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工程造价岗位工作证明
- B.工程造价工作业绩证明
- C.身份证复印件
- D.与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 E.执业资格证件
- A.专业工作队数大于施工过程数
- B.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 C.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等于流水节拍
- D.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
- E.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
-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 C.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 D.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的
- E.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 A.产品方案的初步设想
- B.建设条件的初步分析
- C.投资估算
- D.项目进度安排
- E.项目合同文件草案
- A.表格法具有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
- B.横道图法是偏差分析最常用的方法
- C.曲线法反映的偏差是局部偏差,很难用于累计偏差分析
- D.时标网络图简单、直观,可以用来反映累计成本偏差和局部偏差
- E.已完工程实际费用曲线与已完工程计划费用曲线的竖向距离表示累计费用偏差
- A.宗教、金融、保险等建设项目
- B.农、林、牧、渔、水利建设项目
- C.交通、邮电、通信建设项目
- D.工业、国防和能源建设项目
- E.商业、饮食、仓储建设项目
- A.网络图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 B.单代号网络图严禁箭线交叉
- C.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但可以有多个终点节点
- D.网络图尽量避免出现双向箭头和无箭头的连线
- E.网络图严禁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者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
- A.有利于业主在更大范围内择优选择承包商
- B.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控制的难度
- C.有利于减少业主组织协调的工作量
- D.不利于发挥综合管理能力强的承包商的综合优势
- E.有利于降低承包商的风险
- A.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 B.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
- C.一方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 E.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 A.项目导致技术进步和技术转变,引发关联产业或新产业群体的发展变化
- B.项目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较大
- C.项目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大、范围广
- D.项目实施前后对所在区域或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群体利益格局等有较大改变
- E.项目投资巨大、工期较短
- A.构思工程项目系统框架
- B.奠定工程项目决策基础
- C.指导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 D.进行工程项目经济分析
- E.进行工程项目财务分析
- A.建设前期
- B.建设期
- C.使用期
- D.改造期
- E.拆除期
- A.施工计划成本实际降低额
- B.项目施工成本降低额
- C.项目经理责任目标总成本降低额
- D.项目施工成本降低率
- E.施工计划成本实际降低率
- A.可以迷惑对手,提高中标概率
- B.对投标单位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要求较高
- C.要求投标单位能全面掌握和分析信息,作出正确判断
- D.适用于招标文件中对项目技术规范要求过于苛刻的项目
- E.适用于有可能在中标后,将大部分工程分包给索价较低的一些分包商的项目
- A.操作难度大
- B.融资成本低
- C.原始权益人保持项目运营决策权
- D.由众多投资者承担风险
- E.容易出现掠夺性经营
- A.专业化
- B.多样化
- C.集成化
- D.国际化
- E.信息化
- A.企业增资扩股
- B.资本市场发行的股票
- C.企业现金
- D.企业资产变现
- E.企业产权转让
- A.对象
- B.数额
- C.累计额
- D.流向
- E.发生时间点
- A.向公共部门出售服务的项目
- B.私营企业与公共部门合资经营的项目
- C.在经济上自立的项目
- D.由政府部门掌握项目经营权的项目
- E.由私营企业承担全部经营风险的项目
- A.信息取舍失误
- B.中介与代理风险
- C.保标与买标风险
- D.报价失误风险
- E.职业责任风险
- A.法律
- B.规范
- C.市场
- D.计划
- A.融资的每股收益
- B.经营杠杆系数
- C.财务杠杆系数
- D.总务杠杆系数
- A.基准收益率是衡量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基准值
- B.基准收益率是投资者在相应项目上最低可接受的财务收益率
- C.在中国境外投资的建设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的测定,应首先考虑国家风险因素
