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预制装配式楼板
- B.梁板式楼板
- C.装配整体式楼板
- D.井字形密肋式楼板
- E.无梁式楼板
- A.填方路基
- B.天然路基
- C.挖方路基
- D.半挖半填路基
- E.结构物路基
- A.地下水能够软化或溶蚀边坡岩体,导致崩塌或滑坡
- B.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时,如措施不当,则很可能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 C.地下水渗流产生的动水压力大于土颗粒的有效重度时,很可能产生机械潜蚀
- D.当建筑物基础底面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时,地下水对基础底面产生静水压力即浮托力
- E.如果基础位于节理裂隙不发育的岩石地基上,则按地下水位100%计算浮托力
- A.路拱坡度
- B.路肩排水
- C.路肩横坡
- D.中央分隔带排水
- E.边沟排水
- A.HPB235
- B.HRB500
- C.HRB335
- D.CRB550
- E.CRB650
- A.按挖一般石方列项
- B.按挖沟槽石方列项
- C.按挖基坑石方列项
- D.工程量357.14m<sup>3</sup>
- E.工程量550.00m<sup>3</sup>
- A.爆破岩石块度大小
- B.工程要求的生产能力
- C.机械进出场现场条件
- D.爆破起爆方式
- E.凿孔机械功率
- A.岩体的变形参数是由弹性模量来反映的
- B.蠕变是指在应力一定的条件下,变形逐渐增加的现象
- C.松弛是指在应力一定的条件下,变形逐渐增加的现象
- D.岩体沿某一结构面产生整体滑动时,岩体强度完全受岩石强度控制
- E.对于岩石的强度而言,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
- A.山砂
- B.河砂
- C.湖砂
- D.海砂
- E.机制砂
- A.组合楼板
- B.现浇整体式楼板
- C.装配整体式楼板
- D.钢衬板楼板
- E.预制装配式楼板
- A.应该选择岩性比较稳定的岩层结构
- B.一般性运转贮库应设置在城市上游区域
- C.有条件时尽量设置在港口附近
- D.非军事性贮能库尽量设置在城市中心区域
- E.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交通和环境需求
- A.单排布置
- B.十字交叉布置
- C.双排布置
- D.环形布置
- E.U形布置
- A.建筑物的四角
- B.窗口的下面
- C.十字相交处
- D.楼梯转角处
- E.承重墙的两端
- A.合理控制通道与厂房所占面积的比例
- B.精密生产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不宜设置通道
- C.主厂房布置尽量集中或靠近
- D.产生余热、烟尘的厂房布置在总排风通道附近
- E.把要求恒温、防震的生产厂房远离主生产区
- 15
-
筒体结构可分为( )。
- A.多筒结构
- B.单筒结构
- C.筒中筒结构
- D.双筒结构
- E.框架一核心筒结构
- A.烟道与风道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可以共用
- B.烟道道口距楼地面500~800mm
- C.通风道道口靠墙上方,比楼板低约300mm
- D.垃圾道常常设置在公共卫生间或楼梯间两侧
- E.烟道与通风道宜设在室内十字形或丁字形墙体交接处,不宜设在外墙内
- A.地下室的采光井、保护墙
- B.设计不利用的坡地吊脚架空层
- C.建筑物外墙的保温隔热层
- D.有围护结构的屋顶水箱间
- E.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 A.裂隙水
- B.孔隙水
- C.承压水
- D.包气带水
- E.岩溶水
- A.悬索结构适合大跨度建筑,悬索屋盖的跨度可达160m
- B.悬索结构主要包括四部分:索网、边缘构件和下部支撑结构
- C.索的拉力取决于跨中的垂度,垂度越大拉力越大;垂度一般为跨度的1/25
- D.单曲拉索体系构造简单,屋面稳定性好
- E.双曲拉索体系由承重索和稳定索组成
- A.适用于大体积深基坑施工
- B.适用于含水量高的地基基础施工
- C.不宜用于软土地基基础施工
- D.适用于地下水丰富的地基基础施工
- E.适用于工期要求较紧的基础施工
- A.圆管涵受力情况和对基础的适应性好,可广泛使用
- B.涵洞内水流为自由水面的称为无压力式涵洞
- C.水流在涵洞全部长度上为自由水面的称为无压力式涵洞
- D.箱涵施工方便造价低,被广泛采用
- A.<5%
- B.<8%
- C.<10%
- D.<12%
- A.热处理车间
- B.锅炉房
- C.生产辅助用房
- D.恒温湿车间
- A.PVC-U
- B.PVC-C
- C.PP-R
- D.PEX
- A.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埋深
- B.基础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
- C.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挖土深度埋深
- D.基础垫层设计底面积×基础设计高度和垫层厚度之和
- A.有梁板矩形独立柱工程量按柱设计截面积乘以自柱基底面至板面高度以体积计算
