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
- B.标准物质
- C.列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 D.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器具
- 2
-
某个计量标准中采用了标称值为1Ω的标准电阻,校准证书上说明该标准电阻在23℃时的校准值为1.000074Ω,扩展不确定度为90μΩ (k=2),在该计量标准中标准电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 )
- A.90μΩ
- B.45μΩ
- C.4.5X10-6
- D.4.5X10-5
- A.加修正值
- B.乘修正因子
- C.给出修正曲线或修正值表
- D.给出中位值
- A.被校仪器的计量特性
- B.校准条件
- C.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 D.记录格式和检定结论
- A.产品标准
- B.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 C.检定规程
- D.包装商品检验大缸
- A.记在草稿纸上,再整理抄写后的记录
- B.当时的测量数据及相关信息的记录
- C.先记在草稿纸上,然后输入到计算机中保存的记录
- D.经整理计算出测量结果的记录
- A.包括教育、医疗、家用在内的所有计量器具
- B.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计量器具
- C.企业用于产品检测的所有检测设备
- D.所有进口的测量仪器
- A.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器具
- B.国家计量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C.经考核合格的相关计量标准
- D.经强制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
- A.2.50
- B.2.5
- C.2.55
- D.2.6
- A.6
- B.3
- C.5
- D.以上全错
- A.5
- B.3
- C.1
- D.2
- A.0.02mm
- B.0.01mm
- C.0.015mm
- D.0.005mm
- A.0.31
- B.0.32
- C.0.33
- D.0.34
- A.+1V
- B.-1V
- C.-1%
- D.-2%
- A.将这些值删除
- B.保留所有的数据,以便保证测量结果的完整性
- C.判别其是否是异常值,确为异常值的予以删除
- D.废弃这组测量值,重新测量,获得一组新的测量值
- A.0.44
- B.0.11
- C.0.88
- D.0.22
- A.随机误差
- B.系统误差
- C.不确定度
- D.引用误差
- A.测量结果与真值之差
- B.标准值与测量结果之差
- C.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差
- D.约定真值与测量结果之差
- A.报主持考核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核批准
- B.申请计量标准复查考核
- C.重新申请考核
- D.办理变更手续
- A.只能选择传递比较法
- B.只能选择比对法
- C.可以在传递比较法和比对法中任意选择一种
- D.原则上应采用传递比较法,只有在不可能采用传递比较法的情况下才允许采用比对法
- A.主持考核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 B.本单位领导
- C.其主管部门
- D.组织考核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 A.单次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差
- B.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
- C.加权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
- D.B类估计的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