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时间间隔均为零
- B.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时距均为零
- C.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工作组成
- D.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点组成
- E.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线
- A.监理工程师协助建设单位确定工期总目标
- B.监理工程师计算确定工期总目标
- C.监理工程师要编制设计单位进度计划
- D.监理工程师要编制施工单位进度计划
- E.监理工程师要编制监理进度计划
- A.技术措施
- B.组织措施
- C.经济措施
- D.客观措施
- E.合同措施
- A.对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工程监理单位应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应要求施工单位予以修复,同时应监督实施,合格后应予以签认
- B.审核勘察单位提交的勘察费用支付申请表,以及签发勘察费用支付证书
- C.工程监理单位应对工程质量缺陷原因进行调查,并应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确定责任归属
- D.对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应核实施工单位申报的修复工程费用,并应签认工程款支付证书
- E.审核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费用支付申请表,以及签认设计费用支付证书
- A.在第1月内,本工作按计划进行
- B.到第2月末,本工作拖欠5%的任务量
- C.在第4月内,本工作没有进行
- D.到第5月末,本工作拖欠5%的任务量
- E.本工作已按计划完成
- A.财务内部收益率
- B.财务净现值
- C.总投资收益率
- D.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E.财务净现值指数
- A.土地管理费
- B.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 C.城市建设配套费
- D.拆迁补偿与临时安置补助费
- E.土地补偿费
- A.可行性研究勘察
- B.初步勘察
- C.初略勘察
- D.详细勘察
- E.细节勘察
- A.物价上涨原因
- B.设计原因
- C.业主原因
- D.施工原因
- E.客观原因
- A.进度安排是否符合施工合同中开工、竣工日期的约定
- B.劳动力、工程材料进场安排是否与工程量清单相一致
- C.分期施工是否满足分批动用或配套动用的要求
- D.施工管理及现场作业人员的职责分工是否明确
- E.在生产要素的需求高峰期是否有足够能力实现计划供应
- A.招标控制价是招标人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
- B.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如实公布招标控制价
- C.招标控制价可以进行上浮或下调
- D.招标文件中应公布招标控制价各组成部分的详细内容
- E.招标控制价不同于标底,无需保密
- A.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2天
- B.工作E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4天
- C.工作D为关键工作
- D.工作H的总时差为零
- E.工作B的最早完成时间为第1天
- A.收集有关进度报表资料
- B.查阅施工日志和记录
- C.现场跟踪检查工程实际进展
- D.组织施工负责人参加现场会议
- E.审核工程进度款支付凭证
- A.合法性审查
- B.时效性审查
- C.合理性审查
- D.适用范围审查
- E.经济对比审查
- A.实际成本偏低
- B.功能可能过剩
- C.实际成本偏高
- D.功能可能不足
- E.不能确定
- A.工作1~2和工作1~3均为关键工作
- B.工作1~4的自由时差为2
- C.工作2~6和工作3~6均为关键工作
- D.工作4~5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相等
- E.工作5~7的总时差为1
- A.图纸、预算文件
- B.工程合同
- C.项目总进度计划
- D.各分包工程提交的材料需求计划
- E.物资价格
- A.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
- B.相关金融机构负责人
- C.施工单位技术、质量负责人
- D.质量监督部门负责人
- E.材料供应单位负责人
- A.有多个起点节点
- B.有多个终点节点
- C.节点编号有误
- D.存在循环回路
- E.有多余虚工作
- A.涨价预备费
- B.建设期利息
- C.建筑安装工程费
- D.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 E.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A.项目决策阶段
- B.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 C.工程设计阶段
- D.工程施工阶段
- E.项目评价阶段
- A.先进性
- B.公平性
- C.适宜性
- D.可操作性
- E.科学性
- A.施工基本全部完成
- B.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 C.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证书
- D.有各方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 E.不得有任何缺陷的工程
- A.直接工程费
- B.企业管理费
- C.规费
- D.利润
- E.税金
- A.工作C实际进度拖后,但不影响总工期
- B.工作D仍有总时差2天
- C.工作E仍有总时差1天
- D.工作G的最早开始时问将会受影响
- E.工作H的最早开始时间不会受影响
- A.工作A和工作B
- B.工作A和工作E
- C.工作A和工作G
- D.工作B和工作G
- E.工作B和工作C
- A.楼地面
- B.地基基础、主体结构
- C.涉及安全的关键部位
- D.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
- E.用于工程的构配件
- A.增加资源投入量
- B.提高劳动效率
- C.将顺序进行的工作改为平行作业
- D.将顺序进行的工作改为搭接作业
- E.组织分段流水作业
- A.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B.成立组织机构与划分职责范围
- C.制定程序文件与质量记录
- D.编写作业指导书
- E.编制质量手册
- A.按规定程序编审
- B.充分分析了施工条件
- C.有利于施工成本降低
- D.采用了先进适用的技术方案
- E.有健全的质量保证措施
- A.选择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合同中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
- B.根据工程特点,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
