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工程师专业实务考试考前备考试题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国家核安全部门对质量保证的核安全审评的目的是()。

  • A.确保整个核设施各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符合《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及其导则的要求
  • B.确保核设施物项和服务的质量
  • C.保证核设施的运行安全
  • D.及时纠正不符合项的情况
  • E.保护工作人员、公众,保护环境
3

关于水压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压试验是一种超压试验
  • B.使残余应力发生重新分布,降低峰值应力
  • C.使裂纹的尖端变钝,裂纹不易进一步扩展
  • D.及早暴露隐患,减小破坏后果
  • E.由于其超压作用,会给设备和系统部件造成一定的损伤,缩短其使用寿命
4

通过不符合项的审查,不符合项的信息及其对安全的意义,应当用来确定所涉及活动的影响,直到商定和批准的纠正措施经验证已满意地完成为止。应当考虑的典型影响包括()。

  • A.为取得物项的高度信心,要求进行附加的检查或试验
  • B.在制造或建造期间,对物项或服务进入进一步工序的限制
  • C.对使用来自同一供方的其他部件的限制
  • D.对文件使用的限制
  • E.通过运行限值和条件的变更或维修计划的调整,对运行工况的限制
  • F.如果已确定工作继续进行会导致不安全情况,应停止此工作
  • G.工作人员的再培训
6

运行前环境本底调查大纲要点包括()。

  • A.调查目的
  • B.调查内容
  • C.调查时间
  • D.调查范围
  • E.调查方式
8

在核能与核技术利用领域的国家行政管理中,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主要承担着()职责。

  • A.核安全监管
  • B.核设施安全管理
  • C.核事故应急与反恐准备
  • D.核材料管制
  • E.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
10

大型60Co源γ辐照装置的事故可能包括()。

  • A.钴源泄漏和贮源井水渗漏
  • B.源架卡住事故
  • C.着火
  • D.爆炸
  • E.人员误入事故
12

2002年人事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2002]106号),根据()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规定确立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制度。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 D.《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
  • E.《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
15

滨海核电厂可能需考虑的监测和预警系统网络是()。

  • A.基本大气参数的监测系统
  • B.水位测量系统
  • C.海啸预警系统
  • D.洪水的预报和监测系统
  • E.可能与核电厂安全有关的挡水构筑物的监测和报警系统
16

使用()的许可证申请单位,应当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者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 A.I类放射源
  • B.Ⅱ类放射源
  • C.Ⅲ类放射源
  • D.IV类放射源
  • E.V类放射源
  • F.I类射线装置
  • G.Ⅱ类射线装置
  • H.Ⅲ类射线装置
18

调试阶段质量保证大纲的编制依据有()。

  • A.主要依据《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 B.主要依据质保导则《核电厂调试和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中的“调试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
  • C.主要依据《核动力厂运行安全规定》或《研究堆运行安全规定》的相关要求
  • D.满足《核动力厂运行安全规定》或《研究堆运行安全规定》的相关要求
  • E.参照有关调试、质量保证的安全导则
21

检查是通过检验、观察或测量等手段,确定()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活动。

  • A.材料、零件、部件
  • B.系统、构筑物
  • C.工艺
  • D.程序
  • E.文件
22

水泥固化低中放废物的重要缺点是()。

  • A.不适于固化释热率高和辐射强的废物
  • B.放射性核素浸出率高
  • C.固化产品增容很多
  • D.固化成本较高
  • E.不适于固化氧化剂含量高的废物
25

高放废液分离流程,包括水法流程和干法流程,已开发的水法分离流程有()。

  • A.美国TRUEX流程
  • B.法国DIA-MEX流程
  • C.日本DIDPA和荚醚流程
  • D.俄罗斯烷基氧膦+硼烷酸流程
  • E.中国清华大学TRPO流程
  • F.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DEHPA-CMP流程和荚醚流程
26

极低放废物填理安全监管要点有()。

  • A.极低放废物填埋场的选址和建造必须得到批准,不允许自行随意挖坑填埋
  • B.填埋场所接收的废物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 C.填埋场所接收的废物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 D.不得填埋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物料,以防被挖出利用,造成放射性污染
  • E.填埋场应重视减少渗漏液的产生和防止其渗透泄漏进入蓄水层,造成对地下水和周围环境的污染
30

