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质量资料
- B.允许偏差项目
- C.主控项目
- D.观感质量
- E.一般项目
- A.建筑物的主要部位
- B.专业
- C.使用性能
- D.相近工作内容和系统
- A.施工总承包
- B.综合承包
- C.专业承包
- D.劳务总包
- E.劳务分包
- A.形象直观,能够直接反映出工程总工期
- B.通过计算可以明确各项工作的机动时间
- C.不能明确地反映出.工程费用与工期之间的关系
- D.通过计算可以明确工程进度的重点控制对象
- E.明确地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 A.科学、公正、守法
- B.科学、公正、遵纪
- C.科学、客观、公正
- D.科学、秉公、守法
- A.工作箭线左端节点中心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 B.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距
- C.工作箭线中实线部分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该工作的持续时间
- D.工作箭线中不存在波形线时,表明该工作的总时差为零
- E.工作箭线中不存在波形线时,表明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
- A.在多条关键线路中选择直接费用率最小的一项关键工作缩短其持续时间
- B.按经济合理的原则将所有的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同时缩短
- C.在满足资源限量的前提条件下,寻求工期最短的计划安排方案
- D.在缩短工期的同时,尽可能地选择对质量和安全影响小,并使所需增加费用最少的工作
- E.在满足资源需用均衡的前提条件下,寻求工期最短的计划安排方案
- A.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越大,项目风险越小
- B.盈亏平衡点应按投产后的正常年份计算,而不能按计算期内的平均值计算
- C.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与用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的关系是BEPQ=BEP(%)χ设计生产能力
- D.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与用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的关系是BEP(%)=BEPQχ设计生产能力
- E.盈亏平衡点分析不适合于国民经济分析
- A.增加劳动力和施工机械的数量
- B.改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
- C.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机械
- D.改善外部配合条件
- E.采用工程分包方式
- A.将各条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压缩同一数值
- B.压缩所需资源总量最少的一条关键线路
- C.压缩其中一条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
- D.分别将各条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压缩的数值
- E.各条关键线路上均应有工序被压缩
- A.钢结构焊接部件
- B.机械类部件
- C.电气自动化部件
- D.配件及备件
- E.设备的组装
- A.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 B.监理单位调查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 C.质量事故实况资料
- D.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档案
- E.有关的设计文件
- A.平面水平度
- B.表面平整度
- C.截面尺寸
- D.垂直度
- E.标高
- A.建设工程总进度目标对设计周期的要求
- B.建设工程总进度目标对施工工期的要求
- C.设计周期定额
- D.工期定额
- E.工程项目的技术先进程度
- A.连续25点以上处于控制界限内
- B.连续30点仅有1点超出控制界限
- C.连续35点仅有1点超出控制界限
- D.连续80点不多于2点超出控制界限
- E.连续100点不多5=2点超出控制界限
- A.要求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与原估计的工程量不能有实质性的变更
- B.适用于工期紧迫、急需开工的项目
- C.适用于工程项目内容、经济指标一时不能明确的项目
- D.当实际工程量与清单中所列工程量超过约定的范围,允许对单价进行调整
- E.可以避免使发包或承包的任何一方承担过大的风险
- A.建设工程设计单位配合施工的能力
- B.建设工程总进度目标对施工工期的要求
- C.类似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
- D.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组织能力
- E.外部协作条件的配合情况
- A.F=A(P/A,i,6)(F/P,i,8)
- B.F=A(P/A,i,5)(F/P,i,7)
- C.F=A(P/A,i,6)(F/P,i,2)
- D.F=A(P/A,i,5)(F/P,i,2)
- E.F=A(P/A,i,6)(F/P,i,1)
- A.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 B.在施工顺序上符合基本规律
- C.施工方案与施工进度计划的一致性
- D.施工方案与施工平面图的协调一致
