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9.6%
- B.35.1%
- C.38.3%
- D.36.8%
- A.l=(3~4)d,H<sub>0</sub>>9m
- B.l=(3~4)d,H<sub>0</sub><9m
- C.l>(3~4)d,H<sub>0</sub>>9m
- D.l<(3~4)d,H<sub>0</sub><9m
- A.禁止进口固体废物
- B.国家实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 C.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工业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场所
- D.国家各级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内,禁止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
- A.一条水平直线
- B.一条向上直线
- C.一条向下直线
- D.一条向下凹的二次曲线
- A.工厂总排污口
- B.车间排污口
-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 D.取样方便的地方
- A.灭杀微生物
- B.沉淀Cl
- C.沉淀Ba<sup>2+</sup>、Sr<sup>2+</sup>、Ca<sup>2+</sup>等
- D.催化剂作用
- A.1个
- B.3个
- C.5个
- D.10个
- A.宽频带型消声器
- B.抗性消声器
- C.阻性消声器
- D.排气喷流消声器
- A.20Hz
- B.f<200Hz或f>20000Hz
- C.f<200Hz或f>2000Hz
- D.20Hz
- A.环境质量指数是用于描述环境现状和确定影响大小及重要性的一种表征方式
- B.某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指数是该污染物实测浓度与评价标准的比值
- C.环境质量指数可以用来描述环境质量的优劣
- D.环境质量指数是进行污染源评价时采用的主要参数
- A.排污单位必须依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 B.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事业单位应当依照地方规定缴纳排污费
- C.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支配,仅用于当地经济建设
- D.企事业单位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后,由当地政府负责治理和恢复受其污染的环境
- A.固氮、氨化、反硝化
- B.无机化、硝化、固氮
- C.固氮、硝化、氨化
- D.氨化、硝化、反硝化
- A.环境目标越高越好
- B.环境目标可分为总目标、单项目标2个层次
- C.总目标是规划区域环境质量所要达到的要求和状况
- D.单项目标是体现环境目标对单一因子的要求
- A.牛顿第一定律表达式
- B.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 C.牛顿第三定律表达式
- D.动量定律表达式
- A.工作点即水泵性能曲线和管路性能曲线在同一比尺坐标内的交点
- B.水泵性能曲线和管路性能曲线的交点只能有一个
- C.交点只能在高效区内
- D.管路和泵均未变化时流量不可能发生变化
- A.6×10<sup>6</sup>m
- B.6×10<sup>6</sup>m<sup>-1</sup>
- C.10×10<sup>6</sup>m<sup>-1</sup>
- D.10×10<sup>6</sup>m
- 17
-
在柏努利方程中
表示()。
- A.通过过流断面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机械能
- B.通过过流断面单位质量流体具有的机械能
- C.通过过流断面单位体积流体具有的机械能
- D.通过过流断面流体具有的总机械能
- A.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全面评价
- B.可能造成中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专项评价
- C.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 D.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应当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
- A.氨、硫化氢
- B.TSP
- C.甲烷
- D.甲硫醇
- A.城市
- B.山区
- C.平原
- D.流动源
- A.向长波方向移动
- B.向短波方向移动
- C.不移动但峰值降低
- D.不移动但峰值增大
- 22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实际空气量等于理论空气量
- B.过剩空气系数决定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形式及燃烧条件
- C.随着燃料中的氢相对含量的减少,碳相对含量的增加,理论空燃比随之增加
- D.煤燃烧生成的NOx含量少于重油
- A.温度条件
- B.空气供给量
- C.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 D.废气排放
- A.磁流体动力分选优点是分选介质为导电的电解质溶液,来源广,价格便宜,黏度较低,分选设备简单,处理能力较大,处理粒度为0.5~6mm的固体废物时,可达50t/h,最大可达100~600t/h
- B.磁流体静力分选优点是分选介质为导电的电解质溶液,来源广,价格便宜,黏度较低,分选设备简单,处理能力较大,处理粒度为0.5~6mm的固体废物时,可达50t/h,最大可达100~600t/h
- C.磁流体动力分选优点是介质黏度较小,分离精度较高,缺点是分选设备较复杂,介质价格较高,回收困难,处理能力较小
- D.磁流体分选是一种重力分选和磁力分选联合作用的分选过程,可以分离各种工业废物和从城市垃圾中回收铝、铜、锌、铅等金属
- A.具有持久性
- B.具有毒性
- C.具有易燃性、爆炸性
- D.具有反应性、腐蚀性
- A.行政罚款
- B.关停并转
- C.限期治理
- D.警告
- A.所有参加评价的项目,结果均不低于Ⅱ类标准
- B.细菌学指标评价结果为Ⅱ类标准
- C.评价分值F为0.8~2.5
- D.所有参加评价的项目,结果均不低于良
- A.全层不稳定大气
- B.中性条件
- C.烟囱出口处逆温
