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 B.取水口设置情况
- C.水源类型
- D.地下水质概述
- E.地下水及水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 A.“现状”数据
- B.“无项目”数据
- C.“有项目”数据
- D.新增数据
- E.减量数据
- A.分类估算法
- B.比例估算法
- C.生产能力指数法
- D.概算指标估算法
- E.分项详细估算法
- A.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B.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平面布置示意图
- C.周围环境概况和工艺流程与污染流程
- D.项目排污情况及环境措施简述
- E.社会影响评价分析情况
- A.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达到内容齐全、数据准确、论据充分、结论明确,能满足决策者定方 案、定项目的需要
- B.可行性研究中选用的主要设备的规格、参数应能满足预订货的要求
- C.可行性研究中的重大技术、财务方案,至少应有3个以上方案的比选
- D.可行性研究中确定的主要工程技术数据,应能满足项目初步设计的要求
- E.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投资和生产成本的估算应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
- A.债权人的风险较大
- B.企业投资人的风险较小
- C.债权人的风险较小
- D.企业经营安全稳健、有效,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 E.企业投资人的风险较大
- A.区域经济影响
- B.行业影响
- C.结构经济影响
- D.宏观经济影响
- E.微观经济影响
- A.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
- B.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
- C.设备及厂房系数法
- D.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
- E.比例估算法
- A.原料适应性
- B.环境稳定性
- C.关键设备结构及其性能
- D.建设费用和营运费用
- E.产品物耗和能耗
- A.拟订各种可以完成任务的方案
- B.确立项目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可量化的效果指标
- C.识别和计算各方案的费用和效果
- D.计算指标,综合比较,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
- E.备选答案应具有可比的寿命周期
- A.估算的准确度应能满足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相同阶段的要求
- B.估算应做到方法科学
- C.估算应做到基础资料完整
- D.估算的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
- E.估算的范围应与项目建设方案所涉及的范围、所确定的各项工程内容相一致
- A.适应范围广泛
- B.应用灵活
- C.操作简单易行 .
- D..费用相对较低
- E.调查信息充分
- A.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 B.替代品的威胁
- C.潜在的进入者的威胁
- D.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
- E.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抗衡
- A.资源利用的科学性
- B.经济发展成本
- C.环境成本
- D.资源总体开发要求
- E.绿色生态空间锐减
- A.支付意愿原则
- B.机会成本原则
- C.实际价值计算原则
- D.差额价值原则
- E.受偿意愿原则
- A.投资估算是投资决策的依据之一
- B.投资估算是制定项目融资方案的依据
- C.投资估算是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 D.投资估算是拟建项目所需设备、材料的市场价格的基础
- E.投资估算是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依据
- A.体现资源稀缺价值的资源税和补偿费
- B.体现政府给予项目(企业)的各种补贴
- C.体现项目向国内银行等金融机构支付的贷款利息
- D.体现项目(企业)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
- E.体现环境价值补偿的税费
- A.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
- B.投资项目的产品方案
- C.投资项目的方向-
- D.投资项目的审查
- E.投资项目的生产规模
- A.国外设计及技术资料费
- B.商标使用费
- C.生产人员培训费
- D.国内有效专利、专有技术使用费
- E.职工福利费
- A.科学
- B.公正
- C.合理
- D.客观
- E.合法
- A.维护经济安全
- B.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 C.防止出现垄断
- D.保护生态环境
- E.保障土地规划合理
- A.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 B.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 C.噪声防护措施
- D.水土保持措施
- E.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 A.正态分布
- B.三角形分布
- C.圆形分布
- D.经验分布
- E.离散型概率分布
- A.评估依据
- B.项目概况
- C.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 D.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 E.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评估
- A.新领域进入战略
- B.一体化战略
- C.重点集中化战略
- D.多元化战略
- E.研究战略
- A.风险型决策
- B.确定型决策
- C.融资决策
- D.营销决策
- E.投资决策
- A.政府投资资金
- B.国内外非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
- C.国内外企业、团体、个人的资金
- D.国内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
- E.外国政府资金,可能以赠款或贷款方式提供
- A.建立预测工作组
- B.输入历史统计数据
- C.选择专家
- D.设计调查表
- E.组织调查实施
- A.净现值法
- B.最短计算期法
- C.费用现值法
- D.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 E.计算期最小公倍数法
- A.与经济学原理的一致性
- B.项目或方案的可鉴别性
- C.互斥型项目或方案的可比性
- D.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
- E.符合市场经济的可调性
- A.污水处理
- B.中水回用
- C.废液焚烧
- D.废液回收处理
- E.安全防护与监测
- A.合理的经济和产业政策
