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投资多元化
- B.智能化的建筑技术
- C.高度现代化
- D.完全市场化
- E.管理的广泛应用
- A.独立性
- B.科学性
- C.整体性
- D.客观性
- E.约束性
- A.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
- B.赔偿损失
- C.无人认领归当事人所有
- D.收归国家所有
- E.返还集体、第三人
- A.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系统是造价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和相对静态的造价管理部门的统一
- B.政府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是宏观管理主体
- C.审核国家投资工程标底、结算,处理合同纠纷的是国务院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 D.国务院其他部门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主要修订、编制和解释相应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
- E.企事业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属微观管理的范畴
- A.公开招标
- B.协议招标
- C.邀请招标
- D.指定招标
- E.行业内招标
- A.工程项目策划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建设意图进行工程项目的定义和定位
- B.工程项目策划是明确建设意图的一系列系统活动
- C.工程项目策划是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 D.缜密的可行性研究是进行工程项目策划的前提条件
- E.工程项目策划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提
- A.逻辑评分法
- B.环比评分法
- C.百分比评分法
- D.强制评分法
- E.多比例评分法
- A.申请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从业的
- B.逾期登记且未达到继续教育要求的
- C.已取得注册造价工程师证书,且在有效期内的
- D.受刑事处罚未执行完毕的
- E.未在工程造价成果文件上签字的
- A.构件刚材
- B.波特水泥
- C.木材
- D.普通劳动力
- E.通用施工机械
- A.未取得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活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承接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
- B.违反规定,新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备案的
- C.以给予回扣、恶意压低收费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
- D.违反规定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接业务不备案的
- E.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的
- A.比较法
- B.目标利润法
- C.比率法
- D.因素分析法
- E.差额计算法
- A.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 B.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复印件
- C.拟在分支机构执业的不少于 5 名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注册证书复印件
- D.分支机构固定办公场所的租赁合同或产权证明
- E.近几年的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
- A.信息取舍失误
- B.中介与代理风险
- C.保标与买标风险
- D.报价失误风险
- E.职业责任风险
- A.施工组织总设计
- B.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C.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D.施工技术
- E.施工方案
- A.施工合同发生调整
- B.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 C.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 D.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
- E.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 A.-分部工程竣工结算
- B.分项工程竣工结算
- C.单项工程竣工结算
- D.工程项目竣工总结算
- E.单位工程竣工结算
- A.审查结算的项目范围、内容与合同约定的项目范围、内容的一致性
- B.审查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规范或定额的一致性
- C.查执行合同约定或现行的计价原则、方法的严格性
- D.审查变更签证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核准变更工程费用
- E.审查工程竣工结算的递交程序和资料的完备性
- A.策划
- B.设计
- C.决策
- D.发承包
- E.施工
- A.方案使用年限终了时的残值
- B.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上的节约
- C.方案使用过程中追加的投资及其效果
- D.增量投资所带来的增量净收益
- E.投资方案的使用年限
- A.投资周期
- B.通货膨胀
- C.投资风险
- D.经营规模
- E.机会成本
- A.3
- B.4
- C.6
- D.7
- A.预备费
- B.基本预备费
- C.涨价预备费
- D.未明确项目准备金
- A.可调单价合同
- B.固定单价合同
- C.可调总价合同
- D.固定总价合同
- A.应按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和施工进度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措施计划,并对所有施工作业和施工方法的完备性和安全可靠性负责
- B.应按合同约定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 C.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遵守法律,并保证发包人免予承担因承包人违反法律而引起的任何责任
- D.应按合同约定采取施工安全措施,确保工程及其人员、材料、设备和设施的安全,防止因工程施工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 A.网络计划工期优化可以通过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来达到优化工期目标
- B.在工期优化过程中,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不能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
- C.当工期优化过程中出现多条关键线路时,应将各条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压缩相近数值
- D.选择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最少的非关键工作进行工期优化
- A.按照获得贷款资金的借款人,出口信贷分为商业银行信贷和政策银行信贷
- B.出口信贷通常是设备价款全额贷款
- C.出口信贷利率通常要低于国际上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 D.出口信贷期限长,设备出口商不再给予设备的购买方延期付款条件
- A.16.17%
- B.16.41%
- C.16.67%
- D.18.57%
- A.正常生产年份的选择比较困难
- B.计算期的确定比较困难
- C.未考虑投资回收后的经济效果
- D.需要事先确定基准收益率
- A.12 和 4
- B.12 和 6
- C.20 和 8
- D.20 和 10
- A.5和10
- B.20和10
- C.20日和5
- D.10和20
- A.31
- B.30
- C.26
- D.24
- A.要约确认方式
- B.合同文件寄送方式
- C.合同履行地点
- D.承诺生效地点
- A.利息备付率和净现值率
- B.总投资利润率和净年值率
- C.内部收益率和自有资金利润率
- D.投资收益率和偿债备付率
- A.加盖人名单和执业印章
- B.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 C.加盖执业印章和单位公章
- D.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
- A.共同投标协议在中标后提交
- B.甲公司与乙公司必须是同一专业
- C.甲公司与乙公司必须是同一资质等级
- D.联合体是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投标
