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框在安装的过程中卡方不准
- B.框的两个对角线长短不一,造成框不方正
- C.框翘曲
- D.框偏差超过规范标准
- A.安装锚固铁脚间距过大
- B.锚固铁脚所采用的材料过薄
- C.四周边嵌填材料不正确
- D.锚固的方法不正确
- A.大于500mm
- B.小于500mm
- C.500mm
- D.550mm
- A.7
- B.28
- C.14
- D.15
- 正确
- 错误
- A.2d
- B.3d
- C.4d
- D.5d
- A.木工王某应该拒绝油漆工班长的指挥
- B.木工王某应该向现场负责人申请后,才能实施拆除作业
- C.瓦工张某不应该在存在下方作业
- D.瓦工张某的安全帽佩戴方式不正确,所以被击穿
- A.按安全事故类别分类,将事故类别划分为20类
- B.火药爆炸、锅炉爆炸、突发先天疾病、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等属于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范畴
- C.受伤性质是指人体受伤的类型。实质上是从医学的角度给予创伤的具体名称
- D.按安全事故受伤性质分类,常见的有:电伤、挫伤、割伤、擦伤、刺伤、撕脱伤、扭伤、倒塌压埋伤、冲击伤等
- A.油漆工班长应该指挥油漆工进行拆除作业
- B.油漆工班长无权指挥木工王某实施拆除作业
- C.油漆工班长应该征得现场负责人同意后,实施拆除作业
- D.油漆工班长应该亲自实施拆除,不应该让木工王某实施拆除作业
- A.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3h内向事故发生地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闩和有关部门报告
- B.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 C.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3h内向建设部和有关部门报告
- D.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h内向建设部和有关部门报告。
- 12
-
该施工安全事故属于()。
- A.高处坠落,冲击伤,一般事故
- B.物体打击,冲击伤,一般事故
- C.高处坠落,倒塌压埋伤,较大事故
- D.高处坠落,冲击伤,较大事故
- A.轻伤,指损失1个工作日至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 B.重伤,指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
- C.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工作日
- D.死亡,指损失工作日超过3600工作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和平均寿命计算出来的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企业近5年承担过2项以上单位工程造价500万元以上的装修装饰工程
- B.企业经理具有5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高级职称
- C.企业具有的二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不少于5人
- D.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5人
- E.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1000万元以上
- 42
-
施工工艺技术包括()。
- A.技术参数
- B.工艺流程
- C.施工方法
- D.检查验收
- E.施工进度计划
- A.事先控制
- B.事中控制
- C.事后控制
- D.全面控制
- E.全员控制
- A.吊篮沿钢丝绳由提升机带动向上顺升,不手卷钢丝绳,理论上爬升高度有限制
- B.提升机采用多轮压绳绕绳式结构,可靠性高,钢丝绳寿命长
- C.采用具有先进水平的盘式制动电机,制动力矩大,制动可靠
- D.可根据用户要求作不同的组合,且便于运输
- E.根据不同的屋面形式,可方便地向屋顶运送
- A.饰面砖的品种、规格、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 B.饰面砖粘贴工程的找平、防水、粘结和勾缝材料及施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
- C.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
- D.满粘法施工的饰面砖工程应无空鼓、裂缝
- E.饰面砖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痕和缺损
- A.工程量的计量单位应与现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定额的计量单位一致
- B.工程量的计量单位允许与现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定额的计量单位不一致
- C.计算所得工程量与施工实际情况相符合
- D.正确取用预算文件中的工程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需求计划,控制调整计划263
- E.结合施工组织的要求,分区、分段、分层计算工程量,以便组织流水作业层
- 47
-
工程概况包括()。
- A.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 B.施工平面布置
- C.施工要求
- D.施工计划
- E.施工技术保证条件
- A.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润湿
- B.般抹灰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复验应合格。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 C.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 D.普通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缝应清晰
- E.高级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分格缝和灰线应清晰美观
- A.工程量增减超过15%的部分,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
- B.工程量增减在15%以内,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
- C.材料、设备价格涨跌幅度在5%以内,其价差由承包人承担或受益
- D.材料、设备价格涨跌幅度超过5%,超过部分价差由承包人承担或受益
- E.某项子目材料规格不变,品牌改变,综合单价需重新组价
- A.管理人员工资
- B.办公费
- C.养老保险费
- D.住房公积金
- E.差旅交通费
- A.常用设备吊装时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5
- B.钢丝绳穿用的滑车,其边缘不应有破裂和缺口
- C.钢丝绳在卷筒上应能按顺序整齐排列
- D.起升高度较大的起重机,宜采用不旋转、无松散倾向的钢丝绳
- E.荷载由多根钢丝绳支承时,应设有各根钢丝绳受力的均衡装置
- 52
-
属于施工措施费的有()。
- A.模板使用费
- B.施工降排水费
- C.脚手架工程费
- D.工伤保险费
- E.教育附加费
- A.基层处理
- B.空鼓、开裂和烂根
- C.抹灰面阴阳角垂直、方正度
- D.踢脚板和墙裙等上口平直度控制
- E.接槎颜色
- A.墙面装饰
- B.门窗工程
- C.楼地面工程
- D.主体工程
- E.基础工程
- A.作业技术交底
- B.自检自查
- C.互检互查
- D.专职管理人员质量检查
- E.施工结算
- A.竣工工程现场成本
- B.竣工工程完全成本
- C.竣工工程核算成本
- D.竣工工程预算成本
- E.竣工工程计划成本