- E.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 A.短期贷款利息净支出
- B.汇兑净损失
- C.金融机构手续费
- D.保险费
- E.建设期贷款利息
- A.业主盈利损失
- B.由于工期延长造成的贷款利息增加
- C.由于工期延长带来的附加监理费
- D.由于工期延长导致的设备涨价
- E.由于工程延期不能使用,继续租用原建筑物或租用其他建筑物的租赁费
- A.流水强度
- B.流水节拍
- C.流水段
- D.流水步距
- E.流水施工工期
- A.工作A
- B.工作B
- C.工作C
- D.工作D
- E.工作E
- A.调查与核查情况
- B.质量问题处理补救的建议方案
- C.审核认可的质量问题处理方案
- D.质量问题处理结论
- E.对处理结果的检查、鉴定和验收结论
- A.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
- B.主观臆断
- C.具有法律效力的,得到有关当事各方认可的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委托合同、材料或设备购销合同以及监理合同或分包合同等合同条件
- D.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档案
- E.有关的建设法规
- A.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 B.企业管理费
- C.土地征用费
- D.建设单位管理费
- E.人员工资
- A.建设单位
- B.设计单位
- C.监理单位
- D.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 E.施工单位
- A.匡算定额
- B.概算定额
- C.估算定额
- D.估算指标
- E.预算定额
- A.科学性
- B.公平性
- C.独立性
- D.公正性
- E.公开性
- A.各单项工程的工期定额
- B.建设工程的要求工期和计算工期
- C.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
- D.各单位工程的实物工程量
- E.各单位工程的相互衔接关系
- A.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 B.风险贴补率
- C.通货膨胀率
- D.投资的机会成本率
- E.内部收益率
- A.一般项目的支付
- B.暂定金额
- C.计日工作
- D.特殊项目
- E.重点项目
- A.实际进度数据的加工处理
- B.定期地收集进度报表资料
- C.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
- D.进度计划执行中的跟踪检查
- E.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
- A.单位工程概算
- B.单项工程综合概算
- C.建设项目总概算
- D.投资概算
- E.分项工程概算
- A.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B.清偿能力分析
- C.外汇效果分析
- D.风险分析
- E.不确定性分析
- A.对计划目标值的论证和分析
- B.及时对工程进展做出评估,即收集实际数据
- C.进行项目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以判断是否存在偏差
- D.采取控制措施以确保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 E.控制工程进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干扰
- A.单件性计价
- B.多次性计价
- C.按工程的工艺设备计价
- D.按工程构成的分部组合计价
- E.按工程的建筑材料计价
- A.内陆交货类
- B.装运港交货类
- C.目的地交货类
- D.出厂交货类
- E.边境交货类
- A.建设项目总说明
- B.技术档案建立情况
- C.建设及效益情况
- D.存在和遗留问题
- E.竣工项目概况一览表
- A.由第三方公正地位的认证机构进行客观评价,作出结论
- B.认证的依据是ISO9001,认证的结论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9001
- C.认证合格既说明质量管理体系合格也说明所有产品合格
- D.认证合格标志只用于宣传
- E.认证除根据ISO9001还要根据ISO9004
- A.技术措施
- B.合同措施
- C.组织措施
- D.经济措施
- A.概算定额法
- B.概算指标法
- C.类似工程预算法
- D.生产能力指数法
- A.第4d和11d
- B.第4d和9d
- C.第3d和11d
- D.第3d和9d
- A.最优工期条件下的资源均衡安排
- B.工期固定条件下的资源均衡安排
- C.资源有限条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
- D.资源均衡使用时的最短工期安排
- E.最低成本时的资源均衡安排
- A.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 B.施工测量及计量器具性能、精度的控制
- C.施工现场劳动组织及作业人员上岗资格的控制
- D.见证点的实施控制
- E.技术复核工作监控
- A.如果是建设单位提出的变更应交总监理工程师审查
- B.总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变更的费用和工期做出评估
- C.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就工程变更费用及工期评估情况与甲、乙双方进行协商
- D.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变更单
- E.项目监理机构根据项目变更监督承包单位实施
- A.关键线路压缩发生转移
- B.工作E可以压缩至30d
- C.工作H可以压缩至8d
- D.工作D可以压缩至10d
- E.工作B可以压缩至6d
