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建设投资的一定比例
- B. 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比例
- C. 各年工程费用为基数
- D. 经营成本的一定比例
- E. 年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
- A. 新材料、新工艺的施工记录
- B. 施工图审查情况
- C.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 D. 工程测量、放线记录
- E.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 A. 批准的竣工文件
- B. 初步设计批准文件
- C. 主要的初步设计文件
- D. 工程勘察成果报告
- E. 结构计算书及计算软件名称
- A. 在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 B. 跟踪设计,审核制度化
- C. 对工程项目总目标进行分析,论证其可行性
- D. 采用多种方案比较法
- E. 协调各相关单位关系
- A. 边设计边施工
- B. 无图施工
- C. 无证施工
- D. 越级施工
- E. 技术交底不清
- A. 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及处理
- B. 临时停水停电
- C. 施工安全措施不当
- D. 计划安排原因导致相关作业脱节
- E. 向有关部门提出各种申请审批手续的延误
- A. 施工承包合同是否允许分包
- B. 分包单位基本情况
- C. 分包的范围和工程部位是否可进行分包
- D. 分包协议草案
- E. 分包单位完成分包工程任务的能力
- A. 审批施工承包单位的开工申请书
- B. 检查、核实与控制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
- C. 审批有关工程变更
- D. 审查进入施工现场分包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
- E. 审批总包单位的采购方案
- A. 先负荷到无负荷
- B. 先手控、后遥控运转,最后进行自控运转
- C. 先低速逐级增至高速
- D. 分系统进行,先主动系统后从动系统
- E. 由部件到组件,由组件到单机,由单机到机组
- A. 施工段的界限与结构界限无关,但应使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的劳动量大致相等
- B. 每个施工段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主导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的要求
- C. 施工段的界限应设在对建筑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部位,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 D. 每个施工段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满足同一施工段内组织多个专业工作队同时施工的要求
- E. 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
- A. 制订质量监督工作方案
- B. 检查建设工程实体质量
- C. 监督工程质量验收
- D. 对国家指定的重点工程进行检验复测
- E. 对预制建筑构件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督
- A. 跟踪检查
- B. 节假日检查
- C. 计划期中检查
- D. 计划期末检查
- E. 临时检查
- A. 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应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和
- B. 其他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应等于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 C. 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 D. 其他工作的总时差应等于本工作与其各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加该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 E. 当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
- A.技术参数先进合理性与环境协调程度
- B.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满足情况
- C.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范围
- D.能据以准备主要设备及材料
- E.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
- A. 第2周末检查时,工作A拖后1周,并影响工期1周
- B. 第2周末检查时,工作B拖后1周,工作1变为关键工作
- C. 第2周末检查时,工作C按匀速进展
- D. 第8周末检查时,工作I超前2周,并影响工期1周
- E. 第8周末检查时,工作F拖后1周,并影响工期1周
- A. 类型
- B. 技术
- C. 规模
- D. 资金
- E. 特点
- A. 资金周转率法
- B. 分项详细估算法
- C. 比例估算法
- D. 综合指标投资估算法
- E. 扩大指标估算法
- A. 技术水平对比
- B. 环境效益对比
- C. 治理效果对比
- D. 资金价值对比
- E. 管理及监测方式对比
- A. 协助业主确定工期总目标
- B. 办理工程立项审批或备案手续
- C. 办理建筑材料及设备订货手续
- D. 调查和分析环境及施工现场条件
- E. 编制施工图出图计划
