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机械夜间施工增加费
- B.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费
- C.机械经常修理费
- D.机械燃料动力费
- E.司机在年工作台班以外的人工费
- A.程序
- B.用途
- C.水平
- D.原则
- E.要求
- A.非标准设备设计费
- B.材料费(包括辅助材料费)
- C.设备运杂费
- D.废品损失费
- E.利润、税金
- A.审查设计概算,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克服和防止预算超概算
- B.审查设计概算,有利于合理分配投资资金、加强投资计划管理,有助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 C.审查设计概算,有利于促进概算编制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概算的编制规定和费用标准,从而提高概算的编制质量
- D.审查设计概算,有利于促进设计方案完善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 E.经审查的概算,有利于为建设项目投资的落实提供可靠的依据
- A.清理、核对各项账目,保证竣工决算的正确性
- B.按照规定组织竣工验收,保证竣工决算的及时性
- C.积累、整理竣工项目资料,保证竣工决算的完整性
- D.核实工程变动的详细资料,保证竣工决算的系统性
- E.上报主管部门审查存档,保证竣工决算的有效性
- A.国际运费是指从装运港(站)到达我国目的港(站)的运费
- B.我国进口设备大部分采用铁路运输
- C.我国进口设备小部分采用海洋运输
- D.国际运费(海、陆、空)=到岸价格×运费率
- E.我国进口设备个别采用航空运输
- A.标准化原则
- B.时效性原则
- C.有效性原则
- D.高效处理原则
- E.定性化原则
- A.收集整理资料阶段
- B.分析评价阶段
- C.平衡调整阶段
- D.测算审查阶段
- E.修正测算阶段
- A.增加合同工作内容
- B.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或其他特性
- C.提供图纸延误
- D.发包人迟延提供材料、工程设备或变更交货地点的
- E.未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预付款、进度款
- A.分部分项项目
- B.措施项目
- C.专业项目
- D.其他项目
- E.税金项目
- A.发包人对施工作业和施工方法的完备性负责
- B.发包人应协助承包人办理法律规定的有关施工证件和批件
- C.发包人应按合同约定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 D.发包人应按合同约定向承包人及时支付合同价款
- E.发包人应根据合同进度计划,组织设计单位向承包人进行设计交底
- A.应急费
- B.建设投资
- C.建设成本上升费用
- D.建设期利息
- E.流动资金
- A.工期索赔
- B.工程延误索赔
- C.意外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索赔
- D.合同被迫终止索赔
- E.费用索赔
- A.工程排污费
- B.社会保障费
- C.住房公积金
- D.财产保险费
- E.劳动保险费
- A.环境上自然协调
- B.技术上先进
- C.程序上简单便捷
- D.造型上美观
- E.结构上坚固耐用
- A.全面审查法
- B.对比分析法
- C.查询核实法
- D.重点审查法
- E.联合会审法
- A.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的
- B.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的价值相比,不值得的
- C.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 D.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的
- E.项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少数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
- A.培训期间的工资
- B.徒工服装补贴费
- C.防暑降温费
- D.交通费补贴
- E.施工保健费
- A.因少数非主要设备或某些特殊材料短期内不能解决的项目
- B.国外引进设备项目,按照合同规定完成负荷调试、设备考核合格后,进行竣工验收
- C.有些已形成部分生产能力,但近期内能按原设计规模续建的建设项目
- D.规定要求的内容已完成,但因外部条件的制约,而使已建工程不能投入使用的项目
- E.因流动资金不足、生产所需原材料不能满足,致使已建工程不能投入使用的项目
- A.营业税
- B.城市维护建设税
- C.增值税
- D.教育费附加
- E.印花税
- A.一次大修理费用
- B.各级保养一次费用
- C.例保辅料费
- D.寿命期各级保养总次数
- E.临时故障排除费
- A.两种模式的最大差别在于体现了我国建设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定价阶段
- B.两种模式的主要计价依据及其性质不同
- C.两种模式的计价方法不同
- D.单价与报价的组成不同
- E.适用阶段不同
- A.0.789
- B.0.987
- C.1.038
- D.1.156
- A.补充定额
- B.全国通用定额
- C.地区统一定额
- D.行业统一定额
- E.企业定额
- A.合理选择结构方案
- B.合理确定层数与层高
- C.合理确定户型和住户面积
- D.平面布置合理,长度和宽度比例适当
- E.合理确定单元组成和户型设计
- A.预付款
- B.暂定金额
- C.保证金
- D.暂估价
- A.电气管线
- B.基础设施
- C.外墙面防渗漏
- D.供热与供冷系统
- A.设计方案必须符合逻辑程序
- B.设计必须兼顾近期与远期的要求
- C.设计方案必须兼顾建设与使用,考虑项目全寿命费用
