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三级安全教育
- B.专场安全教育
- C.变换工种安全教育
- D.特种作业安全教育
- E.持证上岗安全教育
- A.合同风险
- B.不可抗力
- C.管理风险
- D.技术风险
- E.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风险
- A.进度控制
- B.信息管理
- C.质量控制
- D.材料采购
- E.合同管理
- A.深基坑工程
- B.超高跨模板支护工程
- C.脚手架工程
- D.起重机械工程
- E.管道工程
- A.施工组织总设计
- B.技术交底
- C.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D.安全交底
- E.施工方案
- A.检查井
- B.阀门井
- C.溢流井
- D.水表井
- E.支墩
- A.砌筑片石
- B.挖除淤泥
- C.打砂桩
- D.抛填片石、砂砾石
- E.石灰水泥处理土
- A.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
- B.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 C.次序上先测角后量距
- D.布局上由平面到高程
- E.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 A.工程概况
- B.施工计划
- C.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 D.交通疏散方案
- E.项目管理措施
- A.强度
- B.稳定性
- C.耐久性
- D.美观性
- E.压实度
- A.施工定额
- B.劳动定额
- C.预算定额
- D.概算定额
- E.人工定额
- A.施工队伍资格不符合要求
- B.违规分包或转包
- C.建设费用不足
- D.现场管理不到位
- E.深基坑支护作业
- A.转向坑
- B.交汇坑
- C.垂直坑
- D.接收坑
- E.水平坑
- A.设计水位
- B.枯水位
- C.历史最高水位
- D.设计通航水位
- E.历史最低水位
- A.路线平面图
- B.路线纵断面图
- C.路线横断面图
- D.轴测图
- E.斜测图
- A.组织措施
- B.安全措施
- C.经济措施
- D.合同措施
- E.技术措施
- A.计划
- B.预测
- C.分析
- D.比较
- E.纠编
- A.信息的收集、传递
- B.信息的加工、整理
- C.信息的检索,存储
- D.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传递
- E.数据和信息的加工、整理
- A.天然石材
- B.沥青碎石
- C.沥青混凝土
- D.水泥混凝土
- E.钢筋混凝土
- A.基础铺设
- B.土方开挖
- C.排列安砌
- D.填缝养生
- E.土方回填
- A.字体
- B.高度
- C.宽度
- D.厚度
- E.效果
- A.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总工期较短
- B.每天投入的资源量较为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 C.不强调分工协作,各作业单位都是间歇作业
- D.专业化作业队能够连续作业,相邻作业队的施工时间能最大限度地搭接
- E.如果各工作面之间需共用某种资源时,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复杂,协调工作量大
- A.石灰
- B.水泥
- C.石膏
- D.沥青
- E.水玻璃
- A.偏角法
- B.切线支距法
- C.角度交会法
- D.距离交会法
- E.闭合导线法
- A.三角测量
- B.导线测量
- C.高程测量
- D.GPS控制测量
- E.水准测量
- A.名称
- B.型号
- C.厂家
- D.性能
- E.检验要求
- A.读数误差
- B.仪器误差
- C.目标偏心误差
- D.观测人员的错误操作
- E.照准误差
- A.强制性
- B.全面性
- C.竞争性
- D.通用性
- E.并存性
- 69
-
道路竖曲线的要素有()。
- A.交角点
- B.转折角
- C.半径
- D.切线长
- E.外距
- A.需验算支撑节点详图,并件数该类型的不知情况和安装方法
- B.梁底模板验算
- C.梁顶模板验算
- D.支架立杆稳定性验算
- E.支架横杆稳定性验算
- A.是一种测设精度较高、灵活性较大的常用方法
- B.适用于地势起伏、视野开阔的地区
- C.既能在圆曲线的三个主点上测设曲线、又能在曲线的任一点测设曲线
- D.测点无误差积累
- E.宜在由圆曲线起点、终点两端向中间测设或在曲线中点分别向两端测设
- A.主筋
- B.斜筋(弯起钢筋)
- C.箍筋
- D.架立钢筋
- E.纵向防裂钢筋
- A.安全
- B.可靠
- C.迅速
- D.经济
- E.舒适
- A.务击能量
- B.夯击遍数
- C.地耐力要求
- D.夯击影响深度
- E.夯填材料种类
- A.1:10
- B.1:20
- C.1:25
- D.1:50
- E.1:0.32
- A.对中误差
- B.目标偏心误差
- C.照准误差
- D.读数误差
- E.视准轴误差
- A.施工企业
