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张拉预应力钢筋
- B.先张法多用于现场生产大型预应力构件
- C.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且不应低于30MPa
- D.后张法施工要在预应力筋张拉后立即进行孔道灌浆
- E.先张法施工中,预应力筋不需要进行超张拉
- A.强度等级
- B.单位用水量
- C.密度
- D.砂率
- E.水灰比
- A.保持施工环境干燥,避免带水施工
- B.模板支承牢固、接缝严密
- C.防水混凝土浇筑前无泌水、离析现象
- D.防水混凝土浇筑时的自落高度不得大于2m
- E.防水混凝土应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5d
- A.防潮层的作用是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保持室内干燥卫生
- B.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高差,可适当降低,但不能提高
- C.钢筋混凝土过梁采用得最为广泛
- D.设置圈梁是减轻震害的重要构造措施
- E.伸缩缝基础部分也要断开
- A.现浇混凝土整体楼梯按设计图示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包括休息平台、平台梁、斜梁和楼梯的连接梁
- B.散水、坡道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不扣除单个面积≤0.3m2的孔洞面积
- C.电缆沟、地沟和后浇带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 D.混凝土台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 E.混凝土压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 A.按设计桩长(不包括桩尖)以"m”计算
- B.按数量计算
- C.按设计桩长(算至桩尖)以"m”计算
- D.按设计桩长(算至桩尖)+0.25m计算
- E.按设计桩长×断面以体积计算
- A.外墙中心线
- B.外墙净长线
- C.外墙外边线
- D.内墙中心线
- E.内墙净长线
- A.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楼梯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B.踏步、休息平台应单独另行计算
- C.踏步应单独另行计算,休息平台不应单独另行计算
- D.踏步、休息平台不单独另行计算
- E.休息平台应单独另行计算,而踏步不应单独计算
- A.沥青表面处置
- B.混合料压实成形
- C.混合料拌制、运输
- D.混合料摊铺
- E.嵌缝料摊铺
- A.与空气中的水分合成氢氧化钙
- B.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钙
- C.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
- D.游离水蒸发形成结晶
- E.与空气中的氧合成为氧化钙
- A.车道、人行道所占宽度
- B.管道、照明、防灾等设备所占空间
- C.车道、人行道的净高
- D.路肩、路缘带所占宽度
- E.监控、运行管理等设备所占空间
- A.沥青表面处治
- B.混合料压实成型
- C.混合料拌制、运输
- D.混合料摊铺
- E.嵌缝料摊铺
- A.气压室法
- B.冷冻法
- C.长距离顶管法
- D.气动夯管锤铺管法
- E.导向钻进法
- A.做好保护层
- B.加大防水层厚度
- C.阻断来自室内的空气
- D.在屋面防水层下保温层内设排气通道
- E.在屋面结构层上的找平层表面做隔气层
- A.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楼梯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B.踏步、休息平台应单独另行计算
- C.踏步应单独另行计算,休息平台不应单独另行计算
- D.踏步、休息平台不单独另行计算
- E.休息平台应单独另行计算,而踏步不应单独计算
- A.地下综合体中的道路交叉口型综合体一般设置在城市中心区路面交通繁忙的道路交叉地带
- B.地下综合体中的站前广场型综合体一般设置在城市中心区路面交通繁忙的道路交叉地带
- C.地下综合体中的副都心型综合体一般设置在城市中心区路面交通繁忙的道路交叉地带
- D.地下铁路路网棋盘式布置方式线路网密度大,客流量分散,但乘客换乘次数增多,增加了车站设备的复杂性
- E.地下铁路蛛网式布置运送能力大,可减少旅客的换乘次数,又能避免客流集中堵塞,减轻像多线式存在的市中心区换乘的负担
- A.玻璃幕墙是国内外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幕墙
- B.玻璃安装时,每块玻璃下部应不少于3块弹性定位垫块
- C.弹线工作以建筑物轴线为准,依据设计要求先将骨架位置弹到主体结构上,以确定竖向杆件位置
- D.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钢构件一般采用三维可调连接件
