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实际利率真实地反映了资金时间价值
- B.计息期为半年时,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 C.计息期为1年时,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 D.名义利率相同时,周期越短,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值越大
- E.名义利率越小,周期越短,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值越大
- A.建筑总承包单位分包工程时,除总承包合同中已约定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
- B.总承包单位分包工程时,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 C.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可以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其他施工单位
- D.分包单位可以将分包工程的专业工程施工分包给专业施工单位
- E.禁止承包单位转包工程
- A.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
- B.年度竣工投产交付使用计划
- C.年度劳动力需求计划
- D.批准的设计文件
- E.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 A.灵敏度最大的方案,风险最大
- B.灵敏度小的因素是风险防范的重点
- C.灵敏度反映了可变因素变化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
- D.一个方案灵敏度的大小,可以直接反映方案风险的大小
- E.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图中,与横坐标交角最大的曲线为最敏感因素的变化线
- A.房地产行政管理关系
- B.房地产所有权关系
- C.与房地产所有权有关的其他财产关系
- D.房地产使用权的取得
- E.房地产流转关系
- A.规模方案比选
- B.技术方案比选
- C.经济效益比选
- D.工艺方案比选
- E.选址方案比选
- A.以动态控制为主
- B.主动控制,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 C.以可行性研究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
- D.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
- E.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
- A.对贷款资金数量上的要求
- B.对贷款时间上的要求
- C.对融资费用上的要求
- D.对债务清偿能力上的要求
- E.对债务会计处理方面的综合评价
- A.招标人接受联合体投标并进行资格预审的,联合体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前组成
- B.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投标人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
- C.投标人少于3个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重新招标
- D.为了开拓市场,投标人可以以低于成本的报价投标
- E.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日期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
- A.增量投资收益率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投资额大的方案
- B.增量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时投资额大的方案
- C.增量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时投资额大的方案
- D.净现值非负且其值为最大的方案
- E.净年值非负且其值为最大的方案
- A.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 B.申请在两个单位注册的
- C.受到刑事处罚未满3年的
- D.被吊销注册证书未满3年的
- E.未达到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合格标准的
- A.偿债备付率和利息备付率都属于静态指标
- B.利息备付率是利润总额和当期应付利息的比值
- C.偿债备付率正常情况下应该大于1
- D.利息备付率是指息税前利润和当期应付利息费用的比值
- E.偿债备付率是可用于还款的利润和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的比值
- A.盘点时发现的短缺
- B.临时工程因台风而造成的损失
- C.维修保养或正常检修的费用
- D.因工艺不善引起的被保险财产本身的损失
- E.不可预料的以及被保险人无法控制并造成物质损失
- A.内部收益率是项目初始投资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盈利率
- B.内部收益率是项目占用尚未回收资金的获利能力
- C.内部收益率的计算简单且不受外部参数影响
- D.内部收益率能够反映投资过程的收益程度
- E.任何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是唯一的
- A.施工计划成本实际降低额
- B.项目设计成本降低额
- C.目标总成本降低额
- D.项目施工成本降低率
- E.施工责任目标成本实际降低率
- A.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B.纳税人提供的建筑业劳务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C.纳税人转让无形资产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D.纳税人转让、出租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E.纳税人销售、出租不动产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A.资源税
- B.消费税
- C.城镇土地使用税
- D.房产税
- E.契税
- A.单独列项
- B.扣减相关项目
- C.转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 D.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其他费用
- E.在附录中予以说明
- A.流程图法
- B.计划评审技术法
- C.横道图法
- D.敏感性分析法
- E.回归分析法
- A.树枝图法
- B.网络计划法
- C.S曲线法
- D.决策树法
- E.香蕉曲线法
- A.初步设计总概算
- B.投资估算
- C.初步投资估算
- D.施工图预算
- A.1
- B.2
- C.3
- D.6
- A.PFI项目中政府与私营部门是一种合作关系
- B.运用PFI融资方式建造的项目本质上是设计、建设、融资和运营模式
- C.PFI项目的目的是提供具体的建筑物(一般是发挥公共服务作用的建筑物)
- D.对PFI项目服务的购买是由有采购特权的政府与私营企业签订的
- A.排列图
- B.直方图
- C.控制图
- D.因果分析图
- 25
-
某企业2013年转让一幢新建办公楼取得收入5 000万元,该办公楼建造成本和相关费用2 500万元,缴纳与转让办公楼相关的税金200万元(其中印花税金2.5万元)。该企业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为( )元。
- A.1 500
- B.785
- C.875
- D.965
- A.40
- B.100
- C.150
- D.500
- A.只生产单一产品,且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 B.单位可变成本随生产量的增加成比例降低
- C.生产量与销售量之间成线性比例关系
- D.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 A.英国
- B.美国
- C.德国
- D.日本
- A.200
- B.240
- C.260
- D.300
- A.直接在资金市场上发行债券
- B.与工商银行签订贷款协议
- C.作为项目法人
- D.运营项目
- A.信息取舍失误
- B.中介与代理风险
- C.保标与买标风险
- D.合同条款不严谨
- A.单机无负荷试车成功
- B.无负荷联动试车成功
- C.交付使用的计划时间
