源事故
65

针对核设施规定的、与辐射源相关的公众剂量的限制值称为()。

  • A.剂量限值
  • B.剂量限制
  • C.剂量约束
  • D.剂量准则
76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对核电厂应急准备条件的评审在可研阶段(厂址审查意见书)的审查要点是()。

  • A.在预计烟羽应急计划区范围内没有大城市或其他届时无法动员撤离的人群
  • B.在预计应急计划区范围内没有作为饮水源的大型水库、湖泊
  • C.核设施运行后,至少有两和以上不同方向的可供人员应急撤离应急用通道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80

不符合项报告一般由()填写。

  • A.工作人员
  • B.检验人员
  • C.质保人员
  • D.质量监督员
81

对滨河核电厂厂址对天然或人工蓄水构筑物引发洪水的基本考虑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文原因引起的天然或人工蓄水构筑物失效,会导致水位升高和大坝漫顶的发生,而对于土石坝,漫顶会导致大坝失效
  • B.由降雨引起的洪水和由于天然或人工蓄水构筑物失效引起的洪水,应考虑并估算它对厂址和厂址内构筑物的动力影响
  • C.应考虑由于位于厂址下游支流上水坝的失效而增加厂址洪水灾害的可能
  • D.如果无法证明厂址下游的水坝肯定会溃决,应考虑厂址处的洪水水位会因下游溃坝而下降
89

在轻水堆和重水堆中,()反应产生14C。

  • A.170(n,α)
  • B.14N(n,p)
  • C.三元裂变
  • D.以上三者均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