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暖通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精选练习之单选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关于热网管道内壁当量绝对粗糙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蒸汽管道:0.0002m
  • B.热水管道:0.0005m
  • C.凝结水管道:0.0002m
  • D.生活热水管道:0.001m
2

对热电厂供热系统来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于可以利用低位热能的热用户(如供暖、通风、热水供应等),应首先考虑以热水作为热媒
  • B.对于生产工艺的热用户,通常以蒸汽作为热媒,通常从供热汽轮机的低压抽汽或背压排汽供热
  • C.低位热能的热用户以水为热媒时,可按质调节方式进行供热调节
  • D.低位热能的热用户以水为热媒,能利用供热汽轮机的低压抽汽来加热网路循环水,对热电联产的经济效益更为有利
3

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适于表示(??? )。

  • A.生产工艺热负荷
  • B.热水供应热负荷
  • C.季节性热负荷
  • D.常年性热负荷
4

关于工业建筑的工业热负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工业热负荷包括生产工艺热负荷
  • B.工业热负荷包括工业建筑的采暖热负荷
  • C.工业热负荷包括通风空调热负荷
  • D.工业热负荷不包括生活热负荷
6

干背式锅炉和湿背式锅炉的区别在于(??? );

  • A.干背式锅炉的烟气是干的,而湿背式锅炉的烟气是湿的
  • B.干背式锅炉的烟室布置在烟气的第一、二回程之间,而湿背式锅炉的烟室布置在第二、三回程之间
  • C.炉胆后部的折烟室是否布置于锅水中
  • D.烟气温度低时用干背式锅炉,烟气温度高时用湿背式锅炉
7

烟管锅炉的受热面处,(??? )。

  • A.火筒应布置在烟管四周
  • B.火筒与烟管只能对称布置
  • C.火筒一般布置在锅筒上方
  • D.火筒与烟管可对称布置也可非对称布置
8

“A型、D型、O型”锅炉是指(??? )。

  • A.锅炉的外形与这些字母相像
  • B.锅筒形状像这些字母
  • C.锅筒与管束等的布置形状
  • D.炉膛的形状
9

烟管锅炉烟气的第一回程一般指(??? )。

  • A.火筒内的烟气流程
  • B.烟管内的流程
  • C.烟箱内的流程
  • D.水管内的流程
10

地下锅炉房严禁使用(??? )作为燃料。

  • A.轻油
  • B.天然气
  • C.液化石油气
  • D.重油
11

关于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应采用湿法除尘
  • B.当湿法除尘不致影响生产和改变物料性质时,宜采用湿法除尘
  • C.当湿法除尘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机械除尘或机械与湿法的联合除尘
  • D.生产上不容许物料加湿时,应采用机械除尘
12

关于事故排风的吸风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应设在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物质放散量可能最大的地点
  • B.应设在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物质放散量聚集最多的地点
  • C.对事故排风的死角处,宜采取导流措施
  • D.对事故排风的死角处,应采取导流措施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力除尘的用水量,应在生产流程的起始扬尘点多分配一些
  • B.水力除尘的用水量,应在生产流程的破碎地点少分配一些
  • C.布置水力除尘喷嘴时,应尽量防止水滴落到设备的传动部件上
  • D.采用联合除尘布置水力除尘喷嘴时,不应将水滴吸入风管中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放散粉尘的工艺设备,必须采取密闭措施
  • B.放散粉尘的工艺设备,应尽量采取密闭措施
  • C.放散粉尘的工艺设备的密闭形式,应采用局部密闭
  • D.放散粉尘的工艺设备的密闭形式,应采用整体密闭和大容积密闭
15

