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利息备付率应分年计算
- B.偿债备付率越高,表明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保障程度越高
- C.利息备付率应大于1
- D.偿债备付率应分年计算
- E.资产负债率越低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 A.建设项目概算总造价
- B.预算造价
- C.各个单项工程概算综合造价
- D.结算价
- E.各单位工程概算造价
- A.初始注册申请表
- B.身份证复印件
- C.工程造价岗位工作证明
- D.与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 E.学历证书
- A.可能没有关键线路
- B.至少有一条关键线路
- C.在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 D.在网络计划执行工程中,关键线路不能转移
- E.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
- A.金融工程建设项目
- B.仓储业建设项目
- C.通信建设项目
- D.咨询服务建设项目
- E.地质普查、勘探建设项目
- A.方差值最小法
- B.蒙特卡罗模拟法
- C.极差值最小法
- D.德尔菲法
- E.削高峰法
- A.项目盈亏平衡点高,抗风险能力弱
- B.项目盈亏平衡点低,抗风险能力强
- C.项目敏感程度大,抗风险能力强
- D.项目敏感程度小,抗风险能力强
- E.敏感度程度大,抗风险能力强
- A.项目经理具有较大权限
- B.需要配备训练有素的协调人员
- C.要精心建立管理程序
- D.适用于中等技术复杂程度且建设周期较长的工程项目
- E.项目经理不需要对项目目标负责
- A.A1为现金流出
- B.A2发生在第3年年初
- C.A2发生在第3年年末
- D.A4的流量大于A3的流量
- E.若A2与A3流量相等,则A2与A3的价值相等
- A.技术负责人是注册造价工程师,并具有工程或工程经济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15年以上
- B.专职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人员不少于20人,注册造价工程师不少于8人
- C.办公场所人均办公建筑面积不少于1Om2
- D.单位专职专业人员办理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手续齐全
- E.人事代理机构管理专职专业人员人事档案关系
- A.项目的资产
- B.项目投资人的资产
- C.项目预期的收益
- D.项目投资人的信誉
- E.项目预期现金流
- A.合同争议的当事人不愿和解的
- B.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的
- C.经过和解未能解决合同争议的
- D.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 E.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的
- A.该投资投入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 B.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
- C.使成本实质性降低
- D.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
- E.能参与财务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计算
- A.已取得乙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证书满3年
- B.技术负责人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程10年以上
- C.专职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人员不少于16人
- D.近3年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
- E.人均办公建筑面积不少于10m2
- A.美学功能
- B.重复功能
- C.过剩功能
- D.辅助功能
- E.使用功能
- A.工作1~3的总时差为1
- B.工作2~5的总时差为1
- C.工作2~6的总时差为2
- D.工作4~7的总时差为1
- E.工作5~7为关键工作
- A.货币
- B.工业产权
- C.专利技术
- D.土地使用权
- E.实物
- A.注册有效期满未申请延续注册的
- B.已与聘用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且未被其他单位聘用的
- C.在执业的过程收取贿赂
- D.同时在两个以上单位执业
- E.以个人名义承接造价业务的
- A.咨询项目的委托内容和要求
- B.咨询项目的履行期限
- C.建设工程利益相关者的风险责任划分
- D.工程款的支付方式
- E.合同争议与纠纷的解决办法
- A.施工合同调整
- B.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 C.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 D.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
- E.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 A.提高居民收入
- B.改善生态环境
- C.促进城市化
- D.增加就业
- A.申请甲级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的,初审机关是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 B.申请甲级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的,初审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审查完毕
- C.申请甲级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的,终审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审查完毕
- D.申请乙级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作出决定之13起3013内,将准予资质许可的决定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 A.附生效时间的合同
- B.附生效条件的合同
- C.附解除条件的合同
- D.附终止时间的合同
- A.BOT和ABS
- B.ABS和TOT
- C.TOT和PFI
- D.PFI和BOOT
- A.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是从权益投资者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编制的
- B.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是以投资者的出资额作为计算基础
- C.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是为分析项目融资后的盈利能力而编制的
- D.通过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可以计算投资各方财务内部收益率反映各方受益是否均衡,或者非均衡性是否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 A.总分包模式
- B.平行承包模式
- C.EPC承包模式
- D.CM承包模式
- A.要约人发出要约时;承诺通知发出时
- B.受要约人承诺到达时;受要约人作出承诺时
- C.受要约人作出承诺时;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
- D.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
- A.该项目资本金比例为35%
- B.该项目资本金为3500万元
- C.丙企业以非专利技术出资,其比例超过了规定
- D.合资第三年,如果项目经营获得可分配利润700万元,乙企业可从中分得300万元
- A.年度计划项目表
- B.年度建设资金平衡表
- C.年度设备平衡表
- D.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
- A.专业工程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 B.流水步距等于流水节拍
- C.施工段之间可能存在空闲时间
- D.同一施工过程各个施工段的流水节拍相等
- 31
-
根据《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的规定,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同时接受两个以上投标人对同一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 )的罚款。
- A.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 B.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C.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 D.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 A.代理型为业主,非代理型为CM单位
- B.代理型为CM单位,非代理型为业主
- C.无论代理型或非代理型,均为业主
- D.无论代理型或非代理型,均为CM单位
- A.对格式条款理解发生争议的,应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 B.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由非格式条款提供方负责解释
