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合同条件
- B.申报程序
- C.影响工期
- D.时间长短
- E.实际情况
- A.施工图纸未按时提交
- B.公用供电网停电
- C.施工机械未按时到场
- D.分包商返工
- E.施工场地为按时提供
- A.编制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
- B.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 C.按年、季、月编制工程综合计划
- D.审核承包商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
- E.协助承包商实施进度计划
- A.增加工作面,组织更多的施工队伍
- B.改善劳动条件
- C.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机械
- D.增加劳动力和施工机械的数量
- E.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 A.工作C实际进度拖后,但不影响总工期
- B.工作D仍有总时差2天
- C.工作E仍有总时差1天
- D.工作G的最早开始时间将会受影响
- E.工作H的最早开始时间不会受影响
- A.工作A
- B.工作B
- C.工作C
- D.工作D
- E.工作E
- A.审核项目总进度计划
- B.审核设计总进度计划
- C.审核各专业工程的出图计划
- D.施工现场条件调研和分析
- E.监督设计工作进度计划的实施
- A.将各条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压缩同一数值
- B.压缩所需资源总量最少的一条关键线路
- C.压缩其中一条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
- D.分别将各条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压缩
- E.各条关键线路上均应有工序被压缩
- A.持续时间最长
- B.缩短时间对质量影响不大
- C.直接费用最小
- D.缩短时间所需增加费用最少的工作
- E.有充足备用资源
- A.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可以不相等
- B.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机械的生产效率
- C.有利于结构整体性
- D.分段多少与组织流水施工相协调
- E.不管什么类型的工程,应尽量减少分段
- A.计划工期是根据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而得到的工期
- B.最早开始时间是其所有紧前工作全完成后,本工作开始的最早时刻
- C.总时差指不影响总工期前提下,本工作可利用的机动时间
- D.对同一项工作而言,自由时差不会超过总时差
- E.总时差为0时,自由时差不一定为0
- A.调平与找正
- B.设备基础检查
- C.设备专业检查
- D.设备就位
- E.二次灌浆
- A.建设单位的计划系统
- B.监理单位的计划系统
- C.设计单位的计划系统
- D.总进度计划系统
- E.子进度计划系统
- 1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 A.竣工决算是承包商与业主办理工程款最终结算的依据
- B.竣工决算是竣工验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 C.竣工结算是业主办理交付、验收、动用新增各类资产的依据
- D.竣工结算是承包商与业主办理工程价款最终结算的依据
- E.竣工结算是业主编制竣工决算的主要资料
- A.有关标准图集
- B.设计概算
- C.施工组织设计
- D.概算定额
- E.预算工作手册
- A.异常恶劣气候导致的机械、窝工费
- B.非承包商责任工效降低增加的机械使用费
- C.由于完成额外工作增加的机械使用费
- D.由于监理工程师原因导致的机械窝工费
- E.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机械窝工费
- A.材料、设备已运至工地
- B.材料、设备已部分用于工程
- C.承包商提交材料、设备供应合同或订货合同的影印件
- D.材料、设备的质量和储存方式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
- E.材料、设备已完成订货尚未运至工地
- A.保证工程功能不变,降低项目投资
- B.略降低项目投资,使工程功能大幅度下降
- C.在项目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工程功能
- D.在项目投资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工程功能
- E.略提高工程功能,使项目投资大幅度上升
- A.盈亏平衡分析法
- B.价值工程分析法
- C.敏感性分析法
- D.概率分析法
- E.ABC分析法
- A.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
- B.为办理工程结算提供了依据
- C.编制估算指标的基础
- D.询标评标的基础
- E.为施工过程中支付工程进度款提供依据
- A.借款本金偿还
- B.回收流动资金
- C.借款利息支付
- D.固定资产余值回收
- E.产品销售收入
- A.投资利润率
- B.借款偿还期
- C.财务净现值
- D.财务内部收益率
- E.财务换汇成本
- A.安全施工费
- B.环境保护费
- C.工程排污费
- D.工程定额测定费
- E.住房公积金
- A.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 B.汇率变动引起的投资增加额
- C.建设期贷款利息
- D.涨价预备费
- E.竣工验收时为鉴定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复费用
- A.货价
- B.国外运输费
- C.国外运输保险费
- D.商检、卫生检疫费
