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都是以建(构)筑物各个结构部分和分部分项工程为单位表示的
- B.内容均包括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使用量定额三个基本部分
- C.项目划分和综合扩大程度上相同
- D.都用于设计概算的编制
- E.表达的主要内容、主要方式相近
- A.尽量把厂址放在荒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
- B.厂址的地下水位应尽可能低于地下建筑物的基准面
- C.厂区地形力求平坦而略有坡度,一般5%~15%为宜
- D.应靠近铁路、公路、水路,以缩短运输距离,减少建设投资
- E.将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的项目建在城市上风口
- A.生活消费指数
- B.市场供需变化
- C.材料生产成本
- D.流通环节的多少
- E.国际市场行情
- A.定量法
- B.数示法
- C.混合法
- D.图示法
- E.定性法
- A.按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划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
- B.按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划分为劳动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
- C.按专业对象分为建筑及装饰工程定额、房屋修缮工程定额、市政工程定额、铁路工程定额、公路工程定额、矿山井巷工程定额等
- D.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
- E.按专业对象分为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定额、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定额、热力设备安装工程定额等
- A.基本情况和数据表
- B.评标报告的撰写人
- C.中标人名单
- D.经评审的投标人排序
- E.开标记录
- A.中标人无正当理由拒签合同的,招标人取消其中标资格,其投标保证金予以退还
- B.发出中标通知书后,招标人无正当理由拒签合同的,招标人向中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
- C.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应采用单价合同
- D.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15个工作日内,应当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邋还投标保证金
- E.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15天内,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 A.投资估算是指导承发包合同价格的重要依据
- B.投资估算是建设工程设计招标、优选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
- C.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
- D.项目投资估算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
- E.项目投资估算可作为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
- A.间接费指数
- B.设备、工器具价格指数
- C.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指数
- D.单项工程造价指数
- E.建设项目造价指数
- A.指新建或扩建项目施工图设计规定的
- B.保证初期正常生产必须使用的费用
- C.所购置的工、器具达到了固定资产标准
- D.一般以设备购置费为计算基数
- E.按照部门或行业规定的费率计算
- A.其他直接费
- B.风险费
- C.利润
- D.税金
- E.间接费
- A.按月申请付款
- B.现场支付
- C.动态结算
- D.按调值公式申请付款
- E.按付款计划表申请付款
- A.在批准的初步设计范围内,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所增加的工程费用
- B.一般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费用
- C.竣工验收时为鉴定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复费用
- D.超规超限设备运输增加的费用
- E.人工、设备、材料、施工机械的价差费
- A.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 B.单项工程综合预算编制
- C.单项工程设计预算编制
- D.建设项目总预算编制
- E.建设项目分部预算编制
- A.住房公积金
- B.养老保险费
- C.失业保险费
- D.医疗保险费
- E.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
- A.负责租船订舱
- B.负责支付运费
- C.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 D.负责货物装船后一切费用和风险
- E.负责领取出口许可证
- A.对于主要工种、主要项目、常用项目,定额步距要大些
- B.对于不常用的、价值量小的项目,分项工程划分可以粗些
- C.要注意补充因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而出现的新的定额项目
- D.要合理确定预算定额计量单位,避免一量多用
- E.尽可能多留活口,以适应不同条件下,调整使用定额的需要
