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施工项目结构分解图
- B.施工进度控制人员的职责分工
- C.施工项目开、竣工时间及相互搭接关系
- D.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
- E.施工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
- A.划分工作项目
- B.确定关键工作和里程碑
- C.确定施工顺序
- D.计算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
- E.落实专业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的进场时间
- A.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
- B.现场实地检查工程进展情况
- C.采取措施调整进度计划
- D.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
- E.确定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限制条件
- A.改变非关键线路上有关工作的逻辑关系
- B.优先压缩自由时差大的工作持续时间
- C.有关工作的进度拖延时间不能超过总时差
- D.采用增加资源投入措施
- E.被压缩持续时间的工作位于超过计划工期的非关键线路上
- A.关键工作两端的节点必为关键节点
- B.关键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等于零
- C.关键工作紧前工作必然也是关键工作
- D.关键工作只有一个今后工作时,该紧后工作也是关键工作
- E./
- A.工作1-4 为关键工作
- B.工作4-7为关键工作
- C.工作1-3的自由时差为0
- D.工作3-7的总时差为3
- E.关键线路有3条
- A.第3周末检查时工作B拖后1周,使总工期延长1周
- B.第3周末检查时工作F拖后0.5周,但不影响总工期
- C.第7周末检查时工作I拖后1周,但不影响总工期
- D.第7周末检查时工作J拖后1周,使总工期延长1周
- E.第7周末检查时工作K提前1周,总工期预计提前3周
- A.多个终点节点
- B.多个起点节点
- C.工作代号重复
- D.节点编号有误
- E.存在循环回路
- A.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
- B.年度计划项目表
- C.年度设备平衡表
- D.年度设计出X计划表
- E.年度竣工投产交付使用计划表
- A.没有充分利用工作面,工期长
- B.如果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则各专业工作对不能连续作业
- 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复杂
- D.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等资源较为均衡
- E.有利于施工段的划分
- A.所采用的施工方法
- B.所采用的施工机械类型
- C.投入施工的工人数和工作班次
- D.施工过程的复杂程度
- E.工人的熟练程度
- A.由于完成额外工作增加的机械、仪器仪表使用费
- B.由于施工机械故障导致的机械停工费
- C.由于项目监理机构原因导致的机械窝工费
- D.由于发包人要求承包人提前竣工,使工效降低增加的施工机械使用费
- E.施工机具保养费用
- A.项目实施总体部署
- B.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 C.绘制项目结构分析图
- D.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计划目标
- E.研究总进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和措施
- A.实行招标的工程合同价应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28日内由发承包双方约定
- B.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合同价款约定不一致的,应以招标文件为准
- C.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应才用单价合同
- D.实行招标的工程合同价款应由发承包双方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在书面合同中约定
- E.不实行招标的工程合同价款,应在发承包双方认可的工程价款基础上在合同中约定
- A.工程修复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 B.承包人的施工机械设备损坏由发包人承担
- C.工程本身的损坏由发包人承担
- D.发包人要求赶工的,赶工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 E.工程所需清理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 A.第1天至第2天的实际进度为匀速进展
- B.工作的计划进度为匀速进展
- C.工作的实际进度拖后1天
- D.第8天实际完成工作量与计划完成工作量相同
- E.工作实际进展中累计停工1.5天
- A.材料消耗增加不调整合同价款
- B.材料价格上涨不调整合同价款
- C.应结算和支付工程款90万元
- D.应结算和支付主要材料消耗增加价款2万元
