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按社会平均水平确定预算定额
- B.按社会先进水平确定预算定额
- C.简明适用原则
- D.最大收益原则
- E.成本最低原则
- A.人工费
- B.材料费
- C.措施费
- D.企业管理费
- E.规费
- A.进口设备由出口国口岸运至进口国口岸的运费
- B.在设备原价中没有包含为运输而进行的包装支出的各种费用
- C.设备供销部门手续费
- D.国产设备由设备制造厂交货地点起至施工现场的运费
- E.设备检验试验费
- A.特殊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费
- B.采暖工程的安装工程费
- C.厂房贷款的建设期利息费用
- D.工、器具和生产家具购置费
- E.空调工程的调试工程费
- A.住房公积金
- B.劳动保险费
- C.劳动保护费
- D.财务费
- E.工会经费
- A.施工本身导致的停工时间
- B.非施工本身导致的停工时间
- C.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 D.多余工作时间
- E.偶然工作时间
- A.材料、工程设备涨价超过5%
- B.合同签订后,因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和需遵守的行业规定,影响合同价格增减
- C.合同执行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调整,涉及承包人投入成本增减
- D.发包人批准的变更估算的增减
- E.-周内非承包人原因的停水、停电、停气、道路中断,造成工程现场停工累积超过8h
- A.工作台的工程费
- B.被安装设备的绝缘所需材料费
- C.照明的电缆、导线敷设工程费
- D.安装设备的管线敷设工程费
- E.对单台设备进行单机试运转的调试费
- A.概算定额法
- B.设备价值百分比法
- C.概算指标法
- D.综合吨位指标法
- E.类似工程预算法
- A.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 B.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文件
- C.设备原价及运杂费率
- D.资金筹措方式与资金来源
- E.工料分析表
- A.商品销售量指数
- B.职工人数指数
- C.价格指数
- D.产品成本指数
- E.工业产品产量指数
- A.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
- B.适应已选定的场址
- C.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
- D.经济合理
- E.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 A.删减任何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
- B.任何部分标高、尺寸、位置变化
- C.因施工需要,施工机械日常检修时间变更.
- D.工程质量改变
- E.合同中的任何工程内容的数量的改变
- A.稳定系数越大,需要观察次数越多
- B.稳定系数越小,需要观察次数越多
- C.要求精度越高,需要观察次数越多
- D.要求精度越低,需要观察次数越多
- E.稳定系数越小,需要观察次数越少
- A.设备、工(器)具价格指数
- B.平均工资水平指数
- C.职工人数指数
- D.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
- E.商品销售量指数
- A.机器日常维护费用
- B.生产工人的工资
- C.养老保险费
- D.大型机械使用费
- E.材料的保管费用
- A.基本建设项目概况表
- B.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表
- C.基本竣工财务决算总表
- D.基本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总表
- E.基本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
- A.水电线路转移检修而发生的机械运转中断时间
- B.压路机到头转弯而造成的机器空转时间
- C.施工机械转移引起的损失时间
- D.配合机械施工的工人因与其他工种交叉造成的间歇时间
- E.因工艺特点需要中断的时间
- A.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承包人对竣工验收合格的工程要求支付价款,应予以支持
- B.对垫资施工合同,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没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支付利息不予支持
- C.施工合同解除后,建设工程经修复后质量不合格的,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不予支持
- D.对于阴阳合同的结算依据应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准进行确定
- E.当事人欠付工程价款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
- A.综合指数
- B.数量指标指数
- C.拉斯贝尔体系
- D.平均数指数
- E.质量指标指数
- A.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 B.申请人基本情况表
- C.资格预审申请函
- D.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递交
- E.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 A.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
- B.交钥匙总承包
- C.设计施工总承包
- D.采购施工总承包
- E.施工总承包
- A.弄虚作假方式投标的
- B.提交合格"撤回通知”的投标文件
- C.报价低于其个别成本的投标文件,投标人且不能合理说明原因
- D.投标人拒不按照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澄清、说明或者补正的
- E.未能在实质上响应的投标
