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发生质量事故,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事故原因,查明事故责任,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 B.发生质量事故后,针对事故原因提出工程处理方案,必须经有关单位审定后实施
- C.事故处理需要进行设计变更,必须由原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变更方案。需要进行重大设计变更的,必须经原设计审批部门审定后实施
- D.事故部位处理完毕后,必须按照管理权限经过质量评定与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或进入下一阶段施工
- E.根据水利部 《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水利工程应当实行质量缺陷备案制度
- A.是由于当地高含水量粘土不适合直接填筑压实
- B.造成该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观原因是未能认识此客观因素的影响,采取了不适宜的施工万案和工艺万法,即直接开挖运输上坝填筑
- C.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前,对所使用的当地材料能否达到设计的质量要求,没有事先进行填筑试验,应负直接责任
- D.在该工程质量事故中,设计单位只提出了对填筑土方的质量要求,而未对当地土质情况及其使用提出技术上的建议,更未提请施工单位予以重视,是设计上的不足与缺陷故设计单位应负主要责任
- E.监理单位应负一定的责任。因为监理单位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方面,没有遵守有关规定,对使用当地材料未提出填筑试验的要求,是一种失误,应按照监理合同承担一定的责任
- A.铺盖
- B.底流消能工
- C.海漫
- D.防冲槽及末端加固
- E.护底
- A.抗滑桩
- B.锚洞
- C.喷锚支护
- D.预应力锚固
- E.混合锚固
- A.项目法人的自我评价
- B.项目行业的评价
- C.中介机构的评价
- D.主管部门的评价
- E.水利部门的评价
- A.取水建筑物
- B.挡水建筑物
- C.输水建筑物
- D.泄水建筑物
- A.工程建设文件
- B.获得项目法人的委托和授权
- C.有关的建设工程合同
- D.工程监理企业的专业化
- A.20
- B.25
- C.30
- D.50
- A.混凝土生产能力
- B.振捣器工作深度
- C.混凝土初凝时间
- D.混凝土的强度
- A.检查
- B.验收
- C.审定
- D.核实
- A.3
- B.5
- C.8
- D.10
- A.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适用于岩层较完整,裂隙少或岩层倾角小等地质条件好的岩层中
- B.灌浆过程从浓浆开始,而后逐渐变稀,直到结束
- C.灌浆压力越高,浆液扩散越远,所以灌浆压力越大越好
- D.整个钻孔灌浆结束后,要用水泥砂浆封孔
- A.l5
- B.20
- C.30
- D.50
- A.羊角碾
- B.气胎碾
- C.震动平碾
- D.平碾
- A.10cm
- B.20cm
- C.30cm
- D.40cm
- A.估算;概算;施工图预算
- B.概算;估算;施工图预算
- C.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
- D.估算;施工图预算;修正概算
- A.浅孔爆破法
- B.深孔爆破法
- C.洞室爆破法
- D.光面爆破法
- A.大(1)型
- B.大(2)型
- C.中型
- D.小(1)型
- A.160万元
- B.400万元
- C.800万元
- D.200万元
- A.RCCB
- B.RCC
- C.RCD
- D.RCCD
- A.1.83
- B.1.87
- C.1.91
- D.1.98
- A.1.5MPa
- B.2.5MPa
- C.3.5MPa
- D.5.0MPa
- A.1.0m
- B.2.0m
- C.0.5m
- D.0.3m
- A.1℃
- B.0℃
- C.—l℃
- D.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