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建设项目概况
- B.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C.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 D.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 E.项目建议书
- A.安全设计评价
- B.安全预评价
- C.安全结论评价
- D.安全验收评价
- E.安全现状评价
- A.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 B.土地权益补偿方案
- C.土地利用合法性分析
- D.土地利用费用效果分析
- E.土地利用的社会影响分析
- A.政府投资的必要性
- B.项目实施代建制的方案
- C.项目实施核准制的方案
- D.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方式
- E.外商投资的必要性
- A.定量比选
- B.定性比选
- C.整体比选
- D.专项比选
- E.综合比选
- A.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 B.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
- C.应交税金、应付股利
- D.长期借款、预付账款
- E.短期借款、预提费用
- A.对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认识不足
- B.市场预测方法或数据错误
- C.市场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 D.出现了新的竞争对手
- E.项目产品和主要原材料的供应条件和价格发生较大变化
- A.所选场地是否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 B.预选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位置分布、规模数量等能否满足建设项目需求
- C.建设项目用地合理性分析是否完善
- D.分析不同场(厂)址位置对周边土地资源及其他土地用户的影响
- E.场(厂)址位置设置是否合理
- A.净现值
- B.增加值
- C.净产值
- D.财政收入
- E.社会纯收入
- A.资源储量
- B.生产周期
- C.品位
- D.预期收益
- E.开采厚度
- A.矿产地质特征
- B.矿床地质条件
- C.地矿工作
- D.突破资源瓶颈制约
- E.矿产储量计算
- A.项目导向
- B.有限追索
- C.融资成本低
- D.风险分担
- E.信用结构多样化
- A.速动比率是企业某个时点的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
- B.速动比率指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比率性的指标
- C.该指标越低,说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 D.国际公认的标准比率为2.0
- E.该指标越高,说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 A.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B.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 C.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 D.环境效益分析
- E.特殊环境影响分析
- A.物态特性
- B.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 C.场地排水
- D.运输要求
- E.生产工艺要求
- A.调整直接效益流量
- B.调整建设投资
- C.调整流动资金
- D.调整间接效益流量
- E.调整经营费用
- A.公正
- B.科学
- C.公平
- D.公开
- E.可靠
- A.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法时,需假设输入变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 B.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法时,需假设输入变量之间相互独立
- C.蒙特卡洛法的模拟次数越多,随机数的分布就越均匀
- D.理论上讲,模拟次数越多,变量组合的覆盖面也越广
- E.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可估计项目投资所承担的风险
- A.合理设计项目的管理模式
- B.选择适当的管理者
- C.加强团队建设
- D.收紧银根,提高利率
- E.调整信贷政策
- 20
-
间接效益主要包括( )。
- A.劳动力培训效果
- B.技术集聚效果
- C.环境改善的效益
- D.乘数效果
- E.“上、下游”企业相邻效果
- A.产业空间布局
- B.地区文化教育
- C.当地财政收支
- D.市场竞争结构
- E.社会收入分配
- A.收集信息的能力
- B.调查研究的成本
- C.调查资料的分析情况
- D.时间要求
- E.人员效应的控制程度
- A.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原则
- B.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的一致性原则
- C.费用与效益识别的有无对比原则
- D.基础数据确定的稳妥原则
- E.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原则
- A.某种风险可能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且发生频率较高
- B.已知有风险但由于可能获利而需要冒险
- C.风险发生频率低且造成的损失较小
- D.采取措施的费用支出大于自担风险的损失
- E.应用其他风险对策防范的代价昂贵,得不偿失
- A.容积率
- B.投资强度
- C.节约用地率
- D.厂区绿化系数
- E.建筑系数
- A.节能审查的时间不得超过项目审批或核准时限
- B.节能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等准确适用
- C.节能评估文件的内容深度符合要求
- D.项目用能分析客观准确,评估方法科学,评估结论正确
- E.节能评估文件提出的措施建议合理可行
- A.方差
- B.离散系数
- C.期望值
- D.平方差
- E.标准差
- A.利息备付率高,说明利息支付的保证度大,偿债风险小
- B.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利息备付率至少应当大于1,一般不宜低于2 ,
- C.偿债备付率应分年计算,分别计算在债务偿还期内各年的偿债备付率
- D.利息备付率低于2,表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利息
- E.偿债备付率表示偿付债务本息的保证倍率,至少应大于1,一般不宜低于2
- A.最悲观值
- B.最可能值
- C.最乐观值
- D.最大值
- E.最小值
- A.项目建设规模
- B.项目建设地点
- C.环境影响评价
- D.社会影响评价
- E.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
- A.工期
- B.政策
- C.物流
- D.环境
- E.安全
- A.类推预测法
- B.回归分析法
- C.移动平均法
- D.指数平滑法
- E.专家会议法
- A.偿债备付率
- B.资产负债率
- C.利息备付率
- D.速动比率
- E.净现值率
- A.广泛参与原则
- B.依法评价原则
- C.早期介入原则
- D.完整性原则
- E.权威性原则
- A.成本领先战略
- B.差异化战略
- C.一体化战略
- D.多元化战略
- A.财务基准收益率的确定要考虑总成本费用
- B.财务基准收益率的确定要与指标的内涵相对应
- C.财务基准收益率的确定要与所采用价格体系相协调
- D.财务基准收益率的确定要考虑资金成本
- E.财务基准收益率的确定要考虑资金沉没成本
- A.节能评估文件
- B.节能效益文件
- C.节能措施文件
- D.节能审批文件
- A.16 429.17
- B.16 152.14
- C.16 715.12
- D.16 600.21