- B.无梁板矩形柱工程量按柱设计截面积乘以自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上表面高度以体积计算
- C.框架柱工程量按柱设计截面积乘以自柱基底面至柱顶面高度以体积计算
- D.构造柱按设计尺寸自柱底面至顶面全高以体积计算
- A.铝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60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8h
- B.耐高温,故宜在炎热季节施工
- C.耐高温可配置不定型耐火材料
- D.耐高温可进行蒸汽养护
- A.坚硬的整体围岩,在压应力区应采用锚杆稳定
- B.块状围岩,应以锚杆为主要的支护手段
- C.层状围岩,一般采用喷混凝土支护即可,出现滑动面时则需要用锚杆加固
- D.软弱围岩,需要立即喷射混凝土,有时还需要加锚杆和钢筋网才能稳定围岩
- A.硫铝酸盐水泥
- B.高铝水泥
- C.硅酸盐水泥
- D.普通硅酸盐水泥
- A.填石路基
- B.砌石路基
- C.护肩路基
- D.护脚路基
- A.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B.不计算建筑面积
- C.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 D.按上层楼梯底板面积计算
- A.与水泥的黏结力强
- B.强度高
- C.和易性好
- D.水泥用量多
- A.可加强厂房纵向刚度和稳定性
- B.可承受吊车纵向的制动力
- C.可承受吊车的横向制动力
- D.可承受山墙传来的风荷载
- A.大理石
- B.人造大理石
- C.石灰岩
- D.花岗石
- A.沿层面方向的抗剪强度高于垂直层面方向
- B.沿层面方向有错动比有软弱夹层的工程地质性质差
- C.结构面倾向坡外比倾向坡里的工程地质性质好
- D.沿层面方向的抗剪强度低于垂直层面方向
- A.2根φ20+1根φ12
- B.3根φ20
- C.1根φ20+2根中12
- D.2根φ20
- A.10.86%
- B.110.86%
- C.90.20%
- D.9.80%
- A.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
- B.垫层与地面面层之间
- C.室外地面散水以上150~200mm处
- D.室外地面散水以下150~200mm处
- A.体积安定性
- B.水化热
- C.水泥强度
- D.水泥细度
- A.人口
- B.单向客流1万人次
- C.城区地面和上部空间已充分开发
- D.城区地面和上部空间未充分开发
- A.绑扎搭接连接
- B.钢筋直螺纹套管连接
- C.钢筋锥螺纹套管连接
- D.闪光对焊连接
- A.设计时应以抗拉强度作为钢筋强度取值的依据
- B.伸长率表征了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
- C.屈强比太小,反映钢材不能有效地被利用
- D.冷弯性能是钢材的重要工艺性能
- A.PVC-U管
- B.PVC-C管
- C.PP-R管
- D.橡胶软管
- A.水泥稳定土基层
- B.石灰稳定土基层
- C.二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 D.级配碎石基层
- A.材料找坡时,坡度宜为3%,找坡层的厚度最薄处不小于20mm
- B.结构找坡时,坡度宜为2%
- C.檐沟、天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2%,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 D.采用材料找坡时,如果有保温层则利用保温层找坡,没有保温层则利用找平层找坡
- A.构件平装法
- B.构件立装法
- C.利用模具拼装法
- D.利用桁架拼装法
- A.集中药包
- B.分散药包
- C.药壶药包
- D.坑道药包
- A.普通板式楼板
- B.梁板式肋形楼板
- C.井字形密肋楼板
- D.普通无梁楼板
- A.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不包括基础),宽度2~3Cm
- B.斜交正做涵洞,沉降缝与涵洞中心线垂直;斜交斜做涵洞,沉降缝与路基中心线平行
- C.钢筋混凝土明涵可采用2Cm厚的防水砂浆或4~6Cm厚的防水混凝土
- D.涵洞进出水口工程是指涵洞端墙、翼墙以外的部分
- A.屈服强度提高,极限强度下降
- B.极限强度提高,塑性提高
- C.屈服强度提高,塑性下降
- D.屈服强度提高,塑性提高
- A.金属屋面
- B.混凝土屋面瓦
- C.聚氯乙烯瓦
- D.铅合金防水卷材
- A.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包括有地下室建筑)
- B.基础与墙身使用材料不同时,以材料界面为界
- C.基础与墙身使用材料不同时,以材料界面另加300mm为界
- D.围墙基础应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
- A.69.2
- B.83.3
- C.90
- D.2000
- A.找平层通常设置在结构层或保温层下面
- B.找平层可选用15~25mm厚的1:2.5~1:3的水泥砂浆
- C.找平层常选用C30的细石混凝土做找平层
- D.找平层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turn
- A.普通硅酸盐水泥
- B.矿渣硅酸盐水泥