- A.施工方法
- B.施工步骤
- C.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
- D.施工组织
- E.施工进度
- A.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 B.资格预审文件的获取
- C.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 D.投标文件的递交
- A.0
- B.720
- C.800
- D.880
- A.职工福利费
- B.工程保险费
- C.临时设施费
- D.管理人员的住房公积金
- A.属于同一集团下属企业按照集团要求协同投标
- B.招标人与投标人谋求特定投标人中标而采取的串通行为
- C.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账户转出
- D.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个人办理投标事宜
- A.正常的施工条件
- B.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 C.生产要素消耗水平
- D.-定时期的物价平均水平
- A.7
- B.14
- C.28
- D.30
- A.5%~10%
- B.10%~20%
- C.10%~30%
- D.30%~40%
- A.按照结构部位划分
- B.按照施工特点划分
- C.按照施工任务划分
- D.按照施工方法划分
- A.分部工程验收
- B.单位工程验收
- C.单项工程验收
- D.工程整体验收
- A.43.68
- B.45.24
- C.84.00
- D.86.92
- A.评标报告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
- B.对评标结果持有异议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可以口头方式阐述其不同意见和理由
- C.评标委员会成员拒绝在评标报告上签字且不陈述其不同意见和理由的,视为同意评标结论
- D.评标委员会应当对此做出书面说明并记录在案
- A.设备购置费用指标、设备安装费用指标、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指标
- B.建设项目综合指标、单项工程指标、单位工程指标
- C.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指标,设备、工器具费用指标,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指标
- D.人工消耗指标、材料消耗指标、机械消耗指标
- A.调量不调价
- B.调价不调量
- C.先不调整,最后统-调整
- D.量和价-起调整
- A.51.01
- B.51.58
- C.52.25
- D.52.75
- A.试运转所需工具、用具使用费
- B.单台设备调试费
- C.试运转产品的销售收入
- D.设备缺陷造成的处理费用
- A.定额基价
- B.定额人工费
- C.定额人工费+定额机械费
- D.定额基价+规费
- A.7
- B.14
- C.28
- D.30
- A.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30天
- B.投标人同意延长投标有效期的,不应相应延长其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
- C.投标人拒绝延长投标有效期的,其投标失效,同时投标人无权收回其投标保证金
- D.若投标人在规定的投标有效期内撤销或修改其投标文件,投标保证金将不予返还
- A.19.75
- B.28.75
- C.14.25
- D.27.25
- A.单位建筑工程概算和单位设备概算
- B.单位建筑工程概算和单位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
- C.单位建筑工程概算
- D.单位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
- A.投标人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自主确定措施项目费
- B.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应根据拟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 C.措施项目清单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可作为竞争性费用
- D.可以计算工程量的措施项目,宜采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方式编制
- A.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 B.停工时间
- C.损失时间
- D.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 A.基本用工、其他用工
- B.基本用工、辅助用工
- C.基本用工、人工幅度差
- D.基本用工、其他用工、人工幅度差
- A.应结合市场需求确定建设规模
- B.生产方法应与拟采用的原材料相适应
- C.工艺流程宜具有刚性安排
- D.应选择最先进的生产方法
- A.03
- B.02
- C.008
- D.001
- A.投标保证金应一并作为其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 B.联合体投标的,其投标保证金必须由成员各自递交
- C.投标人应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到评标地点
- D.一般项目投标有效期为30~60天,大型项目90天左右
- A.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 B.总体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 C.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 D.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和建筑设计
- A.总预算表
- B.综合预算表
- C.单位工程预算表
- D.附件
