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确定建设工程设计限额
- B.对建设工程造价目标进行风险分析
- C.编制工程量清单
- D.审查工程变更价款
- E.进行实际工程量和计划工程量对比
- A.工作的持续时间
- B.工作的开始时间
- C.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D.工作的完成时间
- E.工作的资源强度
- A.前4天至第7天内计划进度为匀速进展
- B.第1天实际进度超前,但在第2天停工
- C.前2天实际完成工作量大于计划工作量
- D.该工作已提前1天完成
- E.第3天至第6天内实际进度为匀速进展
- A.措施费
- B.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
- C.管理费
- D.利润
- E.税金
- A.楼地面
- B.地基基础、主体结构
- C.涉及安全的关键部位
- D.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
- E.用于工程的构配件
- A.都是对建设单位作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承诺
- B.施工组织仅供投标单位内部使用
- C.施工组织用于指导工程项目的施工
- D.只有质量计划的主要作用是向建设单位作出保证
- A.监理单位通知设计单位
- B.施工单位
- C.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
- D.监理单位
- A.应该
- B.宜
- C.要
- D.必须
- A.初步设计
- B.技术设计
- C.工作图设计
- D.再设计
- E.审查
- A.外国政府贷款
- B.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 C.国外商业银行贷款
- D.利用出口信贷
- E.在国外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
- A.施工组织应有规定的格式填写
- B.施工组织设计应有承包单位负责人签字
- C.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施工合同要求
- D.施工组织设计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后经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 E.发现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问题应提出修改意见,由承包单位修改后重新报审
- A.有多个起点节点
- B.有多个终点节点
- C.节点编号有误
- D.存在循环回路
- E.有多余虚工作
- A.设计规模
- B.设计标准
- C.建筑造型
- D.设计参数
- E.功能和使用价值
- 1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竣工决算是承包商与业主办理工程款最终结算的依据
- B.竣工决算是竣工验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 C.竣工结算是业主办理交付、验收、动用新增各类资产的依据
- D.竣工结算是承包商与业主签订的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终结的凭证
- E.竣工结算是业主编制竣工决算的主要依据
- A.施工单位已签署工程保修书
- B.不合格工程已返修达合格
- C.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 D.完成了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 E.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 A.设计准备阶段进度控制任务
- B.设计阶段进度控制任务
- C.施工阶段进度控制任务
- D.交付使用准备阶段进度控制任务
- E.维护返修阶段进度控制的任务
- A.安装单位质量管理检查资料
- B.分包单位的资质资料
- C.安装依据
- D.设备、材料的质量证明资料
- E.安装设备验收资料
- A.不得将承接的工程分包
- B.不得将承接的工程转包
- C.在工程开工前办理施工许可证
- D.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设交底
- E.不许承揽超越其资质等级业务范围以外的任务
- A.加强索赔管理,公正地处理索赔
- B.对工期提前给予奖励
- C.对工程延误收取误期损失偿金
- D.审查承包商提交的进度计划
- E.及时办理工程预付款及工程进度款支付手续
- A.工作A的EF为2天
- B.工作D的FF为2天
- C.工作C的EF为2天
- D.工作B的FF为1天
- E.计算工期为8天
- A.营业执照的有效期
- B.近期承揽任务的情况
- C.盈利状况
- D.资质证书的类别、等级和适用范围
- E.融资能力
- A.钢筋工程
- B.混凝土工程
- C.现浇结构工程
- D.通风与空调工程
- E.地基与基础工程
- A.相邻专业队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 B.各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流水节拍不尽相等
- C.流水节拍较大的施工段可增加专业队
- D.各专业队在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业
- E.每个施工段上由不同专业队连续作业
- A.均值
- B.极差
- C.中位数
- D.变异系数
- E.标准偏差
- A.权威性
- B.约束性
- C.通用性
- D.普遍性
- E.制约性
- A.征地动迁费
- B.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 C.安置补助费
- D.土地清理费
- E.青苗补偿费
- A.技术管理制度
- B.质量管理程序
- C.勘察实施方案
- D.勘察任务书
- E.年检合格证明
- A.工作的持续时间
- B.工作的开始时间
- C.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D.工作的完成时间
- E.工作的资源强度
- 2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概算指标是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依据
- B.基础定额主要是统一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划分、计量单位的依据
- C.基础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及投资估算指标的依据
- D.预算定额可作为编制标底的基础
- E.概算定额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
- A.建设单位
- B.小业主代表
- C.设计单位
- D.施工单位
- E.监理单位
- A.设计系统
- B.安装工艺
- C.主要工种
- D.楼层
- E.组别
- A.项目的复杂程度
- B.设计经度
- C.施工企业的资质
- D.工期
- E.工作特点
- A.文字部分
- B.表格部分
- C.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
- D.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
- E.工程项目一览表
- A.返工重做的检验批
- B.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
- C.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为可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
- D.经论证,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建筑错位
- E.无结构和安全问题,建设单位认可的检验批
- A.拖期付款的利息
- B.由于工程变更和工程延误增加的利息
- C.索赔款的利息
- D.错误扣款的利息
- E.其他付款的利息
- A.固定资产
- B.无形资产
- C.流动资产
- D.递延资产
- E.其他资产
