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收集有关进度报表资料
- B.查阅施工日志和记录
- C.现场跟踪检查工程实际进展
- D.组织施工负责人参加现场会议
- E.审核工程进度款支付凭证
- A.第1周内实际进度拖后3%
- B.第3周内未实施
- C.第4周内实际进度超前5%
- D.至第5周末实际进度拖后8%
- E.第3周内计划完成8%
- A.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 B.编制施工进度控制工作细则
- C.批准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
- D.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 E.审批工程延期
- A.使该工程的资源需用量尽可能均衡
- B.使该工程的资源强度最低
- C.使该工程的资源需用量最少
- D.使该工程的资源需用量满足资源限制条件
- E.使该工程的资源需求符合正态分布
- A.分析进度偏差产生的原因
- B.收集实际进度数据
- C.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
- D.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的影响
- E.实际进度数据的加工处理
- A.工作1—2为关键工作
- B.工作1—3的总时差为1
- C.工作3—5为关键工作
- D.工作4—7的总时差为0
- E.工作5—7的总时差为0
- A.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由关键工作组成
- B.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自始至终没有波形线
- C.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相邻工作时间间隔均为零
- D.双代号网络计划中自始至终没有虚箭线
- E.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
- A.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
- B.流水施工工期与间歇时间成倍数关系
- C.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 D.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
- E.所有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相等
- A.砂浆制备过程
- B.墙体砌筑过程
- C.商品混凝土制备过程
- D.设备安装过程
- E.外墙面装饰过程
- A.工作D
- B.工作E
- C.工作J
- D.工作K
- E.工作1
- A.不能明确反映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 B.不能明确表示工作之间的相互搭接关系
- C.不能反映工程费用与工期之间的关系
- D.不能实现工程进度计划的优化和调整
- E.不能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绘图
- A.年度建设资金平衡表
- B.年度设备平衡表
- C.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
- D.年度出图计划表
- E.年度竣工投产交付使用计划表
- A.重大项目可一次性支付
- B.重大项目应按年度计划逐年支付
- C.发包人应在签订合同后7 d内支付
- D.未签订施工合同不得支付
- E.不具备施工条件不得支付
- A.赶工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 B.工程拖期后物价上涨
- C.工程拖期产生的附加监理费
- D.工程拖期引起的贷款利息增加
- E.工程拖期产生的业主盈利损失
- A.测量设备保养的费用
- B.为监理工程师提供宿舍的费用
- C.购买建筑工程保险的费用
- D.计量混凝土构件体积的费用
- E.维护施工工地清洁的费用
- A.确定项目造价
- B.进行施工准备
- C.控制施工成本
- D.监督检查执行定额标准
- E.施工期间安排建设资金
- A.以工料机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之和生成单价
- B.按照预算定额确定综合单价
- C.确定分包工程费
- D.按招标人列出的数值填写暂列金额且不得变动
- E.按有关部门规定计算规费和税金
- A.以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
- B.对研究对象进行功能分析
- C.致力于提高产品的功能
- D.力图降低改进方案的成本
- E.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 A.初步设计较完善的工程
- B.住宅工程
- C.福利工程
- D.建筑结构较明确的工程
- E.附属工程
- A.财务内部收益率
- B.财务净现值
- C.总投资收益率
- D.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E.财务净现值指数
- A.盈亏平衡点
- B.评价指标变动率
- C.不确定性因素变动率
- D.变动因素临界点
- E.敏感度系数
- A.企业管理费
- B.利润
- C.一定范围的风险费用
- D.问接费用
- E.其他直接费
- A.进行工程索赔
- B.编制项目投资估算
- C.编制招标控制价
- D.支付工程进度款
- E.办理竣工结算
- A.土地管理费
- B.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 C.城市建设配套费
- D.拆迁补偿与临时安置补助费
- E.土地补偿费
- A.技术设计
- B.设计方案选择
- C.初步设计
- D.施工图设计
- E.承包合同价
- A.内陆交货
- B.目的地交货
- C.场址交货
- D.装运港交货
- E.海上交货
- A.由第三方实施确保客观公正
- B.依据统一的认证标准实施
- C.认证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 D.认证合格标志不能用于具体的产品上
- E.认证结论证明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 A.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 B.各生产班组的技术水平差异
- C.产品质量的受控状态
- D.提高质量措施的有效性
- E.生产过程的质量能力
- A.算术平均值
- B.标准偏差
- C.极差
- D.样本中位数
- E.变异系数
- A.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
