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制订风险对策需要权衡代价与损失
- B.风险防范工作应在项目开工建设时进行
- C.风险接受是项目业主主动选择的结果
- D.业主与施工方签订总价合同来应对风险的做法属于风险转移
- E.通过可行性研究彻底改变原方案来应对风险的做法属于风险回避
- A.盈亏平衡分析广泛应用于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
- B.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假设产品产量等于销售量
- C.盈亏平衡点应按计算期内各年的平均数据计算
- D.产量盈亏平衡点低表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低
- E.计算盈亏平衡点不应采用未达产年份的数据
- A.识别利益相关者
- B.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成
- C.分析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
- D.制订主要利益相关者参与方案
- E.对受损群体给予安置和补偿
- A.界定项目的社会影响区域
- B.界定社会经济调查的过程和方法
- C.界定由项目导致的社会影响
- D.合理界定项目的目标群体和影响群体
- E.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序
- A.识别主要社会因素
- B.确定利益相关者
- C.估计当地对项目的接受程度
- D.详细论证当地环境对项目的适应程度
- E.建立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
- A.总量指标中的净产值反映项目所创造的总价值
- B.地区分配效果指标侧重分析贫困地区的受益情况
- C.国力适应性指标一般用项目占用资源的总量表示
- D.总就业效果指标一般用项目带来的就业总人数表示
- E.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项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大
- A.备选方案应具有相同的寿命期
- B.备选方案的费用可以用货币量化.
- C.备选方案是互斥方案或可转化为互斥方案
- D.备选方案的效果应采用同一非货币单位度量
- E.备选方案的目标可以不同,但均应满足最低效果标准的要求备选方案应具备的条件
- A.效益与费用识别应以国内外社会成员作为分析对象
- B.效益与费用识别应采用与财务分析相同的计算期
- C.效益与费用识别应遵循费用最小原则
- D.效益与费用识别应遵循有无对比原则
- E.效益与费用识别应正确处理转移支付
- 9
-
某改、扩建项目的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如下,若折现率为10%,则该项目( )。
某改、扩建项目的项目投资现金流量
注:(P/A,10%,3)=2.4869。年份
序号
项目
0
1
2
3
4
5
1
现金流人
0
1000
1200
1300
1300
1500
2
现金流出
3000
200
300
400
400
500
3
净现金流
-3000
800
900
900
900
1000
- A.内部收益率为9.51%
- B.净现值为382.93万元
- C.净现值为348.12万元
- D.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44年
- E.动态投资回收期为2.95年
- A.卫生保健项目带来的疾病预防效益
- B.高速铁路项目的技术人员流动带来的效益
- C.某植树造林项目带来的区域农产品增产收益
- D.新建汽车项目使玻璃制造企业闲置能力得到利用
- E.项目产品可以替代其他厂商的产品、使社会资源得到节省
- A.盐
- B.原油
- C.煤炭
- D.天然气
- E.铁矿石
- A.净年值仅考虑项目运营期内的经济状况
- B.净年值等于净现值与资金回收系数的乘积
- C.净年值不能用于经济分析中的费用效益分析
- D.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一般采用净年值比较
- E.对同一个项目净年值与净现值的评价结论一致
- A.总成本费用最终可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 B.经营成本随融资方案变动而变动
- C.沉没成本一般不作为项目的新增投人
- D.机会成本的大小有可能影响项目的现金流量
- E.生产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
- A.新投资人投资
- B.无形资产变现
- C.应收账款变现
- D.企业产权转让
- E.增资扩股
- A.该指标可直接用于互斥方案的比选
- B.该指标不能用于只有现金流出的项目
- C.该指标是独立项目优劣排序的主要依据
- D.该指标反映了项目对初始投资的偿还能力
- E.该指标可反映项目对贷款利率的最大承受能力
- A.国外大部分风险投资都采用股权式合资结构
- B.投资产权结构应确保基础设施项目的盈利性
- C.普通合伙制企业通常只适用于一些小型项目
- D.投资产权结构应在项目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确定
- E.投资产权结构的选择应服从项目实施目标的要求
- A.融资租赁金额
- B.股票发行费用
- C.银行贷款数额
- D.分年投资使用计划
- E.企业债券发行手续费
- A.进口设备国内运杂费
- B.进口环节消费税
- C.进口商品检验费
- D.国外运输费用
- E.银行财务费
- A.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是安全预评价的内容之一
- B.各类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都要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
- C.对同一项目的各个评价单元应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评价
- D.安全预评价应提出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等对策措施
- E.安全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也是安全预评价的内容之一
- A.所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都应该包括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内容
- B.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应将对环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货币化
