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多重部件
- B.多样系统
- C.多重信号
- D.实体分隔
- E.故障安全设计
- A.制定有核事故应急计划
- B.预计采取核事故应急对策
- C.预计采取核事故应急防护措施
- D.以核设施为中心设置的圆形
- E.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和批准
- A.设计单位建议
- B.供方建议
- C.使用条件
- D.维修方法
- E.类似设备的经验
- A.工艺简单
- B.设备和运行投资少
- C.能耗低
- D.常温下运行
- E.操作安全
- A.降低源项
- B.减少在辐射场内的停留时间
- C.高质量的设计
- D.专设安全设施
- E.核事故应急
- A.厂址选择
- B.布局要求
- C.建筑要求
- D.辐射源要求
- E.安全设施
- A.豁免废液
- B.低放废液
- C.中放废液
- D.高放废液
- E.极高放废液
- A.核电发展计划管理
- B.核电自主化和国产化管理
- C.核设施安全管理
- D.核事故应急与反恐准备
- E.核材料管制
- F.人才教育和相关科研管理
- G.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
- H.核安全监管
- A.地形地貌
- B.地震地质
- C.土工
- D.水文气象
- E.交通运输
- F.大气弥散和水体弥散
- A.密封放射源
- B.非密封放射源
- C.射线装置
- D.临界装置
- E.研究堆
- A.不符合项报告编号
- B.不符合项类别
- C.不符合项情况简述
- D.发现日期
- E.挂标识人
- A.设备故障
- B.管道破裂
- C.人员差错
- D.人为事件
- E.自然事件
- A.离子交换
- B.贮存衰变
- C.活性炭吸附
- D.膜技术
- E.过滤
- A.较尾矿库简单一些
- B.不存在水和矿浆存储的库坝难题
- C.重点是处理好废石场挡渣坝的安全稳定问题
- D.要防止跨坝和废石流失问题
- E.退役后的覆土降氡,严格控制氡的析出率,减少氡对环境的污染,控制和防止对公众的照射
- A.高度跌落试验
- B.穿刺试验
- C.耐热试验
- D.水浸没试验
- E.撕裂试验
- A.卸压
- B.喷放
- C.再灌水
- D.再淹没
- E.长期冷却
- A.我国核安全导则对确定研究堆应急计划区大小提出了两种办法
- B.可以按功率水平推荐应急计划区的大小
- C.可以根据事故可能的辐射后果,结合场址特征确定应急计划区
- D.研究堆应急计划区划分为烟羽和食入应急计划区两类
- E.研究堆只有一个烟羽应急计划区是恰当的
- A.正确性
- B.准确性
- C.及时性
- D.完整性
- E.可追溯性
- A.探测
- B.延迟
- C.截住
- D.制止
- E.抓获
- A.必须有足够的措施保证质量
- B.保证安全运行
- C.预防核事故
- D.限制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
- E.必须保障工作人员、群众和环境不致遭到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辐射照射和污染
- F.将辐射照射和污染减至可以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 A.对已审评认可的质保大纲实施有效性的检查
- B.对在质量计划中国家核安全部门确定的控制点的监督
- C.对许可证(函)条件中有关质保内容和要求实施情况的检查
- D.对重大不符合(项)及处理情况的检查
- E.定期的安全检查
- A.选址
- B.设计
- C.建造
- D.运行
- E.退役
- A.防渗
- B.防生物侵扰
- C.辐射屏蔽
- D.防风化侵蚀、水土流失和塌陷
- E.阻滞核素释出和减少蒸腾作用
- A.不符合项报告内容是否填写完整、叙述清楚
- B.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有关部门提出的处理意见和结论意见是否叙述清楚,是否合理
- C.对不符合项报告的审评,召开有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的讨论会,对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处理意见和结论意见进行讨论
- D.必要时还要组织专家作进一步的独立计算、分析、检验或试验
- E.最后将得出审评单位的审评意见,报国家核安全局,由国家核安全局给出最终处理意见
- A.抢救生命
- B.可能抢救生命
- C.防止演变成灾难性状况
- D.防止严重损伤
- E.避免大的集体剂量
- A.流出物监测
- B.职业照射监测
- C.环境监测
- D.公众剂量估计
- E.公众剂量监测
- A.管理性
- B.监查性
- C.纠正性
- D.记录性
- E.技术性
- A.放射性物质限制及活度限值
- B.货包/包装物性能准则
- C.货包外辐射水平限值
- D.货包及运输工具表面污染限
- E.去污要求
- F.混装要求
- G.装载与隔离要求
- H.货包标志与标签
- I.集装箱、罐车等运输车辆的标牌要求
- J.运输文件要求
- A.地质稳定
- B.构造简单
- C.岩层封隔性好
- D.没有地下水径流活动
- E.没有可利用矿产资源
- F.远离地表水体
- G.易于压裂注浆
- A.社会公益性的,不盈利为目的城市基础设施
- B.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C.是暂存库性质,要满足具备放射性废物的回取技术要求
- D.少量的核技术应用放射性废物贮存库还要有减容、干燥、灰化和固化设施
- E.只收贮核技术应用领域产生的放射性废物
- A.滑坡
- B.泥石流
- C.崩塌
- D.确定设计基准洪水
- E.放射性核素弥散
- A.确定退役策略
- B.制定退役计划
- C.优选退役技术
- D.预估退役费用和受照剂量
- E.确定废物处理、处置方案
- 33
-
记录的类型包括()。
- A.设计记录
- B.采购记录
- C.制造记录
- D.安装、土建施工记录
- E.运行阶段活动记录
- A.本单位承担的任务中的质量保证工作的具体内容
