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老化管理
- B.剩余寿期评价
- C.概率安全评价
- D.定期安全审查
- E.在役检查
- A.检查
- B.记录
- C.保存
- D.分析
- E.监督
- A.监造
- B.装运前检验
- C.监装
- D.监督
- E.验收
- A.编制
- B.审查
- C.批准生效
- D.发布
- E.修改
- A.采购
- B.控制措施
- C.验收
- D.对检查和试验结果的分析
- E.对检查和试验结果的评价
- A.监查人员和主监查员的责任、组织独立性以及权限的说明
- B.有关监查小组可以向监查和被监查单位哪一级别的管理部门报告工作的规定
- C.必要时聘用专家的规定
- D.有关确定、进行和报告监查工作的方法和计划安排的规定
- E.有关监查人员合理并适时地了解与监查工作有关的设备、查阅文件及会见人员的规定
- F.监查报告分发名单
- G.对后续活动的规定
- A.坑(井)口封闭
- B.矿井渗溢水治理
- C.露天采场废墟治理
- D.塌陷区治理
- E.尾矿(渣)库治理
- F.废石(渣)堆场治理
- G.工业场地治理
- H.受污染水体治理
- I.运矿公路、铁路、索道,及尾矿管线等污染地面治理
- J.受污染建(构)筑物治理
- A.故障,误动作
- B.不正确材料、工具、设备
- C.不正确程序
- D.不正确信息
- E.人为差错
- A.证实核动力厂在规定的预期运行时间内能够安全地运行
- B.证实核动力厂的单个物项在规定的预期运行时间内能够安全地运行
- C.确定和评价在规定时间内能限制安全运行的因素
- D.修改现有的安全分析报告,以符合当前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 E.提供延长寿命研究的输入数据
- A.易燃
- B.易爆
- C.挥发性
- D.腐蚀性
- E.易损坏
- A.修改地接收
- B.不作修改地接收
- C.拒收
- D.返工
- E.修理
- A.监督区
- B.控制区
- C.保护区
- D.要害区
- E.纵深区
- A.应急计划的目的、依据法规及适用范围
- B.退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核事故及可能导致的应急状态
- C.营运单位的应急组织、应急设施
- D.控制核事故及辐射危害的措施
- E.应急响应方式及执行程序
- A.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于核设备质量监管相应的规定
- B.实现核电设备国产化是国家“积极发展核电”方针
- C.实现核电设备国产化是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
- D.我国工业体系发展特殊的管理和体制环境
- E.我国核安全设备的制造质量始终是薄弱环节
- A.振动
- B.温度、湿度
- C.压力
- D.喷射流冲击
- E.电磁干扰
- F.辐照
- A.材料
- B.零部件
- C.系统、构筑物
- D.工艺
- E.程序
- A.形成质量的生产人员(工作的承担者)
- B.验证和控制质量的人员
- C.本单位的领导人员
- D.质保监查人员
- E.本单位质量保证部门的人员
- A.高富集度的铀
- B.U-233
- C.Pu-238低于80%的钚
- D.上述物质的化合物、混合物(如铀-钚混合氧化物元件)
- E.乏燃料中的钚
- A.数量
- B.大小
- C.排放时间
- D.排放能力
- E.起跳瞬态的整定值
- A.限制易裂变材料的量和几何构型
- B.限制货包的辐射水平
- C.严格规定货包的设计特性,保证其在事故条件下的核临界安全
- D.控制单一运载工具内的或运输过程中储存在一起的货包的个数及隔离要求
- E.必须考虑货包的散热问题
- A.免管废物
- B.微放废物
- C.低中放废物
- D.高放废物
- E.α废物
- A.设计许可证
- B.制造许可证
- C.安装许可证
- D.运输许可证
- E.无损检验许可证
- A.工程判断
- B.确定论
- C.概率论
- D.保守
- E.运行经验
- A.查看其过去编制的质保文件(包括质保大纲、质保大纲程序和质量活动程序)与质保规定的相符性和覆盖面的完整性
- B.查阅内、外部监查记录与报告以及不符合项报告,了解其过去质量保证实施成效和问题
- C.查阅现在为完成其要承担的任务而在质保文件和人员方面的准备情况
- D.采访几位质量活动人员,就有关质保实施情况进行了解
- E.观察现场质保实施情况
- A.确定和评价地质灾害
- B.对厂址进行分类
- C.地下水特征
- D.地基条件
- E.初步承载能力
- A.防氡层
- B.排水层
- C.生物阻挡层
- D.砂滤层
- E.土壤生长层
- F.侵蚀阻挡层
- A.适用范围广
- B.可处理多种废物
- C.熔炉寿命长
- D.热效率低
- E.耗电和用水量大
- A.水淹
- B.飞射物
- C.管道甩动
- D.喷射流冲击或者破损系统
- E.现场其他设施中的流体释放
- A.压力容器
- B.热交换器
- C.管道、管配件
- D.泵、阀门
- E.铸锻件
- A.可能最大海啸
- B.百年一遇海啸
- C.25年一遇的风暴潮或假潮
- D.浪活动(最大风浪活动)
- E.10%超越概率高潮位
- A.政策
- B.规划
- C.法规
- D.标准
- E.法规标准体系
- A.通常的功能或性能试验
- B.程序的鉴定试验
- C.设备的鉴定试验
- D.样机鉴定试验
- E.安装前的复核试验
- F.调试试验
- G.运行阶段的监测试验
- A.设计建造经验
- B.工艺成熟性
- C.运动部件多寡
- D.供货史
- E.标准化程度
- A.辐射防护
- B.运行
- C.安全
- D.保护
- E.维护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E.Ⅴ
- A.与蒸发法比,不会引起相的变化
