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强度高
- B.耐腐蚀
- C.加工方便
- D.构造简单
- E.工作方便可靠
- A.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 B.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松土地基沉降
- C.动水压力产生流砂和潜蚀
- D.承压水对基坑的作用
- E.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
- A.施工准备
- B.井点系统安装
- C.施工技术
- D.井点系统使用
- E.施工工艺
- A.热熔法
- B.焊接法
- C.机械固定法
- D.冷粘法
- E.自粘法
- A.基层应达到表面不起砂、不起皮、不起灰、不空鼓、无油渍
- B.弹出互相垂直的定位线,并依拼花图案预铺
- C.基层与塑料地板块背面同时涂胶,在胶面未干前应立即铺贴
- D.块材每贴一块后,将挤出的余胶要及时用棉丝清理干净
- E.地板块在铺装前应用松节油或汽油进行处理
- A.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 B.对强度等级为C60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 mm
- C.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 确定
- D.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00 kg/m3
- E.水泥和矿物掺和料的总量不应大于550 kg/m3
- A.无机土
- B.泥炭质土
- C.残积土
- D.冲积土
- E.泥炭
- A.洞室围岩的性质
- B.施工条件
- C.洞室的体型特征
- D. 施工技术
- E.施工工艺
- A.主要楼梯
- B.室内楼梯
- C.疏散楼梯
- D.消防楼梯
- E.双分式楼梯
- A.确定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 B.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 C.安排工程施工进度
- D.编制材料供应计划
- E.制定项目管理目标
- A.压型钢板
- B.预应力混凝土薄板
- C.玻璃纤维水泥模板
- D.聚碳酸酯板
- E.钢桁架型混凝土板
- A.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
- B.露天游泳池
- C.有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
- D.操作平台
- E.有柱雨篷
- A.增强混凝土的抗磨损能力
- B.对混凝土具有宏观补强的作用
- C.增加混凝土的抗破损能力
- D.利用纤维束减少塑性裂缝和混凝土的渗透性
- E.很好地控制混凝土的结构性裂缝
- A.地基设计技术
- B.衬砌技术
- C.施工要求技术
- D.爆破技术
- E.支挡技术
- A.石勒脚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扣除单个0.3 m2以外的孔洞所占体积
- B.石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凸出墙面的挑檐、压顶的体积并入墙体体积内
- C.石梯膀工程量应计算在石台阶工程量内,石梯带应按石挡土墙项目编码列项
- D.石栏杆按设计图示以长度计算
- E.石坡道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A.混凝土地面应将基层凿毛,凿毛深度为4~8 mm
- B.铺贴前应弹好线,在地面弹出与门道口成直角的基准线
- C.铺贴陶瓷地面砖前,应先将陶瓷地面砖浸泡阴干
- D.铺贴时,水泥砂浆应饱满地抹在陶瓷地面砖背面,铺贴后用橡皮锤敲实
- E.铺贴完2~3 h后,用白水泥擦缝
- A.工期指标
- B.降低成本率指标
- C.施工现场场地综合利用指标
- D.质量指标
- E.主要工程工种机械化程度、材料节约指标
- A.栏杆的形式可分为空花栏杆、实心栏杆和混合栏杆三种
- B.栏杆与阳台板(或边梁)应有可靠的连接,通常在阳台板顶面预埋通长扁钢与金属栏杆焊接
- C.砖砌栏板的厚度一般为120 mm
- D.栏板和组合式栏杆顶部的扶手多为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扶手
- E.栏板或栏杆与钢筋混凝土扶手的连接方法和它与阳台板的连接方法不同
- A.石材的表观密度与其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
- B.石材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低得多,约为抗压强度的1/10~1/20
- C.石材的耐水性以软化系数(KR)来表示
- D.孔隙特征相同的石材,孔隙率愈大,吸水率也愈高
- E.一般吸水率大的石材,抗冻性能较差
- A.在淤泥质黏土中施工,一般采用中等尺寸的钻头,以适应变向的要求
- B.在干燥软黏土中施工,采用较大钻头的效果最佳
- C.在硬黏土中,较小的钻头效果比较理想