- B.建设单位
- C.监理单位
- D.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 E.省建设厅
- A.组织措施
- B.技术措施
- C.经济措施
- D.合同措施
- E.管理措施
- A.推土机
- B.装载机
- C.平地机
- D.挖掘机
- E.摊铺机
- A.微倾螺旋
- B.脚螺旋
- C.制动螺旋
- D.水平螺旋
- A.会审与学习图纸
- B.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 C.技术、安全交底
- D.编制施工记录
- A.环境因素
- B.施工人员
- C.机具设备
- D.施工机械
- A.5天
- B.8天
- C.10天
- D.12天
- A.H工作的总时差为1天
- B.C工作为关键工作
- C.J工作的自由时差为2天
- D.B工作拖延1天,对总工期没有影响
- A.10
- B.8
- C.6
- D.5
- A.88
- B.120
- C.144
- D.160
- A.依次施工
- B.平行施工
- C.流水施工
- D.搭接施工
- A.A.30kN
- B.B.40kN
- C.C.lokN
- D.D.50kN
- A.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
- B.设备绝缘不良
- C.危房内作业
- D.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
- 90
-
道路工程图例名称为()。
- A.A.隧道
- B.B.分离式立交(主线上跨)
- C.C.互通立交
- D.D.分离式立交(主线下穿)
- A.960m
- B.1000m
- C.96m3
- D.100m3
- A.放水口上游的排水能力应满足排水要求
- B.管道强度、严密性试验与冲洗消毒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现场环境和管理单位的要求编制施工方案
- C.向管道内充水试验过程中,作业人员严禁位于堵板的两侧
- D.闭水试验前,必须完成管道回填
- A.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
- B.为项目建设的增值
- C.进行投资、质量、进度控制
- D.编制信息管理手册
- A.47
- B.51
- C.56
- D.70
- A.桥梁结构图
- B.桥位地质图
- C.桥梁总体布置图
- D.桥位平面图
- A.钢筋构造图
- B.一般构造图
- C.结构构造图
- D.混凝土构造图
- A.支模使用的大锤应坚固、安装应牢固,锤顶平整、无飞刺
- B.打锤时,扶钎人员应在打锤人的正面,采用长柄夹具扶钎
- C.模板及其支架的强度、刚度和变形量应满足各施工段荷载的要求
- D.路堑、沟槽边卸料时,据路堑、槽边绿不得小于5m,车轮应挡掩牢固,槽下不得有人
- A.1:2
- B.1:3
- C.1:5
- D.1:10
- A.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 B.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
- C.国务院
- D.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开式
- B.半开式
- C.封闭式
- D.密实式
- A.截面面积
- B.截面抵抗矩C。惯性矩
- C.面积矩
- 102
-
流水步距的数目取浃于( )。
- A.工作面
- B.施工过程数
- C.施工段数
- D.流水节拍
- A.流水施工
- B.工程进度
- C.工程质量
- D.安全生产
- A.-般路面
- B.低级路面
- C.中级路面
- D.次高级路面
- A.200
- B.250
- C.300
- D.350
- A.以根计量,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
- B.以立方米计算,按不同截面在桩长范围内以体积计算
- C.以米计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包括桩尖)计算
- D.按设计桩长加上桩顶设计超灌高度乘以设计横断面面积计算,桩顶超灌高度无设计要求的,则按Im计算
- A.平面力系
- B.平行力系
- C.平衡力系
- D.汇交力系
- A.平面交叉口
- B.立体交叉口
- C.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
- D.平面交叉口、壶体交叉口和绿化交叉口
- 109
-
安全生产须知不包括( )。
- A.新工人进入工地前必须认真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B.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 C.回家应换洗衣服
- D.高空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 110
-
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平时用的是()。
- A.自动补偿装置
- B.管水准器
- C.圆水准器
- D.微倾螺旋
- A.组织措施