- A.与设备供货合同、设计合同、安装调试合同有关的技术和质量条款
- B.设备监理合同
- C.设计图纸和文件、工艺方案和文件、工艺标准
- D.产品技术标准
- E.监理质量手册
- A.合同措施
- B.组织措施
- C.经济措施
- D.技术措施
- A.工程量清单前言和技术规范是确定计量方法的依据
- B.工程量清单前言和技术规范的“计量支付”条款规定了清单中每一项工程的计量方法
- C.工程量清单前言和技术规范规定了按规定的计量方法确定的单价所包括的工作内容和范围
- D.工程量清单前言和技术规范只规定了大项目的计量方法,其余的都由工程师确定
- A.以预算定额为报价基础,再进行适当让利
- B.以概算定额为报价基础,再适当让利
- C.以市场类似项目为报价基础
- D.以企业自身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为报价基础
- A.质量控制
- B.质量策划
- C.质量验收标准
- D.质量保证措施
- A.建设单位
- B.设计单位
- C.监理单位
- D.施工单位
- A.确定项目质量目标与水平的依据
- B.确定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与水平
- C.将项目质量目标与水平具体化
- D.确定项目质量目标与水平达到的程度
- A.后续工作的持续时间
- B.工作M的持续时间
- C.工作平行工作的持续时间
- D.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 A.一般情况必须做的
- B.可做可不做的
- C.一般情况下可以做的
- D.需要时才做的
- A.成本加固定百分比酬金
- B.成本加固定金额酬金
- C.成本加奖罚
- D.最高限额成本加固定最大酬金
- A.有关作业人员
- B.现场监理人员
- C.项目负责人
- D.专业监理工程师
- A.161.05万元
- B.177.16万元
- C.194.87万元
- D.146.41万元
- A.设计技术负责人
- B.监理工程师
- C.项目技术负责人
- D.项目经理
- A.施工单位
- B.事故单位
- C.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联合
- D.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现场代表
- A.总监工程师
- B.监理工程师
- C.施工单位总工程师
- D.制造单位
- A.单位合格产
- B.一定产品数量
- C.单位投资额度
- D.单位产品
- A.监理员
- B.专业监理工程师
- C.总监理工程师代表
- D.总监理工程师
- A.全员参与
- B.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 C.持续改进
- D.资源管理
- A.公司总部管理费
- B.现场材料设备保管费
- C.现场管理费
- D.暂列金额
- A.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 B.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
- C.紧后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 D.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 A.建设投资
- B.实际费用
- C.无形资产
- D.建筑安装工程费
- A.偶然因素
- B.不可抗力因素
- C.系统因素
- D.异常波动原因
- A.工器具投资
- B.建筑工程投资
- C.安装工程投资
- D.设备工器具投资
- A.指导扩初设计
- B.指导施工图设计
- C.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 D.控制建设用地红线位置
- A.排列图
- B.控制图
- C.相关图
- D.分层法
- A.检验批
- B.分项工程
- C.单位工程
- D.主控项目
- A.八个
- B.九个
- C.十个
- D.六个
- A.关键
- B.决定性
- C.一般
- D.次要
- A.6
- B.8
- C.9
- D.11
- A.竣工工程概况表
- B.竣工决算表
- C.竣工财务决算报表
- D.交付使用财产明细表
- A.分析并控制工序质量
- B.分析影响质量的主要问题
- C.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 D.分析、掌握质量分布规律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
- C.建设主管部门
- D.质检站
- A.两端为关键节点的工作一定是关键工作
- B.关键节点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有可能相等
- C.关键工作两端的节点不一定是关键节点
- D.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一定是关键线路
- A.其中最高的奖金成本
- B.其中最低的资金成本
- C.用代数平均法计算的资金成本
- D.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资金成本
- A.加工处理收集到的实际进度数据
- B.调查分析进度偏差产生的原因
- C.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
- D.跟踪检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
- A.4和11
- B.4和9
- C.3和11
- D.3和9
- A.实际少花费的时间
- B.实际多花费的时间
- C.进度超前的时间
- D.进度拖后的时间
- A.竣工结算后计量
- B.经业主审定批准后计量
- C.协商决定计量
- D.不予计量
- A.生产工人学习、培训期间工资
- B.生产了人基本工资
- C.生产工人工资性补贴
- D.职工养老保险费
- A.20
- B.18.42
- C.12.29
- D.10