- E.关税与增值税
- 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
-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 C.确定所需的准则和方法,以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
- D.确保可获得必要的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监控
- E.组织的规模和形式
- 27
-
直方图法可用来 ( )
- A.分析判断质量分布状态
- B.估算生产过程总体不合格率
- C.评价过程能力
- D.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 E.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
- A.随机性
- B.隐蔽性
- C.多发性
- D.严重性
- E.可变性
- A.办理交工验收文件
- B.组织各有关单位会签
- C.作书面的验收鉴定结论
- D.拒绝处理后不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工程的验收
- E.不需专门处理的,可不做书面结论
- A.检查批
- B.分项工程
- C.分部工程
- D.单位工程
- E.子单位工程
- A.发出《监理通知》,必要时发出停工令
- B.提交质量缺陷调查报告
- C.组织审查调查报告、分析事故原因
- D.研究制定并实施事故方案
- E.提交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 A.返工重做的检验批,可作为合格验收
- B.返工重做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 C.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 D.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后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 E.通过返修或加固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严禁验收
- A.先无负荷后有负荷
- B.先从动系统后主动系统
- C.先部件后组件,再单机、机组
- D.先高速后降至低速运转
- E.先手控、遥控,最后自控运转
- A.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 B.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半成品不允许使用
- C.对已进场的不合格品限期清除出现场
- D.对不合格检验批要给予清除
- E.不合格的工序或工程产品不予计价
- A.图纸的规范性
- B.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 C.施工工艺的先进性
- D.施工机械化程度
- E.施工的可行性
- A.施工工艺
- B.对质量影响大的对象
- C.施工程序
- D.保证质量难度大的对象
- E.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对象
- A.建设主管单位
- B.建设单位
- C.设计单位
- D.监理单位
- E.施工单位
- A.人员因素
- B.管理制度
- C.工程材料
- D.机械设备
- E.环境条件
- A.建立项目监理机构
- B.编制勘察阶段监理规划
- C.组织勘察成果技术交底
- D.收集资料,编写勘察任务书或勘察招标文件,确定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 E.原始记录表格应按要求认真填写清楚,并经有关作业人员检查、签字
- A.适用性
- B.耐久性
- C.安全性
- D.可靠性
- E.全面性
- A.监督检查订货情况,协助办理有关事宜
- B.确定物资供应分包方式及分包合同清单
- C.拟定并签署物资供应合同
- D.确定物资供应要求,并编制物资供应投标文件
- A.经济
- B.技术
- C.组织
- D.基地
- A.0.35
- B.0.33
- C.0.25
- D.0.21
- 44
-
某承包商通过投标承揽了一大型建设项目设计和施工任务,由于施工图纸未按时提交而造成实际施工进度拖后。该承包商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令采取赶工措施后,仍未能按合同工期完成所承包的任务,则该承包商 ( )
- A.不仅应承担赶工费,还应向业主支付误期损失赔偿费
- B.应承担赶工费,但不需要向业主支付误期损失赔偿费
- C.不需要承担赶工费,但应向业主支付误期损失赔偿费
- D.既不需要承担赶工费,也不需要向业主支付误期损失赔偿费
- A.编制工程设计作业进度计划
- B.审查设计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C.检查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构成情况
- D.编制工程设计阶段进度计划
- A.项目组成
- B.计划期
- C.承包单位
- D.施工阶段
- A.设计进度控制目标体系
- B.初步设计
- C.出图控制
- D.设计进度控制
- A.进度超前的时间
- B.进度拖后的时间
- C.实际少花费的时间
- D.实际多花费的时间
- A.可提前一天完成
- B.正常
- C.影响总工期1天
- D.影响总工期3天
- A.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差值
- B.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搭接关系
- C.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逻辑顺序
- D.相邻两项工作的工艺间歇时间
- A.现场实地检查工程进展情况是为了收集进度报表资料