- E.应结算和支付主要材料价差3.1万元
- A.设计工作程度
- B.进度要求的紧迫程度
- C.技术复杂程度
- D.质量要求的高低
- E.施工难易程度
- A.工期优化
- B.工效优化
- C.费用优化
- D.资源优化
- E.质量优化
- A.工作①→③为关键工作
- B.工作①→④的总时差为1
- C.工作③→⑥的自由时差为1
- D.工作⑥→⑩的总时差为3
- E.工作④→⑧的自由时差为1
- A.缩短后工作的持续时间不能小于其最短持续时间
- B.缩短后的持续时间不能大于其最短持续时间
- C.缩短持续时间的工作不能变成非关键工作
- D.缩短持续时间的工作能变成非关键工作
- E.缩短后对非关键工作无影响
- A.进口关税
- B.边境口岸至工地仓库的运费
- C.国外运费
- D.国外运输保险费
- E.进口产品增值税
- A.节点编号有误
- B.工作代号重复
- C.多个起点节点
- D.多个终点节点
- E.存在循环回路
- A.施工企业集体福利费
- B.施工现场防暑降温费用
- C.施工现场对构件进行常规破坏性试验费用
- D.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费用
- E.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费用
- A.协调联系
- B.定期回访
- C.界定责任
- D.检查验收
- E.资料归档
- A.检查验收
- B.定期观测
- C.实验验证
- D.方案比较
- E.专家论证
- A.第6天结束检查时,工作B的实际进度不影响总工期
- B.第6天结束检查时,工作D的总时差尚有2天
- C.第10天结束检查时,工作E的实际进度会影响总工期
- D.第10天结束检查时,工作C的实际进度影响工期1天
- E.在第6天到第10天内,工作D的实际进度加快1天
- A.正确确定事故性质和处理范围
- B.安全可靠、不留隐患
- C.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
- D.技术可行
- E.经济合理
- A.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 B.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 C.施工单位项目专业工长
- D.专业监理工程师
- E.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
- A.节能
- B.安全
- C.环境保护
- D.质量评价
- E.主要使用功能
- A.设备制造单位质量管理检查资料
- B.设备订货合同
- C.设备制造依据及工艺资料
- D.设备制造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记录
- E.制造过程的检查验收记录
- A.建设单位
- B.设计文件
- C.订货合同
- D.安装单位
- E.相关规范
- A.工作A
- B.工作B
- C.工作C
- D.工作D
- E.工作E
- A.测量管理制度
- B.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 C.施工高程控制网
- D.施工平面控制网
- E.施工临时水准点
- A.工作①→③的自由时差为1
- B.工作②→④的自由时差为1
- C.工作②→⑥的总时差为2
- D.工作③→⑥为关键工作
- E.工作⑤→⑦的总时差为5
- A.点子多次同侧
- B.点子分布出现链
- C.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没有缺陷
- D.点子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
- E.点子有趋势或倾向
- A.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
- B.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
- C.质量数据离散过大
- D.原材料质量规格有显著差异
- E.经济上不值得消除
- A.到第3周末,实际进度超前
- B.在第4周内,实际进度超前
- C.原计划第4~6周为匀速进度
- D.第6周后半周未进行本工作
- E.本工作未完成
- A.成套设备及生产线设备采购,宜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
- B.总包单位采购,采购方案由监理工程师编写报建设单位批准
- C.市场采购设备,一般用于小型通用设备的采购
- D.建设单位采购,监理工程师要协助编制设备采购方案
- E.向厂家订购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首要环节是选择一个合格的供货厂商
- A.拒绝签署工程进度款支付凭证
- B.中止施工承包合同
- C.延长施工进度计划工期
- D.提起误期损失赔偿诉讼
- A.确定需求量
- B.制定物资生产和运输计划
- C.制定物资招标进度计划
- D.指定物资采购成本计划
- A.不得将应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设工程项目肢解发包
- B.不得因赶工而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 C.不得对专用设备指定供应商
- D.不得暗示参建方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 E.不得采购未经坚定的建筑材料
- A.施工总工期目标是否留有余地
- B.主要工程项目能否保持连续施工
- C.施工资源供应计划是否满足施工进度需要
- D.施工顺序是否建设单位提供的资金、施工图纸等条件吻合
