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施工占地面积较小
- B.底板与墙身接头处卷材易受损
- C.结构不均匀沉降对防水层影响大
- D.可及时进行漏水试验,修补方便
- E.施工工期较长
- A.板式楼板分为单向板、双向板和悬挑板
- B.单向板的厚度-般为跨度的1/30~1/25,且厚度不小于100mm
- C.单向板按双向配置受力钢筋
- D.悬挑板的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板的下方,分布钢筋布置在主要受力筋的上方
- E.悬挑板的板厚为挑长的1/35,且根部厚度不小于80mm
- A.水灰比
- B.养护的温度和湿度
- C.龄期
- D.骨料粒径
- E.水泥强度等级
- A.沥青表面处治
- B.混合料压实成型
- C.混合料拌制、运输
- D.混合料摊铺
- E.嵌缝料撒铺
- A.不同性质的土应混填
- B.将弱透水性土置于透水性土之上
- C.不同性质的土有规则地水平分层填筑
- D.堤身较高时可采用混合填筑法
- E.竖向填筑时应选用高效能压实机械
- A.门窗洞口面积
- B.0.3m<SUP>2</SUP>以内孔洞所占面积
- C.踢脚线所占面积
- D.墙与构件交接处的面积
- E.挂镜线所占面积
- A.天沟、挑檐板按设计厚度以面积计算
- B.现浇混凝土墙的工程量不包括墙垛体积
- C.散水、坡道按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 D.地沟按设计图示以中心线长度计算
- E.沟盖板、井盖板以个计算
- A.不影响通航和桥下交通
- B.模架可多次周转使用
- C.施工准备和操作比较简单
- D.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
- E.可上下平行作业,缩短工期
- A.Ⅰ级结构面
- B.Ⅱ级结构面
- C.Ⅲ级结构面
- D.Ⅳ级结构面
- E.Ⅴ级结构面
- A.瓦屋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斜面积计算
- B.屋面刚性防水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不扣除房上烟囱、风道所占面积
- C.膜结构屋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需要覆盖的水平面积计算
- D.涂膜防水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 E.屋面排水管以檐口至设计室外地坪之间垂直距离计算
- A.水泥的终凝时间指从加水拌和到水泥浆达到标号强度的时间
- B.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不收缩的特性
- C.水泥的净浆强度是评定水泥强度等级的依据
- D.水泥的碱含量越低越好
- E.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海岸堤防工程
- A.整体面层按面积计算,扣除0.3m<SUP>2</SUP>以内的孔洞所占面积
- B.水泥砂浆楼地面门洞开口部分不增加面积
- C.块料面层不扣除凸出地面的设备基础所占面积
- D.橡塑面层门洞开口部分并入相应的工程量内
- E.地毯楼地面的门洞开口部分不增加面积
- A.膨胀剂
- B.加气剂
- C.着色剂
- D.防水剂
- E.缓凝剂
- A.现浇混凝土整体楼梯按设计图示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包括休息平台、平台梁、斜梁和连接梁
- B.散水、坡道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不扣除单个面积在0.3m<SUP>2</SUP>以内的孔洞面积
- C.电缆沟、地沟和后浇带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 D.混凝土台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 E.混凝土压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 A.根据相对位移情况,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推断层
- B.正断层-般是受水平张应力或垂直作用力形成的,多在垂直于张应力或沿已有剪节理方向发生
- C.逆断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形成,断层线方向常和岩层走向或褶皱轴方向垂直,和挤压力作用方向平行
- D.平推断层受水平扭应力形成,与褶皱轴平行,与“×”节理斜交或沿该节理形成,倾角近于直立
- E.正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逆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 A.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
- B.构造柱中的竖向钢筋-般用4φ12,间距≤250mm,且在上下端适当加密
- C.构造柱必须设置单独基础
- D.对于6、7度抗震设防时超过8层的情况,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
- E.对于8度抗震设防时超过5层以及9度抗震设防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
- A.坡地建筑设计利用但无围护结构的吊脚空层
- B.建筑门厅内层高不足2.2m的回廊
- C.层高不足2.2m的立体仓库
- D.建筑物内钢筋混凝土操作问
- E.公共建筑物内自动扶梯
- A.悬挑宽度为1.8m的雨棚
- B.与建筑物不连通的装饰性阳台
- C.用于检修的室外钢楼梯
- D.层高不足1.2m的单层建筑坡屋顶空间
- E.层高不足2.2m的地下室
- A.伸缩缝的缝宽-般为20~30mm,设置时应从基础底面断开,沿房屋全高设置
- B.沉降缝除地上建筑部分断开外,基础也应该断开,使相邻部分可自由沉降,互补牵制
- C.某6层房屋,其沉降缝宽度可设置为100mm
- D.防震缝设置时,仅仅将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即可
- E.多层砌体建筑的防震缝宽度-般为50~100mm
- 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背斜褶曲是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较新的岩层出现在轴部,较老的岩层出现在两翼