- A. 建设单位
- B. 设计单位
- C. 生产单位
- D. 安装单位
- E. 监理单位
- A. 工作S
- B. 工作C
- C. 工作D
- D. 工作G
- E. 工作F
- A. 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越大,项目风险越小
- B. 盈亏平衡点应按投产后的正常年份计算,而不能按计算期内的平均值计算
- C. 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 )%)]与用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 )产量)]的关系是BEP( )产量)=BEP( )%)×设计生产能力
- D. 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 )%)]与用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 )产量)]的关系是BEP( )%)-BEP( )产量)×设计生产能力
- E. 盈亏平衡分析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临界点分析
- A. 敏感度系数是指评价指标变化率与不确定因素变化率之比
- B. 敏感度系数越大,项目抗风险的能力越强
- C. 敏感度系数越大,项目抗风险的能力越弱
- D.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图中,斜率越大的因素越敏感
- E. 敏感性分析仅适用于财务评价
- A. 关键线路有2条
- B. 工作1—3与工作3—6的总时差相等
- C. 工作4—7与工作5—7的自由时差相等
- D. 工作2—6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相等
- E. 工作3—6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不等
- A. 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
- B.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 C. 设计概算
- D. 投资估算
- E. 财务评价
- A. 人员素质
- B. 工程材料的选用是否合理
- C. 施工机械设备的价格
- D. 施工工艺是否先进
- E. 工程环境
- A. 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
- B. 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 C. 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 D. 满足有关实验、设备制造的要求
- E. 能满足确定设计方案中重大技术问题的要求
- A. 使用价值
- B. 工程安全
- C. 环境保护
- D. 公众利益
- E. 卫生
- A. 工作A已完成
- B. 工作B的实际进度拖后2周
- C. 工作C的实际进度正常
- D. 工作D尚未开始
- E. 工作E的实际进度正常
- A. 必要时,应组织专家对勘察成果进行评审
- B. 起草设计合同,并协助建设单位尽量与设计单位达成限额设计条款
- C. 以初步确定的总建筑规模和质量要求为基础,将论证后所得总投资和总进度切块分解,确定投资和进度规划
- D. 项目总目标论证方法
- E. 收集和熟悉项目原始资料,充分领会建设单位意图
- A. 临时设施工程费
- B. 公司总部管理费
- C. 材料设备费
- D. 保函手续费
- E. 贷款利息
- A. 增长资产
- B. 固定资产
- C. 流动资产
- D. 无形资产
- E. 其他资产
- A. 本周期已完成工程的价款
- B. 应增加和扣减的变更金额
- C. 应增加的工程预付款
- D. 累计已完成的工程价款
- E. 本周期已完成的计日工金额
- A. 工程合同
- B. 设计文件
- C. 技术规范标准
- D. 项目决策
- E. 工程材料
- A. 工程材料
- B. 机械设备
- C. 人员素质
- D. 终检的局限性
- E. 环境条件
- A. 项目编码
- B. 项目名称
- C. 项目特征
- D. 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 E. 工程内容
- A. 设计准备阶段进度计划
- B. 设计阶段进度计划
- C. 施工阶段进度计划
- D. 动用前准备阶段进度计划
- E. 竣工阶段进度计划
- A. 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 B. 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 C. 工程质量的验收应在建设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 D. 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项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 E. 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 A. 所有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
- B. 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等于流水节拍
- C. 施工过程数等于专业工作队数
- D. 各个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业
- E. 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 A. 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
- B. 设计总进度计划表
- C. 工程项目一览表
- D. 年度建设资金平衡表
- E. 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
