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不扣除预埋件体积
- B.无梁板的柱高自楼板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
- C.伸人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梁头体积不计算
- D.现浇混凝土墙中,墙跺及突出墙面部分不计算
- E.现浇混凝土楼梯伸人墙内部分不计算
- A.门窗油漆
- B.木扶手油漆
- C.抹灰油漆
- D.衣柜油漆
- E.金属面油漆
- A.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不扣除预埋件体积
- B.无梁板的柱高自楼板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
- C.伸入墙体内的现浇}昆凝土梁头体积不计算
- D.现浇混凝土墙中,墙垛及突出墙面部分不计算
- E.现浇混凝土楼梯伸人墙体内部分不计算
- A.装饰性好
- B.耐磨性好
- C.施工及维修方便
- D.耐水性好
- E.抗冲击性良好
- A.硅酸盐水泥
- B.普通硅酸盐水泥
- C.矿渣硅酸盐水泥
- 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E.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 A.抹灰类
- B.幕墙类
- C.涂料类
- D.铺钉类
- E.复合类
- A.潜水
- B.承压水
- C.孔隙水
- D.包气带水
- E.岩溶水
- A.超高波板
- B.高波板
- C.中波板
- D.低波板
- E.超低波板
- A.墙裙
- B.踢脚板
- C.门洞口
- D.块料踢脚
- E.窗洞口
- A.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 B.当圈梁遇到洞口不能封闭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截面积不小于圈梁界面的附加梁,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应大于两梁高差的2倍
- C.圈梁高度不小于150mm
- D.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180mm×180mm
- E.有抗震要求的建筑物,圈梁不宜被洞口截断
- A.屋顶上的水箱
- B.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站台
- C.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
- D.外挑宽度超过2.1 m的雨篷
- E.层高2m有围护结构的檐廊
- A.在设置伸缩缝处,栏杆与桥面铺装不必断开
- B.车辆行驶过时应平顺,无突跳与噪声
- C.要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渗入造成阻塞
- D.在平行和垂直于桥梁轴线的两个方向均能自由伸缩
- E.在平行于桥梁轴线的一个方向能自由伸缩
- A.减少水泥用量
- B.掺入适量的粉煤灰
- C.加快浇筑速度
- D.选择合理的浇筑方案
- E.进行人工降温
- A.门窗洞口面积
- B.≤0.3m<SUP>2</SUP>孔洞所占面积
- C.踢脚板所占面积
- D.墙与构件交接处的面积
- E.挂镜线所占面积
- A.止水带
- B.密封条带
- C.塑料油膏
- D.硅酮密封膏
- E.沥青嵌缝油膏
- A.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 m
- B.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
- C.搭接长度应大于两梁高差的2倍
- D.搭接长度应大于两梁高差的3倍
- E.搭接长度应大于梁高的3倍
- A.旋喷
- B.定喷
- C.侧喷
- D.面喷
- E.摆喷
- A.预制安装法
- B.悬臂施工法
- C.转体施工法
- D.顶推施工法
- E.横移施工法
- A.楼梯口
- B.电梯井口
- C.通道口
- D.通风口
- E.预留洞口
- A.深成侵入岩、厚层坚硬的沉积岩等构成的边坡一般稳定程度较高
- B.喷出岩边坡,如玄武岩,其原生的节理,尤其是柱状节理发育时,易形成直立边坡并易发生崩塌
- C.千枚岩、板岩及片岩岩性较软弱且易风化,在产状陡立的地段,临近斜坡表部容易出现蠕动变形现象
- D.具有水平节理的黄土浸水后极易崩解湿陷
- E.含有黏土质页岩等夹层的沉积岩边坡最易发生逆向滑动
- A.331.52m<SUP>2</SUP>
- B.8.04m<SUP>2</SUP>
- C.10.04m<SUP>2</SUP>
- D.12.05m<SUP>2</SUP>
- A.层高不足2.2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
- B.层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 C.层高不足2.10m的部位不计算面积
- D.按照利用部位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 A.框架结构的拆除顺序一般是柱一楼板一梁侧模一梁底模
- B.先支的先拆,后支的后拆
- C.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 D.先拆侧模,后拆底模
- A.掺减水剂
- B.掺加非活性混合材料
- C.掺早强剂
- D.使用膨胀水泥
- A.平屋顶找坡按斜面积计算
- B.应扣除房上烟囱、屋面小气窗及0.3m<SUP>2</SUP>以上的孔洞面积
- C.女儿墙、伸缩缝处弯起部分并人屋面工程量计算
- D.斜屋面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A.普通平板玻璃
- B.压花玻璃
- C.夹丝玻璃
- D.夹层玻璃
- A.1/15~1/20
- B.1/10~1/15
- C.1/6~1/8
- D.1/5~1/2
- A.B
- B.A
- C.G
- D.F
- A.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
- B.聚醋酸乙烯乳液涂料
- C.醋酸乙烯.丙烯酸酯有光乳液涂料
- D.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涂料
- A.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按工程实体尺寸的净值计算,与施工方案无关
- B.二者均采用基本的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
- C.二者项目划分依据不同,项目综合内容也不一致