- B.适当的经济发达程度和增长速度
- C.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 D.合理的市场规范、资金流动
- E.完善规范的市场机制、资本市场、银行体系、税务体系
- A.市场主体
- B.财务主体
- C.投资者
- D.债权人
- E.全社会
- A.成本分解法
- B.实际价值计算法
- C.受偿意愿法
- D.消费者支付意愿法
- E.机会成本法
- A.因果分析法
- B.延伸性预测法
- C.弹性系数法
- D.类推预测法
- A.总投资计划的合理性
- B.单位投资的产出水平
- C.单位产出的投资水平
- D.各类工程费用构成的合理性
- E.分年投资计划的合理性
- A.数学分析
- B.静态分析
- C.定量分析
- D.动态分析
- A.资本利息
- B.现金流量
- C.资金流量
- D.融资成本
- A.7.0
- B.7.2
- C.6.3
- D.8.2
- A.最低周转天数
- B.年周转次数
- C.最高周转天数
- D.季周转次数
- A.2.61
- B.2.65
- C.2.82
- D.2.84
- A.8%
- B.9%
- C.10%
- D.11%
- A.5 832
- B.5 944
- C.5 785
- D.5 800
- A.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
- B.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 C.现有企业的竞争
- D.替代品的威胁
- A.信息交流
- B.磋商
- C.参与过程
- D.监测评价
- A.审批制
- B.备案制
- C.注册制
- D.核准制
- A.在资本市场募集股本资金
- B.企业资产变现
- C.企业增资扩股
- D.优先股
- A.±20%
- B.±30%
- C.±25%
- D.±10%
- A.股权式合资结构
- B.契约式合资结构
- C.普通合伙制结构
- D.有限合伙制结构
- A.有效需求
- B.潜在需求
- C.需求的增长速度
- D.供应需求
- A.17.40
- B.15.36
- C.18.36
- D.14.32
- A.正态分布
- B.三角形分布
- C.口分布
- D.经验分布
- A.地质构造和开采难易程度分析研究
- B.矿产地质特征和矿产储量计算分析研究
- C.矿产储量和矿床地质条件分析研究
- D.勘探手段和矿体控制程度分析研究
- A.提出负面影响较小的方案
- B.项目整体方案的比选
- C.提出建设方案优化的数学模型
- D.确定比选问题的命题
- A.实价
- B.基价
- C.市价
- D.时价
- A.6 800
- B.9 100
- C.8 900
- D.9 820
- A.项目的净产值
- B.项目的财政收入
- C.项目的社会纯收入
- D.项目的增加值
- A.1 170
- B.1 200
- C.880
- D.1 410
- A.净现金流量
- B.现金流入量
- C.息税前利润
- D.现金流出量
- A.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
- B.项目本身资金的流动性
- C.项目本身的财务风险
- D.融资主体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 A.合理化建议
- B.监测评价
- C.协议、磋商
- D.协调机制
- A.国内运杂费
- B.外贸手续费
- C.银行财务费
- D.国外运输保险费
- A.影响人类生活和行为的因素
- B.影响社会环境变迁的因素
- C.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因素
- D.影响社会评价准确性的因素
- A.纯风险和投机风险
- B.可承受风险和不可承受风险
- C.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
- D.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 A.4.6
- B.1.9
- C.3.3
- D.1.4
- A.205.41
- B.125.98
- C.502.32
- D.109.55
- A.金融市场安全
- B.国际收支安全
- C.市场体系安全
- D.国家产业安全
- A.提高生活质量,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 B.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 C.满足客观需要的程度或提供服务的范围
- D.提高产品及项目的技术含量和质量
- A.风险回避
- B.风险减轻
- C.风险转移
- D.风险接受
- A.项目开工报告
- B.可行性研究报告
- C.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 D.项目申请报告评估
- A.2.50%
- B.4.88%
- C.5.13%
- D.2.63%
- A.BOOT融资模式
- B.BOO融资模式
- C.PPP融资模式
- D.TOT融资模式
- A.最小费用法
- B.最大效果法
- C.机会成本法
- D.增量分析法
- A.通用矩阵
- B.事业结构转换矩阵
- C.波士顿矩阵
- D.重点集中化矩阵
- A.指标
- B.指数
- C.比例
- D.产能
- A.ABS融资模式
- B.BOT融资模式
- C.PFL融资模式
- D.PPP融资模式
- A.经济合理性
- B.技术可靠性
- C.安全性
- D.适应性
- A.流动资金估算的基础主要是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
- B.流动资金估算应在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估算之后进行
- C.流动资金不包括运营中I临时性需要的资金
- D.流动资金估算可按行业或前期研究的不同阶段选用指标估算法估算或扩大指标法估 算
- A.年折算费用法和增量内部收益率法
- B.增量投资收益率法和年费用法
- C.研究期法和最小公倍数法
- D.综合总费用法和无限计算期法
- A.2 030
- B.1 870
- C.1 970
- D.1 930
- A.19.6%
- B.6.9%
- C.5.1%
- D.4.2%
- A.最小化原则
- B.最大化原则
- C.集聚化原则
- D.适应化原则
- A.6.38%
- B.7.14%
- C.3.62%
- D.2.86%
- A.资金运用风险
- B.项目控制风险
- C.资金供应风险
- D.资金追加风险
- A.1 809.75
- B.1 357.55
- C.904.40
- D.1 537.82
- A.经济意义明确、计算简单
- B.能准确衡量项目投资收益的大小
- C.全面衡量建设项目承担的风险
- D.能正确地识别项目的优势
- A.4 300
- B.5 300
- C.6 300
- D.7 300
- A.给水排水工程
- B.供热工程
- C.维修设施
- D.防洪工程
- A.利息备付率
- B.偿债备付率
- C.资本金收益率
- D.净现值率
- A.当地气象条件
- B.物料特性
- C.生产要求
- D.仓库面积
- A.设计单位
- B.施工单位
- C.监理单位
- D.建设单位
- A.陈述偏好
- B.机会成本
- C.消费者支付意愿
- D.实际价值
- A.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的一致性
- B.费用与效益识别的有无对比
- C.基础数据确定的稳妥性
- D.动态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 A.6.5
- B.6.7
- C.7.03
- D.5.47
- A.社会分析
- B.风险分析
- C.经济分析
- D.经济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