- A.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开始,在施工的各主要阶段前,均应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 B.验线的依据应原始,正确有效
- C.测量仪器与钢尺必须按计量法规定进行检定和检校
- D.验线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 E.验线工作必须独立,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
- A.施工工期的检查与调整
- B.施工方案的检查与调整
- C.施工顺序的检查与调整
- D.资源均衡性的检查与调整
- E.施工组织的检查与调整
- A.操作规程
- B.设计质量标准
- C.材料质量标准
- D.机械设备技术性能标准
- E.施工工艺标准
- A.施工成本计划
- B.施工成本经营
- C.施工成本控制
- D.施工成本核算
- E.施工成本分析与考核
- A.建设单位
- B.政府部门
- C.设计单位
- D.城建单位
- A.2
- B.3
- C.1.5
- D.2.5
- A.3
- B.5
- C.10
- D.7
- A.20
- B.15
- C.10
- D.30
- A.500—1000
- B.600~1200
- C.1000
- D.1200
- A.通道口设防护棚,防护棚应为不小于5cm厚的木板或两道相距50cm的竹笆
- B.预留洞口用木板封闭防护,对于短边超过 1.5cm长的洞口,除封闭外四周还应设有防护栏杆
- C.在电梯井内每隔一层(不大于10m)设置一道安全平网
- D.通道口设防护棚,两侧应沿栏杆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 A.300
- B.400
- C.500
- D.600
- A.填埋化
- B.浓缩化
- C.减量化
- D.膨胀化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 A.工作前应检查电源电压与切割机的额定电压是否相符,机具防护是否安全有效,开关是否灵敏,电动机运转是否正常
- B.工作时应按照工件厚度与形状调整夹钳的位置,将工件平直地靠住导板,并放在所需切割位置上,然后拧紧螺杆,紧固好工件
- C.切割时,应使材料有一个与切割片同等厚度的刀口,为保证切割精度,应将切割线对准切割片的中线
- D.若工件需切割出一定角度,则可以用套筒扳手拧松导板固定螺栓,把导板调整到所需角度后,拧紧螺栓即可
- A.800
- B.1000
- C.1200
- D.1400
- A.基础工程
- B.设备工程
- C.楼地面工程
- D.主体工程
- A.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是否熟悉、掌握强制性标准
- B.工程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 C.工程项目采用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 D.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 A.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 B.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
- C.施工工序和施工机械
- D.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 A.成本计划的质量指标
- B.成本计划的效益指标
- C.成本计划的数量指标
- D.成本计划的功能指标
- A.裁埋法
- B.膨胀螺栓法
- C.射钉法
- D.抱柱法
- A.5
- B.10
- C.15
- D.20
- A.重大工程变更涉及工程价款变更,其报告和确认的时限由发包方确定。
- B.变更确定后14d内,变更涉及工程价款调整的,由承包人向发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监理)审核同意后调整合同价款
- C.变更确定后14d内,承包人未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则监理可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决定是否调整合同价款和调整的具体金额
- D.收到变更工程价款报告一方,可在收到之日起14d后予以确认或者提出协商意见
- A.500
- B.600
- C.700
- D.800
- A.50
- B.100
- C.150
- D.200
- A.100
- B.200
- C.300
- D.400
- A.预测成本与实际成本
- B.预算成本与计划成本
- C.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
- D.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
- A.以某些主要的或新结构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 B.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 C.以某些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 D.以某些缺乏施工经验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 A.施工现场水污染的处理
- B.施工现场噪声污染的处理
- C.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处理
- D.施工现场有害气体的处理
- A.施工成本分析的实质是在施工之前对成本进行估算
- B.施工成本分析是指科学地预测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
- C.施工成本分析是指预测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
- D.施工成本分析应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
- A.动态控制原理
- B.静态控制原理
- C.宏观控制原理
- D.微观控制原理
- A.自由时差
- B.总时差
- C.最迟开始时间
- D.最早结束时间
- A.施工
- B.设计
- C.监理
- D.任何
- A.水平面、垂直面、阴阳角及细部、大面
- B.垂直面、水平面、大面、阴阳角及细部
- C.垂直面、水平面、阴阳角及细部、大面
- D.水平面、垂直面、大面、阴阳角及细部
- A.预测
- B.比较
- C.分析
- D.纠偏
- A.4
- B.5
- C.6
- D.7
- A.20%
- B.10%
- C.15%
- D.25%
- 93
-
成本决策的依据是()。
- A.成本预测
- B.成本计划
- C.成本分析
- D.成本控制
- A.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
- B.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
- C.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 D.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工程结构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②④⑤
- C.①②④③⑤
- D.①②⑤③④
- A.拟定工作预算成本指标,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指标和成本降低率指标
- B.成本计划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
- C.预算成本指标、计划成本指标和实际成本指标
- D.人、财、物成本指标
- A.裁埋法
- B.膨胀螺栓法
- C.射钉法
- D.抱柱法
- A.100
- B.200
- C.300
- D.400
- A.高于2.5
- B.低于2.5
- C.1.5
- D.低于15
- A.5
- B.6
- C.7
- 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