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工程施工顺序应在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下,组织分期分批施工,使组织施工在全局上科学合理,连续均衡。同时必须注意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附属,先深后浅,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进行安排。( )(判断题)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劳动组织
- B.施工步距
- C.机械设备
- D.施工机械生产能力
- E.人员结构
- A.应执行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项目经理审核、总监签字程序
- B.应执行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项目经理审核、公司技术负责人签字程序
- C.应执行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公司质量、技术安全部门审核、公司技术负责人签 字程序,并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
- D.公司技术负责人编制、项目经理审核、公司总经理签字程序
- A.施工人员
- B.施工步距
- C.流水施工
- D.施工机械
- A.9天
- B.10天
- C.12天
- D.16天
- 正确
- 错误
- A.一般质量事故
- B.蜂窝麻面
- C.严重质量事故
- D.钢筋外露
- E.重大质量事故
- A.人员管理
- B.设备采购
- C.合同管理
- D.回访与维修
- A.一般质量事故
- B.严重质量事故
- C.重大质量事故
- D.特大质量事故
- A.项目经理
- B.项目总工
- C.工程部长
- D.质检员
- A.2
- B.3
- C.4
- D.5
- A.劳动组织
- B.施工步距
- C.机械设备
- D.施工机械生产能力
- E.人员结构
- 正确
- 错误
- A.施工段数大于施工过程数
- B.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 C.专业队在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间歇时间
- D.专业队在各施工段的资源用量可调整
- A.9
- B.13
- C.15
- D.23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分部分项工程费
- B.措施项目费
- C.其他项目费和规费
- D.税金
- E.利润
- A.横道图法
- B.差额计算法
- C.表格法
- D.曲线法
- E.比率法
- A.方位角
- B.坐标增量
- C.象限角
- D.坡度
- E.垂直角
- A.勘察
- B.设计
- C.供应商
- D.监理
- E.旋工
- A.应根据工程特点来选择适宜的主导工程的施工机械
- B.项目组织机构
- C.施工的环境
- D.所选择的机械必须满足施工的需要,但要避免大机小用
- E.选择辅助机械时,考虑与主导机械的合理组合,充分发挥主导机械的效率
- A.楼梯口
- B.饮水井口
- C.电梯井口
- D.大门出入口
- E.预留洞口
- A.方位角
- B.水平角
- C.竖直角
- D.视距
- E.坐标
- A.光滑接触面
- B.活动铰支座
- C.固定铰支座
- D.固定端支座
- E.活动端支座
- A.施工段落划分
- B.施工顺序确定
- C.施工机具选择
- D.施工组织机构
- E.专项方案确定
- A.简支梁桥
- B.刚构梁桥
- C.连续梁桥
- D.斜拉桥
- E.悬臂梁桥
- A.应急指挥体系
- B.应急准备
- C.应急响应
- D.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恢复
- E.事故责任认定
- A.虚拟坐标系
- B.笛卡尔坐标系
- C.世界坐标系
- D.用户坐标系
- E.自定义坐标系
- 71
-
城市道路排水设施有()。
- A.雨水口
- B.污水口
- C.进水口
- D.支管
- E.检查井
- A.开挖深度3. 5m的基坑
- B.顶管
- C.混凝土
- D.搭设高度25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 E.深度10m的人工挖孔桩
- A.编制招标工程标底及投标报价的依据
- B.确定建筑工程造价、编制竣工结算的依据l
- C.编制工程计划、组织和管理施工的重要依据1
- D.按生产要素分配及经济核算的依据
- E.总结、分析和改进生产方法的手段
- A.平整
- B.抗滑
- C.坚实
- D.紧密
- E.耐磨
- A.认真会审图纸
- B.加强合同决算管理
- C.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 D.落实技术组织措施
- E.组织平行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 A.-端固定,另一端铰支:μ=1
- B.-端固定,另一端自由:μ=2
- C.两端固定:μ=0.5
- D.两端铰支:μ=0.7
- E.-端固定,另一端自由:μ=0.7
- A.特别重大事故
- B.重大事故
- C.较大事故
- D.一般事故
- E.质量闾题
- A.组织措施
- B.技术措施
- C.法律措施
- D.经济措施
- E.合同措施
- A.三角拔杆起吊法
- B.横向滚移法
- C.千斤顶起吊法
- D.龙门吊机法
- E.人工起吊法
- A.技术人员
- B.施工人员
- C.安全人员
- D.采购人员
- E.合约人员
- 81
-
对钢筋编号时,宜( )。
- A.先编主、次部位的主筋
- B.后编主、次部位的构造筋
- C.从左到右
- D.从下到上
- E.先主后次
- A.事中控制
- B.事盾控制
- C.业务核算
- D.会计核算
- E.统计核算
- A.整体对齐
- B.居中对齐
- C.两端对齐
- D.右边对齐
- E.左边对齐
- A.相关图纸内容
- B.工程特点
- C.质量标准
- D.施工方法
- E.法律法规
- A.保成本
- B.保质量
- C.保工期
- D.保安全
- E.保利润
- A.石灰稳定土类
- B.水泥稳定土类
- C.沥青稳定碎石类
- D.级配稳定碎石类
- E.二灰结石
- A.组织准备
- B.物质准备
- C.设计准备
- D.思想准备
- E.技术准备
- A.检修中
- B.专业性检查
- C.季节性检查
- D.工程或设备竣工
- E.设备试运转时
- A.安全管理
- B.文明施工
- C.“三宝”“四口”防护
- D.爱护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 E.施工用电