国家核安全局相关业务工作主要包括负责核与辐射安全从业人员()。

  • A.行政许可
  • B.资格考核
  • C.资质管理
  • D.相关培训
  • E.监督检查
31

可溶毒物的优点有()。

  • A.毒物分布均匀易于调节
  • B.可使堆内可移动控制棒数目大量减少
  • C.简化堆芯设计
  • D.能补偿很大的剩余反应性
  • E.可以补偿较快的反应性变化
33

去污的方法可分为()。

  • A.机械-物理法
  • B.化学法
  • C.电化学法
  • D.熔融法
  • E.生物法
34

当概率安全评价分析扩展到二级PSA时,需要在一级PSA结果基础上加上()分析。

  • A.放射源项
  • B.堆芯熔化物理过程
  • C.安全壳响应特性
  • D.放射性流出物
  • E.场外后果
35

离子交换法处理放射性废水,树脂的更换通常根据()。

  • A.悬浮固体物浓度
  • B.含盐量
  • C.树脂床压差
  • D.表面剂量率
  • E.交换容量
36

核动力厂工艺废气主要组分是()。

  • A.惰性气体
  • B.碘
  • C.颗粒物
  • D.气溶胶
  • E.3H和14C
39

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允许废气处理后氟化物最高排放浓度为()。

  • A.0.09mg/m<sup>3</sup>
  • B.0.9mg/m<sup>3</sup>
  • C.9.0mg/m<sup>3</sup>
  • D.9.0μg/m<sup>3</sup>
41

核动力厂放射性碘的去除主要靠()。

  • A.碘吸附器
  • B.静电除尘器
  • C.金属烧结过滤器
  • D.钌过滤器
43

中放废气放射性浓度水平为()。

  • A.&nbsp;&nbsp;&nbsp;&nbsp;>4×107Bq/m<sup>3&nbsp;&nbsp;&nbsp;&nbsp;</sup>
  • B.&nbsp;&nbsp;&nbsp;&nbsp;≥4×107Bq/m<sup>3</sup>
  • C.&nbsp;&nbsp;&nbsp;&nbsp;>4×1010Bq/m<sup>3</sup>
  • D.&nbsp;&nbsp;&nbsp;&nbsp;≥4×1010Bq/m<sup>3</sup>
51

对物项和服务的验收所进行的验证可包括()。

  • A.供方的合格证书
  • B.收货检查
  • C.加工、组装和安装(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期间或之后的就地检查或试验
  • D.以上三项均包含
52

确定论法常对那些安全有重要作用的,其损坏能导致严重放射性释放事故的系统、设备和建筑物提出分级要求。对于其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确定论法提出的分级要求带有强制性
  • B.不需要细致地考虑损坏的几率
  • C.不需要细致地考虑对减轻事故后果的影响
  • D.能够对各系统、设备和建筑物的安全重要性进行相对排序
64

2010年6月国家核安全局发出(),将核安全监管扩展到核电厂非核级设备。

  • A.《关于加强核电厂主变压器监督管理的通知》
  • B.《关于进一步加强商用核电厂建造阶段核安全管理的通知》
  • C.《进口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规定》
  • D.《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监督管理规定》
67

供方评价是对供方的()进行评价。

  • A.能力
  • B.产品或服务
  • C.质量
  • D.技术
68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建立全国放射性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B.国务院核工业行政主管部门
  • C.国务院有关部门
  • D.A会同BC
73

核动力厂运行限值和条件的任何修改都必须经()的批准。

  • A.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
  • B.核设施主管部门
  • C.国务院
  • D.营运单位
77

核动力厂营运单位的应急计划必须包括由()实施或负责的各项活动,并必须上报()审批。

  • A.厂内应急机构营运单位
  • B.厂内应急机构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C.营运单位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D.营运单位国家核事故应急组织
89

在对核电厂厂址地下土层的液化可能性进行初判时,规定:工程正常运行后,()土可判为不液化。

  • A.地下水位以上的饱和
  • B.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
  • C.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
  • D.地下水位以下的非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