- D.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测定并发布的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在企业投资的各类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必须采用
- A.流水节拍和流水步距
- B.流水步距和流水强度
- C.流水强度和流水段
- D.流水段和流水节拍
- A.有注册证书失效情形发生的
- B.因特殊原因需要暂停执业的
- C.依法被吊销注册证书的
- D.受到刑事处罚的
- A.评标价
- B.投标报价
- C.招标控制价
- D.标底价
- A.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对比法
- B.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方法是敏感性分析法
- C.项目后评价只进行效益后评价
- D.项目后评价只进行过程后评价
- A.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 B.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
- C.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 D.消费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 A.7
- B.10
- C.14
- D.28
- A.研究开发费
- B.备件库存资金
- C.生产阶段劳动力成本节省额
- D.生产阶段材料成本降低额
- A.共同投标协议在中标后提交
- B.甲公司与乙公司必须是同一专业
- C.甲公司与乙公司必须是同一资质等级
- D.联合体是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投标
- A.评标委员会的成员由招标人直接确定
- B.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得进入相关项目的评标委员会
- C.招标人可以从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专家名册中确定专家
- D.成员名单在定标前应当保密
- 33
-
某工程施工,至某月的月末,出现了工程费用偏差小于O、进度偏差大于0的状况,则该工程的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和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的关系可表示为( )。
- A.BCWP>ACWP>BCWS
- B.BCWS>BCWP>ACWP
- C.ACWP>BCWP>BCWS
- D.BCWS>ACWP>BCWP
- A.项目申请报告
- B.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C.项目开工报告
- D.项目初步设计文件
- A.1023
- B.1125
- C.1180
- D.1425
- A.1593.95万元和4.53年
- B.1593.95万元和5.17年
- C.3730万元和4.53年
- D.3750万元和5.17年
- A.最高的工程系统效率
- B.全过程造价管理
- C.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
- D.全方位造价管理
- A.11天
- B.14天
- C.19天
- D.17天
- A.1
- B.2
- C.3
- D.4
- A.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 B.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
- C.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构成的线路
- D.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持续时间最短的线路
- A.总分包模式由于总包商和分包商签订合同,因此不利于业主方的合同管理
- B.平行发包模式由于是业主和多个分包商分别签订合同,因此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
- C.合作体承包模式,承包商的风险较大
- D.CM承包模式可大大减少建设单位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风险
- A.准备阶段
- B.分析阶段
- C.创新阶段
- D.方案实施与评价阶段
- A.风险概率分布
- B.风险损失预测
- C.风险清单
- D.风险等级划分
- A.报价失误风险属于责任风险
- B.合同履行过程中,协调工作不力属于人为风险
- C.合同履行过程中,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索赔技巧属于缔约和履约风险
- D.保标与买标风险属于责任风险
- A.50
- B.80
- C.100
- D.120
- A.该联合体成员甲公司又以自己名义单独对该项目进行投标
- B.该联合体成员应签订共同投标协议
- C.该联合体成员乙公司和丙公司又组成一个新联合体对该项目进行投标
- D.甲、乙、丙、丁四家公司设立一个新公司作为该联合体投标的牵头人
- A.因重大误解订立
- B.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集体利益所订立
- C.违反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而订立
- D.当事人未能履行保密义务而订立
- A.监理人收到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28天内
- B.监理人提请发包人进行竣工验收后28天内
- C.监理人收到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56天内
- D.监理人提请发包人进行竣工验收后56天内
- A.砌体工程
- B.幕墙工程
- C.钢筋工程
- D.电梯工程
