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 B.提高投资控制效率
- C.使技术方案设计工作更主动
- D.便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 E.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效果最显著
- A.经济部分
- B.系统部分
- C.技术部分
- D.形式部分
- E.商务部分
- A.详细估算
- B.投标估算
- C.确定估算
- D.控制估算
- E.认可估算
- A.完成定额计量单位的主要用工
- B.超运距用工
- C.辅助用工
- D.按劳动定额规定应增(减)计算的用工
- E.人工幅度差用工
- A.确定编制细则
- B.确定定额项目袁
- C.确定定额的项目划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 D.平衡调整工程量的准确测量
- E.定额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耗用量的计算、复核和测算
- A.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
- B.初步设计及概算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的,已经批准
- C.有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 D.有招标所需的设计方案及设计目标
- E.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应当履行核准手续的,已经核准
- A.技术设计
- B.方案设计
- C.初步设计
- D.设计交底
- E.施工图设计
- A.利用工程造价指数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 B.利用工程造价指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复杂总体数量的变动状况
- C.利用工程造价指数估计工程造价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D.用以测定调价系数,并编制造价信息制度
- E.作为工程承发包双方进行工程估价和结算的重要依据
- A.预算单价法
- B.概算定额法
- C.概算指标法
- D.综合吨位指标法
- E.类似工程预算法
- A.设备购置费由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组成
- B.国产标准设备带有备件时,其原价按不带备件的价值计算,备件价值计入工器具购置费中
- C.国产设备由设备制造厂交货地点起至工地仓库(或施工组织设计指定的需要安装设备的堆放地点)止所发生的运费和装卸费
- D.进口设备采用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时,其运费和装卸费是指设备由装运港港口起到工地仓库止所发生的运费和装卸费
- E.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一般以设备购置费为计算基数,按照部门或行业规定的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费率计算
- A.遵循有无对比的原则
- B.对项目所涉及的所有成员及群体的费用和效益作全面分析
- C.正确识别和计算静态与动态的外部效果
- D.合理确定效益和费用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
- E.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和调整转移支付
- A.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
- B.外购燃料和动力费估算表
- C.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 D.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 E.流动资金估算表
- A.工龄工资
- B.洗理费
- C.书报费
- D.取暖费
- E.保健费用
- A.定基指数
- B.数量指标指数
- C.质量指标指数
- D.综合指数
- E.环比指数
- A.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的标准和施工图预算的限额进行编制的原则
- B.严格执行国家的建设方针和经济政策的原则
- C.要完整、准确地反映设计内容的原则
- D.要准确、有效地反映概算的内容和标准的原则
- E.要坚持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反映工程所在地当时价格水平的原则
- A.安装工程
- B.卫生工程
- C.装饰装修工程
- D.园林绿化工程
- E.市政工程
- A.招标控制价超过批准的概算时,招标人应将其报原概算审批部门审核
- B.投标人的投标报价高于招标控制价的,其投标应予以调整
- C.招标控制价应在招标文件中公布,应上调或下浮
- D.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并应编制招标控制价
- E.招标控制价应由具有编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
- A.机械维修引起的停歇时间
- B.工程收尾的工作量饱满时所减少的时间
- C.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机械在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工序间歇
- D.检查工程质量影响机械操作的时间
- E.临时停机、停电影响机械操作的时间
- A.政策因素
- B.风险因素
- C.燃料动力供应
- D.运输及通信条件
- E.协作及土地条件
- A.总平面设计要注意节约用地,尽量多占农田
- B.总平面设计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 C.总平面布置应适应建设地点的气候、地形、工程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