- C.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估计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
- D.环境的经济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部分,使用价值又称内在价值
- E.环境价值评估方法有多种,其中意愿调查评估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 A.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分别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 B.跨行业和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各单项等级综合确定
- C.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 D.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统称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 E.可能对环境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应按规定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 A.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
- B.如确需改变和占用基本农田,必须报国土资源部批准
- C.经批准占用基本农田,征地补偿按法定标准的平均值执行
- D.禁止以建设“设施农业”的名义,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
- E.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可以有限占用基本农田
- A.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应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措施协调一致
- B.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将公众参与纳入环境保护内容中
- C.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是针对气态污染物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回收利用方案
- D.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E.对于大量剥离土石方的项目,将废弃的土石方放入附近的沟渠存放是一项主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 A.仓贮设施专指原材料和产品仓库
- B.贮存方式与贮存物料的特性有关
- C.原材料贮存量与供应方式有关
- D.物料贮存期与运输方式有关
- E.产出品贮存量与产出品物性无关
- A.了解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 B.为进行矿产储量计算分析提供依据
- C.为项目建设规模的确定奠定基础
- D.为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 E.为开发效益的评价提供数据
- A.根据供水水质,确定污水处理方案
- B.供热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热量平衡
- C.自动控制水平的确定,需要进行方案比较
- D.电力负荷计算结果可以作为确定供电方案的依据
- E.按照先进性要求,尽可能选择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方案
- A.合理划分功能区
- B.合理确定运输方式
- C.合理确定道路标高
- D.合理组织场地排水
- E.合理布置建筑物、构筑物
- A.场(厂)址应尽量选择荒地或劣地
- B.拟在工业园区建设的项目不需要进行场(厂)址比较
- C.地震断层和设防烈度高于六度的区域不得选作场(厂)址
- D.不得选择国家规定的风景区、森林或自然保护区作为场(厂)址
- E.场(厂)址上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不应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
- A.与重点集中战略相比,差异化战略有更多的市场分割点
- B.与差异化战略相比,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有更高的研发能力
- C.与成本领先战略相比,重点集中战略更容易建立客户忠诚度
- D.与成本领先战略相比,差异化战略容易忽视顾客的不同需求
- E.与成本领先战略相比,差异化战略要求企业有更高的物料管理能力
- A.各企业生产的甲类产品出现较大分化
- B.进入乙类产品行业的企业应具备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
- C.丙类产品所处行业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 D.丁类产品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很少
- E.丁类产品所处时期是企业选择进入的最佳时期
- A.回归分析法是因果分析法的一种方法
- B.系统动力模型适用于长期市场预测
- C.定性分析法适用于中短期的市场预测
- D.弹性系数法是延伸预测法的一种方法
- E.德尔菲法适用于影响因素众多的市场预测
- A.指数平滑法无法解决市场数据水平波动的情况
- B.指数平滑法可以分为一次指数平滑和多次指数平滑
- C.在观测期较长的情况下,指数平滑法的初值影响很小
- D.指数平滑法的特点是能对先前预测结果的误差进行修正
- E.指数平滑法适用于市场观测数据有明显一致的趋势性变化的情况
- A.小型外商投资项目应向政府主管部门备案
- B.大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政府审批
- C.实行核准制的项目应同时向政府递交资金申请报告
- D.企业内部审批决策是项目决策程序中的重要一环
- E.项目申请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
- A.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客观要求