- C.在工程开工前,负责办理有关的手续,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 D.按合同规定和有关要求购买相应材料,对发生的质量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
- E.按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组织施工
- A.招标时的设计深度已达到施工图设计要求、图纸完整齐全的工程
- B.规模较小、技术不太复杂的中小型工程
- C.没有施工图、工程量不朋、急于开工的紧迫工程
- D.工期长、技术复杂、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的工程
- E.合同工期短的工程
- A.工作箭线左端节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 B.工作箭线右端节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 C.终点节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与起点节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之差为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 D.波形线表示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 E.各项工作按其最早开始时间绘制
- A.适用性
- B.安全性
- C.可靠性
- D.经济性
- E.耐久性
- A.是否无证设计或越级设计;图纸是否经设计单位正式签署
- B.设计地震烈度是否符合当地要求
- C.施工图中所列各种标准图册施工单位是否具备
- D.地基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筑与结构构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不便于施工的技术问题,或容易导致质量、安全、工程费用增加等方面问题
- E.装饰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施工进度是否合理
- A.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资料
- B.各种工程合同文件
- C.工程材料质量证明资料
- D.施工单位质量自检资料
- E.各种设计文件
- A.年度建设资金平衡表
- B.年度设备平衡表
- C.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
- D.年度计划项目表
- E.年度竣工投产交付使用计划表
- A.未明确项目的准备金
- B.建设成本上升费
- C.不可预见准备金
- D.运费和保险费
- E.各种酬金
- A.是否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计价由项目业主自主确定
- B.必须按清单规定的方式进行工程价款的调整
- C.必须按清单规定的方式进行价款支付
- D.必须按清单规定的方式计算索赔金额
- E.必须按清单规定的方式进行竣工结算
- A.排列图法
- B.因果分析图法
- C.直方图法
- D.控制图法
- A.6000
- B.6600
- C.11500
- D.59900
- A.设备采购费
- B.设备运输费
- C.设备保管费
- D.设备运杂费
- A.质量计划
- B.质量文件
- C.质量信息
- D.质量手册
- A.商品混凝土未经检验造成的质量事故
- B.总包和分包职责不明造成的质量事故
- C.施工中使用了禁止使用的材料造成的质量事故
- D.地下管线资料不准造成的质量事故
- A.流水步距
- B.施工段
- C.流水强度
- D.流水节拍
- A.勘察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 B.岩土工程问题
- C.对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和深度进行检查
- D.工程勘察成果的齐全可靠性
- A.工程设计
- B.工程施工
- C.工程决策
- D.工程竣工验收
- A.工程量清单中确定的工程量
- B.施工前的估算工程量
- C.合同双方商定的工程量
- D.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
- A.建筑安装工程费
- B.建筑工程费
- C.安装工程费
- D.基本预备费
- A.作业指导书
- B.记录表格
- C.质量手册
- D.程序文件
- A.市场采购
- B.向制造商订货
- C.招标采购
- D.代理采购
- A.编制、审核施工进度计划并监督其执行
- B.确定施工进度控制目标
- C.保证工程质量优良、投资不超过预算
- D.保证工程按期建成交付使用
- A.业主提供的工程量及承包商所填报的单价
- B.业主提供的工程量及实际发生的单价
- C.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及承包商所填报的单价
- D.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及实际发生的单价
- A.实施项目的工程性质和工程量应在事先确定
- B.实际总价按工程量清单工程量与合同单价确定
- C.承包方在投标报价中不需要考虑风险费用
- D.实际工程价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合同价格
- A.不改变结构的外观尺寸
- B.不造成永久性缺陷
- C.不影响主要功能和正常使用寿命
- D.不影响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
- A.估价法
- B.分解计量法
- C.均摊法
- D.图纸法
- A.计算工期不满足计划工期
- B.不改变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C.计划工期不满足计算工期
- D.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
- A.0.5%~2%
- B.0.5%~3%
- C.0.3%~2%
- D.0.3%~3%
- A.0%~460%
- B.0%~80%
- C.80%~90%
- D.90%~100%
- A.“筛选”审查法
- B.对比审查法
- C.扩大单价法
- D.逐项审查法
- A.科学性和效率
- B.开发性和标准
- C.有效性和标准
- D.有效性和效率
- A.两端为关键节点的工作一定是关键工作
- B.关键节点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有可能相等
- C.关键工作两端的节点不一定是关键节点
- D.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一定是关键线路
- A.0.35
- B.0.33
- C.0.25
- D.0.21
- A.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 B.各工程队实现了专业化施工
- C.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较少
- D.能够以最短工期完成施工任务
- A.事前检验
- B.过程质量验收
- C.工序验收
- D.单位工程验收
- A.排列图法
- B.因果分析图法
- C.直方图法
- D.控制图法