- D.基础定额项目工程量计算包含了为满足施工要求而增加的加工余量
- A.PVC-U
- B.PP-R
- C.PE×
- D.PVC-C
- A.减水剂
- B.早强剂
- C.引气剂
- D.缓凝剂
- A.工程设计
- B.工程可行性研究
- C.工程勘察
- D.工程选址
- A.1.0m
- B.1.5m
- C.2.0m
- D.3.0m
- A.钢化玻璃
- B.夹丝玻璃
- C.夹层玻璃
- D.镜面玻璃
- A.应尽量避开断层裂谷边坡,尤其是不稳定的边坡
- B.避开岩层倾向不一致的逆向坡
- C.避免路线与裂隙发育方向垂直,尤其是裂隙倾向与边坡倾向不一致的
- D.避免经过小型滑坡体、稳定岩堆和泥石流地段及其下方
- A.上一层的自然层计算
- B.下一层的自然层计算
- C.上一层的结构层计算
- D.下一层的结构层计算
- A.单层工业厂房
- B.多层工业厂房
- C.混合层次厂房
- D.砌体结构厂房
- A.强度
- B.泛霜
- C.抗风化性
- D.石灰爆裂
- A.耐老化性
- B.耐高低温性能
- C.使用部位和粘结性能
- D."拉伸一压缩”循环性能
- A.岩石的孔隙性用孔隙度表示
- B.未受风化的侵入岩孔隙度一般很小
- C.岩石孔隙度的大小只取决于岩石的结构,与外力因素无关
- D.岩石孔隙度在数值上等于岩石中各种空隙的总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 A.梁顶
- B.梁底
- C.上层建筑标高处
- D.柱顶
- A.高温环境的混凝土
- B.大体积混凝土
- C.冬期施工
- D.桥梁
- A.室内地坪
- B.室外地坪交界处
- C.室内地坪正负300mm以内
- D.室外地坪正负300mm以内
- A.控制方向
- B.增加气压
- C.控制塌方
- D.克服摩擦阻力
- A.粗砂
- B.中砂
- C.细砂
- D.以上皆可
- A.桅杆吊升法
- B.滑移法
- C.多机抬吊法
- D.拼装法
- 48
-
石英岩是( )。
- A.岩浆岩
- B.沉积岩
- C.火成岩
- D.变质岩
- A.5.65
- B.6.00
- C.6.15
- D.6.30
- A.平、斜屋面卷材防水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B.屋面女儿墙、伸缩缝等处弯起部分卷材防水不另增加面积
- C.屋面排水管设计未标注尺寸的,以檐口至设计室外散水上表面垂直距离计算
- D.铁皮、卷材天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 A.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质
- B.具有耐蚀性
- C.可用于配置不定型耐火材料
- D.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 A.HRB400
- B.CRB550
- C.CRB650
- D.HRB500
- A.粗砂
- B.中砂
- C.细砂
- D.粉砂
- A.易加工
- B.耐火
- C.更适合室内墙面装饰
- D.不易风化变质
- A.C10
- B.C20
- C.C30
- D.C40
- A.0.1
- B.0.5
- C.0.8
- D.1
- A.60
- B.24
- C.20
- D.18
- A.凹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
- B.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 C.封闭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D.不封闭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
- A.天井钻开挖施工法
- B.钻爆法
- C.独臂钻开挖施工法
- D.带盾构的TBM掘进法
- A.构造
- B.找平层
- C.炉渣
- D.结构
- A.垂直于屋脊铺贴
- B.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也可垂直于屋脊铺贴
- C.平行于屋脊铺贴
- D.不宜使用卷材防水
- A.级配碎石基层
- B.石灰稳定土基层
- C.级配砾石基层
- D.填隙碎石基层
- A.采光井
- B.外墙防潮层
- C.保护墙
- D.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
- A.荷载——楼梯踏步——踏步板——斜梁——平台梁——墙或柱
- B.荷载——斜梁——踏步板——楼梯踏步——平台梁——墙或柱
- C.荷载——平台梁——踏步板——斜梁——楼梯踏步——墙或柱
- D.荷载——踏步板——楼梯踏步——斜梁——平台梁——墙或柱
- A.CA-50
- B.CA-60
- C.CA-70
- D.CA-80
- A.消耗量
- B.净量
- C.使用
- D.实际数量
- A.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全面积计算
- B.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 C.净高在1.20~2.10m的部位计算1/2面积
- D.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
- A.梁承式
- B.板承式
- C.墙承式
- D.悬挑式
- A.200mm
- B.300mm
- C.500mm
- D.600mm
- A.2
- B.3
- C.4
- D.5
- A.打桩法
- B.压实法
- C.深层搅拌法
- D.化学处理法
- A.净高大于2.10m计算全面积
- B.净高等于2.10m计算1/2全面积
- C.净高等于2.0m计算全面积
- D.净高小于1.20m不计算面积
- A.1
- B.1.5
- C.2
- D.2.5
- A.地震等级
- B.地震能量
- C.地震烈度
- D.设计烈度
- A.50
- B.80
- C.100
- D.120
- A.贮库最好布置在居住用地之外,离车站不远
- B.一般贮库都布置在城市外围
- C.一般危险品贮库应布置在离城20km以外的地上与地下
- D.地下贮库应设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 A.软土
- B.湿陷性黄土
- C.红黏土
- D.膨胀土
- A.电热法
- B.后张法
- C.锚固法
- D.先张法
- A.0.5
- B.1
- C.1.5
- D.2
- A.半固态黏性土随含水量增加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叫缩限
- B.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称为塑性指数
- C.塑性指数越大,可塑性就越强
- D.液限指数越大,土质越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