- B.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C.项目申请报告是政府对项目核准的行政许可要求
- D.项目申请报告更关注项目的外部影响
- E.项目申请报告无须说明所采用工艺技术方案的先进性
- A.信息收集阶段
- B.方案设计阶段
- C.方案评价阶段
- D.方案抉择阶段
- E.完工评价阶段
- 36
-
某项目在三种状态下的建设投资及其发生概率如下表所示,则该项目建设投资的期望值为( )万元。
某项目在三种状态下的建设投资及其发生概率
项目状态
建设投资/万元
发生概率
工期正常
6500
0.5
工期延长半年
7500
0.3
工期正常,厂址迁至临县
9000
0.2
- A.6500
- B.7300
- C.7667
- D.9000
- A.自然
- B.政策
- C.社会
- D.组织
- A.507.1
- B.680.0
- C.704.3
- D.707.6
- A.该方法适用于风险因素相互独立的情况
- B.该方法适用于测算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 C.该方法适用于风险因素随机选取的情况
- D.该方法要求风险因素与效益指标符合线性关系
- A.回归分析
- B.概率树分析
- C.敏感性分析
- D.蒙特卡洛模拟分析
- A.敏感度系数趋于零,表示不确定因素的发生概率低
- B.敏感度系数大于零,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同方向变化
- C.敏感度系数的计算结果与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率无关
- D.计算敏感度系数的目的是找出不确定因素的极限变化
- A.经济影响分析要坚持综合性原则
- B.经济影响分析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 C.经济影响分析定量指标主要是收入分配指标
- D.经济影响分析是指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 A.自主性参与
- B.组织化参与
- C.手段性参与
- D.制度化参与
- A.社会评价往往具有明确的判断标准
- B.社会评价通常采用多目标综合评价的方法
- C.社会评价一般只考察项目计算期内的社会影响
- D.社会评价需要从国际、国内和地方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 A.21700
- B.14220
- C.13650
- D.13020
- A.1354
- B.1426
- C.1454
- D.1526
- A.电力作为产出时,其影子价格一般按成本分解法测定
- B.交通运输作为项目产出时,其影子价格一般按服务收费收入确定
- C.水作为项目产出时,其影子价格可按消费者承受能力加政府补贴测定
- D.交通运输作为项目投入时,其影子价格一般按可变成本分解法测定
- A.经济分析不包括盈亏平衡分析
- B.经济分析采用社会折现率作为基准参数
- C.经济分析计算期可长于财务分析计算期
- D.经济分析的影子价格应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 A.市场自行调节的项目
- B.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项目
- C.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
- D.战略性资源开发项目
- A.估算时通常假定当年的产品于次年全部销售
- B.运营负荷的高低通常与市场关系不大
- C.运营负荷的确定可采用经验设定法或营销计划法
- D.对于不直接销售产品的项目,营业收入即为销售收入
- A.现金流量分析原则上应采用实价体系
- B.财务分析应采用基于基年价格的预测价格
- C.采用实价测算的内部收益率通常大于采用时价测算的结果
- D.偿债能力分析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原则上应采用时价体系
- A.项目占地内的设施拆除费
- B.与新项目配套的老厂设施改造投资
- C.“无项目”下的追加投资
- D.项目新建或扩建装置的投资
- A.1.44
- B.1.69
- C.1.78
- D.2.26
- A.0
- B.17
- C.68
- D.119
- A.279
- B.288
- C.294
- D.303
- A.等额还本付息方式较高
- B.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 C.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较高
- D.两者相等
- A.若NPV<0,说明项目利润为负
- B.若NPV=0,说明项目盈亏平衡
- C.若NPV>0,说明项目在财务上可以接受
- D.NAV为NPV与计算期之比
- A.效益与费用都不同的方案比选可以采用费用现值法
- B.互斥型方案比选不要求效益和费用的计算口径一致
- C.互斥型方案比选需要考察各个方案自身的经济效果
- D.采用价值性指标,必须分析方案间的差额净现金流量
- A.430.94
- B.549.29
- C.630.94
- D.664.64
- A.净现值
- B.净年值
- C.内部收益率
- D.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 A.0.2426
- B.0.2397
- C.0.2309
- D.0.2279
- A.7.99%
- B.8.08%
- C.8.35%
- D.8.63%
- A.项目融资资金来源比较可靠
- B.获得借款所花费的时间较短
- C.信贷双方协商融资条件的可能性较大
- D.借款利率一般高于融资租赁,但比债券融资方式略低
- A.9.63%
- B.11.67%
- C.11.81%
- D.12.31%
- A.债务序列应按融资成本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 B.债权人追索债务的形式与债务人违约风险无关
- C.债务资金筹措不得附加强制购买某类货物的条件
- D.债务资金的利率结构选择应考虑项目现金流量的特征
- A.所有投资项目都必须实行资本金制度
- B.投资项目部分资本金可以用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
- C.政府的财政预算内资金不能作为项目资本金的资金来源
- D.作为资本金计算基数的总投资由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构成
- A.税务条件
- B.产业政策
- C.产品市场
- D.投资政策
- A.预收账款
- B.应收账款
- C.存货
- D.现金
- A.项目评价和计算注册资本均使用同一个投资总额
- B.项目评价使用的投资总额仅包括30%的流动资金
- C.计算注册资本所使用的投资总额不包括流动资金
- D.计算注册资本所使用的投资总额不包括建设期利息
- A.计算的建设期利息小于借款在各年年初发生时计算的建设期利息
- B.计算的建设期利息大于借款在各年年初发生时计算的建设期利息
