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列出经场内、外协调一致的通用干预水平与通用行动水平
- B.说明在应急状态下,如何根据监测结果对操作干预水平进行修改的原则与方法
- C.规定各应急状态下的通知与报告、启动应急组织、开展评价工作、应急抢修、采取纠正及补救行动和采取防护行动的决策及其实施的方法和程序
- D.描述有关场内防护行动决策的原则和实施场内防护行动的计划
- E.说明对场外实施防护行动所承诺的责任和提出公众防护行动建议的方法和程序
- A.照射
- B.实践
- C.干预
- D.防护
- E.屏蔽
- A.必须是客观的质量证据
- B.记录的字迹必须清楚
- C.记录的内容必须完整
- D.记录必须与记的物项和服务相对应
- E.记录必须及时和正确地填写
- A.选址
- B.设计
- C.施工
- D.验收
- E.投入使用
- A.现在的状态是什么
- B.什么能够变坏
- C.有多大可能性发生
- D.发生时应做什么
- E.会造成什么样结果
- A.系统
- B.设备
- C.程序
- D.文件
- E.人员
- A.罐式法
- B.回转炉煅烧+金属熔融两步法
- C.焦耳加热陶瓷熔炉法
- D.冷坩埚感应熔炉法
- E.流化床加热熔炉法
- A.除I类放射源和I类射线装置之外的辐射工作单位的许可证,由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 B.一个辐射工作单位使用多类放射源、射线装置或者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只需要申请一个许可证
- C.辐射工作单位需要同时分别向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许可证的,其许可证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 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颁发许可证的情况通报同级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
- E.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下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许可证
- A.撤离、隐蔽
- B.人员去污
- C.呼吸道防护
- D.服碘防护
- E.限制可能受污染的食品、水的消费
- F.医学处理
- A.记录名称
- B.有关的物项或活动
- C.产生记录的单位或人员
- D.记录的保存时间
- E.记录在贮存区内存放的位置
- A.这类检验和以后在役检查所处条件类似,且打算用的设备和技术相同
- B.在水压(或气压)试验之前进行检验,证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 C.在水压(或气压)试验之前进行检验,接着在试验后又在检查区域的一组样品上作验征性检验,证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 D.只属于压力容器类的部件,在水压(或气压)试验后进行了检验
- E.车间和现场检查记录按导则推荐的格式形成文件,并作了标识
- A.应急组织
- B.应急设施
- C.应急设备
- D.行动水平
- E.执行程序
- A.设施建设施行许可证制度
- B.设施选址、建造、运行、退役等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 C.与建设项目相配套的安全和辐射防护措施,以及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环保设施,实行“三同时”制度
- D.对作业场所、产生的流出物和周围环境实施监测,并定期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 E.铀矿勘探、开采和加工过程产生的废石、尾矿单位,必须建造专用的废石场和尾矿库
- F.应当编制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规划和计划
- G.运输铀矿及产品,或放射性废物时,应按有关放射性物质运输规定标准执行
- A.包气带水
- B.承压水
- C.孔隙水
- D.裂隙水
- E.喀斯特水
- A.功能
- B.性能
- C.技术规范
- D.制造工艺
- E.材料成分
- A.控制容器的数量
- B.控制容器的容积
- C.控制容器之间的最小贮存间距
- D.防止水进入UF6容器
- E.防止UF6的泄露
- A.名称
- B.编号
- C.版本号
- D.颁布实施日期
- E.单位名称
- F.发放编号以及发给单位或部门的名称或人员姓名
- G.受控与否的盖章标记
- A.破坏
- B.偷盗
- C.非法持有
- D.非法转移
- E.非法使用
- A.人口分布
- B.工业生产情况
- C.人为外部事件
- D.大件运输
- E.对外协作和施工条件
- A.罚款
- B.责令退运
- C.吊销许可证件
- D.治安管理处罚
- E.追究刑事责任
- 21
-
物项是()的通称。
- A.材料
- B.零件
- C.系统
- D.构筑物
- E.计算机软件
- A.所需记录的清单
- B.已签收记录的清单
- C.签收及审查所得记录完整性的程序
- D.签收记录的状态
- E.签收记录的及时性要求
- A.类型
- B.设计
- C.富集度
- D.燃耗
- E.数量
- A.一定类型的表盘
- B.烟雾探测器
- C.某些放射性药物
- D.仪表用极低辐射水平的放射源
- E.某些内部被污染的空包装物
- A.设计
- B.制造
- C.安装
- D.焊接
- E.无损检验
- A.15O
- B.13N
- C.16N
- D.11C
- E.41Ar
- A.开展工程尺度验证实验
- B.考验工程屏障性能
- C.开发施工和建造技术
- D.优化工程设计方案、估算建库费用、进行示范处置
- E.培训技术和管理人员
- F.提高公众信心
- A.运输方案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概述
- B.应急干预水平和行动水平
- C.应急组织及其职责
- D.监测及防护措施
- E.通知与报告,培训和演习
- F.主要的执行程序
- A.石油和天然气生产
- B.初级钢铁生产
- C.水泥生产
- D.燃气发电
- E.普通的燃烧天然气的工业
- A.安全
- B.质量
- C.管理
- D.技术
- E.监管
- A.放射性源项
- B.数据
- C.系统
- D.人因可靠性
- E.安全壳
- A.明确划分职责以及相应的权限范围与联系渠道
- B.保证它在所有层次上都拥有足够的技术上合格且受过适当培训的人员
- C.明确地规定负责设计的不同部分的各个小组之间的接口
- D.制定并严格遵守完备的程序
- E.定期审查、监督和监查一切与安全有关的设计事务
- F.保证保持良好的安全文化水平
- A.定期参与质量保证监查
- B.查阅并研究与质保大纲有关的规范、标准、程序、实施办法和其他文件
- C.参加培训班