- B.进度控制的效果与收集数据资料的时间间隔有关
- C.实际进度数据的加工处理是为了形成与计划进度具有可比性的数据
- D.进度调整措施应以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限制条件为依据
- A.直接费增加,间接费减少
- B.直接费和间接费均增加
- C.直接费减少,间接费增加
- D.直接费和间接费均减少
- A.资源消耗量之和最小
- B.直接费用率之和最小
- C.持续时间之和最长
- D.间接费用率之和最小
- A.38
- B.40
- C.42
- D.54
- A.4
- B.9
- C.5
- D.13
- A.相邻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
- B.工作的自由时差为零
- C.工作的总时差为零
- D.节点最早时间等于最迟时间
- A.箭线表示工作及其进行的方向,节点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B.节点表示工作,箭线表示工作进行的方向
- C.箭线表示工作及其进行的方向,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或结束
- D.节点表示工作,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A.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大值
- B.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 C.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大值
- D.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 A.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 B.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 C.一般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 D.非节奏流水施工
- A.2和22
- B.2和30
- C.4和28
- D.4和36
- A.单位时间内所需用的资源量较少
- B.使各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
- 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简单
- D.同一施工过程的不同施工段可以同时施工
- A.审查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并编制工程年、季、月实施计划
- B.编制监理进度计划,确保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
- C.编制设计总进度计划及详细的出图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 D.向建设单位提供有关工期的信息,协助建设单位确定工期总目标
- A.建立进度协调会议制度和工程变更管理制度
- B.协调合同工期与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
- C.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并审查施工进度计划
- D.及时办理工程预付款及工程进度款支付手续
- A.提前交付
- B.建设工期
- C.定额工期
- D.计划工期
- A.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
- C.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
- D.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
- A.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 B.勘察设计费
- C.工程保险费
- D.其他在建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 A.28650
- B.27000
- C.28800
- D.28500
- A.1000
- B.一1000
- C.300
- D.一300
- A.7
- B.9
- C.10
- D.11
- A.工期、成本和利润
- B.工期、成本,但不包括利润
- C.工期,但不包括成本
- D.成本,但不包括工期
- A.经发包人同意后计量
- B.与承包人协商后计量
- C.在竣工结算时计量
- D.不予计量
- A.①→②→③→⑤→⑥
- B.①→③→⑤→⑥
- C.①→②→④→⑤→⑥
- D.①→②→⑤→⑥
- A.承包商漏算工程量
- B.工料机价格上涨
- C.工程范围调整
- D.出现恶劣气候
- A.概算指标法
- B.扩大单价法
- C.预算单价法
- D.设备费百分比法
- 75
-
( )是价值工程的核心。
- A.系统分析
- B.方法分析
- C.技术分析
- D.对功能与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和不断创新
- A.企业利润
- B.工资
- C.国内借款利息
- D.国外借款利息
- A.≥0
- B.>1
- C.>3
- D.>2
- A.1700
- B.1600
- C.1100
- D.2300
- A.4.0
- B.4.4
- C.4.6
- D.5.3
- A.8.06%
- B.8.66%
- C.9.34%
- D.9.49%
- A.甲方案
- B.乙方案
- C.丙方案
- D.丁方案
- A.专业工程
- B.分部工程
- C.分项工程
- D.工程量清单
- A.26.63%
- B.32.44%
- C.31.68%
- D.36.89%
- A.50.00
- B.90.00
- C.137.25
- D.184.50
- A.生产工人基本工资
- B.生产工人工资性补贴
- C.生产工人辅助工资
- D.职工福利费
