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塔的不同类型(如填料成本、塔板类型)
- B.塔的直径
- C.塔的质量
- D.塔的体积
- A.0.6~0.7
- B.1~1.2
- C.2.0左右
- D.2.2
- A.设备的体积
- B.设备的质量
- C.分解设备部件进行估算
- D.参照以往同类设备价格
- A.目前指数/过去某年份的指数
- B.1+“通货膨胀率”
- C.1+“银行的平均利率”
- D.银行的平均利率
- A.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相对密度差以及空气流动时的压差来进行自然交换,通过门窗达到通风要求
- B.机械通风是当车间内局部地方高温或散发有毒气体时的局部通风方法
- C.机械通风是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车间的通风要求时设置的,使用通风机械进行送风或排风,或送风、排风联合进行
- D.车间设置大的窗口通过空气对流进行自然通风
- A.50分贝
- B.60分贝
- C.80分贝
- D.100分贝
- A.闸阀
- B.截止阀
- C.止回阀
- D.自控调节阀
- A.根据所使用的电器设备不同,电压可以从24V到6000V不等
- B.普通冷却水自身得到加热后直接用于生产蒸汽,可以节约大量的热能
- C.公用工程中常用的气体包括仪表用空气、普通压缩空气和氮气等
- D.采暖通风主要依靠循环水和换气扇
- A.螺纹连接
- B.平焊法兰
- C.对焊法兰
- D.氩弧焊
- A.所输送流体的密度越小,经济流速越快
- B.所输送流体的密度越小,经济流速越慢
- C.所输送流体的密度越大,经济流速越快
- D.必须具体计算后才能确定管径大小。
- A.管路选择和计算
- B.设计各专业进行工程建设和生产所需的一切施工图和文件
- C.编制精确的投资估算
- D.根据设备规格说明书的要求落实设备制造单位或者直接订购设备
- A.高大的设备尽量放在露天,以降低厂房造价
- B.设备布置时应留一定的间隙,有利于操作及检修
- C.设备布置时尽量使设备布局与其在流程图上出现的顺序一样
- D.设备布置时应充分利用高位差布置有压差的设备
- A.公称压力等于工作压力
- B.当温度在0~120℃时公称压力等于工作压力
- C.公称压力小于工作压力
- D.公称压力大于工作压力
- A.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 B.物料流程图
- C.设备一览表
- D.管路布置图
- A.都需要
- B.都不需要
- C.塔类设备需要,换热器不需要
- D.根据具体实验数据确定是否需要
- A.焊接
- B.螺纹连接
- C.承插焊
- D.法兰连接
- A.0≤P≤1.0MPa
- B.2.0≤P≤10MPa
- C.1.6≤P≤10MPa
- D.1.0≤P≤1.5MPa
- A.铬不锈钢
- B.纯铝
- C.铬镍不锈钢
- D.一般钢
- A.P﹥1MPa
- B.P﹥8MPa
- C.P﹥10MPa
- D.P﹥16MPa
- A.0≤P≤1.0MPa
- B.0≤P≤1.6MPa
- C.1.6≤P≤10MPa
- D.0≤P≤0.5MPa
- A.为了简化管道器材元件尺寸而对管道分级标准化的管道直径的表示方法
- B.公称直径即是管道的内径
- C.公称直径即是管道的外径
- D.公称直径反映在对应公称压力下的管壁厚度
- A.按流程图出现的顺序布置
- B.按相似的设备布置在一起的分组布置
- C.将相似设备并联
- D.按工艺流程缩短设备间距
- A.正常操作时的压力
- B.可能出现的各种操作状态下的最大压力
- C.所用板材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 D.所用管材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 A.30m
- B.22m
- C.24m
- D.18m
- A.露天布置,以减少建筑物的费用,降低毒物的积累
- B.室内布置,以保护设备,使设备不受冷、热的影响
- C.半露天布置,需要大气调节温湿度的设备放外面
- D.如有火灾及爆炸危险的设备最好布置在室内
- A.操作稳定安全
- B.一般年产量大于4500吨的产品
- C.反应速度极慢的化学反应过程
- D.工艺成熟
- A.正常操作时的温度
- B.可能出现的最高温度
- C.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
- D.综合各种因素后确定出的温度
- A.板式塔,新型填料塔
- B.新型填料塔,板式塔
- C.新型填料塔,新型填料塔
- D.板式塔,板式塔
- A.精馏
- B.结晶
- C.解吸
- D.蒸发
- A.一次地表水
- B.一次深井水
- C.循环水(即二次水)
- D.经淡化处理后的海水
- A.工艺路线的先进性
- B.工艺技术路线的可靠性
- C.工艺路线经济的合理性
- D.工艺路线先进性及经济合理性
- A.全部管道的管道代号、管径、材料、保温
- B.工艺物料和辅助管道的流向及工艺管道上的阀门