- A.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 B.总监理工程师
- C.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 D.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
- A.1
- B.2
- C.3
- D.5
- A.纯单价合同
- B.可调工程量单价合同
- C.不可调值单价合同
- D.可调值总价合同
- A.组织
- B.技术
- C.经济
- D.合同
- A.左侧,表明此时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60t
- B.右侧,表明此时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超前60t
- C.左侧,表明此时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超前50t
- D.右侧,表明此时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50t
-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B.领导作用
- C.全员参与
- D.过程方法
- A.公正
- B.预防
- C.管理
- D.科学
- A.抓紧整改,早日复工
- B.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好现场
- C.防止事故信息不正常披露
- D.对事故责任人加强监督
- A.工程建设开始
- B.可行性研究
- C.方案建议
- D.初步设计
- A.抽样
- B.全数
- C.无损
- D.见证取样
- A.总体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 B.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 C.总体设计、专业设计、施工图设计
- D.方案设计、专业设计、施工图设计
- A.可操作性
- B.先进性
- C.针对性
- D.经济性
- A.排列图
- B.因果分析图
- C.直方图
- D.控制图
- A.业主应给予承包商补偿
- B.业主不给予承包商补偿
- C.竣工结算时,承包商与业主协商是否补偿
- D.通过仲裁决定是否给予承包商补偿
- A.5.25
- B.5.33
- C.5.50
- D.5.66
- A.业主
- B.政府
- C.监理单位
- D.施工单位
- A.采用CM承发包模式
- B.审查承包商提交的进度计划
- C.办理工程进度款支付手续
- D.建立进度协调会议制度
- A.科学性
- B.适用性
- C.合理性
- D.有效性
- A.工作
- B.工作的开始或结束,以及工作之间的连接状态
- C.工作的开始
- D.工作的结果
- A.8%
- B.9%
- C.10%
- D.12%
- A.预备费
- B.无形资产
- C.有形资产
- D.铺底流动资金
- A.供应方
- B.用户
- C.生产方
- D.系统
- A.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B.建筑安装工程费
- C.基本预备费
- D.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A.单独工程
- B.单元工程
- C.单位工程
- D.单一工程
- A.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 B.工程部位、专业性质和专业系统
- C.主要材料、设备类别和建筑功能
- D.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 A.工作的总时差
- B.工作的自由时差
- C.工作的持续时间
- D.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 A.在工期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使资源需用量尽可能均衡
- B.在满足资源限制的条件下使工期保持不变
- C.在工期最短的条件下使工程总成本最低
- D.寻求工程总成本最低时的工期安排
- A.独立工程
- B.单元工程
- C.分项工程
- D.分部工程
- A.边设计,边施工
- B.先设计,再施工
- C.先设计,再审查
- D.边设计,边审查
- A.可调总价合同
- B.纯单价合同
- C.可调单价合同
- D.成本加酬金合同
- A.1
- B.2
- C.3
- D.4
- A.4和11
- B.4和9
- C.3和11
- D.3和9
- A.1
- B.2
- C.3
- D.4
- A.工程建设开始
- B.可行性研究
- C.方案建议
- D.初步设计
- A.1977
- B.1978
- C.1979
- D.1980
- A.412.42
- B.408.00
- C.342.31
- D.338.64
- A.改变关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B.组织关键工作平行作业
- C.组织关键工作搭接作业
- D.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 A.适用性
- B.耐久性
- C.可靠性
- D.安全性
- A.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
- B.对工期提前给予奖励
- C.建立进度计划审核制度
- D.对建设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
- A.明确投资控制人员的责任
- B.确定工程变更的价款
- C.审核施工方案
- D.做好施工记录
- A.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
- B.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
- C.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
- D.工程项目一览表
- A.21.6
- B.23.6
- C.23.8
- D.24.0
- A.质量要求
- B.质量水平
- C.质量宗旨和方向
- D.质量策划
- A.设计单位选择
- B.起草设计任务书
- C.起草设计合同
- D.起草投资方案
- A.编制阶段性设计进度计划
- B.定期检查设计工作实际进展情况
- C.协调设计各专业之间的配合
- D.建立健全设计技术经济定额
- A.1
- B.2
- C.3
- D.6
- A.30
- B.40
- C.50
- D.60
- 115
-
( )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 A.持续改进总体业绩
- B.管理的系统方法
- C.领导作用
- D.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A.英国
- B.英联邦国家
- C.美国
- D.美联邦国家
- A.劳动力调配需要
- B.原材料调配需要
- C.工艺技术过程
- D.施工机具调配需要
- A.总工期
- B.自由时差
- C.总时差
- D.持续时间
- A.分层
- B.系统
- C.成组
- D.分级
- A.调查和分析工程环境及施工现场条件
- B.编制工程年、季、月实施计划
- C.进行工程项目工期目标和进度控制决策
- D.编制设计准备阶段详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