- A.生活消费指数
- B.市场供需变化
- C.材料生产成本变动
- D.流通环节的多少
- E.国际市场行情
- A.网络图分析法
- B.直接法
- C.比例计算法
- D.实际费用法
- E.时标网络图法
- A.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办法
- B.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
- C.与建设工程有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
- D.施工现场情况、地勘水文资料、工程特点及常规施工方案
- E.工程所在地政府要求的预算编制形式
- A.材料单价分析
- B.资金来源及运用等财务分析
- C.基本建设收入的上交分配情况
- D.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
- E.决算与概算的差异和原因分析
- A.建设项目概况表
- B.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表
- C.竣工财务决算总表
- D.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总表
- E.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
- A.严格执行国家的建设方针
- B.完整、准确地反映设计内容
- C.要坚持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
- D.简洁、易懂
- E.反映工程所在地当时的价格水平
- A.监理单位
- B.发包人
- C.设计单位
- D.承包人
- E.工程质量监督站
- A.正确性
- B.内容
- C.深度
- D.数额
- A.折旧费
- B.大修理费
- C.经常修理费
- D.工具用具使用费
- A.合同协议
- B.投标报价
- C.施工方案标书
- D.技术性标书
- A.500
- B.600
- C.700
- D.800
- A.250
- B.280
- C.350
- D. 380
- A.系统性
- B.综合实用性
- C.兼容性
- D.可扩展性
- A.诉讼
- B.仲裁
- C.调解
- D.和解
- A.施工图预算是建筑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基础
- B.施工图预算是施工企业安排调配施工力量、组织材料供应的依据
- C.施工图预算是施工企业控制工程成本的依据
- D.施工图预算是控制造价及资金合理使用的依据
- A.与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相比精确度略高
- B.不需要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只需要知道工艺流程及规模就可以
- C.估算误差较小
- D.承包商大多采用该方法进行估价
- A.实体工程量
- B.实体工程量+施工损耗
- C.实体工程量+施工需要增加的工程量
- D.实体工程量+措施工程量
- A.同期同类存款利率
- B.同期同类贷款利率
- C.同期贴现利率
- D.同期法定存款准备率
- A.使用单位
- B.金融机构
- C.财政部门
- D.发包方
- A.变更施工顺序
- B.加速施工
- C.影响某单项工程工期
- D.删减工程量
- A.现场技术测定法
- B.实验室试验法
- C.现场统计法
- D.理论计算法
- A.1990年1月
- B.1991年11月
- C.1992年2月
- D.1993年5月
- A.由原设计原因造成的,由设计单位负责重新绘制
- B.由施工原因造成的,由施工单位负责重新绘制
- C.由其他原因造成的,由设计单位负责重新绘制
- D.由其他原因造成的,由建设单位或委托设计单位负责重新绘制
- A.定额估价法
- B.成本计算估价法
- C.分部组合估价法
- D.系列设备插人估价法
- A.措施费
- B.直接工程费
- C.规费
- D.分部分项工程费
- A.周转使用临建费
- B.检验试验费
- C.材料单价
- D.材料消耗量
- A.0.75
- B.0.765
- C.0.825
- D.0.994
- A.稳定程度
- B.动态性
- C.信息来源
- D.反映经济层面
- A.3%
- B.5%
- C.10%
- D.15%
- A.劳动保险费
- B.住房公积金
- C.安全施工费
- D.财产保险费
- A.323
- B.340
- C.342
- D.360
- A.5 980
- B.5 580
- C.3 780
- D.4 180
- A.稳定性
- B.兼容性
- C.可扩展性
- D.实用性
- A.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的运费构成不同
- B.进口设备运费是由设备制造厂交货地点起至工地仓库止所发生的运费
- C.国产设备运费是由到岸港口起至工地仓库止所发生的运费
- D.运费是由设备制造厂交货地点起至施工组织设计指定的需安装设备的对方地点止的运费
- A.1 309.1
- B.1 363.6
- C.13 090.9
- D.13 636.4
- A.公平
- B.公开
- C.科学
- D.择优
- A.FOB
- B.CIF
- C.CFR
- D.FAS
- A.人民政府
- B.国家
- 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D.建设单位
- A.劳动保险费
- B.医疗保险费
- C.住房公积金
- D.养老保险费
- A.环境因素
- B.技术因素
- C.市场因素
- D.经济因素
- A.因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设计单位承担一定经济责任
- B.由于地震、洪水、台风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损坏,或非施工原因造成的事故,承包人不承担经济责任
- C.施工单位采购或经其验收的设备、材料、构配件不合格造成的质量缺陷,由发包人承担经济责任
- D.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施工单位有偿返修