- A.水准仪
- B.全站仪
- C.光学经纬仪
- D.电子经纬仪
- E.测距仪
- A.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
- B.工程概况
- C.施工部署与组织管理体系
- D.施工平面布置图
- E.管理人员联系方式
- A.拱式桥
- B.钢架桥
- C.悬索桥
- D.梁式桥
- E.人行桥
- A.屈服强度
- B.抗拉强度
- C.硬度
- D.伸长率
- E.重量偏差
- A.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 B.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 C.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 D.安期组织演练
- E.定期变化预案
- A.没有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
- B.用于需要突击性施工时施工作业的组织
- 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 D.专业化作业队能够连续作业
- E.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 A.地面松软和大风影响仪器的稳定
- B.日照和温度影响水准管气泡的居中
- C.大气层受地面辐射热的影响会引起照准误差
- D.日照、温度、大风对角度观测没有影响
- E.可以选择阴天或空气清晰度好的晴天进行观测,以便提高观测成果的质量
- A.劳务记录及预测
- B.计划施工进度图及简要说明
- C.待解决的问题
- D.工程变更
- E.索赔及工程款收支情况
- A.应力
- B.弯矩
- C.剪力
- D.轴力
- E.约束力
- A.人工费
- B.材料费
- C.工程排污费
- D.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费
- A.斜直线
- B.水平线
- C.抛物线
- D.不确定
- A.施工项目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与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 B.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应该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优化的前提下编制
- C.应采用静态控制原理对实际施工项目成本的发生道程进行有效控制
- D.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成本分析的依据
- A.单击“编辑”菜单的“全选”命令
- B.单击工作表的“全选”按钮
- C.单击Al单元格,然后按住Shift键单击当前屏幕的右下角单元格
- D.单击A1单元格,然后按住Ctrl键单击工作表的右下角单元格
- A.高程
- B.水平角
- C.距离
- D.方向
- A.石灰土类结构道路,应选用块状石灰
- B.五级以上风力不得进行现场人工拌合石灰,作业人员可站在下风口
- C.集中拌合基层材料时,机具设备支架及其基础应进行受力验算,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应满足机具运行的安全要求
- D.人工摊铺基层材料应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协调摊铺人员和运料车辆与碾压机械操作工的相互配合关系
- A.设计(变更)图纸交底
- B.专项方案交底
- C.“四新”技术交底
- D.文物保护技术交底
- A.1: 30
- B.1: 20
- C.1:5
- D.1:10
- A.未佩戴呼吸护具
- B.不安全装束
- C.构配件存放不当
- D.安全帽、安全带有缺陷
- A.组织措施
- B.技术措施
- C.合同措施
- D.管理措施
- A.320
- B.380
- C.390
- D.410
- A.定额
- B.施工方案
- C.施工组织设计
- D.施工顺序
- A.监理工程师
- B.专家
- C.施工单位技术人员
- D.专业监理工程师
- A.在检验批验收时,发现存在严重缺陷的应推到重做
- B.在检验批验收时,有一般的缺陷通过反修或更换消除缺陷后,应不做再验收
- C.严重质量缺陷或超过检验批范围内的缺陷,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以后,认为不能满足最低限度的安全储备和使用功能,则必须进行加固处理
- D.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后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严禁验收
- 113
-
建设工程文件食指()。
- A.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记录,包括监理文件
- B.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记录,包括监理文件、施工文件、设计文件
- C.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 D.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
- 114
-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 A.使视准轴水平
- B.看清十字丝
- C.使物像位于十字丝分划板面上
- D.使望远镜对准目标
- 115
-
施工测量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 A.先控制后细部
- B.先细部后控制
- C.从基线到方格网
- D.从高程到平面
- A.中标价与施工图预算份
- B.中标价与施工预算价
- C.施工图预算价与施工预算价
- D.中标价与直接成本分析价
- A.FRP管
- B.UPVC管
- C.HDPE管
- D.PCCP管
- A.工程数量
- B.资源效率
- C.施工顺序
- D.资源配置
- A.水平视线法
- B.高程确定法
- C.水平距离测设法
- D.坐标测设法
- A.施工进度计划
- B.施工方案设计
- C.施工总平面设计
- D.施工合同文件
-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平行
- 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相同
- 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
