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 B.流动资金估算表
- C.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 D.建设投资估算表
- E.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 A.施工图预算是确定工程招标控制价的依据
- B.施工图预算是控制造价及资金合理使用的依据
- C.施工图预算是施工企业控制工程成本的依据
- D.施工图预算是拨付工程款及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
- E.施工图预算是进行“两算”对比的依据
- A.有利于业主对投资的控制
- B.提供一个平等的竞争条件
- C.有利于提高工程计价效率,能真正实现快速报价
- D.满足市场技术条件下竞争的需要
- E.有利于工程款的拨付和工程造价的最终结算
- A.电气安装费用
- B.服务性建筑费用
- C.海运包装费用
- D.税金
- E.交货港离岸价
- A.偿债备付率
- B.利息备付率
- C.流动比率
- D.速动比率
- E.资产负债率
- A.社会因素
- B.技术因素
- C.经济因素
- D.组织因素
- E.自然因素
- A.单项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量越大,开办费在工程价格中的比例就越小
- B.一般开办费约占工程价格的10%~20%
- C.开办费一般是在各分部分项工程造价的前面按单项工程分别单独列出
- D.开办费包括的内容不因国家和工程的不同而异
- E.施工企业的开办费一般为成本的10%~15%
- A.供应价格
- B.检验试验费
- C.材料运杂费
- D.采购及保管费
- E.运输损耗费
- A.劳动保险费
- B.职工教育经费
- C.待业保险费
- D.公司经费
- E.劳动保护费
- A.招标的目标
- B.招标项目的范围和性质
- C.招标文件中规定的系统要求和经济条款
- D.招标文件中规定的主要技术要求、标准和商务条款
- E.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评标方法和在评标过程中考虑的相关因素
- A.正在施工和新承接的项目情况表
- B.近年完成的类似项目情况表
- C.申请人须知
- D.申请人基本情况表
- E.联合体协议书
- A.概算指标可以作为编制投资估算的参考
- B.概算指标中的主要材料指标可以作为匡算主要材料用量的依据
- C.概算指标是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方案比较、建设单位选址的一种依据
- D.概算指标是工程结束后,进行竣工决算和评价的依据
- E.概算指标是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定投资额和主要材料计划的主要依据
- A.研究选择主要技术参数
- B.研究工艺流程方案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 C.研究选择先进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额,提高收效和效率
- D.研究工艺流程各工序间的合理衔接,工艺流程应通畅、简捷
- E.研究工艺流程的定性安排
- A.系统上完善
- B.生产上适用
- C.经济上合理
- D.技术上先进
- E.功能上有效
- A.设备、材料调价文件和调价记录
- B.经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及其施工图预算书
- C.设计交底或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 D.投标价、发包合同、工程决算等有关资料
- E.设计变更记录、施工记录或施工签证单及其他施工发生的费用记录
- A.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不得低于成本
- B.以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作为投标报价计算的基本条件
- C.报价计算方法要科学严谨,简明适用
- D.投标报价要以招标文件中设定的承发包双方责任划分,作为考虑投标报价费用项目和费用计算的基础
- E.投标报价由投标人自主确定,但必须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推荐性规定
- A.盈亏平衡产量分析法
- B.平均成本法
- C.生产能力平衡法
- D.专家估计法
- E.风险因素取值评定法
- A.应由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开支的项目
- B.应由勘察设计费或工程费用开支的项目
- C.应在建筑安装费用中列支的施工企业对建筑材料、构件和建筑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及技术革新的研究试验费
- D.自行或委托其他部门研究试验所需人工费的项目
- E.设计规定在施工中必须进行试验、验证的项目
- A.永久工程
- B.承包人设备的损坏由承包人承担
- C.停工期间应监理人要求照管工程和清理、修复工程的金额由承包人承担
- D.发包人和承包人各自承担其人员伤亡和其他财产损失及其相关费用
- E.不能按期竣工的,应合理延长工期,发包人不需支付逾期竣工违约金
- A.全国通用定额
- B.行业通用定额
- C.专业专用定额
- D.企业定额
- E.补偿定额
- A.建设项目竣工财务结算审批表
- B.大中型建设项目概况表
- C.大中型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表
- D.大中型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总表
- E.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
