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提交详细的申述报告
- B.在工程延期事件发生后立即展开调查核实
- C.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提交工程延期意向通知
- D.在作出工程延期批准前与相关方进行协商
- E.在工程延期批准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详情报告
- A.实行包干奖励制度
- B.缩短工艺技术间歇时间
- C.增加工作面和增加施工队伍
- D.增加施工机械的数量
- E.改善外部配合条件
- A.年、季和月底工程综合计划
- B.进度控制人员的职责分工
- C.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分解图
- D.建设单位负责提供的施工条件的时间节点
- E.与进度控制有关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及工作流程
- A.缩短某些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 B.将顺序作业改为搭接作业
- C.增加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
- D.保证资源的供应
- E.将顺序作业改为平行作业
- A.计划期
- B.年度投资计划
- C.施工阶段
- D.项目组成
- E.设计图纸交付顺序
- A.第1月实际进度拖后2%
- B.第2月实际进度超前,当月超前5%
- C.第3月实际进度超前,当月超前5%
- D.第4月实际进度拖后,当月超前5%
- E.第4月底实际进度累计超前5%
- A.多个起点
- B.多个终点
- C.有循环回路
- D.节点编号有误
- E.从箭线上引出工作
- A.G工作为关键工作
- B.E工作的总时差为3天
- C.B工作的总时差为1天
- D.F工作为关键工作
- E.C工作的总时差为2天
- A.流水段
- B.流水强度
- C.流水节拍
- D.流水步距
- E.流水施工工期
- A.专业工作队数不等于施工过程数
- B.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 C.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
- D.施工段之间无空闲时间
- E.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
- A.项目总进度规划
- B.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
- C.建设方案论证和可行性分析
- D.项目总进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和措施
- E.项目里程碑事件的计划进度目标
- A.建立进度协调会议制度
- B.及时办理工程预付款及进度款支付手续
- C.审查承包商提交的进度计划
- D.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
- E.严格控制合同变更
- A.工期延误的索赔
- B.工程变更引起的索赔
- C.对超额利润的索赔
- D.加速施工的索赔
- E.发包人合理终止合同的索赔
- A.承包人为保证混凝土质量选用高标号水泥而增加的材料费
- B.现场承包人仓库被盗而损失的材料费
- C.非承包人责任的工程延期导致的材料价格上涨费
- D.设计变更增加的材料费
- E.冬雨期施工增加的材料费
- A.承包人超出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要求所增加的工程量
- B.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
- C.有缺陷工程的工程量
- D.工程变更导致增加的工程量
- E.承包人原因导致返工的工程量
- A.投标前工程量清单
- B.中标工程量清单
- C.招标工程量清单
- D.已标价工程量清单
- E.合同工程量清单
- A.规费
- B.暂列金额
- C.暂估价
- D.计日工
- E.总承包服务费
- A.功能成本法
- B.头脑风暴法
- C.哥顿法
- D.功能指数法
- E.专家意见法
- A.投资风险
- B.资金限制
- C.资金成本
- D.通货膨胀
- E.投资者意愿
- A.定额单价法
- B.工程量清单单价法
- C.扩大单价法
- D.实物量法
- E.综合单价法
- A.劳动保护费
- B.住房公积金
- C.工伤保险费
- D.医疗保险费
- E.工程排污费
- A.环境保护费
- B.冬雨期施工增加费
- C.临时设施费
- D.夜间施工增加费
- E.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 A.基本预备费
- B.建筑安装工程费
- C.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D.涨价预备费
- E.建设期利息
- A.职工教育经费
- B.工会经费
- C.高空作业津贴
- D.节约奖金
- E.探亲假期间工资
- A.设计工作概况
- B.设计深度与设计标准的符合情况
- C.设计任务书的完成情况
- D.有关部门的备案情况
- E.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A.材料种类
- B.专业系统及类别
- C.施工特点
- D.施工程序
- E.施工工艺
- A.工程及各参建单位名称
- B.事故处理的过程及结果
- C.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处理万法
- D.质量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部位
- E.对质量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 A.工程量
- B.施工段
- C.楼层
- D.工程特点
- E.变形缝
- A.依据的图纸、规范标准、质量标准、检查及验收程序
- B.采购的基本原则、范围和内容
- C.保证设备质量的具体措施
- D.质量文件要求
- E.供货厂商的生产能力与报价
- A.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
- B.安全生产许可文件
- C.类似工程业绩
- D.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
- E.分包合同协议条款和分包工程内容
- A.测量依据
- B.测量管理制度
- C.测量人员资格
- D.测量手段
- E.测量成果
- A.是否按工程设计文件、工程建设标准和和审批的施工方案施工