-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
- 122
-
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是( )。
- A.军事效益原则
- B.经济效益原则
- C.社会效益原则
- D.污染者付费原则
- A.同时钻孔施工的相邻桩孔净距不得小于5m
- B.旱地和浅水域,护筒埋深不宜小于原地面以下5m
- C.旱地区域地基应平整、坚实;浅水区域应采用筑岛方法施工
- D.正、反循环钻机钻孔均应增压钻进
- A.粗粒式沥青混合料
- B.中粒式沥青混合料
- C.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 D.砂粒式沥青混合料
- A.渣土运输车应采用覆盖措施
- B.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对在建建筑物进行封闭
- C.搅拌场所采取喷雾洒水措施
- D.施工处地的料场、生活区域应进行硬化处理
- A.以目标成本控制成本支出
- B.合理配置施工人员
- C.用净值法进行工期成本的同步控制
- D.运用目标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 A.-个角度和一段距离
- B.纵横坐标差
- C.两个角度
- D.两段距离
- A.路堑边坡设混凝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挡土墙结构时,应待挡土墙结构强度达设计规定后,方可开挖路堑土方
- B.在天然湿度土质的地区开挖土方,砂土和砂砾土开挖深度不超过2. 0m,可开挖直槽
- C.在距现状直埋缆线2m范围内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邀请管理单位派人现场监护
- D.人工开挖路堑深度大于5m时,应分层开挖,每次高度不得大于3m,层间应留平台
- A.总体了解
- B.前后对照
- C.重点细读
- D.图样与说明交替
- A.管内径×3.142×设计长度
- B.管外径×3.142×设计长度
- C.管道公称直径×3.142×设计长度
- D.(管道公称直径+lOmm)×3.142×设计长度
- A.0. 36
- B.0.69
- C.1.46
- D.23.96
- A.3,3
- B.4,5
- C.5,5
- D.5,10
- A.轴线
- B.层次
- C.白然界限
- D.工种
- A.10
- B.16
- C.18
- D.19
- A.中线测量
- B.路线纵横断面测量
- C.带状地形测量
- D.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 A.部署项目动用准备工作进度
- B.协调设计、招标的工作进度
- C.编制项目施工的工作计划
- D.编制供货进度计划
- A.粘结力方面得考虑
- B.耐久力方面得考虑
- C.抗火方面得考虑
- D.以上三者都是
- A.2
- B.3
- C.5
- D.7
- A.混凝土桩的堆放层数不宜超过1层
- B.混凝土桩支点应与吊点在一条水平直线上
- C.预制混凝土桩起吊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
- D.沉桩过程中发现贯入度发生突变,应暂停施工,经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沉桩
- A.总时差
- B.自由时差
- C.最晚开始时间
- D.最晚结束时间
- A.计划
- B.执行
- C.检查
- D.处置
- A.横道图比较法
- B.S形曲线比较法
- C.柱状图比较法
- D.香蕉型曲线比较法
- A.耐磨性
- B.刚度
- C.强度
- D.稳定性
- A.调整初应力
- B.张拉预应力筋
- C.管道压浆
- D.整修锚、夹具
- A.冷挤压
- B.锥螺纹
- C.直螺纹
- D.绑扎搭接
- A.仪器安置一粗平一调焦照准一精平一读数字
- B.仪器安置一粗平一精平一调焦照准一读数字
- C.仪器安置一粗平一调焦照准一读数字一精平
- D.仪器安置一调焦照准一粗平一精平一读数字
- A.交叉
- B.汇合
- C.分流
- D.断路
- A.施工过程
- B.施工段
- C.工作面
- D.时间参数
- A.施工方案
- B.施工组织设计
- C.施工进度计划
- D.施工安全方案
- A.等节拍流水
- B.成倍节拍专业流水
- C.加快成倍节拍专业流水
- D.无节奏专业流水
- A.A.图(a)
- B.B.图(b)
- C.C.图(c)
- D.D.图(d)
- 152
-
顶管法施工管道的首节管是( )。
- A.钢管
- B.相同管材的管段
- C.工具管
- D.排水管
- A.由外向里
- B.由小到大
- C.由粗到细
- D.图样与说明交替
- A.绿化带
- B.检查井
- C.路缘石
- D.安全岛
- A.考虑预期价格浮动后的优选价
- B.考虑预期价格浮动后的预算定额价
- C.考虑预期价格浮动后的市场指导价
- D.考虑预期价格浮动后的概算定额价
- A.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 B.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C.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
- D.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A.23
- B.22
- C.21
- D.20
- A.成本分析
- B.成本预测
- C.成本考核
- D.成本控制
- A.法律法规变化
- B.工程量清单缺项
- C.工程特征不符
- D.工程量偏差在合同约定幅度以内
- A.流动性
- B.保水性
- C.黏聚性
- D.耐久性
- A.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 B.照明光线不良
- C.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 D.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
- A.系统分类法
- B.标准分类法
- C.线分类法
- D.综合分类法
- A.0
- B.F(↑)
- C.F(↓)
- D.2F(↑)
- A.横道图比较法
- B.前锋线比较法
- C.香蕉曲线比较法
- D.网络图比较法
- A.平面图
- B.立面图
- C.钢筋结构图
- D.-般构造图
- A.湿度
- B.气压
- C.高程
- D.风力
- A.必须
- B.可以
- C.不宜
- D.严禁
- A.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B.项目负责人
- C.技术负责人
- D.安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