- A.质量预控
- B.承包商自检
- C.质量检验
- D.技术复核
- A.工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总体方案要求
- B.各专业设计是否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 C.是否满足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
- D.工程与所在地区的环境是否协调
- A.施工准备
- B.设计
- C.设计准备
- D.前期决策
- A.216.0
- B.219.0
- C.219.3
- D.220.0
- A.1
- B.3
- C.4
- D.8
- A.某工作的总时差
- B.某工作与其紧前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 C.某工作的持续时间
- D.某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 A.监理工程师
- B.总包单位
- C.安装单位
- D.项目经理
- A.分组数据不当
- B.原材料发生变化
- C.数据收集不正常
- D.临时他人顶班作业。
- A.设计单位
- B.监理单位
- C.施工单位
- D.建设单位
- A.保证项目
- B.基本项目
- C.主要项目
- D.允许偏差项目
- A.业主在招标时提出进度优惠条件鼓励承包单位加快进度
- B.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和制定工期定额
- C.政府招投标管理机构批准标底文件中的工程总工期
- D.监理工程师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影响进度的风险因素
- A.工程费用
- B.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C.预备费
- D.工程准备费
- A.拖延与相应费用的关系
- B.拖延值是否大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
- C.拖延与相应质量的关系
- D.拖延值是否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
- A.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时间与方式
- B.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 C.施工机械的进出场安排
- D.原材料进场及检验安排
- A.进度超前的时间
- B.进度拖后的时间
- C.实际少花费的时间
- D.实际多花费的时间
- A.10万元,投资超支
- B.15万元,投资超支
- C.-25万元,投资节约
- D.-10万元,投资节约
- A.初步设计
- B.扩大初步设计
- C.立项
- D.施工图设计
- A.5%~10%
- B.10%~20%
- C.5%~20%
- D.10%~30%
- A.10个月 月中
- B.11个月 月头
- C.12个月 月中
- D.12个月 月尾
- A.企业管理费
- B.财务费用
- C.现场经费
- D.税金
- A.施工图预算
- B.修正概算
- C.施工图预算或合同价
- D.合同价
- A.5.5%
- B.6.5%
- C.4.5%
- D.5.58%
- A.安全性
- B.可靠性
- C.适用性
- D.与环境的协调性
- A.自控主体
- B.外控主体
- C.间控主体
- D.监控主体
- A.裂缝的分布与墙体的长高比有密切关系
- B.当房屋高差较大或荷载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当未留设沉降缝时,也容易在高低和轻重的交接部位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裂缝
- C.当房屋两端土质压缩性大,中部小时,沉降分布曲线将成凹形
- D.如果房屋的长高比较大,纵墙刚度又差,那么墙体可能出现严重裂缝
- A.计数值数据
- B.顺序值
- C.计量值数据
- D.评分值
- A.对勘察设计文件的核查
- B.对勘察设计过程的跟踪检查
- C.对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的核查
- D.对勘察设计方案的核查
- A.工程项目实际进度拖后的时间
- B.工程项目实际进度超前的时间
- C.工程项目中各工作超额完成的任务量
- D.工程项目中各工作拖欠的任务量
- A.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
- B.年度建设资金平衡表
- C.年度计划项目表
- D.年度设备平衡表
- A.承包单位上级安全主管部门和专业监理工程师
- B.当地安全部门鉴定和质量监督站
- C.质量监督站认定和专业监理工程师
- D.承包单位上级安全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部门
- A.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和施工设计
- B.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和施工计划
- C.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和相关的设计文件
- D.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和相关的设计文件
- 120
-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方法是( )。
- A.监督设计人员绘图
- B.监督设计人员结构计算和结构配筋
- C.对设计进行质量跟踪
- D.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对计算书进行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