- A.凡生产单一产品的项目,一般按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划分
- B.生产多种产品的项目,一般按其主要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划分
- C.更新改造项目可按投资额划分,也可按生产能力划分
- D.产品分类较多,难以按产品的设计能力划分时,可按投资总额划分
- A.履约
- B.预付款
- C.支付
- D.变更
- A.土方开挖与回填工程
- B.通风与空调工程
- C.玻璃幕墙工程
- D.门窗制作与安装工程
- A.决策错误风险
- B.人为风险
- C.责任风险
- D.社会风险
- A.成本和效益分析法
- B.费用和效益分析法
- C.多目标综合分析法
- D.经验判断分析法
- A.财务分析是从国家或地区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 B.经济分析是站在企业或投资人立场上进行的分析
- C.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中费用和效益的组成相同
- D.项目经济分析的对象是由项目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值情况
- A.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
- B.向银行支付的短期借款利息
- C.由公益性赞助支出
- D.税收滞纳金
- A.直接费增加,间接费减少
- B.直接费和间接费均增加
- C.直接费减少,间接费增加
- D.直接费和间接费均减少
- A.进行充分研发,降低制造费用
- B.购置备用构件,提高可修复性
- C.提高材料周转速度,降低生产成本
- D.聘请操作人员,减少维修费用
- A.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付利息
- B.净利润与当期应付利息
- C.息税前利润与当期应付利息
- D.息税前利润与当期应还本付息
- A.5人以上单数;2/3
- B.3人以上单数;2/3
- C.5人以上复数;1/3
- D.3人以上复数;1/3
- A.14
- B.28
- C.30
- D.90
- A.直线制组织机构中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明,但信息传递路线长
- B.职能制组织机构中各职能部门能够分别从职能角度对下级进行业务管理
- C.直线职能制组织机构中各职能部门可以直接下达命令,信息传递路线短
- D.矩阵制组织机构实现了集权和分权的最优组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 A.项目建议书
- B.可行性研究报告
- C.资金申请报告
- D.初步设计和概算
- A.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应当向纳税人总部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B.纳税人兼营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不能准确核算的,一并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 C.转让无形资产不需要缴纳营业税
- D.营业税实行差别比例税率
- A.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 B.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
- C.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
- D.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 A.合作体承包模式
- B.CM模式
- C.Partnering模式
- D.EPC模式
- A.进行节能设计,节省运行费用
- B.采用整体式结构,减少安装费用
- C.采用计划预修,减少停机损失
- D.改善原设计材质,降低维修频率
- A.与政府部门的协调关系弱,对项目的控制权小
- B.与政府部门的协调关系强,对项目的控制权小
- C.与政府部门的协调关系弱,对项目的控制权大
- D.与政府部门的协调关系强,对项目的控制权大
- A.优先股有还本期限
- B.优先股股息不固定
- C.优先股股东没有公司的控制权
- D.优先股股利税前扣除
- A.工程总成本最低时的最优工期安排
- B.工期固定条件下的工程费用的均衡安排
- C.工程总成本固定条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
- D.工期最短条件下的最低工程总成本安排
- A.国家行政管理系统、部门行政管理系统和地方行政管理系统
- B.国家行政管理系统、行业协会管理系统和地方行政管理系统
- C.行业协会管理系统、地方行政管理系统和企事业单位管理系统
- D.政府行政管理系统、企事业单位管理系统和行业协会管理系统
- A.14
- B.25
- C.30
- D.56
- A.工作量法
- B.年数总和法
- C.双倍年数总和法
- D.平均年限法
- A.组织措施
- B.技术措施
- C.经济措施
- D.合同措施
- A.15
- B.20
- C.30
- D.60
- A.9
- B.8
- C.10
- D.12
- A.被保险人的索赔期限,从损失发生之日起,不得超过1年
- B.保险人的赔偿必须采用现金支付方式
- C.保险人对保险财产造成的损失赔付后,保险金额应相应减少
- D.被保险人为减少损失而采取措施所发生的全部费用,保险人应予赔偿
- A.头脑风暴法
- B.歌顿法
- C.专家意见法
- D.专家检查法
- A.13636
- B.13091
- C.16364
- D.15709
- A.能够全面反映投资方案中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
- B.能够全面反映投资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
- C.能够全面反映投资方案运营期各年的经营成果
- D.能够全面反映投资方案中的资本周转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