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备考模拟试卷三(专业实务)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核设施场内应急状态的终止由营运单位应急指挥部决定并发布解除命令,并报()。

  • A.营运单位
  • B.主管部门
  • C.地方应急组织
  • D.国家应急组织
  • E.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3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的10个《导则》属于“大纲管理导则”的是()。

  • A.《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HAD003/01)
  • B.《核电厂质量保证组织》(HAD003/02)
  • C.《核电厂物项和服务采购中的质量保证》(HAD003/03)
  • D.《核电厂质量保证记录制度》(HAD003/04)
  • E.《核电厂质量保证监查》(HAD003/05)
4

对核动力厂应急准备状况的检查中,对应急组织及人员培训情况的检查包括()。

  • A.营运单位应急组织状况和应急计划是否一致
  • B.应急人员变动情况在应急计划或执行程序中是否及时得到修改
  • C.应急人员联系方式的变化是否已在程序中予以修正
  • D.初次上岗的应急工作人员是否经过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其他应急工作人员是否认真执行了定期培训制度
  • E.是否严格执行了培训计划,培训教师、教材、学时、记录、考核等是否规范
6

焊接、热处理和无损探伤等特殊工艺的特点是()。

  • A.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 B.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厂的管理水平
  • C.产品符合要求的可信度主要取决于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见证件
  • D.必须由合格人员使用合格的程序和装备完成
  • E.对现有标准尚未涉及的工艺领域或质量要求超出现有标准时,对人员资格、程序或装备的要求应另行规定
13

质量保证记录分为永久性记录和非永久性记录,永久性记录是对()的记录。

  • A.证明安全运行能力
  • B.使物项的维修、返工、修理、更换或修改得以进行
  • C.确定物项发生事故或动作失常的原因
  • D.为在役检查提供所需要的基准数据
  • E.便于退役
15

对于核设施,应制定详细的流出物监测计划,流出物的监测计划除规定对放射性的监测之外,还需要测量()。

  • A.流出物的化学成分
  • B.气溶胶的粒度分布
  • C.排风系统的排风流量
  • D.排放口的风向、风速
  • E.液体流出物排放的温度
18

全国的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由国务院指定的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 A.拟定国家核事故应急工作政策
  • B.统一协调核事故应急工作
  • C.组织制定和实施国家核事故应急计划
  • D.审查批准场外核事故应急计划(预案)
  • E.适时批准进入和终止场外应急状态
  • F.提出实施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的建议
  • G.审查批准核事故公报、国际通报,提出请求国际援助的方案
19

实践中,常见的二类放射性物品有()。

  • A.Ⅱ类放射源
  • B.Ⅲ类放射源
  • C.Ⅳ类放射源
  • D.放射性药品
  • E.中等水平放射性废物
20

压缩减容的特点是()。

  • A.建造投资和运行费用低
  • B.设备简单,易实现自动化
  • C.减容不减重
  • D.未消除废物着火、热解、腐烂的可能性
  • E.压缩之后出现的回弹作用会降低减容效果
21

放射性废物按核辐射类型分为()。

  • A.β/γ放射性废物
  • B.β/α放射性废物
  • C.α/γ放射性废物
  • D.α废物
  • E.中子放射性废物
22

核设施首次装料前要进行一次综合演习或联合演习。,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一般都要对营运单位现场实际应急准备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核实是否具备进行装料前综合或联合演习条件。检查的重点包括()方面。

  • A.应急组织及职责是否明确
  • B.各应急岗位是否都已人员落实(包括替补人员)
  • C.应急工作人员是否都事先经过应急工作培训
  • D.各应急岗位是否都已配齐必要的应急资料,各种文件是否有效
  • E.各应急响应设施、设备、器材及必要的物资是否已完备
23

伴生矿的环境辐射监测,与核设施及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环境辐射监测的相同之处有()。

  • A.由有资质的单位来开展监测工作
  • B.制定出具体的监测大纲
  • C.制定辐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 D.对辐射环境监测资料及时分析整理
  • E.放射性的物质是该物项所固有的
24

质量保证检验一般采用无损检验,包括()。

  • A.手动检验
  • B.计量
  • C.测量
  • D.观察
  • E.试验
25

核及辐射设施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本单位的环境辐射监测,包括()。

  • A.运行前本底调查
  • B.运行期间监测(常规监测以及事故应急监测)
  • C.评价设施的环境影响
  • D.调查污染变化趋势,追踪异常排放时核素的可能分布
  • E.编制向环境保护部门上报的监测报告
27

放射性物质运输对工作人员、公众及环境的核与辐射危险的控制和防御,按照GB11806-2004的规定,可以通过()要求实现。

  • A.放射性物质限制及活度限值
  • B.包容运输中的放射性物质
  • C.防控制放射性物质货包及运输工具外部的辐射水平
  • D.防止核临界
  • E.防止由释热引起损害
29

概率安全评价(PSA)在事件序列定量化分析中,利用事件树和故障树技术对核动力厂堆芯损坏情景分析,集中估计出堆芯严重损坏频率CDF/早期大释放频率LERF。在这种分析中,要做到()。