- C.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格式条款
- D.就格式条款发生争议的,应由非格式条款提供方确定争议解决办法
- A.要求设计单位进行改正
- B.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 C.自行改正后报告建设单位
- D.责令施工单位改正
- A.揭示产生项目风险的根源
- B.度量项目风险的大小
- C.投资项目风险的降低途径
- D.说明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情况
- A.自己改正设计图案
- B.向设计单位索赔
- C.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 D.仍然按照图样施工
- A.香蕉曲线
- B.S曲线
- C.控制图
- D.项目责任分工表
- A.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 B.施工项目负责人
- C.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 D.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
- A.1
- B.2
- C.3
- D.4
- A.决策
- B.设计
- C.建造
- D.运营
- A.生产性项目
- B.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C.基础性项目
- D.公共建筑
- A.40%和20%
- B.40%和25%
- C.35%和25%
- D.35%和20%
- A.S曲线法
- B.香蕉曲线法
- C.网络计划法
- D.排列图法
- A.成本高
- B.功能重要
- C.价值低
- D.技术复杂
- A.资金成本率
- B.内部收益率
- C.净现值率
- D.基准收益率
- A.索赔事件发生后42天内
- B.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索赔事件发生后42天内
- C.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后28天内
- D.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后14天内
- A.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 B.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总和
- C.静态投资总额
- D.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A.平均年限法
- B.年数总和法
- C.双倍余额递减法
- D.工作量法
- A.市场变化
- B.金融变化
- C.销售变化
- D.政策变化
- A.净利润+折旧+无形及其他资产摊销一流动资金占用的增加一利润分红一利润中需要留作企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的部分
- B.净利润+折旧+无形及其他资产摊销+财务费用-流动资金占用的增加
- C.净利润+折旧+无形及其他资产摊销+财务费用-利润分红-利润中需要留作企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的部分
- D.经营净收益一流动资金占用的增加+折旧
- A.专利技术
- B.货币
- C.工业产权
- D.土地使用权
- A.投资估算
- B.施工图预算
- C.施工标底
- D.工程概算
- A.由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存人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 B.由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存入企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 C.由企业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存人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 D.由企业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存入企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 A.重点选择法
- B.因素分析法
- C.强制确定法
- D.价值指数法
- A.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 B.施工项目负责人
- C.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 D.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 A.有可能在中标后,将大部分工程分包给要价较低的一些分包商
- B.较长时期内,投标单位没有在建工程项目
- C.先以低价获得首期工程,而后赢得机会创造第二期工程中的竞争优势
- D.迷惑对手,提高中标概率
- A.5.05%
- B.6.32%
- C.6.40%
- D.10.00%
- A.0.13
- B.0.20
- C.0.25
- D.0.33
- A.需新设立子公司的,原企业法人即为项目法人,并向子公司派遣专职管理人员
- B.需新设立分公司的,要重新设立项目法人,不需要原企业派遣专职管理人员
- C.只设立分公司的,原企业法人即为项目法人,并向分公司派遣专职管理人员
- D.只设立子公司的,原企业法人即为项目法人,但不需要向子公司派遣专职管理人员
- A.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30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备案
- B.申请施工许可证时无须提供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
- C.向施工企业提供的地下工程资料不准确
- D.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相关资料报送备案
- A.6天
- B.9天
- C.12天
- D.18天
- A.对工程项目实施的任务分解和组织工作策划
- B.对工程项目实施组织建设和组织工作分工的策划
- C.对工程项目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定义的过程
- D.对工程项目融资方式等工作构思活动
- A.4000
- B.5000
- C.6000
- D.8000
- A.销售货物
- B.消费工程材料
- C.转让无形资产
- D.提供应纳税劳务
- A.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有利于保证合同双方的公平权利
- B.《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适用于格式合同条款
- C.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作出有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 D.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格式条款
- A.节点及其编号
- B.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编号
- C.箭线及其起始节点编号
- D.箭线及其终点节点编号
- A.历史资料法和按实计算法
- B.回归分析法和技术进步法
- C.目标利润法和价值工程法
- D.座谈会法和函询调查法
- A.2
- B.3
- C.5
- D.6
- A.代建制
- B.备案制
- C.法人责任制
- D.审批制
- A.合同措施
- B.技术措施
- C.经济措施
- D.组织措施
- A.基础设施项目,除军事工程等特殊情况外,都要组成项目法人
- B.在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应由项目的投资方派代表正式成立项目法人
- C.国有单位所有大、中型项目在建设阶段必须组建项目法人
- D.依法登记成立的项目公司,其章程须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A.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5%
- B.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
- C.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
- D.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或镇的,税率为5%
- A.管理层
- B.决策层
- C.项目法人
- D.项目经理
- A.3
- B.5
- C.7
- D.14
- A.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 B.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 C.一方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 D.恶意串通损害集体利益的合同
- A.20和12
- B.16和8
- C.10和6
- D.8和6
- A.投标人在投标文件截止日期前撤回其投标文件
- B.投标人在投标前协商投标报价
- C.投标人自愿组成联合体投标
- D.招标人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标
- A.432天
- B.972天
- C.982天
- D.1188天
- A.工人故意犯罪导致的伤残
- B.工人醉酒后工地坠落导致的伤残
- C.工人在抢险救灾中导致伤残
- D.工人跳楼自杀导致的伤残
- A.3~8
- B.5~10
- C.7~12
- D.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