- B.背斜褶曲是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较老的岩层出现在轴部,较新的岩层出现在两翼
- C.向斜褶曲是岩层向下凹进的弯曲,较老的岩层出现在轴部,较新的岩层出现在两翼
- D.向斜褶曲是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较新的岩层出现在轴部,较老的岩层出现在两翼
- A.单排布置
- B.十字交叉布置
- C.双排布置
- D.环形布置
- E.U形布置
- A.耐火性
- B.抗冻性
- C.吸水性
- D.可塑性
- A.砖砌体
- B.抹灰面
- C.龙骨及饰面
- D.油漆涂料表湖面
- A.中心广场型
- B.道路交叉口型
- C.副都心型
- D.站前广场型
- A.大、中型停车场的出入口至少要设置3个
- B.小型停车场只有-个出入口时,其宽度不得小于9m
- C.机动车出入口距学校、医院应大于50m
- D.机动车出入口距人行天桥应大于30m
- A.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
- B.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于屋脊铺贴
- C.搭接缝宜留在沟底而不宜留在天沟侧面
- D.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 A.混凝土桩只能按根数计算
- B.喷粉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计算
- C.地下连续墙按长度计算
- D.锚杆支护按支护土体体积计算
- A.框架结构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条件较差时,可选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 B.满堂基础属于刚性基础
- C.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的确定应考虑刚性角的限制
- D.筏式基础的承载力和受力性能要比箱形基础优越
- A.搭砌长度不应小于1/4砌块长
- B.搭砌长度不应小于100m
- C.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高度的1/3
- D.搭砌的同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2φ4的钢筋网片
- A.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包括有地下室建筑)
- B.基础与墙身使用材料不同时,以材料界面为界
- C.基础与墙身使用材料不同时,以材料界面另加300mm为界
- D.围墙基础应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
- A.金属推拉窗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窗净面积计算
- B.金属窗套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
- C.铝合金窗帘盒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
- D.金属窗帘轨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
- A.8
- B.10
- C.15
- D.20
- A.30%
- B.50%
- C.70%
- D.100%
- A.在滑坡体上方筑挡土墙
- B.在滑坡体坡脚筑抗滑桩
- C.在滑坡体上部筑抗滑桩
- D.在滑坡体坡脚挖截水沟
- A.用于寒冷地区铺贴
- B.适宜于结构变形频繁部位防水
- C.适宜于强烈太阳辐射部位防水
- D.可用热熔法施工
- A.硫
- B.碳
- C.氯
- D.锰
- A.门、窗油漆按展开面积计算
- B.木扶手油漆按平方米计算
- C.金属面油漆按构件质量计算
- D.抹灰面油漆按图示尺寸以面积和遍数计算
- A.坚硬的整体围岩,在压应力区应采用锚杆稳定
- B.块状围岩,应以锚杆为主要的支护手段
- C.层状围岩,-般采用喷混凝土支护即可,出现滑动面时则需要用锚杆加固
- D.软弱围岩,需要立即喷射混凝土,有时还需要加锚杆和钢筋网才能稳定围岩
- A.搭砌长度不应小于1/4砌块长
- B.搭砌长度不应小于100mm
- C.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高度的1/3
- D.搭砌的同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2φ4的钢筋网片
- A.全断面掘进机开挖
- B.独臂钻开挖
- C.天井钻开挖
- D.带盾构的掘进机开挖
- A.中频
- B.低频
- C.高频
- D.极宽频
- A.金属装饰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单位:m
- B.暖气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C.金属旗杆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单位:根
- D.金属栏杆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扶手中心线以长度计算,单位:m
- A.圈梁外边线
- B.圈梁内边线
- C.外墙外边线
- D.板内边线
- A.1m
- B.1.5m
- C.2m
- D.2.5m
- A.单桩承载力高,结构受力明确,沉降量小
- B.可直接检查桩直径、垂直度和持力层情况
- C.施工过程有轻微振动、噪声、环境污染
- D.施工机具设备简单,工艺操作简单
- A.简支梁桥
- B.等截面连续梁桥
- C.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
- D.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
- A.控制方向
- B.增加气压
- C.控制塌方
- D.克服摩阻力
- A.按设计图示槽横断面面积乘以槽深以体积计算
- B.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支护面积计算
- C.按设计图示以墙中心线长度计算
- D.按设计图示墙中心线长乘以厚度乘以槽深以体积计算
- A.应用工程量计算软件通常要预先设置工程量计算规则
