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建筑垃圾处置场所
- B.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所
- C.危险物的处置场所
- D.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所
- A.当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除尘措施
- B.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到污染
- C.企业生产排放含有硫化物气体的,应当配备脱硫装置或者采取其他脱硫措施
- D.只有在农作物收割的季节,才能进行秸秆露天焚烧
- A.5mg/L,15mg/L,10mg/L
- B.8mg/L,15mg/L,0.5mg/L
- C.5mg/L,20mg/L,1.0mg/L
- D.5mg/L,15mg/L,0.5mg/L
- A.≤l5mg/L
- B.≤20mg/L
- C.≤30mg/L
- D.≤40mg/L
- A.向水体排放、倾倒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 B.向水体排放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含热废水
- C.向水体排放经过消毒处理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含病原体废水
- D.向过度开采地下水地区回灌符合地下水环境要求的深度处理污水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内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
- A. <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01/7899e502f22ad1260c48f3e77e83e6.jpg" width="66" height="35"/>
- B. <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04/d5d97eb4e82ca2ab1907a98a6c71be.jpg" width="92" height="35"/>
- C. <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8e/6dd9fc891427fc549b32223ac0b268.jpg" width="75" height="35"/>
- D. <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05/fab579f136327b2ad4cd5b69f703eb.jpg" width="77" height="42"/>
- A.时间防护
- B.药剂防护
- C.屏蔽防护
- D.距离防护
- A.颗粒度
- B.碳氮比
- C.空隙率
- D.堆体容重
- A.pH
- B.氨氮
- C.盐度
- D.COD
- A.63.5dB(A)
- B.327dB(A)
- C.66.8dB(A)
- D.66.5dB(A)
- A.破碎
- B.筛选
- C.干燥
- D.破碎和筛选
- A.低氧燃烧
- B.废气循环
- C.炉内喷氨
- D.炉内喷水
- A.约l70t/d
- B.约l50t/d
- C.约l30t/d
- D.约110t/d
- A.重力沉降室依靠重力作用进行
- B.旋风除尘器依靠惯性力作用进行
- C.电除尘器依靠库仑力来进行
- D.布袋除尘器主要依靠滤料网孔的筛滤作用来进行
- A.提高该时刻的过滤层的过滤效果
- B.控制过滤层的阻力
- C.确保局部排气系统的排风效果
- D.为将粉尘清除出布袋除尘器提供条件
- A.15%
- B.1%
- C.99.85%
- D.0.15%
- A.该除尘器对该粒径颗粒物的去除率为90%
- B.该除尘器对该粒径颗粒物的去除率为80%
- C.该除尘器对该粒径颗粒物的去除率为75%
- D.该除尘器对该粒径颗粒物的去除率为50%
- A.50m3
- B.40m3
- C.100m3
- D.20m3
- 20
-
某新建燃煤电厂烟气除尘系统采用电袋式组合除尘器,颗粒物入口浓度25.0g/m3,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排放浓度为50mg/Nm3,如电除尘段的效率为75%,则布袋除尘段所需达到的净化效率至少为( )。
- A.99.8%
- B.99.4%
- C.99.2%
- D.99.1%
- A.部分氮因为湿地植物的吸收及其收割而去除
- B.基质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可实现氨氧的硝化和反硝化
- C.因为湿地没有缺氧环境和外碳源补充,所以湿地中没有反硝化作用
- D.氨在湿地基质中存在物理吸附而去除
- A.塘表层为好氧层
- B.塘中间层在昼夜间呈好氧或缺氧状态
- C.塘底层为厌氧状态,对沉淀污泥和死亡藻类及微生物进行厌氧消化
- D.因为存在多种作用,塘处理负荷可以没有限制
- A.因好氧塘出水要求较高,便于观察处理效果
- B.防止兼性菌和厌氧菌生长
- C.便于阳光穿透塘体利于藻类生长和大气复氧,以使全部塘体均处于有溶解氧状态
- D.根据浅池理论,便于污水中固体颗粒沉淀
- A.污水处理厂的最大时设计流量加污泥回流量
- B.污水处理厂的最大时设计流量加污泥回流量和流泥排放量
- C.污水处理厂的最大时设计流量
- D.污水处理厂的最大时设计流量加混合液内回流量
- A.曝气池的平面布置
- B.好氧反应构筑物内的混合液温度
- C.污水的性质,如含盐量等
- D.大气压及氧分压
- A.污水排入河流后溶解氧浓度最低点
- B.污水排入河流后有机物浓度最低点
- C.污水排入河流后亏氧量增加最快的点