- E.立柱先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再与主体结构预埋件连接并调整、固定
- A.加气混凝土墙
- B.石膏板墙
- C.舒乐舍板墙
- D.隔墙
- E.压型金属板墙
- A.提高桥面铺装层的承载力
- B.提高桥面铺装层的强度
- C.提高桥面铺装层的耐磨性
- D.提高桥面铺装层的整体性
- E.联系各主梁共同受力
- A.间断式水平挡土板
- B.连续式挡土板
- C.基坑放坡
- D.垂直挡土板
- A.钻爆法
- B.掘进法
- C.明挖法
- D.盖挖法
- E.盾构法
- A.测试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块尺寸为50mm的立方体
- B.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越低
- C.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
- D.在道路和机场工程中,混凝土抗压强度是结构设计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而抗折强度作为参考强度指标
- A.3.0~2.3
- B.2.2~1.6
- C.1.6~0.9
- D.0.9~0.2
- A.特大型停车场的出入口不得少于两个
- B.小型停车场设一个出入口时宽度通常不得小于9m
- C.停车场的出口与入口宜分开设置
- D.在道路与通道交汇处设置醒目的交通警告标志
- A.推土机
- B.铲运机
- C.单斗挖土机
- D.装卸机
- A.30
- B.40
- C.50
- D.80
- A.7.05
- B.7.99
- C.8.21
- D.7.63
- A.统筹图以"三线一面”作为基数
- B.一面指的是建筑物的底层建筑面积
- C.次要程序线是指在分部分项项目上连续计算的线
- D.各类工程均应完全用"线”或"面”的一个数作为基数
- A.虚方体积
- B.夯实后体积
- C.松填体积
- D.天然密实体积
- A.抗风化性
- B.强度
- C.泛霜
- D.石灰爆裂
- A.烷基苯磺酸盐
- B.蛋白质盐
- C.松香热聚物
- D.石油磺酸盐
- A.建筑物外墙外侧保温隔热层
- B.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 C.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
- D.有围护结构的屋顶水箱间
- A.耐磨性好
- B.耐水性好
- C.涂刷施工方便
- D.耐酸性好
- A.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B.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C.氯化聚乙烯一橡胶共混型防水卷材
- D.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
- A.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 B.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 C.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D.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 A.级配碎石基层
- B.级配砾石基层
- C.填隙碎石基层
- D.石灰稳定土基层
- A.在基槽中
- B.在地坪下
- C.在基坑中
- D.挖槽或在水下
- A.木门窗
- B.钢门窗
- C.塑料门窗
- D.铝合金门窗
- A.淤泥
- B.软土
- C.砂土
- D.黏土
- A.22.65
- B.24.00
- C.67.95
- D.48.00
- A.密度小
- B.有湿陷性
- C.塑性高
- D.天然含水量高
- A.正铲挖土机
- B.反铲挖土机
- C.拉铲挖土机
- D.抓铲挖土机
- A.砖混结构
- B.框架剪力墙结构
- C.框架结构
- D.筒体结构
- A.社会经济条件
- B.气象条件
- C.地质缺陷
- D.水文条件
- A.冷拉热轧钢筋
- B.冷拔低碳钢丝
- C.冷轧带肋钢筋
- D.热处理钢筋
- A.堆填时间达5年的黏性土可作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 B.堆填时间达2年的粉土可作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 C.建筑垃圾组成的杂填土采用适当的措施处理后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地基
- D.以生活垃圾为主要成分的杂填土采用适当的措施处理后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地基
- A.应尽量避开断层裂谷边坡,尤其是不稳定边坡
- B.避开岩层倾向不一致的逆向坡
- C.避免路线与裂隙发育方向垂直,尤其是裂隙倾向与边坡倾向不一致的
- D.避免经过小型滑坡体、稳定岩堆和泥石流地段及其下方
- A.大放角尺寸
- B.基础材料的力学性质
- C.地基的力学性质
- D.基础承受荷载大小
- A.预应力锚索
- B.锚杆锚固
- C.注浆
- D.锚固桩
- A.填石路基
- B.砌石路基
- C.护肩路基
- D.护脚路基
