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 B.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办法
- C.消耗量指标
- D.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
- E.生产要素单价
- A.投标文件不响应招标文件实质性条件,可允许投标人修正或撤销其不符合要求的差异
- B.评标委员会不接受投标人主动提出的澄清、说明或补正
- C.投标文件中用数字表示的数额与用文字表示的数额不一致时,由投标人澄清说明为准
- D.若投标单价有明显的小数点错位,应调整单价,并修改总价
- E.投标人不接受修正价格的,其投标作废标处理
- A.项目特征
- B.综合单价
- C.计量单位
- D.项目编码
- E.项目名称
- A.技术因素
- B.经济因素
- C.市场因素
- D.环境因素
- E.人才因素
- A.产品运出费用
- B.运输设施费
- C.生活设施费
- D.临时设施费
- E.污水处理费用
- A.总承包合同可以超过设计总概算的投资额
- B.没有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及其概算,建设工程就不能列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 C.施工图预算不得突破设计概算,如确需突破总概算时,应按规定程序报批
- D.设计概算是衡量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合理性和选择最佳设计方案的依据
- E.通过设计概算与竣工决算对比,可以分析和考核投资效果的好坏
- A.发包人收到承包人提交的已完工程量报告,应在14天内核实
- B.发包人认为需要进行现场计量核实,应在计量前2天通知承包人
- C.承包人收到发包人现场核实通知不参加,视为认可发包人的计量核实结果
- D.如承包人认为发包人核实的计量结果有误,应在收到计量结果通知后的7天内向发包人提出书面意见
- E.承包人对复核计量结果仍有异议的,发承包双方应再次进行计量核实
- A.网络图分析法
- B.比例计算法
- C.总价计算法
- D.直接法
- E.平均值法
- A.材料的供应价格
- B.材料的检验实验费
- C.新材料、新结构试验费
- D.材料的工地管理费
- E.材料的仓储损耗
- A.进口设备由出口国口岸运至进口国口岸的运费
- B.在设备原价中没有包含,为运输而进行的包装支出的各种费用
- C.设备供销部门手续费
- D.国产设备由设备制造厂交货地点起至工地仓库的运费
- E.设备采购人员的工资
- A.调查对比施工机械设备价格
- B.调查对比材料价格
- C.调查对比保险和有效期
- D.调查对比运输方式
- E.调查对比不同买卖条件下的支付方式
- A.建设单位管理费
- B.可行性研究费
- C.勘察设计费
- D.工程监理费
- E.总承包管理费
- A.安全施工费以直接工程费为基数乘以相应费率计算
- B.脚手架费应区分自有和租赁两种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 C.临时设施费应区分周转使用临建费、一次性使用临建费和其他临时设施费且分别计算
- D.超高施工增加费通常按超高部分的建筑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计算
- E.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时,利润按直接费乘以相应利润率计算
- A.主要适用于测定定时重复的循环工作
- B.能够获得分析工作时间消耗和制定定额必需的全部资料
- C.能够通过测定检查定额的执行情况
- D.能反映工人或机器工作日工时消耗的全部情况
- E.观测对象可以是一个工人,也可以是一个工人小组
- A.对于主要工种、主要项目、常用项目、定额步距要大些
- B.对于不常用的、价值量小的项目,分项工程划分可以粗些
- C.要注意补充因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而出现的新的定额项目
- D.要合理确定预算定额计量单位,避免一量多用
- E.尽可能多留活口,以适应不同条件下,调整使用定额的需要
- A.应收账款=年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B.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C.产成品=年经营成本/产成品周转次数
- D.产成品=年销售收入/产成品周转次数
- E.产成品=(年经营成本一年其它营业费用)/产成品周转次数
- A.银行汇票
- B.实物
- C.银行保函
- D.保兑支票
- E.现金支票
- A.补充定额只能在指定的范围内使用
- B.机械消耗定额是以一台机械一个小时为计量单位
- C.劳动定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
- D.投资估算指标往往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和价格变动等资料编制
- E.地区统一定额只是考虑地区性特点进行编制的
- A.设备购置费
- B.工程费用概算
- C.基本预备费概算
- D.建设期利息
- E.铺底流动资金概算
- A.场外运费仅包括施工机械自停置点运到施工现场的单边运费
- B.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费用的超高起点及其增加费由各地区(部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 C.一次安拆费为现场机械安装和拆卸一次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之和
- D.不需安装、拆卸且自身又能开行的机械,不计安拆费和场外运费
- E.施工单位可以自己选择将安拆费及场外运费计入台班单价或单独计算
- A.运输保险费=CIF×保险费率
- B.消费税=(CIF+关税)×消费税税率
- C.银行财务费=CIF×银行财务费率
- D.关税=关税的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 E.增值税=[(CIF+关税)/(1-消费税税率)]×增值税税率
- A.具有通用技术
- B.具有通用性能标准
- C.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
