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1(核安全专业实务)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例行核安全检查的程序包括()。

  • A.准备工作
  • B.检查前会议
  • C.检查的实施
  • D.检查后会议
  • E.检查报告
  • F.后续行动
2

核电厂对其所在区域产生影响的厂址特征包括()。

  • A.放射性物质的大气弥散
  • B.放射性物质的地表水、地下水弥散
  • C.人口分布
  • D.土地和水的利用
  • E.环境的放射性本底
4

核电厂外部人为事件的潜在源包括两类,固定源和移动源,属于移动源的是()。

  • A.化工厂、炼油厂、仓库
  • B.管线运输
  • C.公路、铁路运输
  • D.水路、空运运输
  • E.同一厂址上的其他核设施
5

物项和服务的分级应以物项的失灵或服务中的差错对安全所造成的影响为依据。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包括()。

  • A.物项或服务的复杂性、独特性和新颖性
  • B.工艺、方法和设备是否需要特殊的控制、行政管理和检查
  • C.功能要求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检查和试验进行证实
  • D.物项或活动的质量史和标准化程度
  • E.物项在电厂安装后,其维修、在役检查、更换和事故工况下的可达性
6

质量保证大纲的审批认可标准()。

  • A.质量保证大纲复盖了《质保规定》,HAF003中与被审评单位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全部要求而无漏项
  • B.质量保证大纲的各项内容符合《质保规定》,HAF003中相应条款的要求
  • C.质量保证大纲的各项内容是按照相应条款的要求描述了其实施的各要素的控制措施
  • D.质量保证大纲文中写到同一事情时,前后无不一致说法
  • E.质量保证大纲程序目录清单符合要求
7

核电厂厂址勘察在厂址评定阶段可划分为验证和确认两个阶段。在验证阶段的评价中应考虑()因素。

  • A.地质灾害
  • B.地质和地下岩土条件
  • C.液化可能性
  • D.可行的地基类型
  • E.初步承载能力和地基稳定性的其他因素
  • F.初步沉降幅度
  • G.地下水水位和特征
  • H.厂址先前的利用情况
  • I.厂址准备要求
8

HAF003与IS09001的主要区别是()。

  • A.HAF003是强制性法规
  • B.HAF003目的是保证核安全
  • C.HAF003的适用范围不同于ISO9001
  • D.HAF003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 E.在IS09001标准中,有“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可测量的“质量目标”、“管理者代表”的内容,这些在HAF003均无明确要求
  • F.作为质量体系A级文件,HAF003要求制定“质量保证大纲”,而IS09001标准要求制定“质量手册”
9

为评价核电厂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进行放射性物质辐射剂量评价所需的资料包括()。

  • A.放射性物质向环境排放的源项
  • B.放射性物质向环境排放的源项随时间的变化
  • C.控制放射性物质输运、扩散和悬浮的大气特征、物理特征和物理化学特征
  • D.与人类有关的食物链
  • E.常住和暂住人口特征,包括农业、工业、娱乐和公共设施情况
10

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国家核安全局对民用核承压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单位的质量保证审评范围包括()方面。

  • A.质量保证大纲
  • B.质量保证大纲程序
  • C.质保实际能力
  • D.实施工作时发生的重大不符合项
  • E.纠正措施
11

核电厂放射性物质流出物排放的自然受体是()。

  • A.植物
  • B.动物
  • C.大气
  • D.地面土壤
  • E.水体,地表水和地下水
12

洪水对核电厂的主要影响包括()。

  • A.因洪水失去外部电源
  • B.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破坏
  • C.厂址水淹
  • D.水对岸边的动态影响能造成核电厂构筑物、基础以及电厂外的许多系统和部件的破坏
  • E.洪水运移浮冰或碎片,对构筑物造成实体破坏,堵塞取水口和破坏排水系统
  • F.洪水可能影响核电厂厂址周围的通信和交通网络
  • G.在事故情况下,洪水利于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的扩散
13

核电厂外部人为事件的潜在源可能引发的效应有()。

  • A.空气压力波和风
  • B.飞射物撞击
  • C.热,火
  • D.烟雾和灰尘
  • E.毒气和窒息气体
  • F.由腐蚀性或放射性气体、蒸汽云或液体带来的化学腐蚀
  • G.地面振动
  • H.洪水或缺水
  • I.地面沉降,或塌陷和或滑坡J:电磁干扰K:地表涡流
15

核电厂厂址地下条件的勘察必要的数据是用于安全评价或分析的与地质和工程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可分类成()。

  • A.地形地貌
  • B.地质资料
  • C.地下岩土材料的范围和特征的描述
  • D.土和岩石的特性
  • E.地下水资料
16

为评价核电厂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建立气象调查大纲,以便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能够连续收集和评价()的厂址特定气象参数。

  • A.涉及大气弥散计算
  • B.涉及大气弥散统计分析
  • C.应急计划中指定
  • D.涉及核电厂安全运行
  • E.涉及核电厂设计基准确定
17

核电厂厂址选择是根据和按照()的规定进行。

  • A.国家核安全法规标准
  • B.国家的能源政策
  • C.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
  • D.国家对核电建设前期工作
  • E.有关设计基准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二条的规定,民用核设施包括()。

  • A.核动力厂,核电厂、核热电厂、核供汽供热厂等
  • B.核动力厂以外的其他反应堆,研究堆、实验堆、临界装置等
  • C.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及后处理设施
  • D.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设施
  • E.需要严格监督管理的核设施
19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包括()。

  • A.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
  • B.地质构造
  • C.岩土体结构
  • D.地形地貌
  • E.水文地质条件
  • F.工程动力地质作用
  • G.天然建筑材料
21

核安全检查时机的选择原则()。

  • A.在一个阶段的工作开始之前进行检查
  • B.在一个阶段的工作结束之后进行检查
  • C.按制订的对质量保证的检查计划作日常检查
  • D.按制订的对质量保证的检查计划作例行检查
  • E.对质量保证的非例行检查
  • F.当出现重大的不符合项时进行检查
  • G.对实施新的质量保证大纲(特别是修改部分)实施的有效性作检查
  • H.对许可证,函条件中质保条件或要求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22

滨河厂址洪水灾害应考虑的洪水事件类型把()作为可能最大溃坝事件。

  • A.融雪导致的洪水、季节性洪水或火山活动导致的洪水
  • B.地震、水文因素或运行矢误所引起的人工或天然挡水构筑物的破坏导致的洪水
  • C.滑坡、冰凌、漂木、碎石和火山活动等导致的河道上游或下游的阻塞
  • D.火山活动、山体滑坡或雪崩落入水域或水龙卷造成的大波而引起的洪水
35

引发海啸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海底地震、火山爆发
  • B.海底沉陷、滑坡
  • C.冰块滑入水体
  • D.气象原因
39

核动力厂的安全目标是()风险。

  • A.降低
  • B.消除
  • C.控制
  • D.隔离
41

如果厂址位于受海啸影响的区域,就应收集海啸的资料。即使历史上没有记录到从当地和远地产生的海啸波,也应对()进行调查。

  • A.近海地震存在的可能性
  • B.近海火山活动存在的可能性
  • C.厂址对发源于当地和远地海啸影响的薄弱点
  • D.以上三者均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