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防护
- B.维修
- C.保养
- D.检查
- E.标定
- A.探测
- B.补偿
- C.防御
- D.保护
- E.纠正
- A.核动力厂所有计划的正常运行模式
- B.发生预计运行事件时核动力厂的性能
- C.设计基准事故
- D.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事件序列
- E.厂外干预措施
- A.地层岩性
- B.地质结构
- C.地形地貌
- D.水文地质
- E.动力地质作用与现象
- F.已有建筑物
- G.天然建筑材料
- H.人类活动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 A.固有特性
- B.设备
- C.规程
- D.应急
- E.防御措施
- A.内部灾害
- B.内部人为事件
- C.外部灾害
- D.外部人为事件
- E.故障的可能后果
- A.设计措施
- B.管理规程
- C.运行规程
- D.运行实践
- E.退役实践
- A.能导致高辐射剂量释放的核动力厂状态的发生概率极低
- B.能导致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核动力厂状态的发生概率极低
- C.具有大的发生概率的核动力厂状态只有较小潜在的放射性后果
- D.具有大的发生概率的核动力厂状态没有潜在的放射性后果
- E.发生极限事故,设计基准事故的概率极低
- A.确认工程设计抵御假设始发事件的能力
- B.确认工程设计抵御事故的能力
- C.验证安全系统和安全相关物项或系统的有效性
- D.验证安全系统和安全相关物项或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 E.确定应急响应的要求
- A.职责
- B.能力
- C.资格
- D.局限性
- E.适用性
- A.确定和评价地质灾害
- B.对厂址进行分类
- C.地下水特征
- D.地基条件
- E.初步承载能力
- A.适用性
- B.正当性
- C.恰当性
- D.可靠性
- E.充分性
- A.按照经批准的最新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 B.按照经批准的当前适用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 C.其设计必须是此前在相当条件下验证过的
- D.物项的选择必须与安全所要求的核动力厂可靠性目标相一致
- E.物项的选择必须高于安全所要求的核动力厂可靠性目标
- A.燃料基体
- B.燃料包壳
- C.反应堆冷却系统压力边界
- D.安全壳
- E.反应堆厂房
- A.法律法规要求
- B.国家规定
- C.辐射防护标准
- D.运行限值
- E.定量安全目标
- A.固有安全特性
- B.多重性、独立性及多样性的应用
- C.故障安全设计
- D.附加的设备
- E.规程
- A.在规定时段内释放的每一种重要核素的释放率和总活度
- B.每一种重要核素释放率的变化
- C.释放物质的化学特性
- D.释放物质的物理特性
- E.排放的几何形态和力学特性
- A.明确划分职责以及相应的权限范围与联系渠道
- B.保证它在所有层次上都拥有足够的技术上合格且受过适当培训的人员
- C.明确地规定负责设计的不同部分的各个小组之间的接口
- D.制定并严格遵守完备的程序
- E.定期审查、监督和监查一切与安全有关的设计事务
- F.保证保持良好的安全文化水平
- A.不可接受下限值
- B.不可接受上限值
- C.可接受下限值
- D.可接受上限值
- A.满足营运单位的要求
- B.满足用户的标准化要求
- C.满足国家有关监管要求
- D.考虑了安全方面的最新进展
- E.与设计规格书和安全分析一致
- F.满足有效的质量保证大纲的各项要求
- G.正确地考虑了任何设计变更的安全性
- A.1
- B.2
- C.1-2
- D.1-3
- A.大气
- B.地表水
- C.地下水
- D.地表土壤
- A.1
- B.2
- C.3
- D.4
- A.安全功能得到执行
- B.核动力厂在其整个设计寿命期间能够安全运行
- C.核动力厂在其整个设计寿命期间具有必要的可靠性,且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 D.保护厂区人员、公众和环境
- A.检查
- B.监督
- C.审查
- D.审评
- A.任何
- B.不必要
- C.长期
- D.过度
- A.只含半衰期不大于60天核素
- B.主要含半衰期大于60天,但不大于5年核素
- C.主要含半衰期5-30年核素
- D.α废物
- A.单一故障
- B.共因故障
- C.预计运行事件
- D.外部事件
- A.几十秒
- B.几分钟
- C.几小时
- D.几天
- A.构造地震
- B.火山地震
- C.陷落地震
- D.人工触发地震
- A.只含半衰期不大于60天核素
- B.主要含半衰期大于60天,但不大于5年核素
- C.主要含半衰期5-30年核素的固体放射性废物
- D.α废物
- 32
-
纵深防御共有()个层次。
- A.3
- B.4
- C.5
- D.6
- A.核设施
- B.核动力厂
- C.核材料
- D.核与辐射
- A.有效性
- B.正当性
- C.适宜性
- D.安全性
- A.类型
- B.特征
- C.范围
- D.条件
- A.2mm
- B.2cm
- C.5mm
- D.5cm
- A.1个月
- B.3个月
- C.1年
- D.2年
- A.不符合项
- B.不符合物项
- C.不合格品
- D.质量缺陷
- A.1-23-4
- B.3-46-7
- C.5-68-9
- D.7-89-10
- A.VII
- B.IX
- C.X
- D.XII
- A.10-20
- B.20-40
- C.30-50
- D.50-80
- A.检测和纠正偏离正常运行状态
- B.防止偏离正常运行及防止系统失效
- C.保证放射性释放保持在尽可能的低
- D.减轻放射性物质释放造成的放射性后果
- A.主要含半衰期大于60天,但不大于5年核素
- B.主要含半衰期5-30年核素
- C.主要含半衰期大于30年核素
- D.α废物
- A.2
- B.3
- C.4
- D.5
- A.厂内应急响应计划
- B.厂外应急响应计划
- C.厂内、厂外应急响应计划
- D.厂内、厂外应急响应计划和厂外干预措施
- A.停堆
- B.功率运行
- C.预计运行事件
- D.稀有事故
- A.0.1mm
- B.0.2mm
- C.0.5mm
- D.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