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1(核安全专业实务)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为了实现核电厂的安全目标,在设计核动力厂时,安全分析要考察的内容有()。

  • A.核动力厂所有计划的正常运行模式
  • B.发生预计运行事件时核动力厂的性能
  • C.设计基准事故
  • D.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事件序列
  • E.厂外干预措施
4

我国大型建设项目工程地质测绘研究的内容包括()。

  • A.地层岩性
  • B.地质结构
  • C.地形地貌
  • D.水文地质
  • E.动力地质作用与现象
  • F.已有建筑物
  • G.天然建筑材料
  • H.人类活动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8

核动力厂的安全设计适用()原则。

  • A.能导致高辐射剂量释放的核动力厂状态的发生概率极低
  • B.能导致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核动力厂状态的发生概率极低
  • C.具有大的发生概率的核动力厂状态只有较小潜在的放射性后果
  • D.具有大的发生概率的核动力厂状态没有潜在的放射性后果
  • E.发生极限事故,设计基准事故的概率极低
9

为了实现核动力厂安全目标,在设计核动力厂时,要进行全面的安全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应()。

  • A.确认工程设计抵御假设始发事件的能力
  • B.确认工程设计抵御事故的能力
  • C.验证安全系统和安全相关物项或系统的有效性
  • D.验证安全系统和安全相关物项或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 E.确定应急响应的要求
11

核电厂厂址勘察在厂址选择阶段评价的内容主要有()。

  • A.确定和评价地质灾害
  • B.对厂址进行分类
  • C.地下水特征
  • D.地基条件
  • E.初步承载能力
13

只要可能,核电厂安全重要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设计就必须()。

  • A.按照经批准的最新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 B.按照经批准的当前适用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 C.其设计必须是此前在相当条件下验证过的
  • D.物项的选择必须与安全所要求的核动力厂可靠性目标相一致
  • E.物项的选择必须高于安全所要求的核动力厂可靠性目标
14

就典型的水冷反应堆而言,实体屏障可能是()。

  • A.燃料基体
  • B.燃料包壳
  • C.反应堆冷却系统压力边界
  • D.安全壳
  • E.反应堆厂房
17

为评价核电厂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应评估放正常运行和事故工况下释入大气的放射性源项的()特性和参数。

  • A.在规定时段内释放的每一种重要核素的释放率和总活度
  • B.每一种重要核素释放率的变化
  • C.释放物质的化学特性
  • D.释放物质的物理特性
  • E.排放的几何形态和力学特性
18

核动力厂设计单位必须遵循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

  • A.明确划分职责以及相应的权限范围与联系渠道
  • B.保证它在所有层次上都拥有足够的技术上合格且受过适当培训的人员
  • C.明确地规定负责设计的不同部分的各个小组之间的接口
  • D.制定并严格遵守完备的程序
  • E.定期审查、监督和监查一切与安全有关的设计事务
  • F.保证保持良好的安全文化水平
20

设计单位必须保证核动力厂的设计()。

  • A.满足营运单位的要求
  • B.满足用户的标准化要求
  • C.满足国家有关监管要求
  • D.考虑了安全方面的最新进展
  • E.与设计规格书和安全分析一致
  • F.满足有效的质量保证大纲的各项要求
  • G.正确地考虑了任何设计变更的安全性
24

核动力厂设计管理必须保证安全重要构筑物、系统和部件有合适的性能、技术规范和材料成分,并把()作为首要任务。

  • A.安全功能得到执行
  • B.核动力厂在其整个设计寿命期间能够安全运行
  • C.核动力厂在其整个设计寿命期间具有必要的可靠性,且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 D.保护厂区人员、公众和环境
27

下列()固体放射性废物通常用近地表处置,不需要用地质处置。

  • A.只含半衰期不大于60天核素
  • B.主要含半衰期大于60天,但不大于5年核素
  • C.主要含半衰期5-30年核素
  • D.α废物
30

强烈的()破坏力很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

  • A.构造地震
  • B.火山地震
  • C.陷落地震
  • D.人工触发地震
31

下列()固体放射性废物不必送往放射性废物处置场进行处置。

  • A.只含半衰期不大于60天核素
  • B.主要含半衰期大于60天,但不大于5年核素
  • C.主要含半衰期5-30年核素的固体放射性废物
  • D.α废物
33

核安全问题最典型的代表是()的安全。

  • A.核设施
  • B.核动力厂
  • C.核材料
  • D.核与辐射
42

纵深防御第一层次的目的是()。

  • A.检测和纠正偏离正常运行状态
  • B.防止偏离正常运行及防止系统失效
  • C.保证放射性释放保持在尽可能的低
  • D.减轻放射性物质释放造成的放射性后果
43

下列()固体放射性废物要根据其所含核素的放射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特征,以及比活度大小,选择近地表处置或地质处置。

  • A.主要含半衰期大于60天,但不大于5年核素
  • B.主要含半衰期5-30年核素
  • C.主要含半衰期大于30年核素
  • D.α废物
45

纵深防御最后层次防御要求有适当装备的应急控制中心及()。

  • A.厂内应急响应计划
  • B.厂外应急响应计划
  • C.厂内、厂外应急响应计划
  • D.厂内、厂外应急响应计划和厂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