- D.在钙质土层中,较小直径的钻头效果最佳
- E.在砾石层中施工,镶焊小尺寸硬质合金的钻头使用效果较佳
- A.平整场
- B.挖土方
- C.土石方回填
- D.挖基础
- A.组织编制
- B.了解项目相关各方的要求
- C.分析项目条件和环境
- D.熟悉相关的法规和文件
- A.±20
- B.±30
- C.±40
- D.±50
- A.一皮一收和二二间隔收
- B.两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
- C.两皮一收和二二间隔收
- D.一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
- A.外加剂的使用应严格执行现行技术规范,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 B.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必须根据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和气候条件、混凝土采用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等因素,通过试验,调整后确定
- C.掺用含氯盐的外加剂,要特别注意对钢筋锈蚀和对混凝土的腐蚀
- D.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宜掺用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
- A.沉积岩边坡
- B.喷出岩边坡
- C.侵入岩边坡
- D.石英岩边坡
- A.2~3
- B.3~4
- C.3~5
- D.2~4
- A.受预制构件的类型和质量影响大
- B.正确选用构件类型是顺利完成吊装任务的保障
- C.构件的应力状态变化复杂
- D.高空作业多,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
- A.水平构造
- B.单斜构造
- C.断裂构造
- D.褶皱构造
- A.I、Ⅱ、Ⅲ
- B.Ⅱ、Ⅲ、Ⅳ
- C.I、Ⅲ、Ⅳ
- D.Ⅲ、Ⅳ、V
- A.核
- B.翼
- C.轴
- D.枢纽
- A.热处理钢筋
- B.冷拉钢筋
- C.钢绞线
- D.高强度钢丝
- A.褶曲核部
- B.褶曲轴
- C.褶曲轴面
- D.褶曲枢纽
- A.硬质
- B.中密度
- C.软质
- D.小密度
- A.1:600~1:400
- B.1:600~1:300
- C.1:500~1:200
- D.1:500~1:100
- A.6
- B.9
- C.12
- D.15
- A.5~10
- B.6~14
- C.7~18
- D.8~20
- A.背斜和向斜
- B.倾斜和向斜
- C.背斜和倾斜
- D.背斜和单斜
- A.研究和制定项目管理目标
- B.规划项目目标管理的组织、程序和方法,落实组织责任
- C.相应项目的管理规范,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落实执行
- D.为项目经理指导项目管理提供依据
- A.抗拉强度
- B.抗折强度
- C.抗压强度
- D. 抗冻强度
- A.土石方回填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 B.对于场地回填土以回填面积乘以平均回填厚度计算
- C.对于室内回填土应按主墙间净面积乘以回填厚度计算
- D.基础回填土应按挖方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的基础体积计算,不包括基础垫 层及其他构筑物
- A.承载能力大
- B.抗震性能好
- C.沉降量小
- D.造价低
- A.10~20
- B.12~30
- C.14~40
- D.16~50
- A.闪光对焊
- B.电渣压力焊
- C.电阻点焊
- D.埋弧压力焊
- A.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 B.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中心线长度计算
- C.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 D.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外边线长度计算
- A.沥青嵌缝油膏
- B.聚氯乙烯接缝膏
- C.丙烯酸类密封膏
- D.聚氨酯密封膏
- A.单层厂房
- B.多层厂房
- C.混合层数的厂房
- D.生产厂房
- A.常形成岩基等大型侵入体
- B.岩性一般较单一
- C.以中、细粒结构为主
- D.致密坚硬,孔隙率小
- A.工程量清单项目计量是按实际开挖量计算
- B.工程量清单项目计量包括放坡及工作面等的开挖量
- C.基础定额项目计量是按图示尺寸数量计算的净量
- D.基础定额项目计量包含为满足施工工艺要求而增加的加工余量
- A.1.4~4.2
- B.2.4~4.2
- C.3.4~6.2
- D.4.2~7.2
- A.悬臂施工宜在营运状态的结构受力与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比较近的桥梁中选用
- B.墩梁固接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采用悬臂施工时应采取的措施,使墩、梁临时固结