- C.计算的建设期利息等于借款在各年年初发生时计算的建设期利息
- D.建设期利息大小与借款在各年年内是否均衡发生无关
- A.110.50
- B.121.65
- C.124.34
- D.127.89
- A.170.83
- B.153.58
- C.83.33
- D.62.50
- A.生产家具
- B.工艺管道
- C.备品备件
- D.工卡器具
- A.危险度评价法
- B.故障树分析法
- C.爆炸指数评价法
- D.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A.早期介人原则
- B.“三同时”原则
- C.利益共享原则
- D.远期利益最大化原则
- A.综合性规划一般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包括公众参与的相关内容
- C.专项规划实施后,应进行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
- D.专项规划报送审批前,应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 A.国务院和省市各级政府应当把节能资金优先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 B.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括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
- C.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的项目,审批机关不得批准建设
- D.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项目,不予验收
- A.土地利用成本分析
- B.土地功能规划分析
- C.土地利用的经济影响分析
- D.土地利用的地区平衡性分析
- A.调查区域消防站距拟建项目的距离
- B.调查周边工矿企业火灾发生的频率
- C.了解项目所依托企业的生产规模
- D.调查区域内的人口居住情况
- A.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 B.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C.提高安全生产监督力度
- D.选择先进可靠的技术和设备
- A.建设污水处理厂
- B.建设废渣填埋场
- C.废液送焚烧炉处理
- D.采用综合利用措施
- A.39.33%
- B.42.67%
- C.72.67%
- D.76.00%
- A.在研究设备来源时,应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引进
- B.对国内尚无制造经验的关键设备,通常应组织国内外制造方联合攻关生产并提供
- C.对国内外都有的成熟技术,可以采用国内外公开招标,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国外技术
- D.国内有先进、成熟、可靠的自主开发技术,且已有工业化业绩,一般应采用国内技术建设
- A.建设规模由国家产业政策决定
- B.建设规模应根据市场容量确定,建设规模越大越好
- C.合理的经济规模可以使项目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 D.市场确定后,建设规模的决定因素是资金筹集额
- A.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 B.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
- C.新产品替代
- D.政策扶持
- A.通用矩阵的横坐标表示企业实力
- B.通用矩阵的纵坐标表示行业成长速度
- C.通用矩阵是用来衡量企业内部实力的分析工具
- D.该图圆圈中的数字表示对应产品的市场销售量
- A.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 B.项目进度计划
- C.原材料及燃料供应
- D.资金筹措方案
- A.相关系数R越大,变量间的线性关系越弱
- B.相关系数R越小,变量间的线性关系越弱
- C.相关系数R越远离0,变量间的线性关系越强
- D.相关系数R越接近0,变量间的线性关系越强
- A.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起重要作用
- B.核心竞争力应包括新产品的快速开发能力
- C.企业竞争对手模仿核心竞争力的成本很高
- D.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相似的
- A.市场需求的调查包括有效需求、潜在需求和需求的增长速度三个方面
- B.了解市场供应和需求的差距可作为市场供应调查的内容之一
- C.消费者调查的内容应包括所有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习惯
- D.竞争者调查的对象应包括潜在竞争者
- A.确定调查目的
- B.确定调查方法
- C.编制费用预算
- D.撰写调查报告
- A.初步可行性研究的重点是研究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B.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判断项目是否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 C.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深度一般介于机会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之间
- D.一般由企业自行决定是否编制企业投资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 A.项目目标一般包括宏观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 B.规模目标是指对项目建设规模所确定的目标值
- C.不同性质项目的具体目标是有区别的
- D.不同性质项目的宏观目标是相同的
- A.项目的财务效益和财务风险
- B.项目的偿债能力和可持续性
- C.项目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分析
- D.项目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
- A.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 B.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 C.可行性研究报告
- D.项目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