- B.技术措施
- C.经济措施
- D.合同措施
- A.项目经理
- B.行政管理人员
- C.工程技术人员
- D.财务成本人员
- 113
-
水准仪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 A.观测时视线位置不正确
- B.水准尺倾斜
- C.前后视跑不相等
- D.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 A.14
- B.14.5
- C.14.83
- D.15
- A.施工组织总设计
- B.单位施工组织设计
- C.专项施工方案
- D.施工规划
- A.测定
- B.测量
- C.测边
- D.放样
- 117
-
“BIM技术”是()的简称。
- A.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 B.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
- C.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 D.施工信息化技术
- A.2.O
- B.2.4
- C.2.9
- D.1.4
- 119
-
刚构桥可根据外形分为( )。
- A.门形刚构桥、斜腿刚构桥、板型桥
- B.门形刚构桥、直腿刚构桥、板型桥
- C.门形刚构桥、斜腿刚构桥、箱型桥
- D.门形刚构桥、直腿刚构桥、箱型桥
- A.1:300~1:500
- B.1:200~1:500
- C.1:300~1:600
- D.1:200~1:400
- A.路基土壤天然结构不受扰动
- B.文明施工要求
- C.进度要求
- D.工地用水需要
- A.从上游开始顺水方向铺设
- B.从上游开始逆水方向铺设
- C.从下游开始顺水方向铺设
- D.从下游开始逆水方向铺设
- A.均最大
- B.均最小
- C.弯矩最大,剪力为零
- D.弯矩为零,剪力最大
- A.水准仪、钢足
- B.经纬仪、站牌
- C.水准仪、水准尺
- D.经纬仪、钢尺
- A.重新划分施工过程数
- B.改变流水节拍值
- C.增加专业工作队数
- D.重新划分施工段
- A.米·吨
- B.厘米·千克
- C.千克
- D.吨
- A.100%
- B.95%
- C.90%
- D.80%
- A.施工进度
- B.施工计划
- C.施工过程
- D.施工成本
- 129
-
测设的三项基本工作是()。
- A.测设已知的高差、测设已知的水平角、测设已知的距离
- B.测设已知的角度、测设已知的距离、测设已知的高差
- C.测设已知的边长、测设已知的高程、测设已知的角度
- D.测设已知的高程、测设已知的水平角、测设已知的水平距离
- A.变大
- B.变小
- C.不能确定
- D.不变
- A.170000
- B.16960
- C.50000
- D.3392
- A.施工需求
- B.施工环境
- C.施工条件
- D.施工方法
- A.平面图
- B.纵断面图
- C.交叉工程图
- D.横断面图
- A.N或kN,N或kN
- B.N-m或kN.m,N.m或kN.m
- C.N或kN,N.m或kN.m
- D.N-m或kN.m,N或kN
- A.施工目标
- B.生产目标
- C.进度目标
- D.质量目标
- A.直线定向
- B.联系测量
- C.测图
- D.测设
- A.混凝土泵车作业时产生的污水,应及时排置人河道
- B.混凝土采用汽车运输时,道路宽度不宜小于1. 5m
- C.现场预留的雨水口、检查井等洞口必须盖牢,并设安全标志
- D.沥青的勺、桶、壶应采用锡焊
- A.分项工程的相互关系明确
- B.施工日期和施工地点能在图上反映出来
- C.图形简单、直观、易编制
- D.能在图上找到任何一天施工队应完成的工程数量
- A.中间节点
- B.起点节点
- C.终点节点
- D.交接节点
- A.项目管理规划
- B.系统开发计划
- C.信息管理手册
- D.信息编码表
- A.地势起伏、视野开阔、曲线弧长较长,与其弦长相差不大
- B.地势平坦、曲线弧长较短,与其弦长相差较大
- C.调地势起伏,曲线弧长与相应弦长相差较大
- D.地势起伏、视野不开阔
- A.临时作用
- B.永久作用
- C.可变作用
- D.偶然
- A.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精度要求
- B.控制点的精度
- C.地形
- D.环境
- A.单位技术负责人
- B.项目技术负责人
- C.项目负责人
- D.单位分管负责人
- A.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
- B.对比、分析进度偏差
- C.整理、统计和分析收集数据
- D.处理进度监测结果
- A.管水准精度高
- B.圆水准精度高
- C.精确度相同
- D.无关联性
- A.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
- B.闭水诚验和水压试验
- C.强度试验和闭气试验
- D.强度试验和闭水试验
- A.点M位于点N正下方
- B.点M位于点N正左方
- C.点M位于点N正后方
- D.M位于点N正上方
- 149
-
支座A的弯矩大小为()。
- A.0
- B.Fd
- C.M
- D.F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