- D.下部是稳定大气,上部是不稳定大气
- A.低氧燃烧
- B.废气循环
- C.炉内喷氨
- D.炉内喷水
- A.分子状污染物和气溶胶态污染物
- B.分子状污染物和颗粒态污染物
- C.气体污染物和颗粒态污染物
- D.气体状污染物和颗粒状态污染物
- A.1
- B.0.5
- C.2
- D.4
- A.只能利用H<sub>2</sub>、CO<sub>2</sub>、CO、甲酸、乙酸、甲醇及甲基胺等简单物质产生CH<sub>4</sub>
- B.产甲烷菌为兼性厌氧菌
- C.适宜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
- D.产甲烷菌为真细菌
- A.无氧状态时水体生物自净功能减弱
- B.水体自净以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为主
- C.物理净化效果受稀释比影响
- D.水体中存在大量真菌、蓝绿藻说明水体被污染
- A.萃取
- B.离子交换
- C.蒸发
- D.沉淀
- A.越容易压缩
- B.越不容易压缩
- C.是不可压缩的
- D.与可压缩性无关
- A.现场实测、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
- B.物料衡算法
- C.现场实测、物料衡算和经验估计法
- D.现场调查与实测法
- A.起始段
- B.主体段
- C.基本段
- D.过渡段
- A.0类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 B.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 C.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 D.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河道两侧区域
- A.有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及有专性厌氧的产甲烷菌等组成
- B.有少数厌氧或兼性厌氧的游泳型纤毛虫,如钟虫
- C.主要由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组成
- D.微生物只能悬浮生长而不能固着生长
- A.二氧化硫控制区域酸雨控制区制度
- B.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制度
- C.燃煤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制度
- D.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制度
- A.344m/s
- B.332m/s
- C.346m/s
- D.334m/s
- A.1
- B.2
- C.3
- D.4
- A.大气
- B.矿藏
- C.文化
- D.自然保护区
- A.一次方
- B.二次方
- C.三次方
- D.不变化
- A.通过设计资料
- B.现有的“工业污染源调查资料”为基础
- C.类比调查
- D.历史数据统计法
- A.100:5:1
- B.100:3:1
- C.50:5:1
- D.50:3:1
- A.减小
- B.增大
- C.不变
- D.不确定
- A.700~1200m<sup>2</sup>/g
- B.500~600m<sup>2</sup>/g
- C.70~120m<sup>2</sup>/g
- D.1600~1800m<sup>2</sup>/g
- A.具有生物活性
- B.具有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 C.具有沉降性
- D.含水率92%~96%
- A.分选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固体废物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或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粒度级别的过程
- B.分选的目的是将废物中可回收利用的物料分离出来
- C.分选是根据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粒度、密度、磁性、电性、表面润湿性、摩擦性与弹性、光电性等分离物质
- D.可分为筛分、重力分选、磁选、电选、浮选、摩擦与弹性分选、光电分选等
- A.公安部门
-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C.卫生部门
- D.人民政府
- A.A
- B.B
- C.C
- D.D
- A.加Na<sub>2</sub>SO<sub>3</sub>进行再蒸馏制得
- B.加入H<sub>2</sub>SO<sub>4</sub>至pH<2进行再蒸馏制得
- C.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得
- D.加NaOH至pH>11进行再蒸馏制得
- A.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
- B.产生的气体污染大气、危害公众健康并可能威胁公众安全
- C.可通过生物食物链累积危害人体健康
- D.影响周围景观
- 55
-
城镇污水不包括()。
- A.城镇居民生活污水
- B.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
- C.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
- D.放射性废水
- A.同心圆
- B.螺线
- C.扇形
- D.功能区法
-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变
- D.不确定
- A.酵母菌
- B.大肠杆菌
- C.HIV
- D.金黄色葡萄球菌
- A.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
- B.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 C.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 D.保证建筑工业的质量和安全
- A.有权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 B.无权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 C.应当通知设计单位改正
- D.应当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