- C.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D.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 A.外墙、地面、内墙涂料均要求耐水性好
- B.外墙涂料要求色彩细腻、耐碱性好
- C.内墙涂料要求抗冲击性好
- D.地面涂料要求耐候性好
- A.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按使用机械设备的数量计算,单位:“台次”
- B.成井,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钻孔深度计算,单位:“m”
- C.排水、降水,按排水、降水的数量计算,单位:“m<sup>3</sup>”
- D.超高施工增加,按建筑物超高部分的建筑面积计算,单位:“m<sup>2</sup>”
- A.保证滤水
- B.防止坍孔
- C.保护井点管
- D.固定井点管
- A.1/6~1/9
- B.1/8~1/12
- C.1/9~1/12
- D.1/8~1/10
- A.柱饰面按柱设计高度以长度计算
- B.柱面抹灰按柱断面周长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
- C.带肋全玻幕墙按外围尺寸以面积计算
- D.装饰板墙面按墙中心线长度乘以墙高以面积计算
- A.前进向上,强制切土
- B.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 C.后退向下,自重切土
- D.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 A.玻化微珠
- B.石棉
- C.膨胀蛭石
- D.玻璃棉
- A.15~25年
- B.25~50年
- C.50~100年
- D.100年以上
- A.尽可能沿褶曲构造的轴部
- B.尽可能沿褶曲构造的翼部
- C.尽可能沿褶曲构造的向斜轴部
- D.尽可能沿褶曲构造的背斜核部
- A.灌浆孔的间距,对预埋金属螺旋管不宜大于40m
- B.张拉预应力筋时,设计无规定的,构件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5%
- C.对后张法预应力梁,张拉时现浇结构混凝土的龄期不宜小于5d
- D.孔道灌浆所用水泥浆拌和后至灌浆完毕的时间不宜超过35min
- A.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 B.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 C.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D.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 A.矿渣硅酸盐水泥
- B.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 C.普通硅酸盐水泥
- D.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 A.80m
- B.100m
- C.120m
- D.150m
- A.圆管涵
- B.盖板涵
- C.拱涵
- D.箱涵
- A.在滑坡体上方筑挡土墙
- B.在滑坡体坡脚筑抗滑桩
- C.在滑坡体上部筑抗滑桩
- D.在滑坡体坡脚挖截水沟
- A.2.0
- B.3.0
- C.4.0
- D.5.0
- A.速度快、运力大
- B.准点、安全
- C.交通组织复杂
- D.工期长、造价高
- A.脆性临界温度数值越低,钢材的低温冲击韧性越好
- B.冷弯性能表征钢材在低温状态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 C.表征抗拉性能的主要指标是耐疲劳性
- D.钢材硬度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 A.醋酸乙烯—丙烯酸酯有光乳液涂料
- B.聚醋酸乙烯乳液涂料
- C.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
- D.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涂料
- A.提高混凝土强度
- B.减少由于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C.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 D.增大混凝土与钢筋的共同作用
- A.全装配式建筑
- B.现浇、现砌式建筑
- C.部分现砌、部分装配式建筑
- D.部分现浇、部分装配式建筑
- A.工作风压应随输送管距增加而降低
- B.喷嘴与作业面的距离应小于0.5m
- C.喷嘴水压通常应比工作风压大
- D.喷射混凝土骨料含水率应大于8%
- A.乙级冷拔低碳钢丝
- B.CRB550冷拔带肋
- C.HPB235
- D.热处理钢筋
- A.条形基础
- B.箱形基础
- C.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 D.片筏基础
- A.彩板钢窗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框外围展开面积计算
- B.金属纱窗按框的外围尺寸以面积计算
- C.金属百叶窗按框外围尺寸以面积计算
- D.金属橱窗按设计图示洞口尺寸以面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