- C.以图例表示出控制回路、仪表参数、功能、仪表位号和控制方法
- D.绘出法兰、弯头、三通等管件
- A.工序代号
- B.管道公称直径
- C.管道的外径
- D.管道的内径
- A.A,B,C三个设备串联
- B.××反应器有三个
- C.××反应器有三个,作用相同且并联
- D.××反应器三个型号
- A.工艺流程方框图、工艺流程草图和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 B.工艺流程方框图、工艺流程草图、物料流程图和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 C.管道布置图
- D.仪表布置图
- A.设备轮廓线与辅助物料管线相同,都用中实线(0.6mm)表示
- B.设备轮廓线与主物料线相同,都用粗实线(0.9mm)表示
- C.设备轮廓线用细实线(0.3mm)表示
- D.主物料线用中实线(0.6mm)表示
- A.原料消耗定额、三废排放量和三废组成
- B.原料消耗定额、三废排放表和物料平衡表
- C.三废排放量和三废组成
- D.原料消耗定额
- A.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分析预测
- B.对项目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作出论证和比较
- C.应该包括A,B两项
- D.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先进性进行论证
- A.连续生产
- B.间歇生产
- C.既可连续生产,也可间歇生产
- D.根据生产工艺选择生产方式
- A.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有的书将施工图设计称详细设计)
- B.中试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 C.概念设计、中试设计、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 D.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和扩大初步设计
- 41
-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试设计用于所有单元过程
- B.中试设计是某些开发项目不能采用数学模型法放大时而进行的
- C.中试装置的流程和设备结构在形式上一定要与工业装置完全相同
- D.中试装置完全按照小试实验装置放大设计
- A.概念设计、中试设计及基础设计
- B.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 C.概念设计、中试设计、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 D.初步设计、概念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 A.1.0
- B.1.5
- C.2.0
- D.4.0
- A.研究者提供的工艺参数
- B.工程师的经验及判断能力
- C.操作者的经验
- D.尚无明确标准
- A.闪点≥15℃至45℃的易燃可燃液体或爆炸下限≥5%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
- B.闪点≥20℃至45℃的易燃可燃液体或爆炸下限≥8%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
- C.闪点≥28℃至60℃的易燃可燃液体或爆炸下限≥10%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
- D.闪点≥30℃至60℃的易燃可燃液体或爆炸下限≥12%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
- A.1.0
- B.1.5
- C.2.0
- D.4.0
- A.0.01~0.04 m/m厂房容积
- B.0.03~0.06 m/m厂房容积
- C.0.05~0.10 m2/m3厂房容积
- D.0.07~0.12 m2/m3厂房容积
- A.闪点﹤15℃的易燃液体或爆炸下限﹤5%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
- B.闪点﹤20℃的易燃液体或爆炸下限﹤8%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
- C.闪点﹤28℃的易燃液体或爆炸下限﹤10%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
- D.闪点﹤30℃的易燃液体或爆炸下限﹤12%的可燃性气体的生产
- A.生产要求
- B.节能要求
- C.发展要求
- D.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