设计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时,通风方式(??? )。

  • A.应采用自然通风
  • B.宜采用自然通风
  • C.宜采用机械通风
  • D.最好采用机械通风
16

确定密闭罩吸风口的位置、结构和风速时,应使罩内负压均匀,防止粉尘外逸并不致把物料带走。吸风口的平均风速,应确定为(??? )。

  • A.不宜大干下列数值:细粉料的筛分1.6m/s;物料的粉碎2m/s;粗颗粒物料破碎3m/s
  • B.不宜大于下列数值:细粉料的筛分0.6m/s;物料的粉碎2m/s;粗颗粒物料破碎3m/s
  • C.不宜小于下列数值:细粉料的筛分1.6m/s;物料的粉碎2m/s;粗颗粒物料破碎3m/s
  • D.不宜小于下列数值:细粉料的筛分0.6m/s;物料的粉碎2m/s;粗颗粒物料破碎3m/s
1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吸风点的排风量,应按防止粉虫逸至室内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
  • B.吸风点的排风量,应按防止粉尘逸至室外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
  • C.吸风点的排风量,可采用实测数据
  • D.吸风点的排风量,可采用经验数值
18

放散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建筑物,宜采用的通风方式是(??? )。

  • A.局部排风
  • B.全面排风
  • C.局部送风
  • D.全面通风
1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厨房、厕所、盥洗室和浴室等,宜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进行局部排风或全面换气
  • B.厨房、厕所,盥洗室和浴室等,当利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室内卫生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
  • C.民用建筑的办公室,宜采用机械通风
  • D.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以及走道、房间等的防烟、排烟设计,应按国家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21

关于输送非标准状态空气的通风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以实际的容积风量用标准状态下的图表计算出的系统压力损失,并按一般的通风机性能样本选择通风机时,其风量和风压不应修正,但电动机的轴功率应进行验算
  • B.当以实际的容积风量用非标准状态下的图表计算出的系统压力损失,并按一般的通风机性能样本选择通风机时,其风量和风压不应修正,但电动机的轴功率应进行验算
  • C.当以实际的容积风量用标准状态下的图表计算出的系统压力损失,并按一般的通风机性能样本选择通风机时,其风量和风压应修正,电动机的轴功率应进行验算
  • D.当以实际的容积风量用非标准状态下的图表计算出的系统压力损失,并按一般的通风机性能样本选择通风机时,其风量和风压应修正,电动机的轴功率应进行验算
22

当采用全面通风消除余热、亲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应分别从建筑物内温度最高、含湿量或有害物质浓度最大的区域排风,并且全面排风量分配应符合的要求是:当放散气体密度比室内空气轻或重,建筑内放散的显热不足以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而沉积在下部区域时,(??? )。

  • A.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2/3,从下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1/3,且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
  • B.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1/3,从下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2/3,且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
  • C.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3/4,从下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1/4,且不应小于每小时2次换气
  • D.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l/4,从下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3/4,且不应小于每小时2次换气
23

一般工业建筑的机械通风系统,其砖及混凝土风道内的风速,宜选用(??? )。

  • A.干管4~12m/s,支管2~6m/s
  • B.干管5~13m/s,支管2~6m/s
  • C.干管4~12m/s,支管4~8m/s
  • D.干管5~13m/s,支管4~8m/s
24

当采用全面通风消除余热、余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应分别从建筑物内温度最高,含湿量或有害物质浓度最大的区域排风。全面排风量的分配应符合的要求是:当放散气体密度比室内空气轻,或虽比室内空气重,但建筑内放散的显热全年均能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 )。

  • A.宜从房间上部区域排出
  • B.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2/3,从下部地带排1/3
  • C.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3/4,从下部地带排1/4
  • D.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1/4,从下部地带排3/4
2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物质的房间,其排风系统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
  • B.空气中含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其回风系统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没备
  • C.丙类的厂房其送风系统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
  • D.防爆型的通风设备的采用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不相同
27

通风、空调系统中,风管应采用的材料是(??? )。

  • A.不燃烧材料
  • B.难燃烧材料
  • C.B1级防火材料
  • D.B2级防火材料
36

选择机械送风系统的空气加热器时,室外计算参数应采用(??? )。

  • A.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 B.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 C.冬季平时计算温度
  • D.冬季日平均室外计算温度
37