- B.使用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是否合格
- C.实际费用支出是否与资金使用计划一致
- D.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到位
- E.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 A.编审程序应符合相关规定
- B.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应符台施工合同要求
- C.专业分包合同前签订符合有关要求
- D.资金、劳动力、材料、设备等供应计划应满足工程需要
- E.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 A.抗压试验
- B.拉伸试验
- C.抗剪试验
- D.弯曲试验
- E.型式检验
- A.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 B.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 C.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 D.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 E.钢筋断后伸长率不应大于5%
- A.找出薄弱环节
- B.进行过程控制
- C.评价过程能力
- D.进行过程分析
- E.掌握质量分布规律
- A.强调“大质量”观
- B.提供先进的管理方法
- C.是一个符合性标准
- D.聚焦于经营结果
- E.关注竞争力提升
- A.商品混凝土未经检验造成的质量事故
- B.地下管线资料不准确造成的质量事故
- C.总包和分包单位职责不明造成的质量事故
- D.施工中使用了禁止使用的材料造成的质量事故
- E.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堆放生产用物品导致建筑结构开裂的质量事故
- A.程序文件
- B.质量万针
- C.作业指导书
- D.质量记录
- E.管理制度
- A.组织对投标文件的技术评价
- B.签订物资供应合同
- C.确定建设单位推荐的物资供应单位
- D.组织编制物资供应招标文件
- A.物资供应方式
- B.物资市场价格
- C.工程承发包模式
- D.生产组织方式
- 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承担监督不力的责任
- B.建设单位应承担设计交底组织不力的责任
- C.设计单位应承担设计的质量责任
- D.审查机构应承担审查失职的责任
- E.监理单位应承担图纸会审组织不力的责任
- A.项目监理机构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考场和分析
- B.延期事件发生在非关键线路上,且延长的时间未超过总时差
- C.工作延长的时间超过其相应总时差,且由承包单位自身原因引起
- D.延期事件是由承包单位自身以外的原因造成
- A.在非关键线路上缩短工作持续时间
- B.采用平行作业方式加快施工进度
- C.不改变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 D.保持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不变
- A.满足施工计划工期
- B.施工材料和设备供应合同已签订
- C.施工顺序的安排符合搭接要求
- D.主要工程项目无遗漏
- A.选定设计单位
- B.商签设计合同
- C.设计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 D.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采购
- A.划分工作项目
- B.落实项目开工日期
- C.确定工作项目的持续时间
- D.编制资源供应计划
- A.对实际进度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 B.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
- C.计算进度偏差
- D.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
- A.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
- B.小于该工作的总时差
- C.大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
- D.小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
- A.4和4
- B.6和7
- C.2和0
- D.2和2
- A.工作B、E、F、I
- B.工作D、F、I、J
- C.工作B、E、G
- D.工作G、H
- A. 工期优化
- B.费用优化
- C.资源优化
- D.工作优化
- A.3和5
- B.3和6
- C.4和5
- D.4和6
- A.最早开始时间之差的最大值
- B.最早开始时间之差的最小值
- C.最早完成时间之差的最大值
- D.最早完成时间之差的最小值
- A.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 B.紧后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 C.网络计划总工期
- D.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 A.要求工期
- B.计划工期
- C.计算工期
- D.合同工期
- A.21
- B.24
- C.26
- D.27
- A.一个施工段上所完成的工程量
- B.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
- C.一个施工段上所需资源的数量
- D.单位时间内所需某种资源的数量
- A.依次施工
- B.平行施工
- C.流水施工
- D.分包施工
- A.能够反映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 B.能够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C.形象直观,易于编制理解
- D.能方便地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和优化
- A.分析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B.计算工作持续时间
- C.进行项目分解
- D.确定进度计划目标
- A.收集和整理比较详细的设计资料
- B.比较和分析各项技术方案的合理性