- A.投标公告
- B.投标邀请书
- C.投标文件的获取
- D.投标文件的递交
- A.予以计量
- B.计量一半
- C.不予计量
- D.由业主与施工单位协商处理
- A.建设成本上升费用
- B.不可预见准备金
- C.项目管理费
- D.其他当地费用
- A.概算定额
- B.估算指标
- C.预算定额
- D.工程计价定额
- A.30~60天
- B.60~90天
- C.90天
- D.120天
- A.编制招标控制价时,措施项目清单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包括了临时设施费
- B.投标报价是投标人希望达成工程承包交易的期望价格
- C.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承担的风险费用,投标人不应考虑进人综合单价
- D.措施项目清单计价时对于不宜计量的措施项目可以“项”为单位计价
- A.局部地基处理增加的费用
- B.设计变更增加的费用
- C.汇率调整增加的费用
- D.施工过程中所增加的工程费用
- A.实验室试验法
- B.现场技术测定法
- C.现场统计法
- D.理论计算法
- A.招标邀请书
- B.履约担保
- C.招标公告
- D.施工方案
- A.正方形、长方形、圆形、T形、L形
- B.圆形、正方形、长方形、L形、T形
- C.圆形、正方形、长方形、T形、L形
- D.正方形、圆形、长方形、T形、L形
- A.当初步设计较深,有详细的设备清单时
- B.当初步设计深度不够,设备清单不完备时
- C.只有设备出厂价,无详细规格、重量时
- D.当初步设计提供的设备清单有规格、重量时
- A.24
- B.30
- C.36
- D.48
- A.招标文件
- B.具体合同招标广告
- C.资格预审和资格定审
- D.总采购公告
- A.半年
- B.1年
- C.2年
- D.无期限
- A.项目决策的内容
- B.项目决策的深度
- C.工程造价的数额
- D.项目决策的正确性
- A.工程变更索赔
- B.合同终止的索赔
- C.不可预见的不利条件索赔
- D.不可抗力事件的索赔
- A.16.00
- B.18.00
- C.18.40
- D.19.20
- A.协议书
- B.通用合同条款
- C.专用合同条款
- D.合同附件
- A.自设试验室进行试验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学药品等费用
- B.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
- C.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检验的费用
- D.对构件做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
- A.1%
- B.5%
- C.10%
- D.20%
- A.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B.企业定额
- C.拟定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 D.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
- A.先进适用
- B.安全可靠
- C.经济合理
- D.方便灵活
- A.发包人不予补偿
- B.发包人只给予工期延长但不给予费用补偿
- C.发包人不给予工期延长但给予费用补偿
- D.发包人应当给予工期延长及相应费用补偿
- A.最低周转天数增加,将增加周转次数,从而增加流动资金需要量
- B.最低周转天数减少,将减少周转次数,从而减少流动资金需要量
- C.最低周转天数减少,将减少周转次数,从而增加流动资金需要量
- D.最低周转天数减少,将增加周转次数,从而减少流动资金需要量
- A.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 B.计算简单、编制速度较快
- C.工作量较小
- D.便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
- A.1%~3%
- B.3%~5%
- C.5%~10%
- D.10%~15%
- A.300.0
- B.310.0
- C.315.0
- D.325.5
- A.工程延误索赔和合同终止的索赔
- B.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 C.施工索赔和业主反索赔
- D.工程索赔和合同中明示的索赔
- A.施工图纸未及时供应
- B.工程变更
- C.异常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停工
- D.业主方原因要求暂停施工
- A.3%
- B.5%
- C.10%
- D.15%
- A.40.35
- B.40.72
- C.39.95
- D.41.38
- A.对投标人是否具备实施合同的经验进行评审
- B.对投标人是否具备财务能力的资格进行评审
- C.对投标人是否具备技术能力的资格进行评审
- D.对标书是否符合招标程序要求和技术要求进行评比
- A.人员编制不变
- B.劳动工具不变
- C.工作地点不变
- D.工作时段不变
- A.市场供需变化
- B.材料生产成本的变动直接影响材料单价的波动
- C.流通环节的多少和材料供应体制也会影响材料单价
- D.环境恶化会直接影响材料单价
- A.分部工程顺序码
- B.分项工程顺序码
- C.工程量清单项目顺序码
- D.专业工程顺序码
- A.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
- B.以机械费为计算基础
- C.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
- D.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
- A.502.50
- B.501
- C.500
- D.501.50
- A.超运距用工和人工幅度差用工
- B.辅助用工和超运距用工
- C.基本用工和辅助用工
- D.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