- A.实行强有力的调度
- B.改善外部配合条件
- C.增加每天的工作班次
- D.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机械
- A.编制物资供应招标文件
- B.确定物资供应分包方式及分包合同清单
- C.审核物资供应计划
- D.办理物资运输及进出口许可证
- A.建立健全设计技术经济定额
- B.编制切实可行的设计进度计划
- C.推行限期设计管理模式
- D.落实专门负责设计进度控制的人员
- A.资金情况
- B.合同条件
- C.影响工期
- D.实际情况
- A.进度控制的方法
- B.进度控制人员的职责分工
- C.建立进度控制保证体系
- D.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
- A.各承包单位的资质条件和技术力量
- B.各单位工程尽可能同时开工和完工
- C.施工顺序与主要生产系统投产次序不相关
- D.急需和关键的工程先施工,以保证工程项目如期交工
- A.E工作实际进度拖后1周,不影响工期
- B.C工作实际进度拖后2周,影响工期1周
- C.D工作实际进度超前2周,不影响工期
- D.D工作实际进度拖后3周,影响工期3周
- A.地下埋藏文物的处
- B.设计合同的计价方式
- C.设计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
- D.施工承发包模式的选择
- A.资源有限条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
- B.资源均衡使用条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
- C.资源使用最少条件下的合理工期安排
- D.工程总成本量最低条件下的资源均衡安排
- A.第7天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5%
- B.第4天内计划完成的任务量为10%
- C.第5天末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5%
- D.该工作实际开始时间比计划开始时间晚1.5天
- A.右侧,表明此时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50t
- B.右侧,表明此时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超前80t
- C.左侧,表明此时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超前60t
- D.左侧,表明此时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80t
- A.均为2周
- B.分别为2周和3周
- C.均为3周
- D.分别为3周和2周
- A.1
- B.2
- C.3
- D.4
- A.自由时差
- B.时距
- C.总时差
- D.虚工作
- A.为关键工作
- B.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
- C.自由时差为零
- D.自由时差小于总时差
- A.虚工作②→⑥是多余的
- B.虚工作④→⑤是多余的
- C.虚工作⑤→⑥是多余的
- D.所有虚工作均为必要的
- A.1和1
- B.1和2
- C.2和1
- D.2和2
- A.最迟完成时间
- B.最早完成时间
- C.总时差
- D.自由时差
- A.22
- B.20
- C.18
- D.16
- A.4
- B.5
- C.6
- D.7
- A.平行施工
- B.依次施工
- C.搭接施工
- D.流水施工
- A.施工段
- B.流水强度
- C.流水节拍
- D.工作面
- A.反映出工作之间的相互搭接关系
- B.明确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 C.反映出各项工作的划分
- D.直观地反映出建设工程的施工期限
- A.对工期提前给予奖励
- B.建立图纸审查、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 C.审查承包商提交的进度计划,使承包商能在合理的状态下施工
- D.加强索赔管理
- A.项目决策阶段
- B.项目设计阶段
- C.项目实施阶段
- D.项目验收阶段
- A.定额单价法
- B.工程量清单单价法
- C.实物量法
- D.扩大单价法
- A.投资规划不当
- B.建设手续不全
- C.未及时提供场地
- D.图纸提供不及时
- A.成本加固定百分比酬金
- B.成本加固定金额酬金
- C.最高限额成本加可变酬金
- D.成本加奖罚
- A.措施费
- B.企业管理费
- C.研究试验费
- D.材料费
- A.全面审查法优点是质量比较高,缺点是工作量大
- B.对比审查法是把一单位工程按分部工程分解,再按直接费和间接费分解,然后与标准预算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 C.标准预算审查法的缺点是适用范围小,仅适用于采用标准图纸的工程
- D.分组计算审查法是一种加快审查工程量速度的方法
- A.全面审查法
- B.标准预算审查法
- C.“筛选”审查法
- D.重点审查法
- A.工程总费用
- B.投标价格
- C.标底
- D.分包价格
- A.概算价值=设备安装工程量×预算单价
- B.概算价值=单位建筑体积×单位安装工程量
- C.概算价值=单位安装工程量×概算单价
- D.概算价值=单位建筑面积×概算单价
- A.企业管理费
- B.社会保险费
- C.规费
- D.人工费
- A.12.6%
- B.11.5%
- C.12.4%
- D.13.4%
- A.采购及保管费