- D.负荷联动试车成功
- A.表格核算法
- B.会计核算法
- C.图解法
- D.解析法
- A.可以出现循环回路
- B.在节点之间可以出现带双箭头的连线
- C.可以有两个终点节点,但只能有一个起始节点
- D.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其关键工作
- A.年折算费用法和增量内部收益率法
- B.最小公倍数法和无限期计算法
- C.研究期法和综合总费用法
- D.增量投资收益率法和年费用法
- A.指标计算的主观随意性太强
- B.可适用于各种投资规模
- C.作为主要的决策依据比较可靠
- D.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计算简便
- A.计划评审技术法
- B.敏感性分析法
- C.蒙特卡洛模拟法
- D.调查打分法
- A.一并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 B.一并征收增值税,不征营业税
- C.按高税率征收营业税,不征增值税
- D.只征增值税,但不扣除当期进项税额
- A.投标文件中个别地方存在漏项
- B.投标文件中提供了不完整的技术信息
- C.投标人所提供的投标担保有瑕疵
- D.投标文件签字人不是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
- A.20和12
- B.16和8
- C.10和6
- D.8和6
- A.工程项目目标
- B.工程项目组织
- C.工程项目实施
- D.工程项目策划
- A.确定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
- B.整理和定义研究对象的功能
- C.确定研究对象的成本和价值
- D.分析实现研究对象功能的途径
- A.协议书格式与通用条件
- B.通用条件与专用条件
- C.专用条件与财务管理表格
- D.财务管理表格与协议书格式
- A.项目实施条件分析
- B.项目投资计划
- C.签订施工合同的策略
- D.项目成本目标及管理措施
- A.直接评分法
- B.加权评分法
- C.优缺点列举评分法
- D.环比评分法
- A.利息备付率和净现值率
- B.总投资利润率和净年值率
- C.内部收益率和自有资金利润率
- D.投资收益率和偿债备付率
- A.应收股利和预付风险费
- B.应收账款和低值易耗品
- C.信用卡存款和低值易耗品摊销
- D.银行本票存款和预付账款
- A.基准收益率是投资者可以能够获得的最高盈利水平
- B.基准收益率确定的越高,方案被接受的可能性就越大
- C.当项目的现金流量一定时,基准收益率越大,净现值也越大
- D.在资金供应短缺时,应通过提高基准收益率的办法进行项目经济评价
- A.风险识别
- B.风险分析
- C.风险评估
- D.风险监控
- 50
-
某建设项目期初一次投资1 000万元,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为300万元,项目寿命期5年,已知(P/A,15%,5)=3.352 2,(P/A,16%,5)=3.274 3,则该建设项目的IRR为( )。
- A.15.24%
- B.16.31%
- C.17.51%
- D.18.69%
- A.层次分析法
- B.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
- C.看板管理
- D.模糊数学法
- A.停止使用的当月
- B.停用月份的次月
- C.使用年度的次年
- D.停止使用的当年
- A.90%;1%
- B.90%;4.76%
- C.95.24%;1%
- D.95.24%;4.76%
- A.专家评审
- B.公示
- C.咨询评估
- D.听证
- A.中标通知书
- B.合同协议书
- C.合同条款
- D.图纸
- A.基础设施建设
- B.农村建设项目
- C.信息建设项目
- D.新技术建设项目
- A.甲→乙→丙
- B.丙→乙→甲
- C.乙→丙→甲
- D.乙→甲→丙
- A.14.25%
- B.15%
- C.16.75%
- D.18%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1年
- A.在中标通知书发出30日内
- B.在中标通知书发出60日内
- C.在评标结束后30日内
- D.在评标结束后60日内
- A.沉没成本
- B.使用成本
- C.设备残值
- D.设备的经济寿命
- A.3.10
- B.3.29
- C.3.32
- D.3.47
-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 B.适用于投资方案的粗略评价
- C.适用于逐年收益不同的投资方案
- D.反映了短期投资效果
- A.安全性越小
- B.抗风险能力越小
- C.安全性越大
- D.发生亏损的机会越大
- A.工程造价管理,一是指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指建设工程价格管理
- B.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属于价格管理范畴
- C.建设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范畴
- D.国家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承担了一般商品价格的调控职能和政府投资项目上的微观主体的管理职能
- A.要约的内容应具体确定
- B.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
- C.要约必须以缔结合同为目的
- D.要约可以不具备合同的主要条款
- A.不得低于投资总额的70%
- B.不得低于投资总额的50%
- C.不得低于投资总额的40%
- D.不得低于投资总额的1/3
- A.10%
- B.15%
- C.20%
- D.25%
- A.1
- B.2
- C.3
- D.4
- A.2%~3%;10~20
- B.2%~4%;20~30
- C.3%~5%;20~30
- D.3%~5%;10~20
- A.分析其他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对成本的影响
- B.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析
- C.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
- D.对下一年度的施工进展情况规划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分析
- A.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 B.双倍余额递减法和使用年限法
- C.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
- D.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
- A.2
- B.4
- C.5
- D.10
- A.代理人在授权的范围内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意思表示
- B.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
- C.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内实施代理行为
- D.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不当代理行为不承担民事责任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0/c68b80370906dad7646c798e4d88fc.jpg" alt="" />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f8/48a6075456d22e9552a33fdd6da73a.jpg" alt="" />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26/81b68d874096e8df1a138d7dd4ea71.jpg" alt="" />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da/1c5b2f22943ecef8cb2897d490e77e.jpg" alt="" />
- A.合并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 B.区别不同情况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
- C.一并征收增值税而不征收营业税
- D.一并征收营业税而不征收增值税
- A.天
- B.月
- C.季
- D.年
- A.土地出让金
- B.营业税和印花税
- C.各项税收的滞纳金
- D.旧房的重置成本
- A.风险识别
- B.风险应对策略的决策
- C.风险对策的实施
- D.风险对策实施的监控
- A.组合型
- B.互补型
- C.混合型
- D.相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