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27
-
桥梁结构一般由()组成。
- A.上部结构
- B.支座
- C.天桥
- D.下部结构
- E.基础和附属结构
- A.采用沥青砂浆找平层时,滚筒应保持清洁,表面可涂刷柴油
- B.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铺设找平层12h后,需洒水养护或喷冷底子油养护
- C.采用细石混凝土找平层时,浇筑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20mm,浇捣密实
- D.沥青砂浆找平层一般不宜在气温0℃以下施工
- E.采用细石混凝土找平层时,浇筑完板缝混凝土后,应立即覆盖并浇水养护3d,待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15时,方可继续施工
- A.半圆或小于半圆的圆弧应标注半径,圆及大于半圆的圆弧应标注直径
- B.在圆内标注的直径尺寸线可不通过圆心,只需两端画箭头指至圆弧,较小圆的直径尺寸,可标注在圆外
- C.标注坡度时,在坡度数字下应加注坡度符号,坡度符号为单面箭头,一般指向下坡方向
- D.我国把青岛市外的黄海海平面作为零点所测定的高度尺寸成为绝对标高
- E.在施工图中一般注写到小数点后两位即可
- A.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
- B.封闭式系统
- C.直流式系统
- D.回风式系统
- E.全空气系统
- A.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 B.土方开挖工程
- C.模板工程
- D.楼地面工程
- E.脚手架工程
- A.基坑支护
- B.承重支架
- C.高支架模板
- D.大型脚手架
- E.顶管施工
- A.作业技术交底
- B.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C.工程变更审查
- D.施工生产要素配置质量审查
- E.隐蔽工程质量检查
- A.建立施工项目管理组织
- B.编制《施工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 C.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管理
- D.施工项目的施工情况的评估
- E.施工项目的信息管理
- A.质量手册
- B.治理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 C.总体设计
- D.质量计划
- E.质量记录
- A.上部结构形式
- B.建筑物使用功能
- C.荷载大小
- D.地基土质情况
- E.经济和社会效益
- A.建筑幕墙工程一级企业可承担各类型建筑幕墙工程的施工
- B.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一级企业可承担各类建筑室内、室外装修装饰工程的施工
- C.地基基础工程三级企业可承担开挖深度不超过15m的基坑围护工程的施工
- D.建筑智能化工程二级企业可承担工程造价800万元的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
- E.钢结构工程一级企业可承担钢结构高度60m以下工程的施工
- A.路面平均照度
- B.路面最小照度
- C.路面照度均匀度
- D.路面垂直照度
- E.炫光限制
- 40
-
隔墙的构造形式有()。
- A.立筋式隔墙
- B.条板类隔墙
- C.防火隔墙
- D.块材隔墙
- E.隔声隔墙
- A.防潮层
- B.保温层
- C.勒脚
- D.散水
- E.明沟
- A.建设行政法规
- B.地方性建设法规
- C.建设部门规章
- D.建设法律
- E.地方建设规章
- 43
-
墙的构造要求有()。
- A.足够的承载力
- B.稳定性
- C.保温
- D.防潮
- E.隔热
- A.安全生产责任制
- B.群防群治制度
- C.伤亡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 D.防范监控制度
- E.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 A.蒸养混凝土
- B.大体积混凝土
- C.抗冻混凝土
- D.防水混凝土
- E.泌水严重的混凝土
- A.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管理
- B.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
- C.生产经营项目、场所的协调管理
- D.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
- E.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的转让管理
- A.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土后2/3)可作各层填料
- B.人工填土每层虚铺厚度,用人工木夯夯实时不大于625px,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30cm
- C.铺土应分层进行,每次铺土厚度不大于30~50cm(视所用压实机械的要求而定)
- D.当填方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时,应将基底充分夯实和碾压密实
- E.机械填土时填土程序一般尽量采取横向或纵向分层卸土,以利行驶时初步压实
- A.一般照明
- B.正常照明
- C.应急照明
- D.警卫照明
- E.明视照明
- A.复合硅酸盐水泥适用于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及冬期施工的工程
- B.矿渣硅酸盐水泥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 C.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适用于有抗渗要求的工程
- 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适用于抗裂性要求较高的构件
- E.硅酸盐水泥适用于严寒地区遭受反复冻融循环作用的混凝土工程
- A.快速路
- B.主干路
- C.次干路
- D.支路
- E.街坊路
- A.桥面铺装层
- B.防水和排水系统
- C.伸缩缝
- D.安全带
- E.缆绳
- A.上部结构形式
- B.建筑物使用功能
- C.荷载大小
- D.地基土质情况
- A.卷材防潮层
- B.石膏防潮层
- C.砂浆防潮层
- D.垂直防潮层
- E.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 54
-
散水宽度一般为()mm。
- A.200~300
- B.300~500
- C.500~600
- D.600~1000
- A.重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 B.较大事故的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 C.一般事故以下等级事故,可由县级人民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也可由上级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
- D.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 A.换土垫层法
- B.强夯法
- C.灰土挤密桩
- D.深层密实法
- A.建设部门规章高于地方性建设法规
- B.建设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最高
- C.建设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不得与地方性法规、规章相抵触
- D.地方建设规章与地方性建设法规就同一事项进行不同规定时,遵从地方建设规章
- A.安全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
- B.竣工投入生产或使用前,由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对验收结果负责
- C.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的目录应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 D.安全设施设计的审查结果由建设单位负责