- B.能充分执行所承担大纲活动的组织结构
- C.质保文件的格式
- D.控制或验证的方法或水平
- E.《质保规定》的各章中提出的有关的基本要求
- A.2
- B.3
- C.4
- D.5
- A.失效率
- B.维修无效度
- C.共因失效发生率
- D.始发事件发生率
- E.人员错误发生率
- A.大破口失水事故
- B.小破口失水事故
- C.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道破裂事故
- D.反应堆冷却剂泵泵轴卡死及泵轴断裂事故
- A.3
- B.4
- C.5
- D.6
- A.2
- B.3
- C.4
- D.5
- 41
-
国核安函[2011]52号文提出了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许可证的逐级申请的要求:对于压力容器、热交换器、管道、管配件、泵、阀门、铸锻件等设备,原则上初次提出取证申请的单位只能申领核()级设备的制造许可证。
- A.1
- B.2
- C.3
- D.2、3
- A.250
- B.300
- C.400
- D.450
- A.记录
- B.文件
- C.证据
- D.技术条件
- A.只含半衰期不大于60天核素
- B.主要含半衰期大于60天,但不大于5年核素
- C.主要含半衰期5-30年核素的固体放射性废物
- D.α废物
- A.百
- B.千
- C.万
- D.十万
- A.堆芯装料
- B.预运行试验
- C.初始临界
- D.低功率试验
- A.首要
- B.全面
- C.直接
- D.最终
- A.2006
- B.2007
- C.2008
- D.2009
- A.特别重大
- B.重大
- C.较大
- D.一般
- A.I
- B.II
- C.III
- D.IV
- A.控制点
- B.记录检查点
- C.见证点
- D.见证点、记录检查点
- A.影响范围较大的事故(5级)
- B.影响范围有限的事故(4级)
- C.重大事件(3级)
- D.一般事件(2级)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B.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C.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A.铀矿冶
- B.铀转化
- C.铀浓缩
- D.后处理
- A.99
- B.99.9
- C.99.97
- D.99.99
- A.较长
- B.相当长
- C.尽可能长
- D.所期望
- A.大气
- B.环境
- C.地表
- D.生物圈
- A.0.5
- B.1
- C.1.5
- D.2
- A.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B.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C.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A.3
- B.6
- C.9
- D.12
- A.国家有关审管部门
- B.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C.国家核事故应急组织
- D.省级以上地方政府
- A.降低
- B.消除
- C.控制
- D.隔离
- A.≥70
- B.≥80
- C.≤70
- D.≤80
- A.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地区监督站
- B.地区监督站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C.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核设施主管部门
- D.地区监督站现场监督员
- A.1007550
- B.1005025
- C.1002510
- D.100101
- A.内部灾害
- B.外部灾害
- C.源项释放
- D.事故序列
- A.4×104
- B.4×105
- C.4×106
- D.4×107
- A.技术支持中心
- B.运行支持中心
- C.应急控制中心
- D.公众信息中心
- A.有效性
- B.合理性
- C.代表性
- D.适宜性
- A.管理
- B.技术
- C.设计
- D.运行
- A.10
- B.20
- C.30
- D.50
- A.25
- B.50
- C.100
- D.150
- A.区域调查
- B.场地特性初步评价
- C.详细调查
- D.场址特性评价和论证
- A.100
- B.200
- C.300
- D.400
- A.质量要求
- B.质量标准
- C.采购文件
- D.技术规格书
- A.非安全级
- B.安全1级
- C.安全2级
- D.安全3级
- A.模式
- B.途径
- C.总量
- D.频率
- A.核设施营运单位
- B.核设施所在地核安全监管部门
- C.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D.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 A.确定论
- B.概率论
- C.定量化
- D.灵敏度
- A.法国
- B.美国
- C.俄罗斯
- D.日本
- A.时间
- B.方法
- C.次序
- D.频率
- A.1984-1985
- B.1986-1987
- C.1990-1991
- D.1992-1993
- A.方针
- B.目标
- C.信任
- D.能力
- A.响应
- B.实践
- C.干预
- D.防护
- A.含水量
- B.PH值
- C.放射性活度
- D.释热率
- A.1.1
- B.2.1
- C.3.1
- D.4.1
- A.回收和处理
- B.回收和处置
- C.回收和利用
- D.回收和贮存
- A.统一监督
- B.统一监督,独立行使核安全监督权
- C.统一管理
- D.统一管理,集中行使核安全管理权
- A.热
- B.慢
- C.中速
- D.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