- D.污水排人河流后溶解氧浓度为零的点
- A.以湖库的最枯月平均水位和容量来计算
- B.以湖库的主要功能水质作为评价的标准,并确定需要控制的污染物质
- C.以湖库水质标准和水体水质模型计算主要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
- D.计算所得的水环境容量如果大于实际排污量,则需削减排污量,并进行削减总量计算
- A.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 B.建设项目配套的公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 C.建设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 D.建设项目配套的绿化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阿时投产使用
- A.52.5m3/万元
- B.56.2m3/万元
- C.57.1m3/万元
- D.57.4m3/万元
- A.胶体物质可以通过絮凝沉淀去除
- B.溶解性固体中没有挥发性组分
- C.悬浮固体都可以通过沉淀去除
- D.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胶体、悬浮固体和挥发性固体
- A.估算模式系统
- B.AERMOD模式系统
- C.ADMS模式系统
- D.CALPUFF模式系统
- A.特殊保护区
- B.一般保护区
- C.历史保护区
- D.重点治理区
- A.S02
- B.二噁英
- C.有机物
- D.o3
- A.工程分析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文件研究、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
- B.文件研究、工程分析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
- C.文件研究、工程分析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预测
- D.文件研究、环境影响预测、工程分析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评价
- A.没有静态环境容量;还有动态环境容量
- B.有静态环境容量,也有动态环境容量
- C.没有静态环境容量,也没有动态环境容量
- D.没有动态环境容量,还有静态环境容量
- A.指环境系统的状态对人类及生物界的生存和繁衍的适宜性
- B.指与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 C.指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的状态
- D.指环境中要素的丰富程度
- A.64.1dB(A)
- B.67.3dB(A)
- C.76dB(A)
- D.82.4dB(A)
- A.91.6L
- B.98.6L
- C.90.3L
- D.83.3L
- A.急性毒性
- B.浸出毒性
- C.吸人毒性
- D.慢性毒性
- A.草酸钠溶液很不稳定,在放置过程中浓度易变化
- B.草酸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放置过程中浓度易变化
- C.高锰酸钾溶液很不稳定,在放置过程中浓度易变化
- D.高锰酸钾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放置过程中浓度易变化
- A.≤100/um
- B.≤l0/um
- C.≤2.5um
- D.≤lum
- A.正磷酸盐
- B.缩聚磷酸盐
- C.有机磷
- D.单质磷
- A.正常值
- B.异常值
- C.偏离值
- D.离群值
- A.电极法
- B.重量法
- C.分光光度法
- D.原子破收法
- A.氨的同化
- B.氨化作用
- C.硝化作用
- D.反硝化作用
- A.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果较差时
- B.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或在处理效果较差时
- C.污水生物处理过程受到毒性物质冲击时
- D.活性污泥营养状况处于静止生长期,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时
- A.水体
- B.空气
- C.土壤
- D.动物皮肤或组织表面
- A.硝化细菌
- B.铁细菌
- C.氢细菌
- D.蓝细菌
- A.Qa>Qb
- B.Qa<Qb
- C.Qa=Qb
- D.无法判别
- A.真菌
- B.细菌
- C.原生质体
- D.原生动物
- A.更加浅
- B.更加深
- C.不变
- D.不一定
- A.2
- B.4
- C.8
- D.1/4
- A.最大流量
- B.最大扬程
- C.最大功率
- D.最高效率
- A.沿程减少
- B.保持不变
- C.沿程增大
- D.各种可能都有
- A.各横断面的流量相等
- B.各横断面的动量相等
- C.各横断面的速度相等
- D.各横断面的质量相等
- A.330m/s
- B.335m/s
- C.340m/s
- D.345m/s
- A.不变
- B.减少
- C.增大
- D.不定
- A.管道的物理长度很长
- B.沿程水头损失可以忽略
- C.局部水头损失可以忽略
- D.局部水头搠失和流速水头可以忽略
- A.Rel=0.5Re2
- B.Rel=Re2
- C.Rel=1.5Re2
- D.Rel=2Re2
- A.A点的压强小于8点的压强
- B.C点的压强小于D点的压强
- C.E点的压强小于F点的压强
- D.B点的压强大于c点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