- A.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C.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 D.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 A.风险分担
- B.风险评估
- C.风险导向
- D.有限追索
- A.利润和利息
- B.利润和利率
- C.利息和利率
- D.利率和价格
- A.比例估算法
- B.生产能力指数法
- C.系数估算法
- D.指标估算法
- A.私营企业在融资中的主动性;政府在项目公司中的所有权
- B.政府在项’目公司中的所有权;私营企业在融资中的主动性
- C.政府发包(采购)项目的方式;私营企业在融资中的主导性
- D.政府在项目公司中的主动性;私营企业在融资中的有效性
- A.费用效益分析
- B.有无对比
- C.费用效果分析
- D.影子价格
- A.地区资料、工程规范资料、市场调研的资料
- B.地区资料、技术分析资料、资源调查资料
- C.资源调查资料、技术分析资料、市场调研的资料
- D.技术分析资料、资源调查资料、工程规范资料
- A.市场需求调查
- B.竞争者调查
- C.市场重点调查
- D.消费者调查
- A.对环境影响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
- B.对环境影响的货币化价值进行评估
- C.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进行分析
- D.对环境影响的量化过程进行分析
- A.将废物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
- B.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
- C.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 D.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
- A.获得社会效益和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 B.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 C.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项目产品的需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 D.改善人们的工作、活动空间和环境
- A.受偿意愿
- B.支付意愿
- C.市场价值
- D.实际价值
- A.政府部门
- B.金融机构
- C.企业投资者
- D.个体户
- A.9 000
- B.8 800
- C.7 200
- D.6 600
- A.投入产出模型
- B.动态系统计量模型
- C.系统动力学模型
- D.宏观经济递推优化模型
- A.费用年值法
- B.效益费用比法
- C.净年值法
- D.研究期法
- A.稳定策略
- B.相关策略
- C.撤退策略
- D.发展策略
- A.消费税
- B.增值税
- C.企业所得税
- D.关税
- A.利息
- B.价格
- C.利率
- D.利润
- A.2 158.92
- B.540.27
- C.1 986.56
- D.1 690.30
- A.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B.应收账款+存货=现金
- C.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D.应付账款+存货+现金=应收账款
- A.1 489
- B.1 024
- C.1 689
- D.1 280
- A.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B.战略目标量化分析
- C.清洁生产分析
- D.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 A.成本领先战略
- B.多样化战略
- C.差异化战略
- D.重点集中化战略
- A.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 B.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C.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 D.改善人们的工作环境
- A.4 160
- B.9 000
- C.2 000
- D.2 160
- A.2 240.00
- B.2 519.42
- C.2 264.00
- D.2 546.34
- A.环境保护单行法
- B.《环境保护综合法》
- C.环境保护相关法
- D.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 A.风险转移
- B.风险回避
- C.风险接受
- D.风险减轻
- A.1 500
- B.1 080
- C.950
- D.700
- A.市场普查
- B.重点调查
- C.典型调查
- D.抽样调查
- A.1 700
- B.1 900
- C.2 100
- D.2 300
- A.机会成本法
- B.生产力变动法
- C.揭示偏好法
- D.防护支出法
- A.净现值大于零为相对最优方案
- B.费用现值最小者为相对最优方案
- C.费用现值最大者为相对最优方案
- D.费用现值等于零为相对最优方案
- A.3 656
- B.3 778
- C.3 998
- D.3 274
- A.估算指标法
- B.专家估算法
- C.目标排序法
- D.经验判断法
- A.识别融资风险因素
- B.数据准备
- C.提出融资风险对策
- D.估计融资风险程度
- A.74.25%
- B.60.43%
- C.48.5%
- D.34.68%
- A.融资租赁
- B.经营租赁
- C.回租租赁
- D.杠杆租赁
- A.7.587
- B.10.000
- C.12.679
- D.13.5
- A.货币资金
- B.资产变现
- C.证券市场的资金
- D.企业产权转让
- A.经济效率
- B.投资效益
- C.投资回报
- D.经济效益
- A.风险回避
- B.风险减轻
- C.风险转移
- D.风险接受
- A.在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阶段,一般采用借款额在各年年内均衡发生的建设期利息计算 公式估算建设期利息
- B.项目在建设期内如能按期支付利息,应按复利计息
- C.在建设期内如不支付利息,应按单利计息
- D.对借款额在建设期各年年初发生的项目,应按月计息
- A.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
- B.项目投资资本金收益率
- C.项目投资净现值率
- D.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A.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行业环境标准
- B.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
- C.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
- D.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 A.发展策略
- B.稳定策略
- C.成长策略
- D.撤退策略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④⑤②③
- C.①③②⑤④
- D.①④②⑤③
- A.合理配置资源
- B.经济费用合理性
- C.经济费用效益最大化
- D.社会消费最大化
- A.4.0
- B.4.4
- C.4.6
- D.5.3
- A.对项目的社会影响区域进行界定
- B.对项目可能导致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界定,以便合理确定社会评价的内容及侧重点
- C.对项目影响区域内的目标群体和影响群体进行合理界定
- D.分析哪些社会影响是由项目间接导致的,以及项目的实施还可能产生哪些直接影响
- A.2 500
- B.1 500
- C.3 100
- D.2 300
- A.206
- B.210.12
- C.210
- D.206.12
- A.2
- B.3
- C.4
- D.5
- A.1 350
- B.1 625
- C.975
- D.1 250
- A.政府定价
- B.成本定价
- C.最高限价
- D.指导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