- B.建设法规
- C.有关的工程承包合同文件
- D.有关的材料设备采购合同文件
- E.有关的技术文件、档案
- A.查明事故的原因及情况
- B.组织技术鉴定
- C.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 D.提出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 E.编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 A.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 B.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
- C.施工技术标准
- D.地质勘察资料
- E.工程承包合同
- A.供货厂商资质
- B.设备供货能力
- C.设备营销方式
- D.近年类似设备的生产和质量情况
- E.各种检验检测手段
- A.施工单位
- B.设计单位
- C.监理单位
- D.劳务单位
- E.供货单位
- A.施工承包合同是否允许分包
- B.分包的范围和工程部位是否可进行分包
- C.分包合同的支付方式是否合理
- D.分包单位的现场组织机构是否合理
- E.分包单位是否有能力完成分包工程
- A.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资料
- B.各种工程合同文件
- C.工程材料质量证明资料
- D.施工单位质量自检资料
- E.各种设计文件
- A.使用功能是否得到满足
- B.设计内容是否准确完整
- C.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总体方案要求
- D.编制深度是否符合要求
- E.专业设计是否符合预定质量标准
- A.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B.施工材料及其制品质量的技术标准
- C.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 D.控制施工作业活动质量的技术规程
- E.有关的新技术、新材料的质量标准
- A.制定审查程序、范围和内容
- B.对涉及安全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技术审查
- C.提交施工图审查报告
- D.承担施工图审查失职责任
- E.颁发施工图审查批准书
- A.适用性
- B.安全性
- C.可靠性
- D.经济性
- E.耐久性
- A.决定物资供应分包方式及分包合同清单
- B.审核物资供应合同
- C.审查和签署物资供应情况分析报告
- D.办理物资运输及进出口许可证等有关事宜
- A.工程延期必须符合计划进度安排
- B.延长的时间不应超过工作总时差
- C.工程延期必须事先申请和报告
- D.工程延期必须符合实际情况
- A.编制依据:概算文件、项目总进度计划
- B.组成内容:一次性需求计划和各计划期需求计划
- C.主要作用:确定材料的合理储备
- D.编制单位:各施工承包单位
- A.建立健全设计技术经济定额
- B.编制设计总进度计划
- C.核查分析设计图纸进度
- D.组织设计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 A.②①③④⑤
- B.③④②①⑤
- C.③⑤④②①
- D.②③④⑤①
- A.不改变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 B.缩短非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持续时间
- C.压缩费用增加量最大的关键工作
- D.不改变原有计划的关键线路
- A.工作C拖延1周,不影响工期
- B.工作E提前1周,不影响工期
- C.工作D拖延1周,不影响工期
- D.工作I可以从第5周以后提前进行 <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56/f2259304f813380b69bf99b23354f5.jpg" alt="" />
- A.组织平行作业
- B.增加资源投入
- C.提高劳动效率
- D.设置限制时间
- A.改变关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B.组织关键工作平行作业
- C.组织关键工作搭接作业
- D.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 A.工作C和工作D
- B.工作A和工作B
- C.工作C和工作E
- D.工作B和工作D
- A.20
- B.50
- C.60
- D.150
- A.1
- B.2
- C.3
- D.5
- A.1
- B.2
- C.3
- D.4
- A.时间间隔
- B.时距
- C.间歇时间
- D.自由时差
- A.总时差最小
- B.自由时差为零
- C.时间间隔为零
- D.时距最小
- A.17
- B.20
- C.23
- D.24
- A.1
- B.2
- C.3
- D.5
- A.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均为关键工作
- B.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总时差均为零
- C.1个网络计划中只有1条关键线路
- D.关键线路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不会发生转移
- A.流水步距
- B.流水间隔
- C.流水强度
- D.流水时距
- A.3
- B.4
- C.6
- D.7
- A.建立进度协调会议制度
- B.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
- C.对应急赶工给予优厚的赶工费
- D.推行CM承发包模式
- A.进行设计进度目标决策
- B.建立图纸审查、工程变更管理制度
- C.向建设单位提供有关工期的信息
- D.编制详细的出图计划
- A.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 B.各工作队实现了专业化施工
- C.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较少
- D.能够以最短工期完成施工任务
- A.建设单位管理费
- B.研究试验费
- C.建设期利息
- D.土地使用权
- A.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处理
- B.合同签订时遗漏条款、表达失当
- C.施工场地条件不能及时提供
- D.特殊材料及新材料的不合理使用
- A.承包人在计量前12 h收到通知但未参加的工程计量
- B.承包人在计量前24 h收到通知但未参加的工程计量
- C.对承包人超出设计图纸范围的工程进行的工程计量
- D.收到承包人已完工程量报告的8 d后进行的工程计量