- B.预制构件、钢门窗、木构件等工程量不能利用“线”和“面”基数计算
- C.工程量计算应先主后次,只与基数有关而与其他项目无关的可不分主次
- D.统筹图由主次程序线等构成,主要程序线是指分部分项项目上连续计算的线
- A.建筑物外墙外侧保温隔热层
- B.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 C.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
- D.有围护结构的屋顶水箱间
- A.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级
- B.施工范围内地基承载力小于150kPa
- C.基坑深度小于6m
- D.基坑周围工作面较宽
- A.降水量小于900mm的地区可只设置明沟(暗沟)
- B.暗沟(明沟)的沟底应做纵坡,坡度1%~3%
- C.外墙与暗沟(明沟)之间应做散水,散水宽度600~1000mm
- D.散水坡度-般为1%~3%
- A.18.63
- B.25
- C.20.28
- D.31.36
- A.高速公路
- B.-级公路
- C.二级公路
- D.三级公路
- A.以斜面积计算
- B.扣除宽度小于500mm的楼梯井
- C.伸入墙内部分不另增加
- D.整体楼梯不包括连接梁
- A.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按设计图示桩长度(包括桩尖)以m为单位计算
- B.钢板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 C.混凝土灌注桩扩大头体积折算成长度并入桩长计算
- D.地下连续墙按设计图示墙中心线乘槽深的面积计算
- A.烧结粘土多孔砖
- B.烧结粘土空心砖
- C.烧结页岩多孔砖
- D.烧结煤矸石多孔砖
- A.平碾
- B.羊足碾
- C.振动碾
- D.汽胎碾
- A.34 m<SUP>2</SUP>
- B.54.4 m<SUP>2</SUP>
- C.88.2 m<SUP>2</SUP>
- D.113.8 m<SUP>2</SUP>
- A.综合脚手架,按建筑面积计算,单位m<SUP>2</SUP>
- B.外脚手架,按所服务对象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单位m<SUP>2</SUP>
- C.满堂脚手架按搭设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单位m<SUP>2</SUP>
- D.挑脚手架按搭设面积乘以搭设层数,单位m<SUP>2</SUP>
- A.板厚的1/3
- B.板厚的1/2
- C.板厚的1/4
- D.板厚的3/4
- A.虚方体积
- B.夯实后体积
- C.松填体积
- D.天然密实体积
- 63
-
内墙涂料宜选用( )。
- A.聚醋酸乙烯乳液涂料
- B.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涂料
- C.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涂料
- D.聚氨酯系涂料
- A.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600min
- B.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390min
- C.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150min
- D.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150min
- A.瓦屋面、型材屋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B.屋面涂膜防水中,女儿墙的弯起部分不增加面积
- C.屋面排水管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 D.变形缝防水、防潮按面积计算
- A.反映清单项目的工艺流程
- B.反映清单项目需要的作业
- C.反映清单项目的质量标准
- D.反映清单项目的资源需求
- A.明排水法
- B.轻型井点
- C.喷射井点
- D.管井井点
- A.砂砾石松软地基
- B.松散砂地基
- C.粘土软弱地基
- D.碎石土软弱地基
- A.硬度大难以加工
- B.抗风化性能差
- C.吸水率大且防潮性能差
- D.耐磨性能差
- A.按设计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
- B.按设计图示净长线长度计算
- C.区分不同材料和规格以长度计算
- D.按设计图示长度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
- A.10.86%
- B.110.86%
- C.90.20%
- D.9.80%
- A.包气带水
- B.潜水
- C.承压水
- D.裂缝水
- A.平屋顶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B.平屋顶找坡按斜面积计算
- C.扣除房上烟囱、风道所占面积
- D.女儿墙、伸缩缝的弯起部分不另增加
- A.上弦横向水平支撑
- B.下弦横向水平支撑
- C.纵向垂直支撑
- D.横向垂直支撑
- A.裂隙的主要发育方向与建筑边坡走向垂直的,边坡易发生坍塌
- B.裂隙的间距越大,密度越大,对岩体质量的影响越大
- C.当路线与断层走向平行,路基靠近断层破碎带时,容易引起路基的大规模坍塌
- D.当隧道与断层走向垂直时,应尽量避免与断层破碎带接触
- A.低层建筑
- B.多层建筑
- C.中高层建筑
- D.高层建筑
- A.找平层通常设置在结构层或保温层下面
- B.找平层可选用15~25mm厚的1:2.5~1:3的水泥砂浆
- C.找平层常选用C30的细石混凝土做找平层
- D.找平层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mm
- A.醋酸乙烯-丙烯酸酯有光乳液涂料
- B.聚醋酸乙烯乳液涂料
- C.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
- D.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涂料
- A.水平分层填筑
- B.竖向填筑
- C.纵向分层填筑
- D.混合填筑
- A.组合横板
- B.大模板
- C.拆移式模板
- D.永久式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