- A.分段计算法
- B.分层计算法
- C.补加计算法
- D.补减计算法
- A.中间漆涂装
- B.底漆涂装
- C.基面处理
- D.检查验收
- A.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
- B.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宜平行于屋脊线铺贴
- C.搭接缝宜留在沟底,不宜留在天沟侧面
- D.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应最大频率的风向搭接
- A.10 030
- B.10 000
- C.10 020
- D.10 060
- A.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由斜梁、踏步板、平台和平台梁组成
- B.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由斜梁、踏步板组成
- C.板式楼梯常用于梯段跨度小的居住建筑
- D.梁式楼梯常用于梯段跨度大、荷载较大的公共建筑
- A.城市人口是否达到100万
- B.地面、上部空间是否充分开发
- C.城市交通干道是否存在单向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h的情况
- D.城市中心区土地是否超强度开发
- A."一次喷浆、三次搅拌”
- B."一次喷浆、二次搅拌”
- C."一次喷浆、四次搅拌”
- D."二次喷浆、五次搅拌”
- A.分散药包
- B.集中药包
- C.坑道药包
- D.药壶药包
- A.7 557.5
- B.7 565
- C.7 553.75
- D.7 915
- A.缝宽为20~30mm
- B.一般从基础顶面开始向上设缝
- C.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
- D.在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差别大的地方设置
- A.高温
- B.低温
- C.常温
- D.任意温度
- A.普通平板玻璃
- B.吸热玻璃
- C.磨砂玻璃
- D.夹层玻璃
- A.多层建筑
- B.中层建筑
- C.高层建筑
- D.超高层建筑
- 64
-
变形缝不包括( )。
- A.伸缩缝
- B.沉降缝
- C.施工缝
- D.防震缝
- A.工程施工合同
- B.工程量计算规则
- C.招标文件的商务条款
- D.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 A.钻孔灌注桩
- B.人工挖孔灌注桩
- C.套管成孔灌注桩
- D.爆扩成孔灌注桩
- A.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包括地下室建筑)
- B.基础与墙身使用材料不同时,以材料界面为界
- C.基础与墙身使用材料不同时,以材料界面另加300mm为界
- D.砖围墙基础应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
- A.水玻璃具有良好的耐酸性
- B.水玻璃不能在碱性环境中使用
- C.水玻璃在高温下可以燃烧
- D.高级脂肪酸可以腐蚀水玻璃
- A.由碱金属和三氧化二铝结合而成的可溶性材料
- B.水玻璃又称泡花碱
- C.水玻璃不燃烧
- D.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可加固地基
- A.320
- B.400
- C.500
- D.550
- A.乙级冷拔低碳钢丝
- B.CRB650冷拔带肋钢筋
- C.甲级冷拔低碳钢丝
- D.热处理钢筋
- A.HRB400
- B.HRBF400
- C.HPB300
- D.CRB550
- A.按实砌体积并入基础工程量中计算
- B.按砌筑纵向长度以米计算
- C.按图示尺寸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 D.按设计图示尺寸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 A.支架现浇法
- B.转体施工法
- C.预制安装法
- D.顶推施工法
- A.屋顶水箱
- B.设备管道夹层
- C.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 D.飘窗
- A.20~40m
- B.20~50m
- C.30~50m
- D.30~60m
- A.水平构造
- B.单斜构造
- C.皱褶构造
- D.断裂构造
- A.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板
- B.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
- C.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 D.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肋形楼板
- A.方石
- B.料石
- C.石板
- D.卵石
- 80
-
水磨石地面属于( )。
- A.整体浇筑地面
- B.板块地面
- C.卷材地面
- D.涂料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