- C.采用悬臂施工的机具设备种类较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 D.悬臂浇筑施工简便,结构整体性好
- A.震级越高,震源越深
- B.距震中越近,地震烈度越高
- C.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 D.一次地震能形成多个地震烈度区
- A.M0.4~M2.5
- B.M1~M5
- C.M2.5~M10
- D.M5~M15
- A.沉积岩占地壳质量的10%
- B.变质岩占地壳质量的6%
- C.砾岩占地壳质量的5%
- D.岩浆岩占地壳质量的79%
- A.硅酸三钙
- B.硅酸二钙
- C.铝酸三钙
- D.铁铝酸四钙
- A.1.0
- B.1.5
- C.2.0
- D.2.5
- A.混凝土密实度
- B.混凝土用量
- C.混凝土防水性能
- D.混凝土制作
- A.分段计算法
- B.分层计算法
- C.补加计算法
- D.补减计算法
- A.目标不同
- B.编制原则不同
- C.内容不同
- D.编制对象不同
- A.节省模板
- B.改善劳动条件
- C.灵活性好
- D.整体性不好
- A.纲领性、全局性和宏观性
- B.战略性、整体性和客观性
- C.战略性、全局性和宏观性
- D.统一性、策略性和宏观性
- A.沟端
- B.沟侧
- C.放坡
- D.垂直
- A.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 B.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
- C.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
- D.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 A.设计阶段
- B.施工阶段
- C.竣工阶段
- D.验收阶段
- A.1~2层为低层住宅
- B.3~5层为多层住宅
- C.6~9层为中高层住宅
- D.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
- A.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
- B.建筑物通道(骑楼、过街楼的底层)
- C.建筑物的门厅、大厅
- D.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
- A.空间分隔灵活
- B.有利于抗震
- C.吊装次数多
- D.水泥用量少
- A.1
- B.2
- C.3
- D.4
- A.200~500
- B.300~700
- C.500~1 000
- D.700 1 500
- A.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B.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 C.按其底板面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 D.按其底板面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
- A.千枚岩
- B.侵入岩
- C.泥灰岩
- D.玄武岩
- A.分布不匀
- B.走向稳定
- C.延伸较深
- D.裂隙面光滑
- A.三合土基础是由石灰、砂、骨料按体积比1:2:4或1:3:6加水拌和夯实而成
- B.三合土基础每层虚铺22 cm,夯至15 cm
- C.三合土基础宽不应小于600 mm,高不小于300 mm
- D.三合土基础一般多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五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工程中
- A.200~350
- B.350~550
- C.400~600
- D.600~850
- A.安装紧固连接件→固定竖向主龙骨→固定横向次龙骨→安装玻璃
- B.固定竖向主龙骨→固定横向次龙骨→安装紧固连接件→安装玻璃
- C.固定竖向主龙骨→安装紧固连接件→固定横向次龙骨→安装玻璃
- D.固定横向次龙骨→安装紧固连接件→固定竖向主龙骨→安装玻璃
- A.钻孔灌注桩
- B.人工挖孔灌注桩
- C.套管成孔灌注桩
- D.爆扩成孔灌注桩
- A.1.5
- B.2.5
- C.3.5
- D.4.5
- A.二次投料法的混凝土与一次投料法相比,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 B.一次投料法的混凝土与二次投料法相比,可提高混凝土强度
- C.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一次投料法可节约水泥
- D.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二次投料法可节约水泥
- A.Ⅳ
- B.Ⅳ~V
- C.Ⅵ
- D.Ⅵ~Ⅶ
- A.4%~10%
- B.5%~12%
- C.6%~15%
- D.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