- A.竣工结算是承包方与业主办理工程价款最终结算的依据
- B.竣工结算金额是建设工程从筹建开始到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建设费用
- C.竣工结算是业主办理交付、验收、动用新增各类资产的依据
- D.竣工结算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 A.两者均为期望价格
- B.投标报价高于招标控制价的为废标
- C.招标控制价是投标报价的成本价
- D.开标时招标控制价可根据投标报价上下浮动
- A.不利于节约建设资金,降低按期竣工保证率
- B.不利于节约建设资金,但提高按期竣工保证率
- C.有利于节约建设资金,但降低按期竣工保证率
- D.有利于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按期竣工保证率
- A.招标人期望价格
- B.社会平均价格
- C.招标控制价格
- D.批准的总概算价格
- A.实施项目的工程性质和工程量应在事先确定
- B.实际总价按工程量清单工程量与合同单价确定
- C.承包方在投标报价中不需要考虑风险费用
- D.实际工程价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合同价格
- A.工程量减少5%
- B.水泥价格上涨3%
- C.出现恶劣气候
- D.工程范围变更
- A.措施费、管理费和规费
- B.措施费、利润和规费
- C.管理费、规费和税金
- D.措施费、规费和税金
- A.单价经换算
- B.不易被重视
- C.量大价高
- D.采用补充单位估价
- A.直接费
- B.直接工程费
- C.间接费
- D.利润
- A.甲方案
- B.乙方案
- C.丙方案
- D.丁方案
- A.工程设计单位
- B.工程投标单位
- C.工程招标单位
- D.工程造价管理部门
- A.-0.1
- B.0.1
- C.0.9
- D.1.0
- A.合理划分各专业、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
- B.准确分解投资限额数量
- C.多层次控制设计工作
- D.提高投资估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 A.5.71%
- B.32.00%
- C.45.71%
- D.80.00%
- A.21.25%
- B.28.50%
- C.28.85%
- D.32.14%
- A.4.25
- B.4.33
- C.4.50
- D.4.66
- A.-45.84
- B.-1.57
- C.27.76
- D.42.55
- A.息税前利润
- B.净利润
- C.总利润扣除应缴纳的税金
- D.总利润扣除应支付的利息
- A.项目决策
- B.施工准备
- C.施工图设计
- D.初步设计
- A.工程排污费
- B.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费
- C.二次搬运费
- D.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
- A.专业工程
- B.分部工程
- C.分项工程
- D.工程量清单项目
- A.拟建企业生产职工培训费
- B.失业保险费
- C.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 D.夜间施工费
- A.措施费
- B.规费
- C.直接工程费
- D.企业管理费
- A.到岸价格
- B.离岸价格
- C.关税与消费税之和
- D.组成计税价格
- A.设备出厂价与采购保管费之和
- B.设备购置费
- C.设备出厂价与运杂费之和
- D.设备出厂价
- A.质量目标
- B.质量战略
- C.质量方针
- D.质量经营
- A.分部工程
- B.单位工程
- C.单项工程
- D.分项工程
- A.2
- B.3
- C.4
- D.5
- A.折齿型
- B.缓坡型
- C.孤岛型
- D.双峰型
- A.排列图法
- B.因果分析图法
- C.控制图法
- D.直方图法
- A.现场温、湿度的微小变化
- B.机械设备过度磨损
- C.材料质量规格显著差异
- D.工人未遵守操作规程
- A.完全随机抽样
- B.分层抽样
- C.等距抽样
- D.整群抽样
- A.法定检测单位
- B.工程咨询单位
- C.质量监督单位
- D.勘察设计单位
- A.修补处理
- B.返工处理
- C.补强处理
- D.不作处理
- A.复杂性
- B.严重性
- C.可变性
- D.多发性
- A.判断其严重程度
- B.签发监理通知
- C.签发工程暂停令
- D.要求保护现场
- A.建设单位负责人
- B.总监理工程师
- C.施工项目负责人
- D.专业监理工程师
- A.监理总结报告
- B.质量评估报告
- C.监理验收报告
- D.质量检验报告
- A.单位工程
- B.分部工程
- C.分项工程
- D.检验批
- A.设计系统或组另
- B.工种、材料
- C.施工工艺、设备类别
- D.专业性质、建筑部位
- A.监理工程师
- B.设备总工程师
- C.承包方项目经理
- D.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 A.市场采购
- B.指定厂家
- C.招标采购
- D.委托采购
- A.监理单位
- B.建设单位
- C.安装单位
- D.制造单位
- A.监理工作联系单
- B.备忘录
- C.会议纪要
- D.监理工程师通知
- A.供货方及采购人员
- B.供货方及项目经理
- C.供货方及监理人员
- D.供货方及商检人员
- A.工作任务名称
- B.技术工作内容
- C.管理工作要求
- D.控制对策措施
- A.全数
- B.抽样
- C.整体
- D.综合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
- C.质量监督机构
-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有能力执行并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
- B.掌握了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
- C.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方案
- D.全面分析了施工条件
- A.总监理工程师
- B.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
- C.专业部门负责人
- D.会审专家组组长
- A.旁站监理
- B.现场巡视
- C.监督指导
- D.平行检测
- A.现场质量保证体系
- B.勘察实施方案
- C.重要岗位人员的上岗证
- D.勘察成果报告
- A.提供施工场地
- B.组织设计图纸交底
- C.审核设计变更方案
- D.检验建筑材料、构(配)件
- A.勘察设计
- B.可行性研究
- C.竣工验收
- D.施工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