- D.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国外政府援助资金
- E.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
- A.建筑物平面形状和周长系数
- B.占地面积
- C.住宅的层高和净高
- D.住宅的层数
- E.建筑群体的布置形式
- A.直接用于建筑和安装工程的材料
- B.不可避免的场外运输损耗材料
- C.不可避免的场内运输损耗材料
- D.不可避免的现场仓储损耗材料
- E.不可避免的施工过程中损耗材料
- A.加工费
- B.运杂费
- C.材料费
- D.专用工具费
- A.扩大单价法
- B.预算单价法
- C.综合吨位指标法
- D.安装设备百分比法
- A.投标邀请书
- B.招标公告
- C.资格预审公告
- D.资格预审通过通知书
- A.采用换算法计算
- B.计算定额计量单位的耗用量
- C.采用测定法计算
- D.计算材料净用量
- A.概算指标法
- B.类似工程预算法
- C.分组计算审查法
- D.标准预算审查法
- A.30-50
- B.50-80
- C.60-90
- D.70-100
- A.10%
- B.20%
- C.25%
- D.30%
- A.11.8
- B.13.35
- C.39.45
- D.52.8
- A.劳动消耗定额
- B.施工定额
- C.预算定额
- D.企业定额
- A.实体工程量
- B.实体工程量+施工损耗
- C.实体工程量+施工需要增加的工程量
- D.实体工程量十措施工程量
- A.采用拉氏公式编制,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B.采用拉氏公式编制,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C.采用派氏公式编制,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D.设备和工器具价格指数采用的是平均数指数方法编制
- A.施工工程量大于清单工程量的部分,由投标人在综合单价中考虑
- B.进行项目特征描述时,必须对各清单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描述
- C.计价规范中就某一清单项目给出两个及以上计量单位时应选择最方便计算的单位
- D.同一标段的工程量清单中含有多个项目特征相同的单位工程时,可采用相同的项目编码
- A.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都是用来编制总指数的
- B.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编制的基本形式
- C.平均数指数主要解决不同度量单位的问题
- D.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而形成的指数
- A.平均成本分析
- B.盈亏平衡产量分析
- C.技术水平对比分析
- D.生产能力平衡分析
- A.基本用工、其他用工
- B.基本用工、辅助用工
- C.基本用工、人工幅度差
- D.基本用工、其他用工、人工幅度差
- A.1067.2
- B.1075.4
- C.1089.9
- D.1099.3
- A.发包人指定的分包人造成的质量缺陷
- B.由承包人采购的建筑构配件不符合质量要求
- C.使用人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
- D.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缺陷
- A.直接工程费
- B.综合单价
- C.工程单价
- D.定额基价
- A.10
- B.20
- C.30
- D.50
- A.在超过约定预付时间14天后停止施工
- B.在约定开工日期后7天内向发包人发出要求预付的通知
- C.在约定预付时间到期后10天内向发包人发出要求预付的通知
- D.在约定预付时间到期后14天内停止施工
- A.措施项目发生调整的,按双方确认调整的金额计算
- B.计日工按发包人实际签证确认的事项计算
- C.暂列金额按实际发生费用计算,如有余额归发包人
- D.施工索赔费用按承包人提交的索赔报告计算
- 46
-
劳动保险费属于( )。
- A.规费
- B.企业管理费
- C.措施费
- D.直接费
- A.写实法
- B.换算法
- C.指标法
- D.测定法
- A.24小时
- B.48小时
- C.5天
- D.7天
- A.人员编制不变
- B.劳动工具不变
- C.工作地点不变
- D.工作时段不变
- A.6.03
- B.9.05
- C.13.58
- D.18.10
- A.0.206
- B.0.196
- C.0.157
- D.0.149
- 52
-
联合试运转费是指( )。
- A.单机无负荷试运转的调试费
- B.系统联动无负荷试运转的调试费
- C.整个车间联合试运转发生的费用
- D.整个车间联合试运转发生的费用支出大于试运转收入的亏损部分
- A.发包人应自收到承包人提交的进度款支付申请后的21天内予以核实
- B.发包人应在签发进度款支付证书后的28天内,向承包商支付进度款
- C.发包人在付款期满后的14天内仍未付的,承包人从第15天起可以暂停施工
- D.发包人支付的工程进度款,按期中结算价款总额计,应不低于60%,不高于90%
- A.78.60
- B.74.67
- C.79.93
- D.93.29
- A.水电路转移所造成的停工
- B.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正用工
- C.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 D.机械土方工程配合用工
- A.人工费、材料和工程设备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 B.人工费、材料和工程设备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管理费
- C.人工费、材料和工程设备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
- D.人工费、材料和工程设备费、施工机械使用费、规费、管理费、利润和税金
- A.垂直运输费通常按建筑面积计算
- B.行走式垂直运输费包括垂直运输机械轨道的铺设和拆除的费用
- C.垂直运输费包括垂直运输机械的固定装置、基础制作和安置的费用
- D.垂直运输费包括通信联络设备的使用及摊销费