- A.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资金使用计划
- B.建筑安装工程费使用计划、设备工器具费使用计划和工程建设其他费使用计划
- C.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资金使用计划
- D.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和间接费资金使用计划
- A.1
- B.2
- C.3
- D.5
- A.主要施工方法
- B.总体施工准备
- C.施工总进度计划
- D.施工总平面布置
- A.V<1时,提高成本或剔除过剩功能
- B.V<1时,降低成本或提高功能水平
- C.V>1时,降低成本或提高功能水平
- D.V>1时,提高成本或剔除不必要的功能
- A.14.55
- B.20.00
- C.29.63
- D.32.00
- A.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线
- B.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组成
- C.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
- D.双代网络计划中无虚箭线
- A.基准收益率
- B.投资收益率
- C.投资报酬率
- D.内部收益率
- A.总价金额与依据单价计算出的结果不一致时,以总价金额为准修正单价
- B.大写金额与小写金额不一致时,以大写金额为准
- C.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报价的错误要求投标单位书面修正,作为投标报价的金额
- D.投标单位不接受修正价格的,可以继续参加投标,但会影响中标
- A.1
- B.2
- C.4
- D.6
- A.投标文件初评
- B.确定中标人
- C.发出中标通知书
- D.进行合同谈判
- A.功能、成本和寿命周期
- B.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
- C.必要功能、基本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
- D.功能、生产成本和使用及维护成本
- A.1/5
- B.1/3
- C.1/2
- D.2/3
- A.投资收益率
- B.投资回收期
- C.财务净现值
- D.基准收益率
- A.项目建议书
- B.可行性研究报告
- C.项目评估分析
- D.咨询评估报告
- A.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而言,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投资费用
- B.从市场交易的角度而言,工程造价是指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
- C.工程造价只能涵盖范围一个建设工程项目
- D.通常,人们将工程造价的第一种含义认定为工程承发包价格
- A.目标利润法和加权平均法
- B.函询调查法和回归分析法
- C.技术进步法和按实计算法
- D.座谈会法和定率估算法
- A.2
- B.3
- C.4
- D.5
- A.各年的筹资现金流量满足投资活动要求
- B.拥有比较大的财务效益
- C.合理安排还本付息期
- D.各年累计盈余资金不出现负值
- A.施工项目负责人
- B.法定代表人
- C.总工程师
- D.安全负责人
- A.设备准备、现场准备和资金准备
- B.技术准备、现场准备和资金准备
- C.设备准备、技术准备和现场准备
- D.设备准备、技术准备和资金准备
- A.发行优先股
- B.发行普通股
- C.发行债券
- D.吸收国外资本直接投资
- A.有利于公共服务的产出大众化
- B.项目的控制权必须由公共部门掌握
- C.项目融资成本低,手续简单
- D.政府无需对私营企业作出特许承诺
- A.招标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B.招标代理机构相关业务的代表
- C.与招标单位有经济利益关系,可能影响对投标公正评审的
- D.项目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督部门的人员
- A.20%
- B.18%
- C.15%
- D.12%
- A.改善原设计材质,降低维修频度
- B.进行节能设计,节省运行费用
- C.进行充分的研制,降低制造费用
- D.采用计划预修,减少停机损失
- A.因通货膨胀而付出的代价
- B.使用资金所得的预期收益
- C.借贷资金所承担的风险
- D.放弃近期消费所得的补偿
- A.不利于业主选择分包商
- B.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
- C.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
- D.组织和协调工作量相对较小
- A.投资能力范围和确定的投资估算
- B.投资效益要求的范围的工程造价最高限额
- C.最小变更范围和政府批准的预算
- D.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
- A.2
- B.3
- C.5
- D.6
- A.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又降低产品成本
- B.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产品的功能
- C.在保持产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降低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
- D.产品功能有较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有较少提高
- A.专利技术
- B.货币
- C.工业产权
- D.土地使用权
- A.基础设施工程5年
- B.屋面防水工程3年
- C.供热与供冷系统,为5个采暖期
- D.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 A.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性项目,财务效益就是营业收入
- B.对于以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于社会的非经营性项目,先征后返的增值税应记作补贴收入
- C.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性项目,财务效益就是补贴收入
- D.对于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或服务,财务效益包括营业收入和补贴收入
- A.差额计算法
- B.平均年限法
- C.三点估算法
- D.指数平滑法
- A.债券发行手续费
- B.债券利息
- C.股息和红利
- D.银行贷款利息
- A.监理人在收到承包人书面变更建议后的14天内,若不同意变更的应口头答复承包人
- B.监理人收到承包人变更报价书后的14天内,应根据变更估价原则商定或确定变更价格
- C.施工方案变更出现原措施费中没有的措施项目,相应的措施费变更应由发包人确定
- D.采用计日工计价的任何变更,其费用应在计日工费用中支付
- A.房屋增与,以房屋评估价为计税依据
- B.房屋交换,以房屋的原值之和为计税依据
- C.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以成交价格为计税依据
- D.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以土地评估价为计税依据
- A.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 B.是一种动态价值指标评价方法
- C.全面反映功能、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差异
- D.适用于建设周期较长的工程
- A.依法行使工程发包权
- B.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
- C.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 D.依法对建设工程中施工单位进行招标
- A.回归分析法
- B.横道图法
- C.计划评审技术法
- D.流程图法
- A.协议书格式与通用条件
- B.通用条件与专用条件
- C.专用条件与财务管理表格
- D.财务管理表格与协议书格式
- A.以合同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 B.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 C.一方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 D.恶意串通损害集体利益的合同
- A.建筑工程发包单位可发包给工程总承包单位
- B.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
- C.一个承包单可完成的建筑工程不能再肢解发包
- D.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
- A.听证会
- B.公示
- C.专家审议
- D.人民代表评议
- A.省级注册机构或者部门注册机构
- B.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 C.中国建设过程造价管理协会
- D.省级造价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