- A.是编制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
- B.是调整建设工程合同和抵押合同的依据
- C.是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 D.是衡量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合理性和选择最佳设计方案的依据
- E.是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依据
- A.承包人应在确认引起索赔的事件发生后28天内向发包人发出索赔通知
- B.在承包人确认引起索赔的事件后42天内,承包人应向发包人递交一份详细的索赔报告
- C.索赔报告包括索赔的目的、要求延长工期的直接资料
- D.发包人收到承包人的索赔通知后,未承认发包人责任前,可检查记录保持情况,并可指示承包人保持进一步的同期记录
- E.如果引起索赔的事件具有连续影响,承包人应按月递交进一步的中问索赔报告,说明累计索赔的金额
- A.指标项目的确定要考虑将来的需要
- B.编制深度要与施工图预算深度相适应
- C.要反映不同行业和不同工程的特点
- D.要贯彻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 E.符合国家技术发展方向,贯彻国家高科技政策和发展方向原则
- A.模板
- B.脚手架
- C.炸药
- D.钢筋
- A.监理人
- B.招标人
- C.评标委员会
- D.资格审查委员
- A.比率指标
- B.经济指标
- C.工程量指标
- D.面积指标
- A.报价决策人员
- B.报价收集人员
- C.报价分析人员
- D.基础数据采集和配备人员
- A.固定资产和建设投资
- B.流动资金和营业收入
- C.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
- D.生产成本和固定资产
- A.承包人应在收到变更指示或变更意向书后的14天内,向监理人提交变更报价书
- B.承包人应在收到变更指示或变更意向书后的21天内,向工程师提交变更报价书
- C.监理人认为有必要时,可要求承包人提交要求提前或延长工期的施工进度计划及相应施工措施等详细资料
- D.监理人收到承包人变更报价书后的14天内,根据变更估价原则,商定或确定变更价格
- A.发包人要求承包人提前竣工
- B.发包人原因引起的暂停施工
- C.发包人的原因导致试运行失败的
- D.不可抗力
- A.固定比例
- B.测算比例
- C.浮动比例
- D.试验比例
- A.初步设计
- B.总体设计
- C.施工图设计
- D.技术设计
- A.协议书
- B.通用条款
- C.专用条款
- D.附件
- A.2.69
- B.2.25
- C.1.50
- D.1.19
- A.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B.无形资产费用
- C.建设期利息
- D.建设安装工程费
- A.定基指数
- B.综合指数
- C.环比指数
- D.数量指标指数
- A.102.94
- B.164.38
- C.177.50
- D.215.60
- A.结构特点
- B.性质指标
- C.详细程度
- D.规格标准
- A.前3天
- B.同一时间
- C.后3天
- D.后5天
- A.直接工程费
- B.措施费
- C.间接费
- D.利润及税金
- A.工程接收证书
- B.履约证书
- C.最终竣工报表
- D.结清单
- A.标准预算审查法
- B.分解对比审查法
- C.分组计算审查法
- D.重点抽查法
- A.20.30
- B.35.64
- C.48.O6
- D.52.16
- A.设备价值百分比法
- B.概算定额法
- C.类似工程预算法
- D.概算指标法
- A.在合同规定的目的港受领货物,办理进口清关手续,交纳进口税
- B.按合同规定提供正式有效的运输单据、发票或具有同等效力的电子单证
- C.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 D.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提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的文件
- A.投资效益评价法
- B.本量利分析法
- C.价值工程分析法
- D.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
- A.研究拟采用的生产方法是否与采用的原材料相适应
- B.研究拟采用的生产方法是否符合节能和清洁的要求
- C.研究拟采用的生产方法的经济来源的可得性,若采用现金生产技术,应比较所需费用
- D.研究与项目产品相关的国内外生产方法,分析比较优缺点和发展趋势,采用先进适用的生产方法
- A.10.05
- B.11.25
- C.13.65
- D.15.75
- A.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3倍
- B.该耕地被征用前5年平均年产值的1~3倍
- C.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
- D.该耕地被征用前5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
- A.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
- B.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
- C.静态分析为主,动态分析为辅
- D.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
- A.暂定金额的报价
- B.可供选择的项目的报价
- C.多方案报价法
- D.无利润报价
- A.初步设计
- B.总体设计
- C.技术设计
- D.方案设计
- A.网络图分析法
- B.比例计算法
- C.实际费用法
- D.修正总费用法