  • A.结果应反映核电厂的设计、运行和维修的实际情况
  • B.要识别出对CDF起明显作用的贡献者
  • C.考虑了相关性
  • D.关键设备的重要度量
  • E.分析了不确定性,并作出合适的定量化分析
31

对核动力厂营运单位核事故应急演习频度的要求单项演习为每年至少一次,对()的练习则要更多些。

  • A.消防、医疗救护
  • B.应急组织的通知和启动
  • C.通讯及数据传输系统
  • D.报警程序
  • E.环境监测
32

实现核动力厂核安全目标,使用的主要手段是纵深防御原则。纵深防御原则一般可描述为五层防线。下列属于第二条防线的是()。

  • A.加强运行管理和监督
  • B.及时正确处理异常情况
  • C.排除故障
  • D.反应堆正常控制和保护系统动作
  • E.启用核动力厂安全系统
34

核设施放射性释放的危险程度与()有关。

  • A.使用、存有核材料的类别
  • B.遭受破坏的方式
  • C.核设施的设计状况
  • D.核设施的安全性
  • E.核设施的地点和国内的具体情况
36

()必须制定和实施全面的核动力厂调试大纲。

  • A.营运单位
  • B.设计单位
  • C.调试单位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38

()是工作人员受辐射事故辐射照射的主要场所。

  • A.γ射线探伤机
  • B.工业辐照装置
  • C.射线装置
  • D.医用加速器
42

对于从反应堆换料时卸出的乏燃料组件,必须在反应堆燃料厂房的乏燃料水池中存放几个月,其目的是()。

  • A.释出乏燃料组件的剩余热量
  • B.使短寿期放射性裂变产物自然衰减
  • C.降低组件放射性水平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43

铀矿山废石充填方案有两种:一是()充填;二是()充填。

  • A.废石上向干式废石下向胶结
  • B.废石下向干式废石上向胶结
  • C.废石上向湿式废石下向固化
  • D.废石下向湿式废石上向固化
44

核设施辐射环境监测实行“双轨监测”,是由()同时开展的监测。

  • A.业主和审管部门
  • B.业主和第三方监测机构
  • C.主管部门和审管部门
  • D.第三方监测机构和审管部门
46

()规定了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不能分包的关键工艺和技术。

  • A.《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
  • B.《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监督管理规定》(HAF601)
  • C.国核安函[2010]11号文
  • D.国核安函[2011]52号文
47

()为核材料衡算管理、为核材料衡算系统的核查提供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和数据。

  • A.衡算计算方法
  • B.衡算计算评价
  • C.监督检查大纲
  • D.记录报告系统
49

在核动力厂试验和运行期间,发生导致核电厂安全屏障或重要设备的性能受到严重损害或出现()工况的事件,营运单位应该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报告。

  • A.明显危害安全的没有分析过的工况
  • B.超出核电厂设计基准的工况
  • C.在核电厂运行规程或应急规程中没有考虑的工况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51

核动力厂调试大纲必须便于()选取和释放控制点。

  • A.营运单位
  • B.设计单位
  • C.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55

龙卷风所采用的是()分类方法。

  • A.科里奥利
  • B.耿贝尔
  • C.富士达-皮尔森
  • D.NOAA
56

反应堆热备用的Keff()。

  • A.<1
  • B.≤1
  • C.<0.99
  • D.≤0.99
57

环境辐射监测的审管部门是()行政主管部门。

  • A.环境保护
  • B.核安全
  • C.辐射安全
  • D.A或B
65

必须在()批准首次装料后,营运单位才可以首次向堆芯装载核燃料,进行带核燃料的调试。

  • A.核设施主管部门
  • B.现场监督员
  • C.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69

质量保证检验一般采用()。

  • A.无损检验
  • B.试验鉴定
  • C.在线检验
  • D.第三方检验
74

在核动力厂场外应急响应期间,省级场外应急指挥部在()组织、指挥和协调场外所有应急响应行动。

  • A.场外核应急指挥中心
  • B.场外核应急响应中心
  • C.场外核应急控制中心
  • D.前沿指挥所
76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根据放射性物品的(),将放射性物品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

  • A.特性
  • B.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
  • C.对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77

压缩减容的减容倍数为()。

  • A.1-5
  • B.2-10
  • C.3-15
  • D.4-20
81

全面规划核设施的某个承(分)包的具体工作中的质量保证工作的质量保证大纲称为()。

  • A.质量保证大纲
  • B.质量保证总大纲
  • C.质量保证分大纲
  • D.质量保证总大纲或分大纲
85

对质量保证实际能力的审评,主要是审评其()。

  • A.质量保证文件的内容
  • B.质量保证大纲实施的有效性
  • C.有无能力制订和实施质保文件
  • D.质量保证大纲的实施情况
89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公安、卫生、财政等部门,编制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报()批准。

  • A.本级人民政府
  • B.上级人民政府
  • C.省级人民政府
  • D.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