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无筋基础
- B.无筋扩展基础
- C.扩展基础
- D.有筋基础
- E.有筋扩展基础
- A.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 B.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
- C.开工申请审查
- D.施工生产要素配置质量审查
- E.隐蔽工程质量检查
- A.规划及报批施工用地
- B.确定资源类型及数量
- C.确定资源的分配计划
- D.建立施工现场管理组织
- E.施工资源进度计划的执行和动态调整
- A.特级企业可承担各类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
- B.一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3000万元以上的高度240m以下的构筑物的施工
- C.三级企业可承担高度100m的构筑物的施工
- D.三级企业可承担建筑面积6万㎡及以下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的施工
- E.三级企业可承担建筑面积1.5万㎡及以下的单体民用建筑的施工
- A.低温热水供热系统
- B.高温热水供热系统
- C.自然循环系统
- D.机械循环系统
- E.单管系统
- A.联合体只能按成员中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包工程
- B.联合体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负连带责任
- C.如果出现赔偿责任,建设单位只能向联合体索偿
- D.联合体承包工程不利于规避承包风险
- E.联合体的成员单位都附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
- A.高温季节混凝土
- B.蒸养混凝土
- C.大体积混凝土
- D.滑模工艺混凝土
- E.商品混凝土
- 20
-
建筑物一般由()组成。
- A.地基
- B.基础
- C.墙
- D.楼板楼梯
- E.屋顶
- A.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
- B.具有良好的工作性
- C.耐久性好
- D.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
- E.易于加工
- A.组建项目经理部
- B.严格履行合同,协调好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的关系
- C.项目经理组织编制《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 D.项目经理部编写开工报告
- E.管理施工现场,实现文明施工
- A.目测法
- B.实测法
- C.试验法
- D.物理法
- E.化学法
- A.现浇梁
- B.预制梁
- C.钢筋混凝土梁
- D.预应力混凝土梁
- E.预制现浇叠合梁
- A.施工总承包单位
- B.出租单位
- C.分包单位
- D.安装单位
- E.建设监理单位
- A.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
- B.建设单位同意后,可在验收前交付使用
- C.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投资效益、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 D.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需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 E.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应由施工单位组织,并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实施
- A.应尽量选用施工单位现有机具
- B.机具类型应符合施工现场的条件
- C.在同一个工地上施工机具的种类和型号应尽可能多
- D.考虑所选机械的运行成本是否经济
- E.施工机具的合理组织
- A.计划
- B.实施
- C.检查
- D.处置
- E.设计
- A.依法履行自律遵规
- B.检举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违章作业
- C.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
- D.危险报告的义务
- E.按规定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A.内外墙节点一般用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表示
- B.楼梯平面图必须分层绘制,一般有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和顶层平面图
- C.楼梯详图一般包括楼梯平面图、楼梯立面图、楼梯剖面图和节点详图
- D.楼梯间剖面图只需绘制出与楼梯相关的部分,相邻部分可用折断线断开
- E.楼梯节点详图一般采用较大的比例绘制,如1:1、1:2、1:5、1:10、1:20等
- A.采光
- B.通风
- C.采热
- D.隔声
- E.隔热
- A.符合施工合同有关工程进度等方面的要求
- B.应从施工全局出发
- C.结合工程特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 D.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 E.优化施工方案,达到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
- A.常见模板的种类有组合式模板、工具式模板两大类
- B.爬升模板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竖向(或倾斜)结构
- C.飞模适用于小开间、小柱网、小进深的钢筋混凝土楼盖施工
- D.组合式模板可事先按设计要求组拼成梁、柱、墙、楼板的大型模板,整体吊装就位,也可采用散支散拆方法
- A.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或个人
- B.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单位组织的安全作业培训方可上岗作业
- C.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D.生产经营单位仅需要为工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 A.建设单位
- B.施工单位
- C.监理单位
- D.项目经理
- A.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且强度高一级
- B.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且强度高一级
- C.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不同
- D.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
- A.30°
- B.35°
- C.28°
- D.32°
- A.300
- B.400
- C.500
- D.600
- A.实体墙
- B.空体墙
- C.承重墙
- D.组合墙
- A.2
- B.3
- C.4
- D.5
- A.新建建筑物的定位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按原有建筑物或原有道路定位;二是按坐标定位
- B.在总平面图中,标高以米为单位,并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 C.新建房屋所在地区风向情况的示意图即为风玫瑰图,风玫瑰图不可用于表明房屋和地物的朝向情况
- D.临时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超过建筑红线
- A.2~3
- B.3~4
- C.4~5
- D.5~8
- A.安全生产
- B.控制防范
- C.预防为主
- D.群防群治
- A.投标、签订合同→施工准备→施工→验收交工与结算→用后服务
- B.施工准备→投标、签订合同→施工→验收交工与结算→用后服务
- C.投标、签订合同→施工→施工准备→验收交工与结算→用后服务
- D.投标、签订合同→施工准备→施工→验收交工→用后服务与结算
- A.快速路
- B.次干路
- C.支路
- D.主干路
- A.高支架模板工程
- B.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 C.深基坑工程
- D.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
- A.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要求
- B.充分发挥所有材料的各种性能
- C.注意施工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 D.讲究经济效益为主
- A.混凝土宜分段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
- B.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如高度超过3m,应设料斗、漏斗、串筒、斜槽、溜管,以防止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
- C.各层各段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长2~3m,使逐段逐层呈阶梯形推进
- D.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以保证结构良好的整体性
- A.绑扎连接
- B.焊接
- C.螺栓连接
- D.铆钉连接
- A.前
- B.后
- C.同时
- D.均可
- A.0.2%~0.3%
- B.0.3%~0.5%
- C.0.5%~1%
- D.1%~1.5%
- A.防水涂料防水层属于柔性防水层
- B.一般采用外防外涂和外防内涂施工方法
- C.其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保护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 D.找平层有水泥砂浆找平层、沥青砂浆找平层、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三种
- A.板式楼板
- B.梁板式楼板
- C.井字形密肋楼板
- D.无梁楼板
- A.施工组织总设计
- B.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C.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D.施工方案
- A.进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 B.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即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 C.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 D.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
- A.情有可原时,建筑施工企业可以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 B.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口头允许其他单位短时借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
- C.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揽工程
- D.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实际达到的资质等级满足法律要求,即可承揽相应工程
- A.3.00
- B.5.00
- C.6.25
- D.6.75
- A.执行国家劳动卫生安全规程和标准
- B.为劳动者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 C.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
- D.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A.重伤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死亡事故
- A.计划
- B.实施
- C.检查
- D.处置
- A.10
- B.15
- C.30
- D.60
- A.独立基础
- B.条形基础
- C.十字交叉基础
- D.筏形基础
- A.钢筋砖过梁
- B.混凝土过梁
- C.钢筋混凝土过梁
- D.砖砌平拱过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