- A. 第3天上班时刻开始,第8天下班时刻完成
- B. 第3天上班时刻开始,第9天下班时刻完成
- C. 第4天上班时刻开始,第8天下班时刻完成
- D. 第4天上班时刻开始,第9天下班时刻完成
- A. 不能直观明了的显示进度计划
- B. 看不到计划的潜力所在
- C. 不能明确地反映出影响工期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 D. 不能反映出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 A. 总监理工程师
- B. 监理工程技术负责人
- C. 监理工程师
- D. 施工现场监理人员
- A. 10~15
- B. 15~20
- C. 15~25
- D. 20~25
- A. 12 000
- B. 12 500
- C. 15 000
- D. 18 000
- A. 25
- B. 24
- C. 23
- D. 22
- A. 1
- B. 2
- C. 3
- D. 4
- A. 分项工程项目的划分
- B. 工程量的计价方式
- C. 直接工程费的计算方法
- D. 间接费、利润、税金等的计算方法
- A. 一定合格产品
- B. 一定产品数量
- C. 单位投资额度
- D. 单位产品
- A. 纯单价
- B. 计量估价
- C. 可调总价
- D. 可调单价
- A. 多个起点节点
- B. 存在循环网路
- C. 工作代号重复
- D. 节点编号有误
- A. 7
- B. 14
- C. 19
- D. 28
- A. 单位时问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等资源量成倍地增加,不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
- B. 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 C. 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短
- D. 如果每一个施工对象均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则各专业队不能连续作业
- A. 质量问题处理的补救方案
- B. 基本处理过程描述
- C. 原因分析结果
- D. 处理的依据
- A. 改变关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B. 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
- C. 压缩直接费最少的工作的持续时间
- D. 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 A. 多级网络计划
- B. 有时限的网络计划
- C. 搭接网络计划
- D. 时标网络计划
- A. 组织措施
- B. 经济措施
- C. 技术措施
- D. 合同措施
- A. 1
- B. 2
- C. 3
- D. 4
- A. 运营能力
- B. 盈利能力
- C. 风险大小
- D. 偿债能力
- A. 特、一、二、三级
- B. 一、二、三级
- C. 一、二、三、四级
- D. 一、二级
- A.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 B. 专业监理工程师
- C. 使用单位负责人
- D. 总监理工程师
- A. 设计方案比选
- B. 施工图纸审核
- C. 设计交底
- D. 设计质量跟踪
- A. 措施费
- B. 直接工程费
- C. 企业管理费
- D. 风险费
- A. 供货方或设备制造单位
- B. 设备制造单位和建设单位
- C. 建设单位
- D. 供货方或施工单位
- A. 施工总进度计划
- B. 建设地区自然条件
- C. 合同工期或定额工期
- D. 施工图和施工预算
- A. 可以反映偏差分析所需的资料
- B. 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表格,进行增减项
- C. 表格处理可借助计算机,大大提高速度
- D. 具有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的特点
- A. 设计单位
- B. 建设单位
- C. 使用单位
- D. 承包单位
- A. 质量监理人员
- B. 专业监理技术人员
- C. 总监理工程师
- D. 现场监理人员
- A. 盈亏平衡分析
- B. 敏感性分析
- C. 概率分析
- D. 抗风险能力分析
- A. 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 B. 关键工作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 C. 工作的持续时间
- D. 工作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 A. 建设单位
- B. 承包单位
- C. 监理单位
- D. 设计单位
- A. 不能明确表达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B. 不能直观表示工作所拥有的机动时间
- C. 不能明确表达影响工期的关键工作
- D. 不能直观表示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 A. 监理单位
- B. 建设单位
- C. 勘察单位
- D. 施工单位
- A. 消费者
- B. 使用者
- C. 生产者
- D. 检验者
- A. 30.0
- B. 143.5
- C. 173.5
- D. 205.0
- A. 施工单位质检员
- B.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 C. 专业监理工程师
- D. 质量监督站监督员
- A. 成本加固定金额酬金
- B. 固定总价
- C. 成本加奖罚
- D. 成本加固定百分率酬金
- A. 工程设计
- B. 工程施工
- C. 工程决策
- D. 工程竣工验收
- A. 静态管理
- B. 动态管理
- C. 系统管理
- D. 规划管理
- A. 质量认证
- B. 质量计划
- C. 质量记录
- D. 质量手册
- A. 通货膨胀率