- A.5.693
- B.5.694
- C.5.944
- D.5.953
- A.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和贷款合同
- B.会审施工图设计文件
- C.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
- D.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
- A.材料的供应价格
- B.材料的运输损耗费
- C.新材料、新结构试验费
- D.材料的工地管理费
- A.对材料构配件进行一般性鉴定、检查发生的费用
- B.为项目提供设计参数所进行的试验费
- C.为项目验证设计参数所进行的试验费
- D.按设计规定在施工中必须进行的试验、验证所需费用
- A.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 B.生产能力指数法
- C.系数估算法
- D.比例估算法
- A.188
- B.240
- C.204
- D.222
- A.综合指数
- B.环比指数
- C.定基指数
- D.平均数指数
- A.13.32
- B.0.0751
- C.0.114
- D.8.772
- A.发包人要求增加的附加试验
- B.发包人对竣工试验经验收合格的项目,通知重新进行竣工验收
- C.因执行基准日期之后新颁布的法律变更
- D.对设备、材料、部件的性能、规格和数量的调整
- A.生产家具购置费
- B.基本预备费
- C.涨价预备费
- D.铺底流动资金
- A.用于购买项目所需土地而发生的费用
- B.用于建设单位自身进行项目管理所支付的费用
- C.用于购买原材料所支付的费用
- D.用于委托编制和评估项目建议书所支付的费用
- A.兼容性
- B.稳定性
- C.可扩展性
- D.实用性
- A.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准则和工程量
- B.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和工程分析
- C.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和工程单价
- D.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和工程量
- A.固定资产
- B.流动资产
- C.无形资产
- D.递延资产
- A.联合试运转
- B.生产准备费
- C.环境影响评价费
- D.建设用地费
- A.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
- B.应工程师要求留在施工场地的管理人员的费用
- C.承包人施工人员的伤亡损失
- D.现场施工材料
- A.50%~70%
- B.70%~90%
- C.70%
- D.75%~90%
- A.延长工期
- B.不能获得补偿
- C.延长工期、增加费用
- D.延长工期、增加费用、合理利润
- A.6860
- B.6900
- C.7060
- D.7300
- A.局部地基处理增加的费用
- B.预防自然灾害所采用的措施费用
- C.为鉴定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复费用
- D.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调整而增加的费用
- A.10%
- B.1%
- C.0.1%
- D.0.01%
- A.生产家具购置费
- B.办公和生活用品购置费
- C.研究试验费
- D.可行性研究费
- A.20
- B.30
- C.45
- D.60
- A.辅助用工
- B.人工幅度差
- C.基本用工
- D.超运距用工
- A.市场因素
- B.生产技术因素
- C.管理技术因素
- D.环境因素
- A.既可得到工期延长,又可得到经济补偿
- B.既不能得到工期补偿,也不能得到费用补偿
- C.工期延长,但很难得到费用补偿
- D.不能得到工期延长,但可得到费用补偿
- A.工人技术水平
- B.产品的质量要求
- C.材料的类别
- D.所用工具和机械设备的完好情况
- A.单价合同
- B.单价合同或总价合同
- C.成本加酬金合同
- D.单价合同、总价合同或成本加酬金合同
- A.126.00
- B.138.60
- C.139.29
- D.139.30
- A.预算单价法
- B.概算定额法
- C.概算指标法
- D.类似工程预算法
- A.图样
- B.授权委托书
- C.投标人须知
- D.投标文件格式
- A.11.75
- B.12.56
- C.14.44
- D.15.78
- A.78.60
- B.74.67
- C.79.93
- D.93.29
- A.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利润和风险费用
- B.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利润和建设期上升成本
- C.直接费用、问接费用、应急费和建设期上升成本
- D.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利润和税金
- A.4760
- B.5000
- C.5180
- D.5680
- A.数量定额和质量定额
- B.数量定额和时间定额
- C.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 D.产量定额和质量定额
- A.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工程造价信息
- B.文件式信息和非文件式信息
- C.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
- D.系统化信息和非系统化信息
- A.1%
- B.1.5%
- C.2%
- D.2.5%
- A.暂列金额
- B.暂估价
- C.计日工
- D.措施项目费
- A.设备系数法
- B.主体专业系数法
- C.朗格系数法
- D.比例估算法
- A.接续法测时
- B.选择法测时
- C.写实记录法测时
- D.工作日写实法测时
- A.单项工程竣工验收
- B.全部工程竣工验收
- C.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 D.动用验收
- A.30.42
- B.21.75
- C.20.92
- D.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