- A.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质量跟踪、监督、检查、控制
- B.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检查生产工艺及设备的选型,总平面与运输布置等
- C.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可分为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其中,工作的重点应是质量的事中控制
- D.确定质量标准和明确质量要求
- E.组织与建立本项目的质量监理控制体系
- 38
-
工程质量的特点有( )。
- A.影响因素多
- B.质量隐蔽性
- C.质量波动大
- D.检测次数多
- E.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 A.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 B.县级以上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履行检查职责时,有权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但无权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 C.国务院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按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国家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 D.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稽查特派员,对国家出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 E.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 A.可调总价
- B.可调单价
- C.成本加奖罚
- D.成本加固定金额酬金
- A.施工生产要素配置质量审查
- B.施工作业技术交底
- C.材料价格变动预测
- D.工程变更可能性预测
- A.进场的施工机构设备进行检查
- B.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
- C.特殊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审核
- D.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进行控制
- A.关键线路和超过计划工期的非关键线路上
- B.关键线路上资源消耗量比较少
- C.关键线路上持续时间比较长
- D.施工工艺及采用技术比较简单
- A.合同条件
- B.关键线路
- C.影响工期
- D.实际情况
- A.结束到开始的搭接关系
- B.结束到结束的搭接关系
- C.开始到结束的搭接关系
- D.混合流水关系
- A.当时的银行贷款利率
- B.当时的银行透支利率
- C.合同双方协议的利率
- D.中央银行贴现率加四个百分点
- A.确认勘探点、线、网布置的合理性
- B.检查持证上岗制度的执行情况
- C.控制性勘探孔的位置、数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 D.审核建筑地可行性分析报告
- E.控制性勘探孔的孔深,取样数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 A.总价合同风险由发包人承担
- B.总价合同风险由承包人承担
- C.单价合同风险由承发包双方分担
- D.成本加酬金合同风险由业主承担
- E.成本加酬金合同风险由承包方承担
- A.设计
- B.施工
- C.材料
- D.勘察
- E.设备
- A.按时间计算法
- B.按进度计算法
- C.按工作计算法
- D.按节点计算法
- E.按母线计算法
- A.改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
- B.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机械
- C.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给予经济补偿
- D.增加劳动力和施工机械的数量
- A.在项目决策过程中,设备监理工程师可依据业主的委托,提前介入建设前期工作,协助业主进行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并审查投资估算
- B.审查设备工程设计概算与预算;控制设计变更;协助业主进行标准设备和通用设备的采购招标
- C.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处理合同变更;进行投资偏差分析
- D.按照合同规定的付款条件和付款方式,办理付款与结算
- E.对于拟引进国外设备的项目,应提出设备供应方式,选用超大、超重、超高的设备时应提出相应的运输和安装的技术措施方案
- A.补充单位计价表计算是否准确
- B.定额消耗量标准是否合理
- C.分项工程单价是否与预算单价相符
- D.有关取费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 A.合格产品
- B.建筑安装
- C.投资项目
- D.单位工程
- A.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
- B.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 C.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
- D.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
- A.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
- B.资源投入、生产过程、产出品
- C.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
- D.施工人员、检验人员、监理人员
- A.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
- B.年平均利润总额=计算期内年平均利润总额
- C.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
- D.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铺底流动资金
- A.建设工程环境
- B.要素价格
- C.建设工程条件
- D.国家有关规定
- A.按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约定的程序
- B.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的程序
- C.FIDIC 《施工合同条件》约定的工程计量程序
- D.甲、乙双方约定的程序,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 A.勘察设计单位资质
- B.勘察设计单位装备水平
- C.勘察设计单位人员数量
- D.勘察设计单位资金数量
- A.检验批
- B.分项工程
- C.分部工程
- D.单位工程
- A.设备购置费×定额费率
- B.原价+运杂费
- C.原价×(1+运杂费率)
- D.原价×(1+运杂费率)×(1+损耗率)
- A.工程保险费
- B.施工单位现场经费
- C.建设单位管理费
- D.间接费
- A.社会平均先进水平
- B.社会平均水平
- C.行业平均水平
- D.行业平均先进水平
- A.概算定额
- B.预算定额
- C.企业定额
- D.概算指标
- A.决策
- B.招投标
- C.施工
- D.设计
- A.5天,但不影响总工期
- B.1天,但不影响总工期
- C.5天,并使总工期延长1天
- D.4天,并使总工期延长1天
- A.161.05万元
- B.177.16 万元
- C.194.87万元
- D.146.41万元
- A.搭接关系为FTS
- B.搭接关系为STS
- C.搭接关系为FTF时
- D.搭接关系为STF时
- A.系统性
- B.偶然性
- C.随机性
- D.无法控制
- A.国务院
