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备考模拟试卷十(专业实务)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放射源保安要求的技术措施通常包括硬件或者保安装置,它们包括()。

  • A.栅栏、围墙
  • B.盒
  • C.运输容器
  • D.门锁、带锁的屏蔽容器
  • E.抗侵入的装源装置
3

核动力厂运行事件报告内容包括()。

  • A.核电厂名称和核电机组编号
  • B.事件报告编号、事件通告编号
  • C.事件名称、始发事件
  • D.事件发生时间和结束时间
  • E.报告准则
5

核技术利用单位的流出物排放也必须进行有效管控,我国现行做法是()。

  • A.低放废水先排入衰变池(罐),进行储存衰变,然后采用槽式排放
  • B.排放前进行监测,超过管理控制值时不排放,继续储存衰变
  • C.放射性气体或气溶胶的排放,采用有组织的排风方式排放,并在手套箱、排放口等处安装过滤装置
  • D.对流出物排放口附近进行监测
  • E.保持完整的环境监测和流出物监测记录
7

核与辐射设施流出物排放的管理要求包括()。

  • A.申报和批准
  • B.净化与处理
  • C.专设排放口
  • D.流出物的监测
  • E.不满足要求的能返回净化系统
  • F.对放射性液体流出物实行槽式排放
  • G.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控制水平,逐步减少排放量
10

《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明确了()在民用核安全设备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职责,通过层层把关,实施严格的过程控制。

  • A.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B.核设施主管部门
  • C.核设施营运单位
  • D.核设备活动单位
  • E.第三方验证单位
11

对高压紧急停堆和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稳压器安全阀的安全分析时,采用了各种保守假设。确切说,认为()设备或系统的运行不可信。

  • A.稳压器动力泄压阀
  • B.蒸汽管道泄压阀
  • C.蒸汽排放系统
  • D.反应堆控制系统
  • E.稳压器水位调节系统
  • F.稳压器喷淋
12

一个概率安全评价的流程从始发事件开始,然后()。

  • A.估计事件序列频率
  • B.分析对保持安全壳完整性起作用的系统
  • C.分析堆芯损坏严重事故下的物理现象
  • D.说明可能造成安全壳完整性的破坏
  • E.对各种事故计算厂外后果
13

按国家规定,核电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划分为()阶段。

  • A.初步可行性研究
  • B.可行性研究
  • C.可行性研究评价
  • D.修改后的可行性研究
  • E.最终的可行性研究
16

核燃料加工、处理设施的辐射防护大纲基本要求是()。

  • A.所有核燃料加工、处理设施在建造、运行和退役期间,都要制订一个完善的辐射防护大纲
  • B.核燃料加工、处理设施的辐射防护要遵循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化、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这三项基本原则
  • C.核燃料加工、处理设施在正常运行、检修、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期间,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所受到的剂量照射低于规定的剂量限值
  • D.要对设施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气、废液和固体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以确保公众所受的辐照剂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 E.要建立辐射防护组织机构,对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期间的辐射防护进行全面的安全监督和管理
18

《质保规定》“提出了(质量保证)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它适用于()。

  • A.核电厂
  • B.其他核设施
  • C.厂址选择到退役全过程的各阶段
  • D.对安全重要物项和服务的质量具有影响的各种工作
  • E.核设施营运单位和各承(分)包单位,以及参与影响质量活动的其它组织的人员
19

《核电厂质量保证监查》(HAD003/05)的内容包括()。

  • A.对监查人员的要求
  • B.监查前制订监查计划、组成监查组、监查前准备和开监查前会议的有关要求
  • C.监查的执行和监查后会议的有关要求
  • D.监查报告和监查的后续行动的有关要求
  • E.典型的监查计划、监查提问单
22

核电厂厂址评价中的地下水水文地质调查为确定水文地质系统和主流路径,应收集厂址区域和厂址的资料,包括()。

  • A.气候资料
  • B.放射性核素的初始浓度
  • C.主要的水文地质单元及其水力参数,以及地下水的年代或平均交替时间
  • D.补给和排泄的关系
  • E.地表水文的数据
23

核电厂选择过程应考虑厂址所在区域的()。

  • A.城市和工业发展总体规划
  • B.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
  • C.水域环境功能区划之间的相容性
  • D.应靠近电力负荷中心和水源充足的地区
  • E.应避开能动断层、人口密度高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区
24