- A.流动资金不等同于财务中的营运资金
- B.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C.流动资产主要考虑现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
- D.流动负债主要考虑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
- A.管理费
- B.其他摊销费
- C.暂定金额
- D.开办费
- A.违背劳动纪律损失的时间
- B.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 C.多余工作时间
- D.偶然工作时间
- A.50%~90%
- B.60%~70%
- C.80%~100%
- D.70%~90%
- 62
-
下面是某地区标准厂房工程造价指数表,按照指数分类,表中的指数相对于2000年7月的指数属于( )。
日期
2000年7月
2004年1-3月
2004年4-6月
2004年7-8月
指数
100
107.22
107.43
107.46
- A.定基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 B.环比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 C.定基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 D.环比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 A.单位工程验收
- B.单项工程验收
- C.工程整体验收
- D.工业生产验收
- A.包括在合同价中,但只有工程师批准后才能动用
- B.不包括在合同价中,只有工程师批准后才能动用
- C.不包括在合同价中,只有业主批准后才能动用
- D.包括在合同价中,由承包商自主使用
- A.实体工程量
- B.实际工程量
- C.实体工程量+损耗工程量
- D.实体工程量+需要增加的工程量
- A.社会平均先进水平
- B.社会先进水平
- C.社会最高水平
- D.社会平均水平
- A.批准后
- B.通知后
- C.授权后
- D.“无意见”表示后
- A.4.95
- B.5.21
- C.5.45
- D.5.50
- A.有利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缩短流通时间
- B.有利于集中用水,开辟新水源,远距离引水
- C.能为不同类型的劳动者提供多种就业机会
- D.生产排泄物集中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 A.7
- B.14
- C.28
- D.15
- A.28
- B.42
- C.56
- D.84
- A.招标文件
- B.投标文件
- C.双方协商后的协议
- D.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确定的内容
- A.20
- B.30
- C.45
- D.60
- A.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批表
- B.建设项目概况表
- C.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表
- D.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总表
- A.暂列金额是指招标人暂定并包括在合同中的一笔款项,预留时把各专业的暂列金额合计列一项即可
- B.由于计日工是为解决现场发生的零星工作的计价而设立,只要填报单价,估不估暂定数量实际操作结果完全一样
- C.其他项目清单的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
- D.暂列金额一般按合同约定价款的10%-15%确定
- A.临建面积
- B.安全施工费费率
- C.全年建安产值
- D.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的比例
- A.7
- B.14
- C.15
- D.28
- A.3960.0
- B.6187.5
- C.6682.5
- D.8662.5
- A.专业工程
- B.分部工程
- C.分项工程
- D.工程量清单项目
- A.10
- B.14
- C.21
- D.28
- A.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功能分区
- B.产品方案、工艺流程、设备选型
- C.工艺流程、功能分区、运输方式
- D.工艺流程、原材料供应、运输方式
- A.50%~70%
- B.70%~90%
- C.70%
- D.75%~90%
- A.15
- B.20
- C.30
- D.45
- A.基本工资
- B.劳动保护费
- C.职工福利费
- D.辅助工资
- A.总预算
- B.综合预算
- C.单位工程预算表
- D.附件
- A.1
- B.2
- C.3
- D.5
- A.分部工程验收
- B.单位工程验收
- C.单项工程验收
- D.工程整体验收
- A.7
- B.14
- C.28
- D.56
- A.延误提供图纸
- B.施工中发现文物
- C.监理人指令错误
- D.施工中遇到不利物质条件
- A.14,7
- B.14,14
- C.28,7
- D.28,14
- A.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
- B.扩大分项工程或扩大结构构件
- C.施工过程和工序
- D.单位工程
- A.单位长度价格法
- B.单位面积价格法
- C.单位容积价格法
- D.单位功能价格法
- A.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 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 C.月指数和年指数
- 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 A.现场条件
- B.运输方式
- C.占地面积
- D.流通空间
- A.12
- B.24
- C.36
- D.48
- A.招标控制价必须由招标人编制
- B.招标控制价只需公布总价
- C.投标人不得对招标控制价提出异议
- D.招标控制价不应上调或下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