- D.设计方案必须要处理好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
- A.监理人
- B.发包人
- C.承包人
- D.发包人和承包人共同
- A.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
- B.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
- C.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
- D.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 A.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成品保护所需机械费+材料费
- B.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材料费+人工费
- C.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成品保护所需机械费+人工费
- D.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成品保护所需机械费+材料费+人工费
- A.3%
- B.5%
- C.7%
- D.10%
- A.工序
- B.工作过程
- C.循环施工过程
- D.综合工作过程
- A.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
- B.监理人对隐蔽工程重新检查,经检验证明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的
- C.发包人原因造成工程质量达不到合同约定验收标准的
- D.发包人提供的材料和工程设备不符合合同要求的
- A.开标前3日
- B.开标前5日
- C.开标后3日
- D.开标后5日
- A.现代化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分工合作体系,只有相关企业集中配置,才能对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 B.现代产业需要与相应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相配合,其能力和效率才能充分发挥
- C.根据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和要求具体对待
- D.企业布点适当集中,才能为不同类型的劳动者提供多种就业机会
- A.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承包商
- B.委托工程师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理
- C.按照单价合同方式编制招标文件
- D.按照固定总价合同方式审批投标文件
- A.承包商在等待答复期间,不应延误任何工作
- B.将要实施的工作的说明书以及该工作实施的进度计划解释清楚
- C.工程师发出每一项实施变更的指令,应要求承包商记录支出的费用
- D.承包商提出的变更建议书,只是作为工程师决定是否实施变更的参考
- A.概算法
- B.比例法
- C.资产法
- D.指标法
- A.预算定额
- B.企业定额
- C.施工定额
- D.劳动定额
- A.暂估价
- B.计日工
- C.暂列金额
- D.总承包服务费
- A.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宜采用总价合同
- B.招标文件与中标人投标文件不一致的地方,以投标文件为准
- C.实行招标的工程,合同约定不得违背招标、投标文件中关于造价等方面的实质性内容
- D.不实行招标的工程合同价款,在发、承包双方认可的工程价款基础上,由发、承包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 A.500万元以下
- B.500~2000万元
- C.2000~5000万元
- D.5000万元以上
- A.对比审查法
- B.利用手册审查法
- C.筛选审查法
- D.重点抽查法
- A.国家定价
- B.国家指导定价
- C.国家调控
- D.市场竞争
- A.216
- B.23.4
- C.25.4
- D.28.8
- A.1.065
- B.1.095
- C.1.145
- D.1.215
- A.索赔事件的处理过程
- B.索赔事件的发生情况
- C.各项索赔款的计算
- D.已递交索赔意向书的情况
- A.所选择的生产方法应该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 B.生产方法是否合适首先表现在是否先进适用
- C.生产方法的合理性还表现在是否符合所采用的原料路线
- D.生产技术是否能够适合工艺流程
- A.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 B.限额以下的施工项目
- C.大中型建设项目
- D.国家重点工程的大型建设项目
- A.流动资金
- B.建设期利息
- C.建筑安装工程费
- D.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
- A.利息备付率应分年计算
- B.利息备付率低,表明利息偿付的保障程度高,偿债风险小
- C.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项目偿付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
- D.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利息备付率应当大于1,并结合债权人的要求确定
- A.分包标函是否完整
- B.分包工程单价所包含的内容
- C.分包人的工程质量、信誉及可信赖程度
- D.不同买卖条件下的支付方式
- A.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 B.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 C.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 D.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 A.1.025