关于在役检查“可达性”问题,必须在()就加以注意。

  • A.选址阶段
  • B.设计阶段
  • C.建造阶段
  • D.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审查阶段
  • E.最终安全分析报告审查阶段
25

《核电厂物项制造中的质量保证》(HAD003/08)规定了制造中一些重要的质量活动,包括()。

  • A.工艺评定
  • B.质量计划和工艺流程卡的制订
  • C.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标定
  • D.制造装备的管理
  • E.物项的装卸、包装、贮存、保护和运输
  • F.不符合项控制
26

放射性物品运输的A型货包应满足()试验的要求。

  • A.喷水试验
  • B.浸没试验
  • C.自由下落试验
  • D.堆积试验
  • E.贯穿试验
28

按照核应急响应能力保持培训内容的特性,可以分为共同性内容和专业性内容两个类别。共同性内容是指应急工作人员都应学习或了解的内容。包括()。

  • A.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 B.应急体系和各应急组织的职责
  • C.应急计划区的基本概念与划分原则
  • D.核动力厂与核事故特征
  • E.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29

只有在(),使核电厂长期失去热阱,才会导致严重事故。

  • A.安全壳内外给水管道破裂
  • B.反应堆冷却剂丧失强迫流动
  • C.连续发生多重故障
  • D.操纵员失误
  • E.大破口失水事故
30

核动力厂应急响应能力的保持包括()。

  • A.培训
  • B.演习
  • C.应急设施、设备的检查、测试和维护
  • D.应急计划的制定
  • E.应急计划的评议与修改
31

对不符合项的审查应尽快地由相应的人员进行。选择审查人员时应考虑()。

  • A.不符合项的等级
  • B.不符合项的类型
  • C.不符合项的影响
  • D.是否需要独立审查不符合项的安全重要性
  • E.是否需要设计人员、运行单位、原供货方和核安全审管部门等参与审查
33

可燃毒物的优点()。

  • A.延长堆芯的寿期
  • B.简化堆芯设计
  • C.简化堆顶结构
  • D.改善堆芯径向功率分布
  • E.减少可移动控制棒的数目
34

龙卷风或水龙风对核电厂造成破坏的因素有()。

  • A.冲击
  • B.压力降
  • C.飞射物
  • D.火灾
  • E.水灾
36

核电厂严重事故的初因事件中如考虑外部事件,还应加上()。

  • A.火灾
  • B.爆炸
  • C.地震
  • D.水淹(洪水、海啸)
  • E.人为事件
37

核电厂设计基准事件的选择以()为基础,经不断改进而逐渐完善。

  • A.最佳估算
  • B.工程判断
  • C.设计经验
  • D.运行经验
  • E.监管经验
38

()统一负责全国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B.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C.国务院核工业行业主管部门
  • D.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40

铀矿冶设施退役(关闭)治理(处置)安全分析报告是对()等问题进行分析,给出退役治理工程方案安全稳定性结论。

  • A.防事故措施
  • B.潜在辐射危害控制
  • C.质量保证
  • D.退役治理后工程的长期安全稳定
  • E.保护国土和环境安全
45

距1Ci的60Co源1m处的γ吸收剂量率为()Gy/h。

  • A.1.15×10<sup>-1&nbsp;&nbsp;&nbsp;&nbsp;</sup>
  • B.1.15×10<sup>-2</sup>
  • C.1.15×10<sup>-3</sup>
  • D.1.15×10<sup>-4</sup>
49

238U的半衰期为()a。

  • A.1.405×1010
  • B.4.468×109
  • C.7.04×105
  • D.4.75×104
62

核动力厂主要调试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

  • A.预运行试验
  • B.装料
  • C.初始临界试验
  • D.低功率试验
68

232Th系,又称()系。

  • A.4n
  • B.4n+1
  • C.4n+2
  • D.4n+3
78

铀矿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氡浓度限值为()。

  • A.2.7kBq/m<sup>3?</sup>?
  • B.2.7μJ/m<sup>3?</sup>?
  • C.5.4kBq/m<sup>3?</sup>?
  • D.5.4μJ/m<sup>3?</sup>?
79

核动力厂的()对核动力厂的安全运行承担全面责任。

  • A.运行管理者
  • B.管理组织
  • C.营运单位
  • D.主管部门
86

《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核安全设备使用的标准应经()认可。

  • A.核设施营运单位
  • B.核设施主管部门
  • C.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D.国务院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