- A.内陆交货类
- B.目的地交货类
- C.装运港交货类
- D.施工现场交货类
- A.离岸价
- B.离岸价+国外运费
- C.离岸价+国外运输保险费
- D.到岸价
- A.施工图预算
- B.设计概算
- C.施工图预算或合同价
- D.合同价
- A.分部、分项、单位、单项工程
- B.分项、分部、单位、单项工程
- C.分部、分项、单项、单位工程
- D.分项、分部、单项、单位工程
- 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
- B.策划、实施、检验、处置
- C.计划、实施、检验、处理
- D.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 A.分组不当
- B.对上限控制太严
- C.原材料发生变化
- D.数据收集不正常
- A.GB/T19000--2000
- B.GB/T19001--2000
- C.GB/T19004--2000
- D.ISO 19011
- A.总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检测单位
- B.建设单位指定的检测单位
- C.政府批准的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
- D.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的施工单位实验室
- A.0~60%
- B.0~80%
- C.80%~90%
- D.90%~100%
- A.排列图法
- B.因果分析图法
- C.直方图法
- D.控制图法
- A.<5000
- B.>5000
- C.≤10000
- D.>10000
- A.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 B.总监理工程师
- C.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 D.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
- A.构成单位工程的各分部工程
- B.有关资料95%完整
- C.对主要使用功能还须进行抽查
- D.参加验收各方人员共同进行观感质量检查
- A.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 B.专业监理工程师
- C.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 D.总监理工程师
- 100
-
检验批的质量验收不包括 ( )
- A.质量资料的检查
- B.观感质量
- C.主控项目
- D.一般项目
- A.检验批
- B.工序
- C.工种
- D.分项工程
- A.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 B.工程部位、专业性质和专业系统
- C.主要材料、设备类别和建筑功能
- D.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 A.驻厂监造
- B.巡回监控
- C.随机监控
- D.设置质量控制点监控
- A.旁站
- B.专检
- C.平行检验
- D.巡视
- A.市场采购
- B.向制造商订货
- C.招标采购
- D.代理采购
- A.未经技术资质审查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施工
- B.采用未经审查认可的代用材料
- C.施工中出现质量缺陷的异常情况
- D.承包单位未经许可擅自施工
- A.要求承包商将该材料运出现场
- B.再组织复验或见证取样试验
- C.亲自对该材料进行抽样检验
- D.向承包商下达停工指令
- A.人的控制
- B.投入品的控制
- C.作业技术活动控制
- D.工序交接检查
- A.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 B.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
- C.施工生产要素配置质量审查
- D.作业技术交底
- A.质量第一、安全第一
- B.进度第一、安全第一
- C.效益第一、质量第一
- D.进度第一、效益第一
- A.编制原
- B.编制对象
- C.编制内容
- D.编制作用
- 112
-
劳务承包企业有( )个资质类别。
- A.15
- B.10
- C.13
- D.不分资质类别
- A.设计变更主要在施工阶段出现,与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无关
- B.任何设计变更均必须得到建设单位同意并办理书面变更手续
- C.任何设计变更均须报请原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批
- D.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变化不会引起设计变更
- A.与分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 B.与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 C.承担监理责任
- D.与设计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 A.由总包单位负责
- B.由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 C.由分包单位负责
- D.由总包单位、分包单位、监理单位共同负责
- A.资质证书类别和等级
- B.设计任务
- C.人员构成
- D.管理层次
- A.满足业主所需功能和使用价值
- B.满足项目与环境的协调性
- C.满足工程项目安全性的要求
- D.考虑技术、经济、资源等因素的制约
- A.安全性
- B.可靠性
- C.经济性
- D.与环境的协调性
- A.政府
- B.监理
- C.设计
- D.施工
- A.项目建议书
- B.可行性研究
- C.项目决策
- D.勘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