- B. 风险贴补率
- C.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 D. 投资的机会成本率
- A.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 B. 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C. 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D. 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 0.013
- B. 0.015
- C. 0.017
- D. 0.020
- A. 设计图审查记录
- B. 工艺设备设计及制造资料
- C. 工序交接检查验收记录
- D. 制造检验技术标准
- A. 建设主管部门
- B. 劳动安全部门
- C. 经济主管部门
- D. 行政主管部门
- A. 工艺设备费
- B. 运费和保险费
- C. 项目管理费
- D. 开工试车费
- A. 对比审查法
- B. 重点审查法
- C. “筛选”审查法
- D. 分组计算审查法
- A. 5 930
- B. 5 948
- C. 6 090
- D. 6 108
- A. 除规定可中断的工作外,一般不允许中断工作,应保持其连续性
- B. 在优化过程中,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 C. 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资源强度为变数
- D. 在优化过程中,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A.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
- B. 投资各方财务内部收益率
- C. 项目偿债备付率
- D. 项目净现金流量
- A. 771.32
- B. 791.07
- C. 889.27
- D. 896.07
- A. 内陆交货
- B. 目的地交货
- C. 装运港交货
- D. 海上交货
- A. 0.5%
- B. 1%
- C. 1.5%
- D. 2.5%
- A. 非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
- B. 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
- C. S曲线比较法
- D. 前锋线比较法
- A. 不平衡报价法
- B. 突然降价法
- C. 先亏后盈法
- D. 多方案报价法
- A. 物资储备计划
- B. 物资需求计划
- C. 物资供应计划
- D. 国外进口物资计划
- A. 提醒业主履行施工合同中的职责
- B. 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
- C. 及时提供施工场地及设计图纸
- D. 及时供应建筑材料及设备
- A. 专业技术和非专业技术
- B. 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
- C. 执行技术和管理技术
- D. 专业技术和执行技术
- A. 3
- B. 4
- C. 5
- D. 6
- A. ①一②一⑦
- B. ①一④一⑥一⑦
- C. ①一③一⑤一⑦
- D. ①一③一④一⑥一⑦
- A. 设计单位
- B. 建设单位
- C. 承包单位
- D. 使用单位
- A. 确定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限制条件
- B. 采取措施调整进度计划
- C. 实施调整后的进度计划
- D. 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
- A. 施工单位
- B. 设计单位
- C. 建设单位
- D. 监理单位
- A. 排列图法
- B. 因果分析图法
- C. 直方图法
- D. 控制图法
- A. 听取监理工程师的建设性意见
- B. 解除承包单位对施工进度计划的责任和义务
- C. 请求监理工程师优化施工进度计划
- D. 表明承包单位履行施工合同的能力
- 106
-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目标是( )。
- A. 工作时差
- B. 建设工期
- C. 工作的持续时间
- D. 工作进度
- A. 18.00
- B. 73.08
- C. 140.46
- D. 231.54
- A. 过程方法
- B. 领导作用
- C. 管理的系统方法
- D. 持续改进
- A. 3%
- B. 5%
- C. 8%
- D. 10%
- A. “筛选”审查法
- B. 重点审查法
- C. 对比审查法
- D. 标准预算审查法
- A. 抽样检测
- B. 抽样检验
- C. 竣工验收
- D. 预验收
- A. 详细的工程延期申述报告
- B. 工程延期意向通知
- C. 工程延期理由及依据
- D. 准确的工程延期时间
- A. 设计工程师
- B. 项目经理
- C. 监理工程师
- D. 使用单位负责人
- A. 3、0
- B. 3、2
- C. 5、0
- D. 5、3
- A. 德尔菲法
- B. 专家经验法
- C. 对比法
- D. 逻辑推理法
- A. 质量手册
- B. 程序文件
- C. 质量记录
- D. 质量计划
- A.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B. 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
- C. 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
- D.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
- A. 1.13
- B. 1.53
- C. 2.13
- D. 2.53
- A. 强化验收
- B. 完善手段
- C. 加强评定
- D. 过程控制
- A. 3、16
- B. 3、17
- C. 5、18
- D.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