- B.1.065
- C.1.854
- D.1.956
- A.27
- B.29
- C.30
- D.33
- A.稳定性
- B.统一性
- C.时效性
- D.指导性
- A.性质
- B.特征
- C.质量
- D.类型
- A.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 B.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修理费+利息支出
- C.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修理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 D.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 A.暂估价
- B.保证金
- C.暂列金额
- D.预付款
- A.公平、合理、系统、择优
- B.完整、客观、科学、择优
- C.公平、公正、科学、择优
- D.公平、客观、科学、有效
- A.3%
- B.5%
- C.10%
- D.15%
- A.外币金额不变,换算成人民币金额减少
- B.外币金额不变,换算成人民币金额增加
- C.外币金额增加,换算成人民币金额增加
- D.外币金额减少,换算成人民币金额减少
- A.户型结构、面积密度
- B.人口净密度、绿化面积
- C.单元组成、户型设计
- D.绿化密度、户型设计
- A.设计说明书
- B.建筑设计图纸
- C.透视图
- D.施工图
- A.0.733
- B.O.863
- C.1.733
- D.1.863
- A.资格预审
- B.资格检查
- C.资格后审
- D.综合评标
- A.建筑毛密度
- B.居住面积密度
- C.居住建筑净密度
- D.绿化比率
- A.项目技术方案
- B.项目设计图纸
- C.项目规模
- D.项目施工计划
- A.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密封送达投标地点
- B.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为有效的投标文件
- C.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的投标文件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
- D.招标人收到招标文件后,应当向投标人出具标明签收人和签收时间的凭证
- A.1054.26
- B.1562.42
- C.1782.24
- D.1978.46
- A.244.0
- B.262.0
- C.267.8
- D.271.6
- A.大修理
- B.工程竣工
- C.报废
- D.最后一次大修理
- A.时间长
- B.简单易懂、实用性强
- C.适用范围小
- D.主要适用于住宅工程
- A.21.36
- B.26.45
- C.31.26
- D.38.43
- A.竣工验收报告
- B.交付使用清单
- C.竣工申请书
- D.交工验收证书
- A.报告期人工费
- B.报告期措施费
- C.利润
- D.报告期工程建设其他费
- A.口径一致
- B.客观科学
- C.公平合理
- D.简明适用
- A.客观性
- B.强制性
- C.全面性
- D.推荐性
- A.单位工程
- B.单项工程
- C.分部工程
- D.分项工程
- A.系统性
- B.可靠性
- C.经济性
- D.有效性
- A.正方形
- B.矩形
- C.T形
- D.L形
- A.套单价
- B.按费用定额取费
- C.进行工料分析
- D.计算各项费用
- A.甲级
- B.乙级
- C.丙级
- D.暂定级
- A.计划控制性
- B.市场竞争性
- C.国家指导性
- D.市场稳定性
- A.组成分部分项工程单价
- B.单独列项
- C.分摊进单价
- D.组成单位工程单价
- A.752.80
- B.925.62
- C.842.25
- D.1151.92
- A.冷凝、吸附、燃烧和催化转化
- B.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
- C.过滤除尘、湿式除尘、电除尘
- D.自然氧池、生物滤化、活性污泥、厌氧发酵
- A.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用
- B.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规费、税金、风险费用
- C.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措施费、规费和税金
- D.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规费、税金、风险费用
- A.竣工结算
- B.专业分包结算
- C.分阶段结算
- D.合同中止结算
- A.140.56
- B.166.O6
- C.174.35
- D.176.O2
- A.索赔必须以合同为依据
- B.及时、合理地处理索赔
- C.全面、有效地制止索赔
- D.加强主动控制,减少工程索赔
- A.正确识别选用现金流量
- B.项目投资总获利能力角度
- C.息前税后角度分析
- D.考察资金筹措方案满足要求
- A.有偿出让和转让使用权,要向土地受让者征收契税
- B.转让土地如有增值,要向转让者征收土地增值税
- C.在土地转让期间,价差应随当地的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的变化而变化
- D.在土地转让期间,国家要区别不同地段、不同用途向土地使用者收取土地占用费
- A.平均成本法
- B.盈亏平衡产量分析法
- C.生产能力平衡法
- D.概率分析法
- A.总价合同
- B.单价合同
- C.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
- D.成本加定比费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