- B.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C.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D.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279.22
- B.245.71
- C.259.21
- D.246.75
- A.4条
- B.1条
- C.2条
- D.3条
- A.能确定土地征用范围
- B.确定设计方案
- C.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 D.编制施工图预算
- A.施工方案
- B.施工平面图
- C.施工进度计划
- D.施工技术经济指标
- A.8天
- B.9天
- C.12天
- D.11天
- A.质量手册、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质量记录
- B.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施的程度
- C.围绕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性和满足质量要求和目标方面的有效性
- D.具体的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
- A.建设项目
- B.单项工程
- C.单位工程
- D.分部分项工程
- A.予以验收
- B.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 C.可以验收但必须有条件使用
- D.严禁验收
- A.投资估算
- B.施工图预算
- C.结算价
- D.合同价
- A.严禁验收
- B.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满足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 C.分析责任,找出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拆除重建
- D.可以加大构件的外形尺寸
- A.6
- B.3
- C.8
- D.12
- A.固定总价
- B.估计工程量单价
- C.可调总价
- D.可调单价
- A.40
- B.30
- C.24
- D.20
- A.建设优质工程的情况
- B.在工程建设中是否具有良好的信誉
- C.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情况
- D.与拟建工程相似或接近的工程
- A.物资采购计划
- B.物资需求计划
- C.物资储备计划
- D.物资加工计划
- A.30.50
- B.78.09
- C.130.45
- D.460.00
- A.本工作已按计划完成
- B.第1个月实际进度拖后3%,以后各月分别为:4%、10%、10%、10%、10%
- C.第1个月实际进度拖后2%,以后各月分别为:4%、10%、25%、10%、10%
- D.在第4个月末,实际完成的任务量大于计划任务量
- A.资源均衡利用条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
- B.最优工期条件下的资源均衡利用方案
- C.工期固定条件下的资源均衡利用方案
- D.工程总费用最低时的资源利用方案
- A.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B.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
- C.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
- D.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
- A.依次施工和流水施工
- B.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
- C.依次施工和平行施工
- D.平行施工和搭接施工
- A.2.0
- B.1.5
- C.1.0
- D.0.5
- A.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
- B.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
- C.小于贷款机构要求期限
- D.大于贷款机构要求期限
- A.竣工结算后计量
- B.经业主审定批准后计量
- C.协商决定计量
- D.不予计量
- A.建设单位现场代表
- B.总监理工程师
- C.设计单位现场代表
- D.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 A.直接费用率最小的关键工作
- B.直接费用率最大的关键工作
- C.直接费用率最小的非关键工作
- D.直接费用率最大的非关键工作
- A.当地劳动安全部门
- B.质量监督机构
- C.当地建设主管部门
- D.项目监理机构
- A.经发包人同意后计量
- B.与承包人协商后计量
- C.在竣工结算时计量
- D.不予计量
- A.主要工种的工人是否能满足连续、均衡施工的要求
- B.主要机具、材料等的利用是否均衡与充分
- C.工程项目的总成本是否最低
- D.各工作项目的平行搭接和技术间歇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 A.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
- B.设计单位和承包单位
- C.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
- D.设计单位和发包单位
- A.1.13
- B.1.53
- C.2.13
- D.2.53
- A.资源均衡使用条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
- B.工程总成本最低条件下的资源均衡安排
- C.资源使用量最少条件下的合理工期安排
- D.工期固定条件下的资源均衡安排
- A.班组自检和互检
- B.班组自检和专检
- C.自检并确认合格
- D.班组自检合格
- A.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B.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
- C.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
- D.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
- A.软件工程投资
- B.引进技术投资
- C.工程建设其他投资
- D.设备工器具投资
- A.10
- B.8
- C.7
- D.3
- A.施工总包单位
- B.施工联合体
- C.监理工程师
- D.工程业主
- A.以便各部门按统一口径确定工程项目的投资额和进行管理
- B.以便预测各个年度的投资规模
- C.规定分年度计划
- D.明确各个项目的按期投产
- A.发包方提出的暂估工程量清单及承包方所填报的单价
- B.发包方提出的暂估工程量清单及承包方实际发生的单价
- C.实际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计量的工程量及承包方所填报的单价
- D.实际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计量的工程量及承包方实际发生的单价
- A.有效期和年检情况
- B.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 C.资金情况
- D.建设业绩
- A.业主
- B.设计人
- C.承包单位负责人
- D.总监理工程师
- A.施工
- B.监理
- C.设计
- D.建设
- A.3天
- B.4天
- C.5天
- D.6天
- A.单位
- B.分部
- C.分项
- D.子分部
- A.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 B.总监理工程师
- C.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共同
- D.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和质监站负责人共同
- A.共同性依据
- B.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 C.工程承包合同文件
- D.设计文件
- A.上级建设主管部门
- B.监理机构
- C.设计单位
- D.施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