- D.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 E.总平面设计要合理组织厂内外运输,选择方便经济的运输设施和合理的运输线路
- A.产值指数
- B.产量指数
- C.物价总指数
- D.出口额指数
- E.成本总指数
- A.建设投资
- B.流动资金
- C.建设成本上升费用
- D.应急费
- E.建设期利息
- A.合同协议书
- B.投标函
- C.争端仲裁协议书
- D.供应材料一览表
- E.工程质量保修书
- A.增加拆迁移民
- B.节约土地,少占耕地
- C.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D.要有利于厂区合理布置和安全运行
- E.应尽量远离交通运输条件和水电等聚集的地方
- A.定额估价法
- B.系列设备插入估价法
- C.成本计算估算法
- D.分项详细估算法
- A.投标文件
- B.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
- C.拟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 D.与拟建工程相关的工程施工规范和工程验收规范
- A.10
- B.15
- C.25
- D.-1O
- A.发包人可以要求承包人提供进一步的资料,但仍要在28天内对索赔作出回应
- B.发包人在收到索赔报告后28天内,应作出回应
- C.发包人可以要求承包人提供进一步的资料,在56天内对索赔作出回应
- D.发包人在收到最终索赔报告后的28天内,未向承包人作出答复,视为该项索赔报告已经认可
- A.及时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 B.完备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 C.真实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 D.完备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 A.100
- B.200
- C.300
- D.500
- A.可行性和有效性
- B.真实性和有效性
- C.必要性和完整性
- D.必要性和可行性
- A.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 B.单项工程竣工验收
- C.检验批竣工验收
- D.全部工程竣工验收
- A.施工定额
- B.预算定额
- C.概算指标
- D.投资估算指标
- A.建议书阶段
- B.初步研究阶段
- C.可行性研究阶段
- D.项目审批阶段
- A.报价合理、工期较短、程序完整
- B.报价合理、工期较短、信誉良好
- C.报价合理、工期较长、程序完整
- D.报价合理、工期较长、信誉良好
- A.筛选审查法
- B.分组计算审查法
- C.标准预算审查法
- D.分解对比审查法
- A.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负责组建
- B.评标委员会负责人与评标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有同等的表决权
- C.评标委员会设负责人的,负责人由评标委员会成员推举产生或者由招标人确定
- D.评标委员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1/3
- A.兼容性
- B.可扩展性
- C.综合实用性
- D.稳定性
- A.承包单位未按设计要求施工,造成的质量缺陷,由承包单位负责返修并承担经济责任
- B.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由设计单位承担经济责任
- C.因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质量缺陷,均由承包单位承担经济责任
- D.由于勘察、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或处理
- A.资格审查
- B.开标
- C.现场考察
- D.定标
- A.工程交付清单
- B.工程接收证书
- C.履约证书
- D.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 A.暂定金额
- B.保留金
- C.预付款
- D.总承包服务费
- A.基本工资
- B.工资性补贴
- C.辅助工资
- D.职工福利费
- A.预算定额
- B.施工定额
- C.概算定额
- D.概算指标
- A.平面立体设计和组成方案及功能要求
- B.平面总设计和结构方案及功能要求
- C.平面总设计和结构方案及工艺要求
- D.平面立体设计和结构方案及工艺要求
- A.1.54
- B.2.36
- C.3.98
- D.4.94
- A.直接费用
- B.当期费用
- C.间接费用
- D.生产成本
- A.可以得到工期补偿和费用补偿
- B.可以得到工期补偿,但不能得到费用补偿
- C.可以得到费用补偿,但不能得到工期补偿
- D.既不能得到工期补偿,也不能得到费用补偿
- A.30%
- B.40%
- C.60%
- D.80%
- A.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
- B.财务状况
- C.类似项目业绩
- D.资质证书
- A.统一性
- B.指导性
- C.系统性
- D.时效性
- A.系统性
- B.全面性
- C.关联性
- D.真实性
- A.停工时间
- B.有效工作时间
- C.必须消耗的时间
- D.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 A.公布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名称
- B.设有标底的,公布标底
- C.投标人代表、招标人代表、监标人、记录人等有关人员在开标记录上签字确认
- D.按照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
- A.偏差率=(评标基准价-投标人报价)/投标人报价×100%