- B.运输损耗费
- C.检验试验费
- D.运杂费
- A.15%
- B.20%
- C.25%
- D.30%
- A.243.33
- B.248.00
- C.252.50
- D.253.06
- A.内陆交货类由卖方承担交货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 B.目的地交货类对买卖双方的风险做了合理均摊
- C.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是由卖方承担海运风险
- D.采用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时,由卖方负担货物装船后的一切风险
- A.承包商漏算工程
- B.材料价格变动
- C.不可预见的因素
- D.设计变更
- A.招投标管理部门认可的代理机构
- B.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
- C.项目管理公司的合同管理机构
- D.具有招标代理资质的中介机构
- A.养老保险费
- B.失业保险费
- C.工伤保险费
- D.劳动保护费
- A.公司总部管理费
- B.现场管理费
- C.贷款利息
- D.业务费
- A.212.6
- B.310.0
- C.315.0
- D.325.5
- A.44.06
- B.58.46
- C.89.24
- D.103.95
- A.企业管理费
- B.规费
- C.措施费
- D.税金
- 90
-
建设工程总投资包括( )
- A.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
- B.工程造价和建设期利息
- C.流动资产投资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 D.建设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
- A.6290
- B.5890
- C.4790
- D.6250
- A.总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检测单位
- B.建设单位指定的检测单位
- C.政府批准的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
- D.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的施工单位试验室
- A.详细勘察
- B.初步勘察
- C.试验勘察
- D.可行性研究勘察
- A.2300
- B.2550
- C.2630
- D.2930
- A.技术论证方案
- B.技术处理方案
- C.事故调查报告
- D.事故处理报告
- A.施工单位有责任
- B.监理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
- C.监理员
- D.事故调查小组
- A.违背基本建设程序
- B.地勘数据失真
- C.违反法律法规
- D.设计差错
- A.建设单位
- B.项目监理机构
- C.质量监督机构
- D.质量检测机构
- A.平行检查
- B.见证取样
- C.抽检
- D.跟踪检查
- A.专业监理工程师
- B.总监理工程师
- C.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 D.建设单位现场代表
- A.5%
- B.6%
- C.8%
- D.10%
- A.总监理工程师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签发工程暂停令
- B.施工单位进行质量事故调查
- C.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 D.施工单位实施处理,项目监理机构跟踪调查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
- C.设计单位
- D.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 A.排列图法
- B.分层法
- C.控制图法
- D.直方图法
- A.抽样
- B.全数
- C.无损
- D.见证
- A.项目经理
- B.业主代表
- C.专业监理工程师
- D.总监理工程师
- 107
-
特种作业人员不包括( )
- A.建筑电工
- B.建筑架子工
- C.建筑起重机械司机
- D.抹灰工
- A.8
- B.12
- C.24
- D.48
- A.合格
- B.检验报告
- C.进口商检证明文件
- D.材料复试报告
- A.正式委托书
- B.基本情况
- C.资质证明文件
- D.设备数量情况
- A.系统随机抽样
- B.分层抽样
- C.简单随机抽样
- D.多阶段抽样
- A.直方图法
- B.因果分析图法
- C.排列图法
- D.控制图法
- A.排列图法
- B.因果分析图法
- C.直方图法
- D.控制图法
- A.建立的对象不同
- B.服务的范围不同
- C.控制的目标不同
- D.作用的时效不同
- A.认证由授权机构进行
- B.认可由第三方进行
- C.认可是书面保证
- D.认可是证明认可对象具备从事特定任务的能力
- A.施工组织设计
- B.专项施工方案
- C.施工方案
- D.材料、设备成本
- A.有效性和效率
- B.科学性
- C.管理水平
- D.创造价值能力
- A.总承包单位
- B.设计单位
- C.建设单位
- D.监理单位
- A.复杂性
- B.波动性
- C.隐蔽性
- D.局限性
- A.勘察质量
- B.设计质量
- C.施工质量
- D.竣工验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