- A.1282
- B.2156.28
- C.2580
- D.3116.28
- A.项目管理费
- B.建设成本上升费用
- C.未明确项目的准备金
- D.不可预见准备金
- A.保证工程施工和人员的安全
- B.根据合同进度计划,组织进行设计交底
- C.避免施工对公众与他人的利益造成损害
- D.负责施工场地及其周边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工作
- A.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 B.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C.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存货+现金
- D.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 A.监理人
- B.发包人
- C.承包人
- D.设计人
- A.公平、客观、安全、合理
- B.经济、适用、安全、朴实
- C.经济、有效、安全、客观
- D.安全、有效、客观、朴实
- A.工期,但不包括费用
- B.工期、费用,但不包括利润
- C.工期、费用和利润
- D.费用,但不包括工期
- A.在基本工作时间里,通过相关工艺过程可以使材料改变外形
- B.基本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工作量的大小成正比例
- C.基本工作时间所包括的内容依工作性质各不相同
- D.在基本工作时间里,不能使产品的形状大小、性质或位置发生变化
- A.竣工验收
- B.竣工交付
- C.竣工决算
- D.移交手续
- A.12
- B.24
- C.48
- D.56
- A.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
- B.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C.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
- D.建设期利息和工程费用
- A.生产费用综合
- B.从上而下的分部组合
- C.定额
- D.从下而上的分部组合
- A.1
- B.2
- C.3
- D.6
- A.形式
- B.时态
- C.稳定程度
- D.管理组织的角度
- A.5
- B.8
- C.10
- D.15
- A.总体设计
- B.初步设计
- C.技术设计
- D.施工图设计
- A.给水排水工程概算指标
- B.采暖工程概算指标
- C.生产家具购置费概算指标
- D.通信工程概算指标
- A.完整性
- B.可靠性
- C.稳定性
- D.综合实用性
- A.系统性
- B.有效性
- C.可持续性
- D.稳妥性
- A.系统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 B.指导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 C.指导性、准确性和可调性
- D.完整性、系统性和可调性
- A.稳定性和针对性
- B.完整性和使用性
- C.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D.适用性和系统性
- A.工艺特点
- B.系统完整性
- C.组织复杂程度
- D.技术有效程度
- A.发包人
- B.设计人
- C.监理人
- D.工程师
- A.-36
- B.36
- C.40
- D.46
- A.单位工程投资、单项工程投资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B.分部分项工程投资、单位工程投资和预备费
- C.单位工程投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
- D.单项工程投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
- A.10.268.16.89
- C.21.34
- D.25.64
- A.工程量清单编制人
- B.检查机构负责人
- C.招标人
- D.计量单位负责人
- A.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 B.生产能力指数法
- C.系数估算法
- D.指标估算法
- A.现场统计法
- B.现场技术测定法
- C.实验室试验法
- D.理论计算法
- A.初步设计项目一览表
- B.经批准的拟建项目的初步概算文件
- C.批准的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 D.能满足编制设计概算的各专业设计图纸、文字说明和主要设备表
- A.材料原价
- B.材料净用量
- C.运输损耗费
- D.保管费
- A.技术因素
- B.市场因素
- C.经济因素
- D.环境因素
- A.评标
- B.开标
- C.审标
- D.资格定审
- A.企业管理费
- B.措施费
- C.规费
- D.直接工程费
- A.7
- B.14
- C.30
- D.56
- A.运输机械的残值率为2%
- B.特大型机械的残值率为6%
- C.掘进机械的残值率为5%
- D.中小型机械的残值率为4%
- A.49875
- B.50000
- C.51240
- D.1050000
- A.21
- B.28
- C.56
- D.84
- A.材料费=材料净重×(1+加工损耗系数)×每吨材料综合价
- B.加工费=设备总质量(吨)×设备每吨加工费
- C.专用工具费按材料费、加工费和辅助材料费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计算
- D.包装费按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专用工具费和税金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