- B.与蒸发法比,能量利用率高
- C.与蒸发法比,造价低
- D.与离子交换法比,费用影响小
- E.与离子交换法比,处理效率高
- A.两段封堵
- B.注浆封堵
- C.过滤疏导
- D.黄土覆盖
- E.钢筋混凝土坑
- A.燃料破损
- B.堆芯损坏
- C.压力容器破裂
- D.安全壳失效
- A.减轻
- B.缓解
- C.控制
- D.终止
- A.眼睛
- B.胸腺
- C.性腺
- D.颈部
- A.特大事故(7级)
- B.重大事故(6级)
- C.影响范围较大的事故(5级)
- D.影响范围有限的事故(4级)
- A.1
- B.2
- C.3
- D.1、2
- A.0.1-1
- B.1-10
- C.10-100
- D.100-1000
- A.大纲
- B.程序
- C.文件
- D.报告
- A.=1
- B.≥1
- C.>0.99
- D.≥0.99
- A.预选值
- B.控制值
- C.显示值
- D.实际值
- A.反应堆
- B.元件制造厂
- C.离心分离厂
- D.后处理厂
- A.安全管理
- B.安全从业
- C.专业技术
- D.辐射防护
- A.2
- B.3
- C.4
- D.5
- A.16
- B.17
- C.18
- D.19
- A.辐照
- B.毒气
- C.火灾
- D.爆炸
- A.物项
- B.措施
- C.能力
- D.功能
- A.事故应急计划
- B.事故应急响应规程
- C.事故应急响应方案
- D.事故应急响应规定
- 55
-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颁发许可证;并按国务院的规定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制度。
- A.注册
- B.登记
- C.备案
- D.衡算
- A.采集沉积物样品的时间最好在春汛前
- B.采集沉积物样品时要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确保不同深度上的样品彼此不受干扰
- C.采集沉积物样品时要同时记录水体情况
- D.采集沉积物样品需及时进行密封处理
- A.50
- B.100
- C.50-100
- D.100-150
- A.单项
- B.综合
- C.联合
- D.示范
- A.3-4
- B.7-10
- C.8-16
- D.10-20
- A.系统
- B.概率
- C.定性
- D.定量
- A.60
- B.70
- C.80
- D.90
- A.只含半衰期不大于60天核素
- B.主要含半衰期大于60天,但不大于5年核素
- C.主要含半衰期5-30年核素
- D.α废物
- A.可行性研究
- B.厂址选择
- C.厂址评定
- D.运行前
- A.2.6×1021
- B.2.6×1022
- C.2.6×1023
- D.2.6×1024
- A.新建
- B.改建
- C.扩建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场内
- B.场区
- C.场外
- D.B和C
- A.减轻
- B.优化
- C.防止
- D.阻止
- A.特大事故(7级)
- B.重大事故(6级)
- C.影响范围较大的事故(5级)
- D.影响范围有限的事故(4级)
- A.所有管理人员
- B.关键岗位上的管理人员
- C.关键岗位上的所有人员
- D.关键岗位上的适当人员
- A.内各种设计基准事故和大多数严重事故序列
- B.内后果最严重的严重事故序列
- C.外各种设计基准事故和大多数严重事故序列
- D.外后果最严重的严重事故序列
- A.防护行动应急照射
- B.防护行动持续照射
- C.补救行动应急照射
- D.补救行动持续照射
- A.安全分析报告书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B.安全分析报告书核安全监管部门
- C.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核安全监管部门
- A.5
- B.10
- C.15
- D.20
- A.3
- B.7
- C.15
- D.30
- A.2
- B.3
- C.4
- D.5
- A.1/5
- B.1/4
- C.1/3
- D.1/2
- A.设计缺陷
- B.质量缺陷
- C.外部事件
- D.人为差错
- A.圆珠笔
- B.红色墨水笔
- C.蓝色墨水笔
- D.黑色墨水笔
- A.设计部门
- B.买方
- C.质量监督部门
- D.核安全监管部门
- A.设计
- B.建造
- C.调试
- D.运行
- A.速调管
- B.射频腔
- C.连接波导管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0.4-0.8
- B.0.8-2
- C.1-2.5
- D.3-4
- A.4
- B.5
- C.6
- D.7
- A.控制辐射源
- B.剂量值限制
- C.屏蔽与防护
- D.监督与监测
- A.营运单位
- B.核动力厂主管部门
- C.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D.国家核安全局
- A.燃料破损
- B.堆芯熔化
- C.压力容器破口
- D.安全壳失效
- A.0.3-1.0
- B.0.6-2.0
- C.0.8-3.0
- D.1.0-4.0
- A.10-50
- B.20-80
- C.60-90
- D.70-100
- A.辅助控制室
- B.应急控制中心
- C.技术支持中心
- D.运行支持中心
- A.检查
- B.检验
- C.验证
- D.验收
- A.直接内照射
- B.直接外照射
- C.食入内照射
- D.沉积外照射
- A.讨论
- B.评价
- C.认可
- D.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