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目的
- B.编制依据
- C.适用范围
- D.有关部门职责
- E.控制的实施步骤
- A.核安全监管
- B.核设施安全管理
- C.核事故应急与反恐准备
- D.核材料管制
- E.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
- A.形成质量的生产人员,工作的承担者
- B.验证和控制质量的人员
- C.本单位的领导人员
- D.质保监查人员
- E.本单位质量保证部门的人员
- A.进行顺序
- B.依据
- C.验收准则
- D.操作人员记录和签名栏
- E.质量控制监督人员记录和签名栏
- A.核设施安全管理
- B.核事故应急与反恐准备
- C.核材料管制
- D.核电发展计划管理
- E.核电自主化和国产化管理
- A.设计
- B.采购
- C.制造
- D.建造
- E.检查
- F.试验
- G.调试
- H.运行
- I.退役
- A.安全
- B.技术
- C.管理性
- D.程序性
- E.辐射防护
- A.分析本单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中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和验证活动
- B.建立质量保证组织
- C.制订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保证大纲程序,并经审、批
- D.制订各项质量活动和验证活动的工作,作业程序,并经审、批
- E.人员培训
- F.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并经审、批
- G.质量活动的实施
- H.质量活动的验证
- I.质保监查J:每年一次由本单位第一把手组织和主持管理部门审查,审查本单位质量保证大纲的适用性和实施有效性,写出管理部门审查报告。发现大纲有问题时,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 A.检查
- B.试验
- C.质保
- D.监查
- E.管理
- A.计划、设计和制定质量保证大纲,包括它的实施办法、程序和技术
- B.通过验证工作确定和评价质量是否已达到验收标准
- C.为验收物项和服务的检查或试验,以及确定和验证质量保证大纲是否已有效实施的监查
- D.对不符合项进行控制,查明和消除严重有损于质量的情况
- E.人员资格考核、培训、质量教育和颁发证书等有关工作
- A.管理性
- B.监查性
- C.纠正性
- D.记录性
- E.技术性
- A.企业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企业的法人,决策者和中层干部接受系统的有关核安全、核质量保证和安全文化知识的培训,建立正确的观念
- B.根据核质量保证法规的要求确立与质量活动相关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能和内外接口
- C.建立质量保证大纲和相应的质量保证文件体系
- D.对从事核质量活动的全体员工的培训
- E.每年一次由本单位第一把手组织和主持管理部门审查,审查本单位质量保证大纲的适用性和实施有效性
- A.组织
- B.文件管理
- C.监查和管理部门审查
- D.不符合项管理
- E.纠正措施
- F.报告
- G.记录
- A.程序、细则的详细程度和格式
- B.验证方法
- C.验证深广度
- D.监查要求
- E.质量保证记录
- A.客户期望
- B.客户要求
- C.可鉴别
- D.可测量
- E.可定性
- A.采购
- B.控制措施
- C.验收
- D.对检查和试验结果的分析
- E.对检查和试验结果的评价
- A.工艺评定
- B.质量计划和工艺流程卡的制订
- C.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标定
- D.制造装备的管理
- E.物项的装卸、包装、贮存、保护和运输
- F.不符合项控制
- A.核电厂
- B.其他核设施
- C.厂址选择到退役全过程的各阶段
- D.对安全重要物项和服务的质量具有影响的各种工作
- E.核设施营运单位和各承,分包单位,以及参与影响质量活动的其它组织的人员
- A.核弹
- B.贫铀弹
- C.宇宙射线
- D.无损探伤
- E.宝石改色
- A.QA
- B.QC
- C.QE
- D.QP
- A.1970
- B.1971
- C.1978
- D.1986
- A.企业法人
- B.企业领导班子
- C.企业QA部门
- D.企业全体员工
- A.1968
- B.1971
- C.1987
- D.1994
- A.8
- B.10
- C.12
- D.16
- A.1985,1990
- B.1986,1991
- C.1987,1992
- D.1988,1993
- A.1
- B.2
- C.1-2
- D.4
- A.QA1
- B.QA2
- C.QA3
- D.QA4
- A.技术措施
- B.管理性措施
- C.程序性措施
- D.高可信度
- A.许可
- B.资格
- C.活动
- D.监督
- A.规定
- B.接口
- C.文件
- D.标准
- A.安全文化
- B.质量方针
- C.质量观念
- D.质量管理制度
- A.方针
- B.目标
- C.信任
- D.能力
- A.设计并建立
- B.建立并保持
- C.保持并维护
- D.维护并确保
- A.审评核设施厂址选择审查意见书
- B.审评核设施厂址选择许可证
- C.审核核设施厂址选择审查意见书
- D.审核核设施厂址选择许可证
- A.营运单位
- B.设计单位
- C.建设单位
- D.主管部门
- A.“科学管理”
- B.预防作用薄弱
- C.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把关相结合
- D.产品的质量依靠对各种影响质量的因素的控制来实现
- A.美国联邦法规《核电厂和燃料后处理厂质量保证准则》
- B.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要求》
- C.美国军方标准《质量大纲要求》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质量保证程序是要具体说明质保大纲某一控制要素的具体控制措施,清晰地说明“有哪些要做”、“哪个部门负责做”、“何时做”和“如何做,采取哪些措施做”,为人们提供具体实施步骤,要具有良好可操作性
- B.应参考相关质保导则中的要求编制
- C.质保大纲程序是管理性比较强的程序,所以必须包括技术数据
- D.质保大纲程序中应包括执行中所需的记录的表式
- A.公众
- B.环境
- C.非人类物种
- D.A和C
- A.供方的合格证书
- B.收货检查
- C.加工、组装和安装,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期间或之后的就地检查或试验
- D.以上三项均包含
- A.50-C-QA
- B.50-C-QC
- C.50-A-QA
- D.50-A-QC
- A.分管副总
- B.总经理
- C.企业法人
- D.国家核安全局
- A.质量部门
- B.质保部门
- C.管理部门
- D.最高管理者
- A.营运单位
- B.各承,分包单位
- C.总承包单位
- D.设计单位
- A.《核设施厂址选择报告》
- B.《核设施厂址选择申请》
- C.《核设施厂址选择分析》
- D.《核设施厂址选择计划》
- A.选址、设计、建造、质量保证
- B.选址、设计、调试、质量保证
- C.选址、设计、运行、质量保证
- D.建造、设计、运行、质量保证
- A.2
- B.3
- C.4
- D.5
- A.质量保证工作职责
- B.权限
- C.内、外联络渠道
- D.以上三者均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