- A.工程预算阶段
- B.项目决策阶段
- C.工程勘察设计阶段
- D.工程施工阶段
- A.1
- B.2
- C.3
- D.6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B.国务院
- C.国务院常务委员会
- D.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1.5倍
- B.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
- C.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用考虑特殊土的影响
- D.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30
- A.0.5
- B.1
- C.1.5
- D.1.6
- A.换土垫层法
- B.夯实地基法
- C.挤密桩施工法
- D.深层密实法
- A.职工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 B.职工非因工负伤,伤愈出院
- C.女职工在孕期间
- D.女职工在哺乳期内
- A.建筑施工图是新建房屋及构筑物施工定位,规划设计水、暖、电等专业工程总平面图及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
- B.建筑平面图主要用来表达房屋平面布置的情况,是施工备料、放线、砌墙、安装门窗及编辑概预算的依据
- C.建造房屋时,建筑施工图主要作为定位放线、砌筑墙体、安装门窗、装修的依据
- D.建筑剖面图是施工、编制概预算及备料的重要依据
- A.整群抽样
- B.分层抽样
- C.系统抽样
- D.多阶段抽样
- A.箱形基础
- B.桩基础
- C.十字交叉基础
- D.筏形基础
- A.砂石桩
- B.重锤夯实法
- C.灰土挤密桩
- D.深层密实法
- A.砖基础
- B.三合土基础
- C.灰土基础
- D.混凝土基础
- A.足够的承载力
- B.稳定性
- C.保温
- D.防潮
- A.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
- B.建设单位或质量监督机构
- C.施工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
- D.质量监督机构或工程监理单位
- A.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属于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B.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属于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C.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经过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取得安全生产考核证书的专职人员
- D.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 A.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
- B.安全生产的执行
- C.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 D.施工现场的安全
- A.10
- B.20
- C.30
- D.40
- A.计划
- B.实施
- C.检查
- D.处置
- A.剖面图一般表示房屋在高度方向的结构形式
- B.建筑剖面图中高度方向的尺寸包括总尺寸、内部尺寸和细部尺寸
- C.建筑剖面图中不能详细表示清楚的部位应引出索引符号,另用详图表示
- D.需要绘制详图或局部平面放大的位置一般包括内外墙节点、楼梯、电梯、厨房、卫生间、门窗、室内外装饰等
- A.板式楼板
- B.梁板式楼板
- C.井字形密肋楼板
- D.无梁楼板
- A.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
- B.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 C.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 D.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 A.工程完工
- B.交付使用
- C.竣工验收合格
- D.该人员工作完成
- A.混凝土拌合物的主要技术性质为和易性,硬化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包括强度、变形和耐久性等
- B.和易性是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综合性质,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
- C.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目前主要以测定流动性的大小来确定
- D.根据坍落度值的大小将混凝土进行分级时,坍落度160mm的混凝土为流动性混凝土
- A.0.5
- B.1
- C.1.5
- D.2
- A.可向甲、乙、丙任何一方要求赔偿
- B.只能要求甲负责赔偿
- C.需与甲、乙、丙协商由谁赔偿
- D.如向乙要求赔偿,乙有权拒绝
- A.项目经理
- B.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 C.企业技术负责人
- D.总监理工程师
- A.勒脚
- B.楼梯
- C.阳台
- D.雨篷
- A.一般质量事故
- B.严重质量事故
- C.重大质量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 A.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
- B.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 C.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保证进度目标实现
- D.加强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
- A.施工项目管理控制
- B.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 C.施工项目人力控制
- D.施工项目物资控制
- A.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应包含设计说明及主要材料设备表、给水排水平面图、给水排水系统图、给水排水系统原理图、详图
- B.电气施工图应包括设计说明、主要材料设备表、电气系统图、电气平面图、电气立面示意图、详图
- C.给水排水平面图中应突出管线和设备,即用粗线表示管线,其余为细线
- D.室内给水排水系统轴测图一般按正面斜等测的方式绘制
- A.张某
- B.李某
- C.王某
- D.赵某
- A.目测法
- B.实测法
- C.试验法
- D.物理法
- A.对象是施工项目
- B.主体是建设单位
- C.内容是按阶段变化的
- D.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
- A.现场施工环境
- B.自然环境条件
- C.工程技术条件
- D.施工组织设计
- A.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 B.必须解除劳动合同
- C.可以解除合同,但应当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
- D.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A.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
- B.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 C.扩展基础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 D.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40mm