- D.参加研讨会
- E.参考其他监查员做的质保监查报告
- A.沥青改性固化法
- B.螺杆挤压法
- C.一次成型法
- D.薄膜蒸发法
- E.减压浸泡法
- A.定量资料
- B.定性资料
- C.记录
- D.工艺文件
- E.事实说明
- A.保证文件的格式正确
- B.确保编、审、批的进度
- C.保证工作人员能够看懂
- D.控制文件的变更和防止使用过时、不适当的文件
- A.营运单位核行业主管部门
- B.营运单位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C.核设施主管部门核行业主管部门
- D.核设施主管部门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A.90上
- B.90下
- C.95上
- D.95下
- A.UF4
- B.UO2
- C.UO3
- D.U3O8
- 40
-
40K的半衰期为()a。
- A.1.28×106
- B.1.28×107
- C.1.28×108
- D.1.28×109
- A.安全缓解
- B.安全限制
- C.质量缓解
- D.质量限制
- A.1×10-4/年
- B.1×10-5/年
- C.1×10-6/年
- D.1×10-7/年
- A.弱酸性
- B.强酸性
- C.弱碱性
- D.强碱性
- A.正常运行
- B.预计运行事件
- C.设计基准事故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2.05×10<sup>6</sup>
- B.2.05×10<sup>7</sup>
- C.2.05×10<sup>8</sup>
- D.2.05×10<sup>9</sup>
- A.胚胎
- B.胎儿
- C.儿童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低放废液
- B.中放废液
- C.高放废液
- D.极高放废液
- A.3
- B.4
- C.5
- D.6
- A.降功率
- B.停堆
- C.降功率和停堆并随后排出衰变热
- D.降功率或者停堆并随后排出衰变热
- A.确定反比
- B.确定正比
- C.随机反比
- D.随机正比
- A.厂内应急响应计划
- B.厂外应急响应计划
- C.厂内、厂外应急响应计划
- D.厂内、厂外应急响应计划和厂外干预措施
- A.I类医用射线装置
- B.I类非医用射线装置
- C.Ⅱ类医用射线装置
- D.Ⅱ类非医用射线装置
- A.反应时间
- B.截住部位
- C.战斗能力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3
- B.6
- C.9
- D.12
- A.氡及氡子体
- B.炮烟
- C.粉尘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水泥砂浆
- B.聚乙烯薄膜
- C.乳胶
- D.水性涂料
- A.4
- B.5
- C.6
- D.7
- A.无限制开放或利用场址
- B.有限制开放或利用场址
- C.保护环境,不给后代增加负担
- D.A或B
- A.BUTEX
- B.REDOX
- C.PUREX
- D.FTDEX
- A.极端风
- B.极端降水
- C.人造构筑物
- D.海平面
- A.必要
- B.先决
- C.首要
- D.必备
- A.红饼
- B.黄饼
- C.绿饼
- D.黑饼
- A.任何由于历史原因或不能按照协议返回生产厂的废旧放射源,应向城市放射性废物库送贮
- B.只收贮核技术利用单位产生的废旧放射源
- C.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是一个非盈利的公益型运行组织,要实行有偿服务
- D.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是暂存性质的,应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 A.水化热
- B.流动度
- C.初凝与终凝时间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25%
- B.30%
- C.50%
- D.60%
- A.核电厂厂址选择审查意见书
- B.建造许可证
- C.首次装料批准书
- D.运行许可证
- A.设计
- B.建造
- C.首次装料
- D.运行
- A.事故瞬态
- B.事故工况
- C.事故过程
- D.预计运行事件
- A.0.5
- B.1.0
- C.1.5
- D.2.0
- A.功能隔离
- B.实体分隔
- C.几何分隔
- D.屏障分隔
- A.10
- B.15
- C.20
- D.30
- A.氡及氡子体
- B.铀
- C.镭
- D.α、β、γ三种放射线
- A.去污
- B.净化
- C.衰变
- D.检测
- A.低能量
- B.中能量
- C.高能量
- D.B和C
- A.0.1
- B.0.2
- C.0.5
- D.1.0
- A.1
- B.2
- C.3
- D.4
- A.放射性工作区
- B.非放射性工作区
- C.生活间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过滤装置
- B.净化装置
- C.储水构筑物
- D.贮存衰变罐
- A.几米到几十米
- B.几十米到几百米
- C.几百米到几千米
- D.几千米到十几千米
- A.预计最大辐照量
- B.预计最大辐照量的2倍
- C.使用最大辐照量
- D.使用最大辐照量的2倍
- A.预期剂量确定性
- B.可防止剂量确定性
- C.预期剂量随机性
- D.可防止剂量随机性
- A.3H
- B.14C
- C.85Kr
- D.129I
- A.核动力厂类型
- B.核动力厂设计
- C.法律法规和辐射防护标准
- D.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A.安全分析报告
- B.技术规格书
- C.运行限值和条件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放射性核素
- B.非放射性危险物质
- C.设备和建筑物的老化程度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I
- B.II
- C.III
- D.IV
- A.方案
- B.预案
- C.计划
- D.措施
- A.2
- B.3
- C.4
- D.5
- A.1
- B.2
- C.3
- D.4
- 90
-
核安全监管的对象是()。
- A.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单位
- B.核安全许可申请单位
- C.核安全持证单位
- D.核安全许可单位
- A.设计
- B.建造
- C.运行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实体标识
- B.挂标志牌标识
- C.分隔标识
- D.存放标识
- A.8
- B.9
- C.10
- 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