- C.分析和论证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 D.提出和改进设计、施工的进度控制措施
- A.临时停水、停电
- B.合同签订时遗漏条款或表达失当
- C.未考虑设计在施工中实现的可能性
- D.施工设备不配套、选型失当
- A.分部项目工程进度计划
- B.阶段性设计进度计划
- C.工程项目年度计划
- D.年度建设资金计划
- A.超前15万元
- B.延误15万元
- C.超前10万元
- D.延误10万元
- A.总费用法
- B.修正的总费用法
- C.关键线路法
- D.实际费用法
- A.4.83
- B.6.05
- C.6.63
- D.6.90
- A.投标报价
- B.招标控制价
- C.基准单价
- D.实际单价
- A.20
- B.22
- C.24
- D.32
- A.调增60万元
- B.调增90万元
- C.调增120万元
- D.不予调整
- A.420000
- B.429000
- C.431250
- D.432000
- A.实物工程量
- B.成本
- C.工期
- D.通货膨胀
- A.7
- B.14
- C.21
- D.28
- A.夜间施工增加费
- B.冬雨期施工增加费
- C.安全文明施工费
- D.二次搬运费
- A.160
- B.210
- C.230
- D.240
- A.专业工程暂估价
- B.安全文明施工费
- C.二次搬运费
- D.夜间施工增加费
- A.因素分析法
- B.ABC分析法
- C.强制确定法
- D.价值指数法
- A.生产过程发生的全部成本
- B.从开始使用至报废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和
- C.产品存续期的总成本
- D.生产费用、使用费用及维护费用之和
- A.746.14
- B.834.45
- C.867.58
- D.900.26
- A.3.87
- B.4.88
- C.4.90
- D.4.96
- A.资本金净利润率
- B.投资回收期
- C.利息备付率
- D.内部收益率
- A.7.76%
- B.8.00%
- C.8.24%
- D.8.56%
- A.拆迁补偿费
- B.工程招标费
- C.环境影响评价费
- D.工程保险费
- A.定额直接费
- B.定额人工费
- C.定额人工费和机械费
- D.定额人工费和材料费
- A.53.68
- B.55.29
- C.60.39
- D.62.00
- A.对构件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
- B.新材料的试验费
- C.建设单位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验的费用
- D.对构件进行破坏性试验的费用
- A.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B.建设期利息
- C.基本预备案
- D.勘察设计费
- A.审核承包人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 B.复核工程付款账单,签发付款证书
- C.审核竣工结算
- D.编制施工阶段投资控制工作计划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
- C.总体设计单位
- D.施工单位
- A.勘察任务书
- B.勘察工作计划
- C.勘察方案
- D.勘察成果评估报告
- A.方案比较
- B.试验和检验鉴定
- C.专家论证
- D.定期观测
- A.签发监理通知单
- B.签发工程暂停令
- C.通知设计单位
- D.报告政府主管部门
- A.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 B.检测单位的鉴定意见
- C.质量事故状况观测记录
- D.质量事故处理依据
- A.重新
- B.协商后
- C.经检测鉴定后
- D.在设计单位到场后
- A.施工单位
- B.项目监理机构
- C.建设单位
- D.总监理工程师
- A.单项工程
- B.分部工程
- C.单位工程
- D.子分部工程
- A.总监理工程师
- B.专业监理工程师
- C.建设单位代表
- D.施工项目经理
- A.运输安全措施
- B.设备包装质量
- C.海关及保险手续
- D.起重工和加固方案
- A.巡回监控
- B.定点监控
- C.设置质量控制点监控
- D.驻厂监造
- A.签发监理通知单
- B.签发工作联系单
- C.签发工程暂停令
- D.提交监理报告
- A.总监理工程师
- B.专业监理工程师
- C.监理员
- D.总监理工程师代表
- A.建设单位
- B.施工单位
- C.安装单位
- D.代理商
- A.巡视
- B.旁站
- C.见证
- D.检验
- A.质量证明文件
- B.采购台同
- C.设计要求文件
- D.考查报告
- A.就地封存
- B.重新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 C.限期撤出施工现场
- D.降低标准使用
- A.施工项目经理
- B.总监理工程师
- C.专业监理工程师
- D.建设单位代表
- A.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是否已完成
- B.施工许可证是否已办理
- C.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已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 D.进场道路及水、电、通信等是否已满足开工要求
- A.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 B.建设单位现场代表
- C.总监理工程师
- D.专业监理工程师
- A.建设单位
- B.施工单位
- C.项目监理机构
- D.设计单位
- A.20mm
- B.30mm
- C.40mm
- D.50mm
- A.因果分析图法
- B.相关图法
- C.排列图法
- D.直方图法
- A.d=C+1
- B.d<C
- C.d>C
- D.d≤C
- A.总体算术平均数
- B.样本算术平均数
- C.样本中位数
- D.总体标准偏差
- A.有效性和效率
- B.管理水平
- C.科学性
- D.制造价值能力
- A.总监理工程师任命书
- B.监理实施细则
- C.监理日志
- D.材料设备验收记录
- A.建设单位要求的使用年限
- B.设计文件规定的台理使用年限
- C.30年
- D.50年
- A.一般裁定
- B.权威裁定
- C.最终裁定
- D.最高裁定
- A.以人为核心
- B.以预防为主
- C.质量第一
- D.质量达到标准
- A.设计单位
- B.咨询单位
- C.监理单位
- D.建设单位
- A.项目决策
- B.工程设计
- C.工程施工
- D.工程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