下列情况中不需单独设置排风系统的是(??? )。

  • A.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
  • B.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
  • C.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单独房间
  • D.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不会形成疙瘩或腐蚀性的混合物、化合物
4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大量散热的热源(如散热设备、热物料等),宜放在生产厂房外面或坡屋内
  • B.对生产厂房内的热源,不应采取隔热措施
  • C.对生产厂房内的热源,不应采取通风措施
  • D.工艺设计,宜采用远距离控制或自动控制
43

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 )。

  • A.50℃
  • B.70℃
  • C.28℃
  • D.60℃
44

下列机械送风系统的进风口位置,不合理的是(??? )。

  • A.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
  • B.应高于排风口
  • C.应避免进风、排风短路
  • D.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1m
45

地F车库的机械排烟系统(??? )。

  • A.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
  • B.不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
  • C.只能与通风系统合用
  • D.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系统合用,不能与通风系统合川
46

组织室内气流时,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A.不应使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流入没有有害物质的地带
  • B.不应使含有蒸汽的空气流入没有蒸汽的地带
  • C.应使含有大量热的空气流入没有热的地带
  • D.不容许含有大量热的空气流入仅有少量热的地带
48

事故通风的通风机,应在(??? )设置电器开关。

  • A.室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 B.室内便于操作的地方
  • C.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 D.无要求
49

设有消防控制室的机械防、排烟和空调、通风系统防火控制程序不包括(??? )。

  • A.火灾时,火灾报警器动作后,房间排烟口、排烟机、通风及空调系统的通风机均由消防控制室集中控制
  • B.火灾时,火灾报警器动作后,由消防控制室遥控房间排烟口开启,由排烟口微动开关输出电信号,联动排烟机、通风及空谓风机开停
  • C.由消防控制室控制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控制程序
  • D.靠手动开启的基本排烟控制程序
51

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的情况不包括(??? )。

  • A.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时
  • B.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积聚粉尘或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时
  • C.同时放散有害物质和余热的房间和设备
  • D.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
52

不设消防控制室的机械防排烟和通风,空调系统防火控制程序不包括(??? )。

  • A.靠手动开启的基本排烟控制程序
  • B.用烟感器联动挡烟壁、排烟口及排烟机启动,并有信号到值班室,遥控空调、通风停止
  • C.火灾报警器动作后,风管内防火闽在70℃易熔片熔化后关闭,切断电源,空调、通风机停止
  • D.由消防控制室控制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控制程序
53

造成粉尘进一步扩散,污染车间空气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 A.分子扩散
  • B.一次尘化作用
  • C.一次尘化作用
  • D.惯性力
55

一个完整的防排烟系统不包括<)。

  • A.风机
  • B.阀门
  • C.隔烟装置
  • D.消防器
56

有关烟气排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烟气排出口的材料,可采用1.5mm厚钢板或用具有同等耐火性能的材料制作
  • B.烟气排出口的设置,无须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条件考虑确定
  • C.烟气排出口必须避开有燃烧危险的部位
  • D.当烟气排出口设在室外时,应防止雨水、虫鸟等侵入,并要求在排烟时坚固而且不会脱落
57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设计要求不包括(??? )。

  • A.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相应的防爆型通风设备
  • B.当送风机设在单独隔开的通风机房内且送风干管上设有止回阀时,可采用普通型通风设备,其空气可以循环使用
  • C.通风、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五层,当排风管道设有防止回流设施且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进风和排风管道可不受此限制
  • D.垂直风管应设在管井内
59

下列关于排烟口的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 )。

  • A.当用隔墙或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时,每个防烟分区应分别设置排烟口
  • B.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20m,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超过300℃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 C.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栅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近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
  • D.为防止顶部排烟口处的烟气外溢,可在靠近排烟口的来烟气流的另一侧装设防烟幕墙,起到排烟口蓄烟和防止向别处扩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