- B.偏差率=(评标基准价-投标人报价)/评标基准价×100%
- C.偏差率=(投标人报价-评标基准价)/投标人报价×100%
- D.偏差率=(投标人报价-评标基准价)/评标基准价×100%
- A.作为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参考,用做建设成本分析
- B.用做编制初步设计概算和审查施工图预算的重要依据
- C.用做确定社会生产能力平均水平的重要依据
- D.用做确定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参考资料
- A.工程接收证书
- B.最终报表
- C.最终结清证书
- D.最终付款证书
- A.工程预付款、工程索赔款、工程竣工价款结算
- B.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价款决算
- C.工程保证金、工程预付款、工程竣工价款结算
- D.工程保证金、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价款结算,
- A.系统性和统一性
- B.准确性和完整性
- C.准确性和有效性
- D.真实性扣系统性
- A.可靠性和统一性
- B.完整性和有效性
- C.时效性和稳定性
- D.适用性和可靠性
- A.80
- B.160
- C.200
- D.240
- A.12.40
- B.12.56
- C.16.35
- D.17.37
- A.二次搬运费
- B.安全文明施工费
- C.大型机械进出场及安拆费
- D.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 A.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 B.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 C.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 D.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 A.计划成本
- B.机会成本
- C.概算指标
- D.沉没成本
- A.总价合同
- B.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
- C.单价合同
- D.成本加保证最大酬金合同
- A.最终验收证明和结清证明
- B.最终报表和结清证明
- C.工程接收证书和最终验收证明
- D.最终检查验收证书
- A.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 B.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 C.建设投资估算表
- D.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 A.3100
- B.3700
- C.4100
- D.6500
- A.1.026
- B.1.054
- C.1.078
- D.1.096
- A.1680
- B.1700
- C.1800
- D.1920
- A.直接费
- B.直接工程费
- C.间接费
- D.措施费
- A.静态分析
- B.定性分析
- C.动态分析
- D.定量分析
- A.采用的技术、设备与当地生产水平和社会习俗相适应
- B.采用的技术与可能得到的设备相适应,包括国内和国外设备、主机和辅机
- C.采用的技术与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应尽可能采用环保型生产技术
- D.采用的工艺路线要与可能得到的原材料、能源、主要辅助材料或半成品相适应
- A.主管部门
- B.财政部
- C.同级财政部门
- D.所在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
- A.间接费、利润
- B.利润、风险费
- C.管理费、风险费
- D.管理费、利润
- A.5.56
- B.6.44
- C.7.75
- D.8.12
- A.预算定额
- B.施工定额
- C.概算定额
- D.企业定额
- A.建筑安装费
- B.建筑工程费
- C.设备购置费
- D.流动资金
- A.人员培训费及提前进厂费
- B.备品备件费
- C.为保证初期正常生产所必需的生产办公、生活家具用具购置费
- D.为保证初期正常生产所必需的第一套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生产工器具、用具购置费
- A.0.50
- B.0.75
- C.1.33
- D.2.00
- A.281.67
- B.291.67
- C.300.00
- D.350.00
- A.真实性
- B.有效性
- C.完整性
- D.整体性
- A.解除缺陷责任证书
- B.工程接收证书
- C.结清单
- D.竣工结算书
- A.分部工程顺序码
- B.专业工程顺序码
- C.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码
- D.分项工程项目名称顺序码
- A.经济净现值
- B.经济内部收益率
- C.效益费用比
- D.投资回收期
- A.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 B.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
- C.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
- D.在最近五年内没有骗取中标和严重违约及重大工程质量问题
- A.项目名称
- B.项目结构
- C.项目特征
- D.项目编码
- A.工程接收证书
- B.结清单
- C.履约证书
- D.缺陷通知书
- A.标准化、规范化
- B.系统化、多样化
- C.程序化、网络化
- D.标准化、网络化
- A.技术检验
- B.设备考核
- C.交付使用
- D.交工验收
- A.主要实物工程量
- B.主要材料消耗量
- C.主要施工机械使用量
- D.各项取费标准
- A.专业性
- B.多样性
- C.动态性
- D.季节性
- A.有效性
- B.真实性
- C.重要性
- D.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