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5
-
施工技术交底是某一单位工程开工前,或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的技术性交代,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的组织施工,避免事故的发生。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无效
- B.有效
- C.经备案后生效
- D.是否生效待定
- A.20%
- B.15%
- C.25%
- D.10%
- 23
-
钢筋的连接方法有( )。
- A.焊接
- B.机械连接
- C.铆接
- D.绑扎连接
- E.化学粘结
- A.对全部材料掺量进行修正
- B.水泥、矿物掺合料不变,补充砂石
- C.砂石不变,补充水泥、矿物掺合料
- D.补充水泥、砂石
- A.起升高度
- B.下降深度
- C.起升范围
- D.跨度
- A.54
- B.55
- C.50
- D.45
- A.弯矩
- B.剪力
- C.扭矩
- D.轴向力
- A.在纵向,柱内边缘距A轴线120mm
- B.在纵向,柱中心与A轴线重合
- C.在横向,柱内边缘与1轴线重合
- D.在横向,1轴线与柱中心重合
- A.粗实线
- B.细实线
- C.粗虚线
- D.细虚线
- A.15,20
- B.15,15
- C.20,15
- D.20,20
- A.拒绝权
- B.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
- C.紧急撤离权
- D.自我保护权
- A.0.8
- B.1.0
- C.1.2
- D.1.5
- A.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
- B.放大功能
- C.输入电阻大
- D.输出功率大、输出电阻小
- A.首先是柱模板,然后是楼板底板,梁侧模板,最后梁底模板
- B.首先是楼板底板,然后是梁侧模板,梁底模板,最后柱模板
- C.首先是柱模板,然后是梁底模板,楼板底板,最后梁侧模板
- D.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两端开始,分别拆向跨中
- A.三轮静碾压路机
- B.两轮静碾压路机
- C.光轮压路机
- D.自行式轮胎压路机
- 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
- 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
- C.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 D.抗剪强度大
- A.每旬
- B.每两个
- C.每月
- D.每半年
- A.根据墙体的整体刚度确定
- B.根据建筑设计需要
- C.根据承载力确定
- D.根据计算需要确定
-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B.群防群治制度
- 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 D.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 A.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
- B.因果分析法
- C.对比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
- D.整理统计检查数据
- A.及时降低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比例
- B.努力降低安全生产费用的绝对量
- C.及时调整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比例
- D.努力提高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比例
- A.必须响应招标
- B.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
- C.公开招标的科研项目不允许个人参加投标,投标的个人仍适用《招标投标法》有关投标人的规定
- D.必须满足招标文件的资格条件
- A.管理方法
- B.施工技术路线—安装方法
- C.调配机械
- D.制定应急措施
- A.质量手册
- B.质量验收目标
- C.施工技术
- D.施工方法
- A.含无机盐防水剂的水泥砂浆防水层
- B.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
- C.刚性多层抹面的水泥砂浆防水层
- D.柔性多层抹面的水泥砂浆防水层
- A.共发射极电路
- B.共集电极电路
- C.共基极电路
- D.三者差不多
- A.目测法
- B.实测法
- C.试验检查法
- D.规范对照法
- A.浇筑混凝土
- B.预留孔道
- C.预应力筋张拉
- D.孔道灌浆
- A.300
- B.400
- C.500
- D.600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 C.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D.县级以上安全行政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